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清言小品菁华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秦望龙
出版社 甘肃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秦望龙编著这本《清言小品菁华》,只是为“纂辑先哲格言,刊刻广布,行教化于一时”。使人人因其教化、感化,都争做好人、行好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利天下,则不枉编著者编著此书的良苦用心。明薛碹《戒子》云:“其得位者,则修道立教,使天下后世之人,皆尽此伦理;其不得位者,则著书垂训,亦欲天下后世之人,皆尽此伦理。是则圣贤穷达虽异,而君师万世之心则一而已。”

内容推荐

秦望龙编著的《清言小品菁华》这本书中收录的22部清言小品都是古人用文言写成的,部分童节有艰涩难懂之嫌,但绝大部分章节语言简洁明快、说理透彻易懂,读起来极具韵律美,精言妙语俯拾皆是、精彩议论随处可见、真知灼见不胜枚举,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读起来困难并不是很大,对于过于生僻的字词只要借助字典、词典,一切都会手到擒来、迎刃而解。

《清言小品菁华》虽经多次勘误校正,但仍然瑕疵屡现,望读者在阅读时予以理解包涵并提出宝贵意见。

目录

《劝世文》

《省心录》

《婆罗馆清言》

《续婆罗馆清言》

《木几冗谈》

《玉笑零音》

《小窗幽记》

《岩栖幽事》

《安得长者言》

《小窗自纪》

《菜根谭》

《偶谭》

《荆园小语》

《治家格言》

《省心短语》

《琼琚佩语》

《庭训格言》

《幽梦影》

《围炉夜话》

《先正格言》

《幽梦续影》

《格言联璧》

后记

试读章节

治家格言

明朱用纯著。朱用纯(1627—1698),字致一,自号柏庐,江苏昆山县人,著名理学家、教育家,与徐枋、杨无咎号称“吴中三高士”。入清隐居教读,潜心研究程朱理学,主张知行并进,躬行实践。著有《删补易经蒙引》、《四书讲义》、《春秋五传酌解》、《困衡录》、《愧讷集》、《毋欺录》等。《治家格言》亦称《朱柏庐治家格言》、《朱子家训》,共506字,集儒家做人处世方法之大成,问世三百年来脍炙人口,家喻户晓。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胜珍馐。

勿营华屋,勿谋良田,施惠勿念,受恩莫忘。

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奴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多恤恤。

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

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毋计厚奁。

见富贵而生谗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毋恃势力而凌逼孤寡,勿贪口腹而恣杀生禽。

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

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暗想。  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庆心。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

读书志在圣贤,为宫心存君国,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省心短语

清申涵煜著。申涵煜(1628—1694),字观仲,号鹤盟,直隶永年人,申涵光之弟,清朝书法家、诗人、文学家。与其兄申涵光结庐郊野,饮酒赋诗,有遗世独立之风。“好读史,论古今盛衰、政治、理乱、得失如指掌。择其忠孝节义有稗世教者,萃为一书,日《通鉴评语》;又采古人嘉言懿训,撮而记之,日《省心短语》,以为淑身涉世之方。”其书法效王献之,画兰竹仿赵孟坚,诗学于其兄申涵光,时称三绝。著有《江航草》、《敏庵集》等籍。

江邦申日:“正在热闹,不嫌忽往。”

王台山云:“举世唯一‘真’字难得。”

江邦申日:“小臣不为恶即是善,大臣不为善即是恶。”

又云:“为善者常受福,为利者常受祸。心安为福,心劳为祸。”

珊瑚林云:“处世间事,众人皆见得非,而我独见得是,亦须缓缓调停,不可直遂。”

晁氏客语永叔云:“凡处事自家踏得田地稳,一任闲言语。”

无以嗜欲杀身,无以财货杀子孙,无以政事杀民,无以学术杀天下后世。此唐人语也。

四忌铭:“著书忌早,处事忌扰,立朝忌巧,居室忌好。”作四忌铭,以致吾老。

……

P219-221

序言

清言又称清语、清话、冰言、韵语、冷语、隽语、嘉言、警语、法语、格言、语录等,它是一种格言式、语录体的随笔小品,是用简洁的语言表现深刻哲理的箴言或警旬,是随时的、零碎的、即兴的、片断的、稍纵即逝的心灵感悟和思绪的记录,文虽短却具有深刻的内涵和悠远的意境。“在短短的字里行间时时闪耀着奇思妙想的美丽光华,就像晨曦中一缕缕的游丝,晶莹剔透,飘飘忽忽,似有似无,一闪一闪,走近一看,你会凉讶大自然竟如此美妙,这么纤细透亮的小丝上,还沾挂着一点一点的小露珠,它们正对着太阳闪发着迷人的七彩光芒,虽说没有强光那种震撼人的力量,但这柔和多彩的闪光,却使人感到悦目赏心”。清言的题材十分广泛,山林泉石,鱼虫花鸟,国家治乱,世态炎凉,无所不及。大多数清言采用骈散兼而有之的笔法,骈文的整饬偶对、声韵和谐、辞藻华丽,与散文的错综变化、气势畅达、本色平实,雅俗共赏,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优秀的清言作品,雅若钧天之乐,旷若空谷之音,雅语、清语、俊语,信手拈来,俯拾皆是。如“点破无稽不根之论,只须冷语半言;看透阴阳颠倒之行,唯此冷眼一只”(《小窗自纪》)。又如:“邵尧夫云:‘但看花开落,不言人事非。”’语言精练玲珑、生动直白,读起来铿锵有力、朗朗上口,极具欣赏价值。“名世之语,故不在多:惊人之句,流声甚远”。清言作为小品文的一个种类,在晚明非常盛行,余韵波及清代,与魏晋清谈不同的是,明清清谈文人纷纷操斛染翰,不徒逞一时口舌之快。但魏晋士人“龙章风姿,天质自然”的艺术家气质,“手挥五弦,目送归鸿”的精神追求,“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的审美旨趣对明清之际的清言小品都有较大影响。

