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秦乱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天涯蝴蝶浪子
出版社 凤凰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战国末年,店小二秦舞阳失手杀人被捕入狱,越狱后他做了一名刀客。穿越时空,来到了二十一世纪。小说语言风格明快,想象力丰富,很娱乐化,能够用好玩诙谐的笔触借古讽今。

本书最初以《乱世》为名在《摩客》杂志上连载。之后由凤凰出版集团凤凰出版社推出单行本。单行本以战国至汉初那个混乱的时代为背景,以幽默诙谐的笔锋讲述了秦舞阳混乱的一生。

内容推荐

本书以秦朝前后的战乱为背景,以刀客秦舞阳的个人经历为线索,讲述了在那个混乱的年代,一个理想主义者的爱情故事和理想生活。

这是另类文学的饕餮盛宴,由作者以其自身传奇经历为蓝本,用最丰富的想象力打造。

大陆第一词人甘世佳作序,《萌芽》《南风》《女友》《美文》《花火》《最小说》《青年文学》《上海文学》《今古传奇》《紫色年华》等杂志签约作者及编辑、新概念一至十二届获奖者翘楚联袂推荐。

目录

第一章 一碗牛肉面

第二章 美人如玉

第三章 人妖

第四章 病人

第五章 兽医

第六章 选秀

第七章 再见秦始皇

第八章 驴之死

第九章 认亲

第十章 项羽

第十一章 命运穿越转移

第十二章 黑白

第十三章 阿弥陀佛

第十四章 书中自有三重门

第十五章 烧仙草

第十六章 不留

第十七章 诺城

尾声

番外:楚汉之争

后记:宿命

闲评:居安思危

试读章节

我是一个刀客,但是从来没有人看到过我的刀,不是因为看到我的刀的人都死了,而是因为我从来没有刀。

我曾经有一个师父,他告诉我,刀客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人刀合一,而不是形式上的刀不离身。只要心中有刀,那么世间万物皆可为我所用。师父说完这些,就死了。师父死了以后,我开始行走江湖,由于没有达到人刀合一的境界,遇到对手的时候我常常被砍得血肉模糊,但由于我跑得快,所以一直活到现在。

我身在江湖,却与江湖格格不入。作为一个没有刀的刀客,就像一只没有翅膀的鸟一样。我试着向鄙视我的人讲述人刀合一的道理,可是他们听不完一句话就拔刀相向,在他们看来,刀客的嘴巴只是用来吃饭的,像我这样废话连篇的人,简直是侮辱刀客这个行业,应该被千刀万剐。

也曾有人劝我放下屠刀,改行说书,可是我没有刀,也就放不下。就算我想放下,官府也不允许,因为我杀过人。

那是在蓟城,我那时还不是刀客,迫于生计,我在一家客栈做店小二。某天深夜,有客人来住店,睡前要了一碗牛肉面。吃完面后,他问我面里为什么会有一只苍蝇,我说我只是个店小二,不是算命的,如果一定要知道面里为什么会有苍蝇,需要再付一两银子,我去请本城最著名的青年算命师来告诉他。他听完我的话,冷笑一声,就去拔刀。

那时候的刀客就是这样不讲道理,还好我早有准备,撒腿就跑。他举刀在后面追我,由于不熟悉地形,从楼梯上滚了下来,摔到了头,死了。按道理说,刀客是不受法律保护的,死了活该。可问题就在于他是一个外国刀客,而且我们国家的公主刚嫁给他们国家的王子,我的行为破坏了国际间的友谊,于是我就被关进了大牢,等待秋后问斩。

我在牢里待了半年,终于到了秋天,谁曾想皇帝生子,大赦天下,于是我的刑期又往后推迟了三年。这三年里我思考了许多人生道理,比如与其做一个老实本分的店小二,不如做一个横行霸道的刀客。虽然前者包吃包住还有工资,后者四处漂泊居无定所还要常常饿肚子,但是人不能只满足于衣食住行,应该在精神上有所追求。

