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删改足本,明代隆庆刻本,简体横排版!
补编50多条语录,近30篇诗文,以及近50篇关于王阳明的祭文传记序跋。
21世纪将是王阳明的世纪!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王阳明全集(共4册)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作者 | (明)王守仁 |
出版社 | 线装书局 |
下载 | ![]() |
简介 | 亮点推荐 无删改足本,明代隆庆刻本,简体横排版! 补编50多条语录,近30篇诗文,以及近50篇关于王阳明的祭文传记序跋。 21世纪将是王阳明的世纪! 编辑推荐 阳明先生是明朝著名的文学家、军事家、思想家。他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 王守仁编著的《王阳明全集(共4册)》以民国《四部丛刊》所影印的明隆庆刊本《王文成公全书》为底本。全书共三十八卷,分为语录、文录、别录、外集、续编、附录,附录又包含年谱、年谱附录、世德纪、世德纪附录。是第一部阳明先生的全集。 作者简介 王守仁(1472-1529),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谥文成。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浙江省宁波市)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或王阳明。明朝著名的思想家、军事家、教育家、书法家。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宁王之乱等军功而封新建伯,隆庆时追封新建侯。是明朝中后期因军功而封侯的文官。王守仁是陆王心学的集大成者,他开创的心学被后人称为“阳明学”,不仅风靡明朝末期,而且远播日本、朝鲜等东亚国家,影响至今。五百年来,能把学问在事业上表现出来的,只有两人:明朝的王守仁和清朝的曾国藩。而王守仁在思想上的成就和贡献,更是冠绝明清两朝。 内容简介 阳明先生的讲学语录和诗文著作,在他生前已由其门人陆续单独刊行。隆庆六年,御史谢廷杰巡按浙江时,汇集了传习录、文录、别录、外集、续编、世德纪,以及年谱、奏疏、祭文等,整理而成《王文成公全书》,刊行于世。全书共三十八卷,分为语录、文录、别录、外集、续编、附录,附录又包含年谱、年谱附录、世德纪、世德纪附录。这是第一部阳明先生的全集,以后刊行的各种全集,基本都是依据此刻本翻刻或排印。 王守仁在编校上完全遵从原版体例和文本。在此基础上,增加了第三十九卷《旧本未刊语录诗文补编》和第四十卷《旧本未刊祭文传记序跋补编》,均为编者在前人搜集基础上整理而成。全套书名改成《王阳明全集》。 目录
《王阳明全集:第1册》 王文成公全书序 徐阶 诰命 新建侯文成王公小像 侄子正愚百拜赞 客座私祝(王阳明手迹) 镇远旅邸书札(王阳明手迹) 别诸伯生诗轴(王阳明手迹) 传习录序 徐爱 阳明先生文录序 邹守益 阳明先生文录序 钱德洪 重刻阳明先生文录后语 王畿 阳明先生文录续编序 徐阶 刻文录叙说 钱德洪 卷一 语录一 传习录上 卷二 语录二 传习录中 卷三 语录三 传习录下(附朱子晚年定论) 卷四 文录一 书一 卷五 文录二 书二 卷六 文录三 书三 卷七 文录四 序记说 卷八 文录五 杂著 《王阳明全集:第2册》 卷九 别录一 奏疏一 卷十 别录二 奏疏二 卷十一 别录三 奏疏三 卷十二 别录四 奏疏四 卷十三 别录五 奏疏五 卷十四 别录六 奏疏六 卷十五 别录七 奏疏七 卷十六 别录八 公移一 卷十七 别录九 公移二 卷十八 别录十 公移三 《王阳明全集:第3册》 卷十九 外集一 赋骚诗 卷二十 外集二 诗 卷二十一 外集三 书 卷二十二 外集四 序 卷二十三 外集五 记 卷二十四 外集六 说 杂著 卷二十五 外集七 墓志铭 墓表 墓碑 传 碑刻 赞 箴 祭文 卷二十六 续编一 卷二十七 续编二 书 卷二十八 续编三 杂著 卷二十九 续编四 卷三十 续编五 三征公移逸稿 卷三十一 续编六 《王阳明全集:第4册》 卷三十二 年谱一 卷三十三 年谱二 卷三十四 年谱三 卷三十五 年谱附录一 卷三十六 年谱附录二 卷三十七 世德纪 卷三十八 世德纪附录 卷三十九 旧本未刊语录诗文补编 卷四十 旧本未刊祭文传记序跋补编 精彩书摘 教条示龙场诸生 (摘自第三册《续编一》第231页)诸生相从,于此甚盛。恐无能为助也,以四事相规,聊以答诸生之意:一曰立志;二曰勤学;三曰改过;四曰责善。其慎听毋忽!立志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今学者旷废隳惰,玩岁愒时,而百无所成,皆由于志之未立耳。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昔人有言,使为善而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乡党贱恶之,如此而不为善可也;为善则父母爱之,兄弟悦之,宗族乡党敬信之,何苦而不为善为君子?