整理编辑这本《清言小品菁华》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一)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文化典籍更是汗牛充栋、浩如烟海。历史长河大浪淘沙,沉淀下来的这些片金碎银弥足珍贵,有必要进行归纳整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使其不至于散遗。(二)近年来出现的各种版本对清言小品进行译注或解读的书籍,虽不失清言的本真面目,但译注或解读作品在某种程度上局限了读者对原著思想内容的品味和理解,本书将著名清言小品特别是明清清言小品原汁原味的奉献给读者,把对原作的充分理解权交给了读者。(三)各类零散的、各自成册的清言书籍,不便读者携带和系统的阅读,本书荟萃了北宋以降22部(《劝世文》、《省心录》、《婆罗馆清言》、《续婆罗馆清言》、《木几冗谈》《玉笑零音》、《小窗幽记》、《岩栖幽事》、《安得长者言》、《小窗自纪》、《菜根谭》、《偶谭》、《荆园小语》、《治家格言》、《省心短语》、《琼琚佩语》、《庭训格言》、《幽梦影》、《围炉夜话》、《幽梦续影》、《先正格言》、《格言联璧》,大致按照作者所处时代及生卒年月先后顺序排列。)名家清言作品,可以说(除明吕坤《呻吟语》由于篇幅较长,本书容量有限未能纳入外)几乎囊括了全部的著名清言小品,使读者一本在手,基本了解和掌握清言小品的全部内容。(四)这些民间流传下来的清言作品,其作者既有雄才大略、沉浮宦海的圣君名臣,也有超然物外、遗世独立的高人隐士;既有学富五车、德高望重的博学鸿儒,又有命运多舛、穷愁潦倒的落泊文人。他们的作品直接反映了古人所崇赏的道德理想和价值观念,比官方儒家经典更直接、更真切地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征。这些古代文人、士大夫教诲其子孙后代的教育读本,全面周详地阐述了立身处世、立志成才和处理家庭关系以及人际关系的一系列准则,涉及为官、治国、治学、修身、养性各方面内容和对社会、自然、人生的思考,是对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是对高雅操守的深情礼赞,之所以传承至今,且历久弥新,其强大生命力更体现在移风俗、敦教化、美人伦等方面。读者可以置之床头枕边、案侧几上,风晨月夕、茶余饭后,信手翻阅、即兴一读,在系统掌握清言作品几乎全部内容的基础上,使灵魂得到抚慰和升华,让自己在艺术享受中有所彻悟受到教育、得到提高,养浩然正气,塑高尚人格,从而促进人际和谐、社会文明。本书可作为精神文明和思想道德建设的参考资料,也可以作为高校及中学学生修身处世的必读书目。当然,这些家训式的清言作品作为历史的产物,自然会夹杂一些消极没落、不合时宜的东西,部分童节有繁冗拖沓、佶屈聱牙、晦涩难懂之嫌。但大醇小疵、瑕不掩瑜,按照扬弃的原则,整理编辑者花费了大量时间、耗费了大量精力,去粗取精、删繁就简,对明显的文字讹误作了订正,希望读者在阅读时大可不必拘泥于个别艰涩字句、章节,结合自己的实际学识水平,能有正确的取舍、判断和理解。

编者

2012年3月28日

后记

编著这本《清言小品菁华》,只是为“纂辑先哲格言,刊刻广布,行教化于一时”。使人人因其教化、感化,都争做好人、行好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利天下,则不枉编著者编著此书的良苦用心。明薛碹《戒子》云:“其得位者,则修道立教,使天下后世之人,皆尽此伦理;其不得位者,则著书垂训,亦欲天下后世之人,皆尽此伦理。是则圣贤穷达虽异,而君师万世之心则一而已。”

这本书中收录的22部清言小品都是古人用文言写成的,部分童节有艰涩难懂之嫌,但绝大部分章节语言简洁明快、说理透彻易懂,读起来极具韵律美,精言妙语俯拾皆是、精彩议论随处可见、真知灼见不胜枚举,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读起来困难并不是很大,对于过于生僻的字词只要借助字典、词典,一切都会手到擒来、迎刃而解。

本书虽经多次勘误校正,但仍然瑕疵屡现,望读者在阅读时予以理解包涵并提出宝贵意见。对于为此书的付梓精心指导、帮助支持的马海亮先生,在此一并致谢。

斯纸不磨,此书可久。

2013年5月3目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9: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