有了这样的想法之后,我就开始协助一个要越狱的人挖地洞,这个人是个真正的刀客,行走江湖多年,杀人无数。我们用了两年多的时间,挖出一个洞逃了出来,逃出来后,他由于太兴奋太激动,很快就死了。临死之前我告诉了他我想做一个刀客,他告诉了我刀客应该有什么样的追求。

这个人就是我的师父,刀客除了有刀之外,还应该有个师父,这是江湖上的规矩。江湖上总是有许多这样那样的规矩,我讨厌规矩,但是没有办法,毕竟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我因为没有刀,受尽了鄙视,如果再连师父都没有,那就太对不起刀客这个行业了。

成为刀客以后,我却再也没有杀过人,不是我不想杀人,实在是没有机会,就算有机会,也没有能力。为躲避官府的通缉,我去了趟高丽国,整了容。以前我特别帅,在客栈做店小二,每天可以拿到不低于五两银子的小费。整容之后,连我自己都认不出自己了,口眼歪斜不说,以前那乌黑亮泽的头发也掉光了。这样一来,即使我想回去做店小二,也不一定会被录用了,客人看了我,一定会食欲大减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

战国时期,刀客分很多种,有的隐居山林独自修炼最终被野兽吃掉,有的漂泊四方行侠仗义最终成为一种传说,也有的混迹于市井之间恃强凌弱最终被人砍死。像我这种刚入门什么都不会连温饱问题都无法解决的,就只能躺在街边睡觉了。

虽然我每天都躺在街边睡觉,看上去和其他乞丐一模一样,但要是有人和我聊天,就会发现我和那些乞丐还是有区别的。乞丐躺在街边睡觉是在等待施舍。我躺在街边睡觉,是在等待时机。同样是等待,但是因为等待的东西不同,身份自然也就不同。  我想,总有一天会有人来找我,请我吃红烧猪蹄或者卤鸭子,给我一袋金子,让我去杀某个人。我的与众不同就像千里马一样,迟早会被伯乐认出来。杀人是一项多么刺激的工作,虽然有些危险,但是如果不杀人,我就永远达不到人刀合一的境界。

就这样从春天一直躺到冬天,天气越来越冷,总在街上躺着也不是办法,我只好起身四处溜达。有一天,我看到墙上贴了张告示,说是太子打算招募一批勇士,只要勇敢就可以,干过杀人放火的勾当也不会追究。我有些心动,但又怕是个骗局,直到很多刀客都进了太子府,领到了俸禄,分到了房子,我才去报名。由于我曾经杀过人,再加上整容后相貌狰狞,所以很快就通过了面试,没过多久,就成了太子府上的正式门客。

那时候流行养门客,齐国有孟尝君,魏国有信陵君,楚国有春申君,赵国有平原君,现在我们燕国也终于有了太子丹。门客的待遇分为三等,头等门客吃的是鱼肉,出入有车马;二等门客吃的也是鱼肉,可没有车马;三等门客只吃些粗菜淡饭,反正饿不着就是了。我就是那三等门客,可即使如此,也比躺在大街上挨饿受冻强。

因为门客中武艺高强者甚多,所以我平时言行谨慎,不和他们发生冲突,也不和他们交朋友。除了这些门客,还有两个上宾,一个叫樊於期,原本是秦国的大将,他煽动秦王政的兄弟长安君造反没成功,长安君被杀了,樊於期就逃到了我们这儿投奔太子,太子在易水的东边给他盖了一所房子。另一个叫荆轲,他是个剑客,太子对他最亲切,把自己的饭食给他吃,自己的衣服给他穿,也在易水东边给他盖了一所房子。

荆轲有个好朋友叫高渐离,容貌秀美,擅长击筑(击弦乐器,颈细肩圆,中空,十三弦)。他们俩常常一个击筑一个唱歌,说实在的,荆轲的歌声很难听,能把不哭的小孩儿吓哭,也能把哭着的小孩儿吓得不哭,但因为他是太子的上宾,所以大家都忍着不去羞辱他。

