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简明城市规划与设计教程
分类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作者 李东泉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简明城市规划与设计教程》(作者李东泉)主要通过以下两个方面体现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的特点: 一是结合具体案例,从技术层面了解城市规划的职能、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了解城市总体布局及城市主要构成要素规划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及城市规划管理的有关内容;二是除讲授基本知识外,还通过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作业,帮助读者理解城市规划与设计的专业特点,即空间属性。因为城市规划的内涵和外延不论怎么变,其根本的空间属性不会变,否则就不是“城市”规划与设计了。这部分内容不但让读者通过动手画图和做规划设计更真实地认识到城市规划与设计的特点,而且可使课堂教学过程生动有趣。本书是作者在中国人民大学为具备管理学基础的城市管理专业学生讲授了6年的“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课和全校选修课的基础上编写而成。通过教学效果的检验,认为适合作为城市规划专业学生的概论类教材,也可作为城市管理、房地产管理、旅游管理等与城市相关专业学生的专业课教材,或者一般本科生的全校选修课教材,亦可供对城市规划与设计感兴趣的人士阅读。

内容推荐

《简明城市规划与设计教程》(作者李东泉)作为综合性、入门级的城市规划教材,以历史、理论与实践三大板块为纲编写而成,涵盖城市发展史、规划原理、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则、城市设计等基础性教学内容。并通过一系列规划设计理论方法的介绍,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城市规划与设计的本质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简明城市规划与设计教程》适合城市规划专业、城市管理、房地产管理、旅游管理等与城市相关的专业的师生作为教材使用,同时亦适合一般本科生作为全校选修课教材使用,也可供对城市规划与设计感兴趣的人士阅读。

目录

第1章 概论

1.1 城市化时代背景下学习城市规划与设计的目的

1.2 对城市规划与设计的基本概念

1.2.1 城市

1.2.2 城市规划

1.2.3 城市设计

1.2.4 城市规划与设计

1.3 主要内容介绍

1.3.1 框架

1.3.2 各章主要内容介绍

1.3.3 本书的使用

第2章 城市的产生与发展

2.1 概述

2.1.1 城市产生的原因

2.1.2 中外城市雏形

2.1.3 城市的实质

2.2 中国古代城市的演进

2.2.1 先秦时期

2.2.2 秦汉与魏晋南北朝时期

2.2.3 隋唐时期

2.2.4 五代十国与宋元时期

2.2.5 明清时期

2.2.6 影响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

2.3 西方古代城市的演进

2.3.1 古希腊时期

2.3.2 古罗马时期

2.3.3 中世纪(5-13世纪)时期

2.3.4 文艺复兴时期

2.3.5 绝对君权时期

2.4 古代东西方城市发展特征的异同

2.5 古代城市规划与设计思想

第3章 现代城市规划的产生

3.1 工业革命与城市化

3.1.1 城市化的含义

3.1.2 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3.1.3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3.1.4 与城市化有关的几个概念

