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导论
一 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一)研究方法
(二)选择调查对象的依据及样本村的简要介绍
(三)资料来源
四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五 几个需要解释的概念
(一)公共财产
(二)公共财产治理
(三)村民参与
第一章 山西4村公共财产治理的历史考察
一 山西4村传统乡土社会的治理及变革
(一)山西4村传统乡土社会的环境状况及基本概况
(二)山西4村传统乡土社会乡村治理结构及变革
(三)传统乡土社会的公共财产及其治理
(四)传统乡土社会的封建剥削关系
二 人民公社时期村庄公共财产治理状况及社员参与状况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治理结构的变革
(二)人民公社时期的治理结构及其运行效果
第二章 山西4村村民参与公共财产治理的组织渠道和制度基础
一 A村公共财产治理的组织体系及制度基础
(一)基层党组织的发展及运行模式
(二)村民自治组织及运行模式
(三)村经济组织的发展及运行模式
(四)村治组织的权力结构及运行模式
二 B村公共财产治理的组织体系及制度基础
(一)基层党组织的发展
(二)村委会组织及其建设
(三)村民自治的制度安排和制度设计
三 C村公共财产治理的组织体系及制度基础
(一)以党支部书记为核心的组织安排
(二)村民自治进程中的制度创新——“两票制”
(三)治村精英选人条件的扩展:跨村选择
四 D村公共财产治理的组织体系及制度基础
(一)基层党组织的建构及其运行
(二)村民自治组织的建立与运行
(三)公共财产治理的制度保障
第三章 山西4村公共财产治理过程中的村民参与
一 A村公共财产治理中的村民参与
(一)经济结构及管理模式
(二)社会结构及管理模式
(三)公共财产治理方式及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
二 B村公共财产治理中的村民参与
(一)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公共财产的分配和使用
(二)经济结构调整中的村民参与
(三)公共财产治理中的民主管理制度及其实践
三 C村公共财产治理中的村民参与
(一)当代权力结构的变动
(二)村民在村级公共财产治理中的抗争行为
四 D村公共财产治理中的村民参与
(一)民主缺位与村庄集体经济的衰败
(二)村民针对村办煤矿的非制度化参与
(三)民主选举后集体资产再分配的失败
第四章 山西4村村民参与公共财产治理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 村民参与公共财产治理的特征
(一)A村——村民自主型参与
(二)B村——政府动员型参与
(三)C村——村民抗议型参与
(四)D村——受人鼓动型参与
二 影响村民参与公共财产治理的因素分析
(一)法律不健全和执法不力是影响村民参与的制度因素
(二)村治精英的个人素质是影响村民参与的关键因素
(三)区域政治文化是影响村民参与的文化因素
(四)经济发展程度是影响村民参与的经济因素
第五章 山西4村村民参与公共财产治理的效果分析
一 村民参与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自主型参与促进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
(二)动员型参与保持农村经济的平稳发展
(三)抗议型参与无法使农村经济摆脱贫困
(四)精英专制使农村经济由辉煌走向衰败
二 村民参与与农村政治发展的关系
(一)村民参与影响农村民主政治的发展
(二)村民参与影响农村社会的政治稳定
(三)村民参与影响区域政治文化的发展
三 村民参与与农村社会发展的关系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中国农村的出路:能人治村与民主化管理
一 能人治村是中国农村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 民主化管理是中国农村发展的制度保障
三 政府行为在农村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政府的适当干预在关键时刻促进了A村发展
(二)基层政府工作不到位是c村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
(三)政府不作为和不当干预是D村贫困的重要原因
四 A村模式与“三农”出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