就这样,我们像猪一样被太子养着,除了吃饭睡觉长肉,不需要做任何事。久而久之,很多刀客剑客都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以前练武是为了杀人以及防身,现在没机会杀人了,练武就显得多余。他们的刀剑常常随便乱放,有时候我无聊了就拿他们的刀剑耍一耍。我毕竟是有追求的人,所以一直对自己要求严格。比如不吃肥肉和甜食,晚饭后一定去跑步等等。

樊於期有时候会把我们召集到一起,告诉我们不能太懒惰,万一哪天太子需要我们了,我们得拿出自己的力量去战斗。然而没有人听他的,他是秦国人,说话很慢,方言很重,多数时候我们都听不懂他在唠叨什么。即使听懂了,也没人放在心上,毕竟已经过去两年了,太子也没叫我们做什么。我想,多数人是看不惯樊於期,因为他是逃跑来的,因为他是外国人,因为他的待遇比我们好。

然而我并不反感老樊,毕竟他曾经是当过将军的人,当过官的人都喜欢讲话。在我们燕国,没有人听他讲话,实在太委屈他了。后来樊於期也看出大家不怎么欢迎他,同时也看出我不怎么反感他,于是他就不再来找我们讲话,偶尔想讲话了,就派家丁叫我到他的府上。

P1-4

序言

早在十四世纪,拉伯雷在近代小说鼻祖《巨人传》中即提出这样的命题:何为荒诞?何为真实?这种对于历史的怀疑,与荒诞的解读,延续到塞万提斯《堂吉诃德》中,乃有骑士与风车战斗的名篇。及至明清时期的中国,《三国演义》中刘备“两耳垂肩,双手过膝”,亦可以说是某种意义上对历史荒诞论的诠释。

到了当今社会,文学之开放,思想之活跃,各种名之日“后现代”“新浪潮”之思维方式的崛起,对于历史的肢解和再创造(此处并无贬义)已成为小说家习以为常的语言。朱元璋有了户口本,三代贫农;唐太宗和唐高宗直被唤为“小李子”和“小九”;以致时空错乱,各色新奇古怪的历史解读粉墨登场,实皆是对历史的荒诞解读。那么本书中对于秦舞阳的解读,亦不足为奇了。

史载秦舞阳十二岁能杀人,有勇力。随荆轲刺秦王,见秦王宫的威仪,吓得浑身颤抖。镇静的荆轲为他圆场,大意是乡下人没见过大场面,请大王原谅。此后便是世人皆知的荆轲刺秦王,此后这个小丑式的路人甲便再不见于史书。

这个形象其实甚易理解,如同小流氓在街头打架中是声名显赫的“无敌”打架冠军,你突然让他做007置身于国际风云的真刀真枪特工战中,想必也是会发抖出丑不胜任的。秦舞阳在历史上,似全是为了衬托荆轲的智勇双全、临危不惧而存在。

作者马君选取这样一个人物作为他历史解读的切入点,实是颇具匠心,亦颇有开创性的一个工作。帝王将相,英雄枭雄,我们对于历史的解读,似乎不经意亦常无可避免地从他们身上开始,到最后也就有了二十四史无非帝王将相家谱之言。

从小人物身上解读历史,唯有在我们这一对于历史抱有相当开放认知的时代,唯有在我们这一各种思潮激烈交锋海纳百川的时代,亦唯有如马君这般视角独具的新一代同仁方可为此。正如同我们用历史辩证的方法解读传统深重的正史,竟有如此别开生面之天地一样;马君的工作,实是这种思想在文学创作领域的良好实践。

