韩庆娜所著的《武力与霸权--冷战后美国对外军事行动》是对冷战后美国对外军事行动的综合研究,基于武力的实践,探讨美国作为霸权国使用武力的新思维与出兵的逻辑,揭示出美国军事行动的本质及其对霸权的影响。《武力与霸权--冷战后美国对外军事行动》主要内容包括冷战后美国对外军事行动的概况、历任美国政府的全球战略、对外用兵的原则、使用武力的原因、军事手段的国际法和国内法依据、代表性的个案研究,最后从权力视角探究武力与霸权的关系,通过反思美国的全球战略、出兵原因和动武依据,对霸权国的武力行为作出评估与展望。以此,解答“在没有重大威胁的情况下,美国为何频繁对外使用武力”这个关键问题,从中探究美国武力行为背后的霸权战略和意图,评估武力对美国塑造和扩展霸权的作用。
韩庆娜所著的《武力与霸权--冷战后美国对外军事行动》基于冷战后美国实施的百余次军事行动,探讨美国作为霸权国使用武力的新思维,揭示其行为的本质以及对霸权的影响。作者从战略视角考察美国全球战略和对外用兵原则的演变;从威胁视角把出兵的原因分为地区冲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国际恐怖主义和人道主义灾难四大类;从法律视角分析美国动武的合法性及总统战争权的变化;从权力视角对武力与霸权、利益与道义、合法性与正当性进行反思,回答了“在没有重大安全威胁的情况下,美国为何频繁动用武力”,最终通过对武力实践的评估考察霸权的演变轨迹。
绪论
第一章 武力的逻辑:战略视角
第一节 武力的实践
一、军事行动的内涵
二、美国对外军事行动的概况
三、美国对外军事行动的特点
第二节 大战略的争鸣
一、霸权理论与新型霸权
二、冷战后的美国
三、美国大战略的学术讨论
第三节 全球战略的演变
一、应时而生:“世界新秩序”
二、顺势而变:“参与和扩展战略”
三、逆势而上:“布什主义”
四、相时而动:“奥巴马主义”
第四节 对外用兵的原则
一、老布什政府:“鲍威尔主义”
二、克林顿政府:“国家利益三分法”
三、小布什政府:“先发制人”
四、奥巴马政府:“刚柔并济”
第二章 出兵的原因:威胁视角
第一节 地区冲突
一、安全挑战:从全球到地区
二、对抗:从大国到小国
第二节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
一、扩散威胁:从国家到趋势
二、防扩散:从威慑到武力
第三节 国际恐怖主义
一、恐怖主义:从传统到新型
二、反恐:从法制到军事
第四节 人道主义灾难
一、人道主义:从非政治到政治
二、干涉:从非武力到武力
第三章 动武的依据:法律视角
第一节 《联合国宪章 》
一、遵守《宪章 》原则
二、突破《宪章 》原则
第二节 《美国宪法》
一、三军统帅权
二、国会授权
第四章 战争的实践:个案研究
第一节 海湾战争
一、侵略与反侵略
二、石油利益
三、“多边主义”
四、“沙漠风暴”的结果
第二节 科索沃战争
一、人道主义危机
二、战略利益
三、“暗示性授权”
四、“联军行动”的结果
第三节 阿富汗战争
一、“9·11”事件
二、阿富汗问题
三、突破自卫权’
四、“持久自由”的结果
第四节 伊拉克战争
一、核恐怖主义威胁
二、伊拉克问题
三、“单边主义”
四、“自由伊拉克”的结果
第五章 武力的反思:权力视角
第一节 武力与霸权
一、从霸权国到“新帝国”
二、武力强化还是瓦解霸权
第二节 利益与道义
一、国家利益的虚实
二、国际道义的真伪
第三节 合法性与正当性
一、合法性危机
二、正当性困境
结语
附录一:冷战后美国对外军事行动(1991一2010)
附录二:冷战后美国遭遇的恐怖袭击(1991一2003)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