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军机处(第1部从雍正到宣统国策大政皆出于此)/挖历史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袁灿兴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当雍正、乾隆两朝国力蒸蒸日上之际,军机大臣们跟在皇帝后面,跃马扬鞭,开拓疆域,无不踌躇满志。到了嘉庆、道光两朝,大清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面对此景,嘉庆、道光的选择是守成,于是军机大臣们也收敛了拳脚,小心翼翼地帮皇帝打点着江山,总算将大清的江山传了下去。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四朝,是一个王朝由盛转衰的展示。在这个历史过程中,军机处起着什么样的作用,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这是袁灿兴编写的《军机处(第1部从雍正到宣统国策大政皆出于此)》所要展示的内容。

内容推荐

它依赖于一套文书制度,治理天下。它没有正式人员,却囊括了清朝最优秀的人才。它非正式机构,却执掌清朝国政一百八十三年。它赞襄了乾隆十全武功,却无奈面对嘉道萧条。它是为了保密而创设的机构,却屡屡泄密。军机处中涌现的众多高官,却让士人愤懑而无可奈何。军机处工作人员的任命,导致了影响大清同运的政变。军机处中清贫苦寒的章京,却能一夜飞黄腾达,让朝野称羡。和珅四个月做到了军机大臣,却要用二十二年才成为首席军机大臣。军机大臣赞襄十全武功,处理政务,本该恩宠无限,却是高危职业。中秋八月黄花满地,七十二人杀人紫禁城,一门之隔的军机处该如何反应?面对内外交困的局面,大清衰退的国力,嘉道两朝的军机处该如何应对?

欲知答案如何,请看由袁灿兴编写的《军机处(第1部从雍正到宣统国策大政皆出于此)》。

目录

第一章 创设军机处

 朋党:皇帝的心病

 皇权合法性之争与书生幻梦

 皇权必须独尊

 创设契机:征战准噶尔

 首任首席军机大臣允祥

 军机处奠基人张廷玉

第二章 盛世时期的军机处

 元老张廷玉配享太庙风波

 首席军机大臣讷亲之死

 三世恩仇终落幕:平定准噶尔

 赵翼的军机章京岁月

 首席军机大臣傅恒征缅

 两淮预提盐引案与军机处泄密

 大小金川之战

 军机大臣结交太监一案

 铁汉舒赫德平定山东之乱

 和珅的军机处生涯

 军机处编修《四库全书》引发的血案

 军机处的富察三兄弟

第三章 守成时代的军机处

 和珅的黄粱一梦

 军机处的大手术

 小章京的平步青云

 军机处抓捕刘之协

 嘉庆十年的军机处内讧

 卢荫溥的逆袭

 隆宗门外的杀声

第四章 萧条时代的军机处

 死水中沉淀的曹振镛

 三朝军机大臣松筠

 长龄平定张格尔之乱

 穆彰阿掌舵军机处

 禁烟与军机处纷争

 军机处与银库被盗案

 道光二十九年的军机处

后记

试读章节

林清是何许人也,有如此逆天之胆?

林清祖籍绍兴,后移居京外大兴黄村,曾从事过各种行当,人生经历极其丰富。

十七八岁时,林清到京内药铺做学徒,三年学成,并略通医术。林清时常在外嫖娼,结果染上了性病。雇一个有性病的人,对药铺来说无异自砸招牌,所以药铺将他赶出门。林清无处可去,就在城内街道上做更夫。此时他外祖父去世,林清就顶了缺,回到黄村做书吏。没多久林清贪污河工工钱,再被开除。此后同大姐夫一起开茶馆,因为终日赌博,又被姐夫赶出门。走投无路之下,林清私自出关,跑到热河拉石头做苦力赚了些钱。拉石头赚了钱之后。林清回到黄村,每日吃喝嫖赌,不久花光积蓄。

在京师没法再混了,林清南下到苏州投奔三姐夫,经三姐夫帮忙,到衙门里做了个跟班。不想跟的官儿因为丁忧回乡,林清又失了业,就到江宁去行医。行医得来的钱,随到随花,也不是办法。思乡心切的林清一路做纤夫,拉纤回到北京。回到北京之后,林清借钱开了个鸟雀铺,却不仔细打点,照样吃喝嫖赌,将本钱花光,差点被债主捉了送官。走投无路之下,林清就在嘉庆十一年人了八卦教分支坎卦派。