3.2 现代城市规划产生的背景

3.2.1 城市问题

3.2.2 社会问题

3.3 现代城市规划实验

3.3.1 空想社会主义

3.3.2 公共卫生立法

3.3.3 城市美化运动

3.3.4 小结

3.4 奠定现代城市规划的三个支点

第4章 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

4.1 反磁性的理论与实践

4.1.1 田园城市

4.1.2 卫星城与新城

4.1.3 有机疏散理论

4.2 顺应大城市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4.2.1 工业城市

4.2.2 带形城市

4.2.3 勒·柯布西耶的“明日城市

4.3 美国的贡献

4.3.1 广亩城市

4.3.2 邻里单位

4.4 两个宪章及其他重要规划文件

4.4.1 对现代城市规划的纲领性总结——《雅典宪章》

4.4.2 新的里程碑——《马丘比丘宪章》

4.4.3 其他重要的规划文件

4.5 重要人物

第5章 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新思潮

5.1 概述

5.2 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基础与主流:理性规划

5.2.1 背景:理性规划的来源

5.2.2 主要特征

5.2.3 影响与评价

5.3 渐进主义:城市规划向公共政策转型的先声

5.3.1 背景:对理性规划的批判

5.3.2 主要特征

5.3.3 影响与评价

5.4 倡导式规划:开启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先河

5.4.1 背景:20世纪60年代的社会转型

5.4.2 主要特征

5.4.3 影响与评价

5.5 从沟通式规划到协作式规划: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的实施途径

5.5.1 背景:多元社会的形成

5.5.2 发展历程

5.5.3 主要特征

5.5.4 影响与评价

5.6 对中国的启示

5.7 新城市主义

5.7.1 背景

5.7.2 主要内容

5.7.3 影响与评价

第6章 我国城市规划实践体系

6.1 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

6.1.l 近代城市发展与现代城市规划的移植与试验

6.1.2 新中国成立以后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

6.1.3 不同时期对城市规划的理解

6.2 城市规划立法

6.2.l 我国城市规划法制建设历程

6.2.2 城市规划法规体系

6.2.3 基本法

6.2.4 法定规划与非法定规划

6.3 城市规划编制体系

6.3.1 城市总体规划

6.3.2 城市详细规划

6.3.3 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的主要特点

6.4 城市规划管理体系

6.4.1 管理依据

6.4.2 机构体系

6.4.3 城市规划管理的1作内容

6.4.4 新时期的规划管理1作如何体现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

第7章 城市总体规划

7.1 编制方法概述

7.2 城市性质

7.2.1 城市性质的作用

7.2.2 确定城市性质的方法

7.3 城市规模

7.3.1 城镇人口规模

7.3.2 城市建设用地规模

7.3.3 城市建设用地分类

7.4 城市总体布局

7.4.1 城市总体布局基本原则

7.4.2 城市总体布局的影响因素

7.4.3 城市总体布局模式

7.5 城市基础设施规划

7.5.1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7.5.2 城市1程系统规划

7.5.3 城市环卫与防灾系统规划

第8章 城市详细规划

8.1 控制性详细规划概述

8.1.1 控规在中国产生的背景与发展过程

8.1.2 控规的特点

8.1.3 控规的主要内容

8.1.4 控规的作用

8.2 控规的控制体系与控制指标

8.2.1 控规控制体系的内在构成

8.2.2 控规的规定性指标

8.2.3 控规的指导性指标

8.2.4 控规中的控制线

8.3 控规的编制与实施管理

8.3.1 控规方法的演进

8.3.2 控规指标的确定方法

8.3.3 控规的编制审批过程

8.4 修建性详细规划

8.4.1 基本概念

8.4.2 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特点

8.4.3 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

8.4.4 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过程

8.5 详细规划之1程规划

8.5.1 竖向规划

8.5.2 1程管线综合规划

第9章 居住区规划设计

9.1 概述

9.1.1 居住区的规划结构

9.1.2 居住区的用地构成

9.1.3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总体要求

9.2 居住区详细规划之技术要求

9.2.1 住宅选型

9.2.2 日照间距

9.2.3 其他要求

9.3 居住区详细规划之住宅的群体组合

9.3.1 空间形式美的法则

9.3.2 住宅群平面组合的基本形式

9.3.3 住宅群体的组合方式

9.4 居住区详细规划之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9.4.1 分类

9.4.2 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

9.5 居住区道路系统规划

9.5.1 交通组织方式

9.5.2 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

9.6 居住区绿地景观规划

9.6.1 分类

9.6.2 公共绿地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

9.7 居住区规划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9.7.1 用地平衡表

9.7.2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第10章 城市设计

10.1 概述

10.1.1 城市设计的缘起

10.1.2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关系

10.1.3 与城市设计有关的几个概念

10.1.4 小结

10.2 城市设计的理论与方法

10.2.1 视觉景观秩序方法

10.2.2 图底关系理论及分析方法

10.2.3 城市意象理论与方法

10.3 城市设计的工作内容

10.3.1 宏观层次

10.3.2 中观层次

10.3.3 微观层次

10.3.4 成果形式

10.4 城市设计的要素

10.4.1 土地利用

10.4.2 建筑体量与形式

10.4.3 开敞空间

10.4.4 使用活动

10.4.5 交通

10.4.6 标识和小品

10.5 评价城市设计的标准

附录

参考文献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3:4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