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股权行业的急剧扩大带来了很多新问题,而这些问题我们往往很难在国际同行那边找到答案。以融资为例,国际私募股权业的主流投资者为机构投资者,而中国超过50%的投资者为高净值个人(即散户)。在此背景下,中国私募股权基金的募集更多地是借助私人银行、第三方理财顾问和信托等渠道,而不像国际同行那样去逐个拜访大机构投资者。又比如投资,中国私募股权的主流策略为以少数股权投资为特征的成长投资,而国际私募股权业的主流则是杠杆收购基金和地产基金。因此,中国基金管理人更加强调关系营销,而国际同行则更强调财务、税务和法律方面的技能。
大量新晋基金管理人和投资者走进北京大学的课堂,冀望能在这里找到私募股权投资的精髓要义。欧阳良宜写《私募股权投资管理》这本书的初衷便是将我在课堂上所无法完整覆盖的内容记录下来,与投资同仁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