林清行走江湖多年,见多识广,能说会道,人教之后,又锐意进取,在教内施行改革,促使了坎卦派的大规模发展。林清所发展的徒弟,涵盖了社会的各个阶层,有清廷官员、宫内太监、戏园老板、衙役、农民、贩夫走卒等。徒弟中以曹纶官衔最高,是四品武官。曹纶虽是四品官,却穷困潦倒,以致“衣服褴褛,不能出门当差”。

在最困难的时候,林清伸出援手,帮曹纶还掉债务,资助他生活。曹纶带了儿子曹福昌一起入了八卦教,死心塌地效忠林清。至于所发展的太监,大多数是通过钱财利诱。太监出身贫寒,人宫之后饱受凌辱,唯一的生存动力就是敛财。在皇宫中,一般无品级的底层太监每月所得不过是银二两,米一斛半。在京城中,这点钱是杯水车薪,根本不敷沾染了酗酒赌博等恶习的太监们花销。林清每月给太监发送钱财,发展了一批宫内太监入教。

八卦教头目李文成早年从事过多种行当,如泥水匠、木工之类,加入八卦教后,经过多年努力,终成教首。李文成在道口与林清等人会晤后,回到滑县,开始全力备战,“私买战马,蓄养士卒,铸造甲仗,颁分旗号”。滑县地方上早就风传李文成将起事,但慑于其威势,无人敢到官府告发。北方民间风传千年末日将至,加入白莲教即可避难,人们奔走相告:“现在白莲教要改天换地了,过了十五日,你后悔也迟了。”

林清、李文成等人的动作太大了,难免泄露风声。

九月初五,滑县知县强克捷在衙门内正无聊时,突然有一名退休老书吏求见。强克捷前次刚帮他解决了个纠纷,以为书吏此次是来感谢自己。不想老书吏到后,神情紧张,强克捷知道必有大事,赶紧迎入。老书吏在地方上多年,交结各种人物,信息灵通。得知李文成要闹事后,老书吏急来告密,作为报恩。

强克捷得知消息后大吃一惊,此前他曾得到一些邪教要闹事的消息,但没有此次这般详实。强克捷紧急报告给上峰河南巡抚与卫辉知府,却被斥责为多事。官场习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各种邪教闹事的传闻,在五省白莲教起事之后已是屡见不鲜。早在嘉庆十七年春,有台湾人高妈达因“妖言惑众”在淡水被捕,审讯时供称林清等人将于明年闰八月十五日在京师起事。淡水地方官员将此事上报,被上司认为太过荒诞不经而被忽略。

强克捷是陕西韩城人,以练达在官场闻名。在上峰认为自己多事之后,强克捷自作主张,组织县内衙役前往李文成老家,将李文成及干将牛亮臣等二十四人捕获。酷刑之下,李文成等人却不露口风,强克捷无奈,遂将众人关入狱中。

P202-203

序言

中国历代皇帝都必然面临的一个问题是,他必须集中权力,以确保皇权独尊;但又必须适度放权,以让臣子去处理纷繁复杂的事务。在分权与集权之间,如何做好平衡,是考量皇帝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准。在清朝,雍正登基之后,培养亲信大臣,打击朋党,整顿吏治,又在思想领域打击异端,争夺舆论阵地,宣传清廷统治的合法性。在此过程中,雍正已开始构思创设一个政治机构,这个机构专属于皇帝,由皇帝任命,唯皇帝是从。这个机构效率极高,又具备保密性,但却没有专属府衙,也没有专门官吏。它既能满足皇帝集权的需要,又能高效地处理军政,控制思想,预防朋党。雍正七年,带着这个机构的蓝图,雍正一手创设了影响清国国运,主持清国大政一百八十三年的军机处。

军机处创设后,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被彻底架空,皇权一统,乾纲独断。军机处的负责人军机大臣,是由皇帝挑选内阁中的满汉大学士、各部尚书、侍郎等亲信大臣担任。虽然名义上到军机处上班是兼职,但基本上一直都在军机处办公。而自军机处设立后,军国大事均由军机处负责。用兵时,由军机大臣决定战略方针,皇帝批准之后,再以谕旨发往前方。前方将领的请示,经由军机处讨论,奏报皇帝批准后,再发往前方执行。至于用兵时的兵马粮秣,山川地形,人文地理之类,都由军机处主持策划,这也是后世参谋本部的雏形了。