使为恶而父母爱之,兄弟悦之,宗族乡党敬信之,如此而为恶可也;为恶则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乡党贱恶之,何苦而必为恶为小人?诸生念此,亦可以知所立志矣。勤学已立志为君子,自当从事于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从吾游者,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诸生试观侪辈之中,苟有虚而为盈,无而为有,讳己之不能,忌人之有善,自矜自是,大言欺人者,使其人资禀虽甚超迈,侪辈之中,有弗疾恶之者乎?有弗鄙贱之者乎?彼固将以欺人,人果遂为所欺,有弗窃笑之者乎?苟有谦默自持,无能自处,笃志力行,勤学好问,称人之善,而咎己之失,从人之长,而明己之短,忠信乐易,表里一致者,使其人资禀虽甚鲁钝,侪辈之中,有弗称慕之者乎?彼固以无能自处,而不求上人,人果遂以彼为无能,有弗敬尚之者乎?诸生观此,亦可以知所从事于学矣。改过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为其能改也。故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诸生自思平日亦有缺于廉耻忠信之行者乎?亦有薄于孝友之道,陷于狡诈偷刻之习者乎?诸生殆不至于此。不幸或有之,皆其不知而误蹈,素无师友之讲习规饬也。诸生试内省,万一有近于是者,固亦不可以不痛自悔咎。然亦不当以此自歉,遂馁于改过从善之心。但能一旦脱然洗涤旧染,虽昔为寇盗,今日不害为君子矣。若曰吾昔已如此,今虽改过而从善,将人不信我,且无赎于前过,反怀羞涩凝沮,而甘心于污浊终焉,则吾亦绝望尔矣。责善责善,朋友之道,然须忠告而善道之。悉其忠爱,致其婉曲,使彼闻之而可从,绎之而可改,有所感而无所怒,乃为善耳。若先暴白其过恶,痛毁极诋,使无所容,彼将发其愧耻愤恨之心,虽欲降以相从,而势有所不能,是激之而使为恶矣。故凡讦人之短,攻发人之阴私以沽直者,皆不可以言责善。虽然,我以是而施于人不可也,人以是而加诸我,凡攻我之失者皆我师也,安可以不乐受而心感之乎?某于道未有所得,其学卤莽耳。谬为诸生相从于此,每终夜以思,恶且未免,况于过乎?人谓事师无犯无隐,而遂谓师无可谏,非也。谏师之道,直不至于犯,而婉不至于隐耳。使吾而是也,因得以明其是;吾而非也,因得以去其非:盖教学相长也。诸生责善,当自吾始。 前言/序言 上 王文成公全书序 徐阶 《王文成公全书》三十八卷,其首三卷为《语录》,公存时徐子曰仁辑;次二十八卷为《文录》,为《别录》,为《外集》,为《续编》,皆公薨后钱子洪甫辑;最后七卷为《年谱》,为《世德纪》,则近时洪甫与汝中王子辑而附焉者也。 隆庆壬申,侍御新建谢君奉命按浙,首修公祠,置田以供岁祀。已而阅公文,见所谓录若集各自为书,惧夫四方正学者或弗克尽读也,遂汇而寿诸梓,名曰《全书》,属阶序。 阶闻之,道元隐显,无小大。隐也者,其精微之蕴于心者也,体也;显也者,其光华之著外者也,用也;小也者,其用之散而为川流者也;大也者,其体之敛而为敦化者也。譬之天然不已之妙,默运于於穆之中,而日月星辰之丽,四时之时,百物之生,灿然呈露而不可掩,是道之全也。古昔圣人具是道于心而以时出之,或为文章,或为勋业。至其所谓文者。或施之朝廷,或用之邦国,或形诸家庭,或于诸师弟子之问答,与其日用应酬这常,虽制以事殊,语因人异,然莫非道之用也。帮在言道者必该体用之全,斯谓之善言;在学道者亦必得体用之全,斯谓这善学。尝观《论语》述孔子心法之传,曰:一贯。既已一言尽之,而其纪孔子之文,则自告时君,告列国之卿大夫,告诸弟子,告避世之徒,以及对阳货询厩人,答问馈之使,无一弗录,将使学者由显与小以得其隐与大焉;是善言道者之准也,而其为学固亦可以见矣。唯文成估奋起圣远之后,慨世之言致知求知于见闻,而不可与酬酢、不可与佑神,于是取《孟子》所谓良知合诸《大学》,以为致良知之说。其大要以谓人心虚灵莫不有知,唯不以私欲蔽塞其虚灵者,则不假外索,而于天下之事自无所感而不通,无所措而不当。盖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必先致知之本旨,而千变万化,一以贯之这道也。故尝语门人云:良知之外更无知,致知之外更无学。于时曰仁最称高第弟子,其录《传习》,公微言精义率已具其中。乃若公他所为文,则是所谓制殊语异莫非道之用者,汇而梓之,岂唯公之书于是乎全,固读焉者所由以睹道之全也。谢君之为此,其嘉惠后学不已至欤!虽然,谢君所望于后学非徒读其书已也。凡读书者以身践之,则书与我为一;以言视之,则判然二耳。《论语》之为书,世未尝有不读,然而一贯之唯,自曾子以后无闻焉。岂以言视之之过乎?自公致良知之说兴,士之获闻者众矣,其果能自致其良知,卓然践之以身否也?夫能践之以身,则于公所垂训,诵其一言而已足,参诸《传习录》而已繁;否则虽尽读公之书无益也。阶不敏,愿相与戒之。 谢君名廷杰,字宗圣。其为政崇节义,育人才,立保甲,厚风俗,动以公为师:盖非徒读公书者也。 赐进士及第、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知制诰、知经筵事、国史总裁致仕,后学华亭徐阶序。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