历史是什么?这是一个困扰深重的命题。历史并不能简单概括为前人所言所行之总和,历史亦是精神的。如孔子著《春秋》,太史公著《史记》,背后实是映衬着彼一人之精神,彼一时代之精神。而什么是历史呢?我并非玩文字游戏,比如本书是否算是历史呢?简单地回答必然是,非,此小说也。然王守仁早就提出“六经皆史也”,近代史料学的发展更是有了古史辩学派“史学即史料学”的态度和方法,历史之集合边界始终是模糊的。至少我们可以说,如马君的小说,亦是历史语境范畴中的一种,亦即是,某种历史精神之延续。

至于书最后的穿越部分,更是本书精华之所在。这种看似荒诞的古今链接,实是西方文艺复兴与中国新思潮涌现之数百年精神的体现。历史的荒诞感,在这里有了淋漓尽致的高潮展现,而历史与现实的交锋碰撞,亦有极其强烈的哲学思辨意味。当代许多号称治史之人,却看不起文学作品在历史中的价值,看不起穿越这种当今津津乐道的题材在历史研究中的意义,其实是甚为遗憾的。毛泽东点评《水浒》,“一百二十回,妙就妙在招安”。招安之于水浒,实和穿越之于本书,有异曲同工之妙。故而我想说,《秦乱》一书,妙就妙在穿越。

当世学风凋敝,人浮于事,乍看似是中国数千年史学、数千年学术之喧嚣时代。盖言之,乃浮躁和狭隘也。然孟子所谓tt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周礼沦丧,世风凋敝,孔子乃作《春秋》;身遭腐刑,忠奸不辨,太史公乃作《史记》;乃至宋亡天下,郑樵有《通志》;明亡天下,文字狱兴,清季学者而开考证学一代新风。新的史学方式,新的学风,皆从旧史学、旧学术乃至整个社会学风沦丧中,于别开生面处有新生。故而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新的史学之花,当从民间,当从原本与主流史学格格不入之领域,而日夜盛大地绽放出来。

愿衮衮诸公,皆从这样一本或许拙嫩的小说中,看见一种大的风气与精神。愿青年才俊,能前仆后继于或被诬为“雕虫小技”之领域,而开出一片新的天地与时代。这也是,也只是,这本书在此刻昭显的某种暗弱灯光,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为序。

乙丑桃月甘世佳识于上海

后记

小时候我有很多理想,大到当上皇帝拥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小到弄死邻居家那条我九岁那年咬过我一口现在已经老得站立不稳牙齿松动大小便失禁的狗。但是我从来没想过自己以后要当一个小说家或者作家。

小时候我觉得写作应该都是心思细腻的人干的事儿,我是个粗人,记性也不好,常常丢三落四的,如果写小说,肯定会出差错,比如前面本来已经把那人写死了,但是写着写着却忘记了,又让那人出来说话。读者看了这样的小说之后肯定会头昏脑胀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

可是现在,我不但写起了小说,而且越写越上瘾。几天不写就会感到怅然若失,几个月不写就会感到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

之所以会这样,不是因为我吃了仙丹或灵草,也不是因为逛街的时候突然被一个乞丐拦住说我天赋异禀骨骼清奇,然后送了我一本写作秘籍。

而是因为一个姑娘。

算起来,那已经是七年前的事了。那时候我十四岁,在一所校风极其不正的中学读书。有一天,班上转来了一名新同学。前文说过,我记性不好,所以那名同学的相貌和名字如今我已经不记得了,我只记得十四岁的时候,我对那个姑娘一见钟情。

可是那姑娘并不钟情于我。我的表白,换来的不是“我们还小,努力学习才是正经事,感情的事儿等长大再说吧”。而是“对不起,我只喜欢女人”。

我的人生观从此改变,不久之后,我便退了学。

退学之后,我整天待在家里睡觉。几个月后,朋友来找我,说县城里开了一所艺术学校,问我要不要和他一起去学吉他。我想了想,觉得闲着也是闲着,于是就去了。在艺术学校里待了一年,换了三个专业,最后老师拍着我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你弹吉他没有乐感,打鼓没有节奏感,唱歌又总是跑调。我看你还是学点别的吧。”