在重要案件上,军机处能越过刑部,取得法律执行权。军机处审理案件,一是由军机大臣单独审讯,被审者押到内务府公所或步军统领衙门内接受审问。另一种则由军机大臣会同刑部审讯。此案涉及的都是当朝大员,故而交给军机大臣来处理。军机大臣还可以推荐重要职位官吏,从六部尚书到各省督抚,乃至地方官员,由军机大臣开列名单,交给皇帝选择。  军机大臣权势虽重,但伴君如伴虎,这也是份高风险的职业。军机处的奠基人张廷玉不过因为上书乾隆,请他对自己配享太庙的资格做个保证,就招惹乾隆雷霆大怒,不得安生。讷亲在金川前线,久战无功,乾隆本来要让他去边疆充军赎罪,不想因为讷亲私底下的几句牢骚话而送掉了性命。

军机大臣之中,能长期坐稳,安享富贵荣华的,不外谨慎持身,不结党营私。嘉庆朝担任了十几年首席军机大臣的庆桂,为人性格平和,在中枢数十年,规规矩矩,不敢有丝毫逾越,毫无过失,一口气干到了七十九岁才退休。当时人认为他过于谨慎,近乎迂腐,可嘉庆却始终信任并重用他。被称为“三百年第一福气之人”的潘世恩,该说话时就说话,该磕头时就磕头,该闭嘴时就闭嘴,得享高寿,终身平安,后世子孙文章都做得好,孙子潘祖荫还考中了状元。潘世恩的苏州同乡彭蕴章,在咸丰朝担任首席军机大臣,老前辈潘世恩的那套功夫学不来,干脆一言不发,官场人送外号“彭葫芦”。

除了军机大臣之外,军机章京也是不可忽视的角色。军机章京的工作极多,如拟定谕旨、随军机大臣出差、参与审理案件等等,这些工作中,最为重要的是拟定谕旨。本来拟定谕旨是军机大臣的任务,经过实际操作之后,这份工作也被转给了军机章京。将草拟谕旨的工作转给军机章京,一方面,既有助于提高军机章京们的积极性,给他们发挥才华的机会,以向皇帝、军机大臣们证明自己的才能。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军机大臣专一军政事务,提高军机处的工作效能与质量。就皇帝而言,也乐于看到军机章京们起草谕旨,这样可以分权,避免军机大臣大权独揽的现象出现。

军机章京虽不似军机大臣那样声名显赫,标榜于史册。但他们在当时职责重大,担任撰写谕旨,整理政令、档案工作,并因其职位之重要,而在官场中获得更多的升迁机会。从军机章京走出来的首席军机大臣就有讷亲、阿桂、庆桂、文孚、赛尚阿、穆荫、彭蕴章等。据统计,清代由军机章京升为军机大臣者有三十三名之多。军机章京们在政治上的辉煌前途,也吸引了更多的人才投身其中,并视任军机章京一职为人生的荣耀。

总体而言,军机处虽然有权势过人如和坤者,却从来未能对皇权形成任何制约,更遑论威胁。军机处不是正式的机构,军机大臣不是正式的官衔,既可以说它有权,也可以说它无权。只有皇帝最信任的大臣,才能入军机处。而在军机处,军机大臣所处理的一切事务,都是皇帝交付的,他们只是皇权所操控的木偶,并不具备任何主动性。在军机处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皇权与相权激烈对抗的现象,也从来没有军机大臣的权势嚣张到不可控制的程度,这样可以说是军机处最成功的地方。

当雍正、乾隆两朝国力蒸蒸日上之际,军机大臣们跟在皇帝后面,跃马扬鞭,开拓疆域,无不踌躇满志。到了嘉庆、道光两朝,大清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面对此景,嘉庆、道光的选择是守成,于是军机大臣们也收敛了拳脚,小心翼翼地帮皇帝打点着江山,总算将大清的江山传了下去。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四朝,是一个王朝由盛转衰的展示。在这个历史过程中,军机处起着什么样的作用,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这是《军机处》第一部所要展示的内容。

《军机处》第二部将对咸丰、同治两朝加以考察。咸丰在历史上以苦命天子而闻名,他主政的十一年,也是首席军机大臣更换频率最快的时代,前后共有七个首席军机大臣。咸丰朝军机处也经历了诸多变革,如祖先之制被打破,恭亲王奕新入主军机处,而由于权臣肃顺的出现,军机处被控制,军机大臣依附于肃顺。同治朝,在政争中胜出的奕新,以摄政王的身份控制军机处,而在军机处之中又出现了汉人大臣之间的南北之争。咸同时代,军机处出现了什么样的变化,对维持大清王朝的统治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将是我所要考察的内容。

