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与经济增长(基于分工和交易的视角)》由顾江洪著,本书的研究主要针对新古典主流经济增长理论的逻辑缺陷——即在完全理性且无交易成本的假定条件下,仅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来分析经济增长的不足,尝试从“人性的内核分裂模型”这一假设出发,以“有成本的交易”为基本的分析单位,在厘清交易与经济增长逻辑关系的基础上,通过考察社会信任对不同经济交易层次的影响及其结果,提出信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路径和影响机制。
《信任与经济增长(基于分工和交易的视角)》由顾江洪著,本书力图在前人对信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现有的研究(文献)进行整合、深化和完善。这种整合和完善的根本立足点是:把市场交易与分工之间的互动关系视为理解经济增长的关键和主要线索,而社会中存在的信任程度则是强化这种互动关系的核心因素。所以说,信任是通向合作道路的基石。
《信任与经济增长(基于分工和交易的视角)》适合信任研究者阅读。
第1章 导论
1.1本书的理论背景和意义
1.2信任及其经济意义:文献综述与评价
1.2.1信任研究的演化路径
1.2.2信任的经济意义
1.3本书研究的逻辑思路和主要内容
第2章 对经济行为假设的重新审视
2.1对“经济人假设”的回顾和批判
2.2人性的新假设——人性的内核分裂模型
2.3人类合作行为的起源
第3章 交易成本与信任的关系研究
3.1交易成本概念的演变和发展
3.2信任及其类型演变
3.2.1交易中的信任内涵
3.2.2信任(类型)的演化与扩展
3.3信任与交易成本:一种替代关系
第4章 信任、分工(交易)与经济增长
4.1生产和交易:经济增长的直接来源
4.1.1生产及其分工
4.1.2交易及其合作
4.2对斯密定律的考察:分工与交易(市场规模)之间的关系
4.3杨格定理:分工与规模报酬(收益)递增
4.4信任、交易成本与市场范围的关系
第5章 信任、企业内部的分工与合作
5.1企业的本质:一组契约的集合(组织)
5.2信任、合作与效率
5.2.1企业成长的传统解释
5.2.2企业内部信任、合作和效率
5.3信任程度与企业规模
第6章 企业之间的分工、信任与产业组织形态
6.1企业之间的关系与产业组织形态
6.2信任:企业合作关系的基础
6.2.1企业之间的信任
6.2.2企业间信任形成的理论解释
6.2.3企业间信任对产业组织的作用
6.3案例研究:日本产业组织的情形
第7章 结论
7.1研究的基本结论
7.2未来研究的基本方向和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