离开艺术学校后,我整日沉迷于网络之中,不但很赶时髦地搞起了网恋,还千里迢迢地去和人见面。结果自然是见光死。之后我破罐子破摔,不断地网恋,不断地和人见面,不断地见光死。

直到有一天,我坐在异乡的街头,回首我千疮百孔的青春,忍不住泪流满面。当晚,我在网吧里写了一篇发泄情感类的文章,贴到了一个著名的文学网站上。不久,那篇文章就被_家青春文学杂志转载了。我这才发现,原来我并非一无是处,原来我还可以干这个。

再后来,我就不停地写呀写呀!写完了就贴在网上或者投给杂志,虽然我写的小说很扯,可是粗人写的小说自有粗人喜欢看。于是很快,我就出名了,还有了一群忠实的粉丝,因为我的笔名是天涯蝴蝶浪子,大家都叫我天涯,于是我的粉丝就叫牙齿。

出了名之后,就有很多人问我,当年退学是不是因为不满应试教育啊。我就说是呀是呀,应试教育害死人。

因为我之前不停地网恋不停地见网友,去了很多地方,所以我的文章里总会时不时地提到关于漂泊流浪的事儿。于是就有人问我,是不是为了流浪而流浪呀?是不是感受到了远方的召唤?我说是呀是呀,我是达摩转世,我喜欢流浪,就像鸟儿喜欢飞翔。

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常常会想,假如当初情窦开得晚一些,我的人生观大概就不会改变,人生观不改变我就不会退学。不退学,也就不会去艺术学校;不去艺术学校,就不会发现自己是个音乐白痴;不发现自己是个音乐白痴,就不会对人生失去信心;不对人生失去信心,就不会沉迷在网络之中;不沉迷于网络之中,就不会网恋;不网恋就不会失恋,不失恋就不会写文章;不写文章也就不会像今天这样生活。

也就是说,如果当初不早恋,现在我大概还在校园里,我的人生会和多数人一样,毕业,工作,买房,结婚,生子,老死。  到底是像多数人一样过平凡的日子幸福,还是像现在这样特立独行快乐?我给不出答案,也不想去寻求答案。

盲人歌手周云蓬说过:蛇只能看见运动着的东西,狗的世界是黑白的,蜻蜓的眼睛里有一千个太阳。很多深海里的鱼,眼睛蜕化成了两个白点。能看见什么,不能看见什么,那是我们的宿命。

生而为人,漂泊,写作,遇见什么样的姑娘,交到什么样的朋友,甚至写什么风格的小说在什么时间被什么样的人看到,大概也是命中注定的吧。

《秦乱》的诞生源于一个笑话,那段时间我没事儿做,生活空虚,心情抑郁。于是我喜欢的姑娘就每天讲笑话给我听。有一天她讲了个关于刀客的笑话,我就想,或许我可以写一个小说,一个轻松愉快的小说,然后将这个小说献给这个一直讲笑话给我听的姑娘。

这是我第一次写长篇小说,虽然之前已经出了一本书,但那个小说是份快餐,是在写这个小说的中途,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搞定的。而这个小说,从开始写到最终修改好,整整用了近两年时间。

这两年里我从河南宝丰到四川眉山,又以眉山为根据地先后去了成都、绵阳、资阳等地,再之后又离开眉山,搬家至成都,其间又去了趟北京,回了趟老家。这样走来走去,感觉依旧是在路上,心却有些宅了。因为一直在走动的缘故,这个小说写得很跳跃,从愉快的扯淡到悲伤无望,又从无望回到玩世不恭。

一开始我以为这个小说会在玩世不恭的情绪里结束的,让人笑着读起笑着读完。可是最终小说却是停在了悲伤或者说是麻木的情绪里。

我不喜欢悲伤无望的东西,生活已经够摧残人了,我觉得小说应该是给人希望或者让人放松的东西。而且拿这样一部悲喜交加悲多喜少的小说送给我喜欢的那个姑娘,也不是一件讨好的事儿。