《军机处》第三部将着墨于光绪、宣统两朝的军机处,通过军机处反映出晚清巨变。在清末,一系列影响着中国走向的重要事件发生,从甲午中日战争到戊戌变法,到义和团运动,再到晚清新政,大清王朝经历着疾风骤雨般的冲击,而在这样的大变革时代,作为大清王朝中枢的军机处该如何应对?军机大臣又是些什么样的人物?他们对待新事务的态度又是如何?曾影响大清国运的军机处,能否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起家词赋皆先泽,报国文章在此身。书生蝇头钻故纸,不输沙场斫贼刀。”一百八十三年的军机处,一笔厚重的历史,一群出类拨萃的人物,一堆有待挖掘的故事,在《军机处》三部曲之中,我将努力给读者朋友们展示一个全面而真实的军机处。

袁灿兴

2014年5月

后记

可以说凡清国大政,皆出自军机处。但军机处这样重要的、广为人知的机构,在学术圈中却仅有台湾傅宗懋先生所著《清代军机处组织及职掌之研究》,迄今为止,更无一本与军机处相关的通俗书籍,实在令人遗憾。

自我确定写作《军机处》一书后,便开始了烦琐的史料收集工作。幸运的是,当年的军机大臣与军机章京们,留下了大量与军机处相关的记载,而清人的笔记、年谱,清廷的实录、上谕,也提供了与军机处有关的海量材料。

军机处的史料浩瀚,如何择取、组合,自然让人费神。在写作中,困扰我的主要有几个方面。首先,一些重要事件,如果直接去写军机处的处理过程,可能较为枯燥,降低了可读性。如嘉庆年间的五省教乱,军机处主持部署,耗时九年方才平息教乱。在写作时,我选择了此次教乱中白莲教中的一个人物刘之协,以军机处对他的抓捕行动展开,既融入军机处的处置过程,也再现五省教乱的过程,以提高本书的可读性。

其次,由于军机处涉及的年代长、事件多,如何避免本书出现碎片化的倾向,也是困扰我的一个问题。《军机处》的第一部,主要围绕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四朝展开。雍正朝军机处初创,故而以军机处创立的原因、创设的契机、军机处的奠基者等为中心展开。对乾隆朝,则以十全武功为中心,同时佐以军机处重要人物与事件。对嘉庆朝,由于正处国力下降的过程之中,整个政局呈现出保守的倾向,此章以保守为主题,将军机处置于其中考察。至道光朝,大清帝国已处于衰落曲线的底部,故以面对颓废景象的军机处为主要内容。

再次,此书的写作,涉及大量的军机处人事制度工作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是较为枯燥的,如廷寄制度,如拟定谕旨,如军机大臣、军机章京的职责之类。这些内容虽然晦涩,却又是不可或缺的。在写作中,将这些内容分解开,融入到各个章节的故事之中,在不降低可读性的同时,使读者对军机处有更全面的了解。

此外,历史的书写常受作者个人主观意志的影响,带有作者的私人烙印,只是深浅程度不一而已。虽然历史写作难免要受主观的影响,但著史者所能做的,而且应该去做的,是尽量地还原客观历史。本书在写作中,尽可能不作主观评介,而以展示史实为主。到底,对历史的评判,千人有千种生相,我尽可能地将对历史的评判权交给读者。

本书主要以军机处的人物与事件为中心,并对此加以拓展延伸,力图通过各种史料的比证,从一个新的角度展示历史。这样的写作方式,也使得本书的一些章节并不完全是军机处的内容。如白莲教起义中的刘之协,这样的一个小人物,军机处费尽心思,历经多年才把他擒获。但在写作时,我并不以军机处为中心,而以刘之协为中心,对他在白莲教起义中的作用加以考察。再如嘉庆朝的林清事变,震骇清廷,在写作时,也有大量的军机处档案史料可供择取,但我从小人物林清切入,军机处的内容则作了弱化处理。由此种写作方式,希望能向读者展示大历史背后小人物的作用,也希望读者朋友能够理解、喜欢这样的处理。

本书是《军机处》的第一部,我将它概括为“揆文奋武”。因为军机处是为了应对军事政治而创设,在十七、十八世纪,此四字也是对它的功能的最好界定。当时间走到成丰朝,军机处又是另外一个格局,这是下一部“成同风云”中所要探讨的内容了。限于水平,本书尚有诸多不足之处,也请读者加以指正,并期待着和朋友们的互动。

袁灿兴

2014年5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3:2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