这个小说写完初版的时候,我拿给新概念里的前辈,现在致力于歌词创作的阿甘大哥看,他看了之后说非常喜欢。在他写的序里,以及我另外一个好朋友铁头写的评里,都觉得穿越之后的那部分要更好一些。而那一部分,正好是我犹豫着要不要删去的部分。

最终我选择了保留那部分,不但保留,而且要大力地写那一部分,悲伤无望的东西虽然读起来会觉得心酸,但那是最真实的一面。没有谁能逃避现实,小说除了有趣,还是应该有一定的指引,起码让读者看到作者全部的内心世界。不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最终读者从这个小说里看到了什么,也不是我能决定的。

关于爱情的部分,这部小说描写的很少,很多地方都是一笔带过,所以小乐这个人物写得很简单。小乐的存在,完全是为了去表现秦舞阳这个人物的多重性格。在故事的最开始,我曾经想过写成一个只有男人的故事,但是很遗憾,就像这个世界上不能少了女人一样,只有男人的小说太单调了。而出现了小乐这个人物之后,我又觉得她有些多余。秦舞阳之所以没有高渐离自由洒脱,就是因为他有爱情。有爱情就会有顾忌,就得负责任。

所以小乐就像个跑龙套的,没有自己的想法,跟着秦舞阳东跑西跑,直到他穿越时空再也回不来了。我周围很多姑娘都是这样,在她们的QQ签名里,一天到晚都在书写爱情,如果没有爱情,她们简直不知道该怎么生活下去。

那是我不能理解的人生,可她们真实地存在着,她们的总和,就等于一个布小乐。也许她们被爱着,而且那爱是真挚无私的,可我还是觉得那样的人生是可悲的。

在所有人物里,我最喜欢的是高渐离,他没有爱情不是因为没有姑娘喜欢他,而是因为他只喜欢他自己,最初他曾喜欢过荆轲,但那只是因为荆轲有他所向往的那种豪气而已。他才华横溢、满脑子奇思妙想,然而在那个尚武的时代,这些都是无用的东西,有时候甚至不能为他换回一碗米饭。  秦舞阳是我倾注笔墨最多的人,我像写自己一样写着他。同样,我也像不喜欢自己一样不喜欢他。一开始,我并没有想着一定要写秦舞阳,我只是想写春秋战国,在历史上所有的朝代中,春秋战国时期是我最喜欢的,那时候有五霸七雄,有孔孟老庄,有孙子兵法。我常常想,如果我能回到那个烽烟四起的年代,让我在帝王将相和游侠刺客之间做选择,我会选择什么?我想我多半要选择做游侠刺客,因为后者更自由。

时间确定了,开始找人物。最初只是想找一个游侠刺客中的杰出人物。只要这个人足够勇敢,潇洒,激情浪漫,特立独行就行了。这个人应该就像李白的那首诗——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赢。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炬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然而接下来事情发生了变化,在找侠客的过程中,我读了一些史书传纪。从史书传记中,我发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潇洒悲壮背后还有“但爱其手”这样残忍的故事。看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率军出陈仓、定三秦、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天下莫敢与之相争的韩信也有受胯下之辱的时候,也逃不脱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的命运。看到高渐离彷徨孤苦的一生,看到身不由己的秦舞阳。于是突然明白,在乱世之中,“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也可能是被逼出来的勇敢和潇洒。

有了这样的感慨之后,我的眼里就只有秦舞阳这个人了。在历史上,他是一个被忽略的人物,偶尔有人提到他,也总是用胆小怯懦来形容他。殊不知他随荆轲刺秦的时候只有十三岁,还有史料记载说她是个姑娘。张良说,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秦舞阳即使没有大勇也应该被原谅,更何况没有大勇不代表他没有大智,当初他若帮荆轲把秦始皇杀了,历史就得改写了。

于是我试着站在秦舞阳的角度看那个乱世,从他少年时代一直看到青年时代,这个小说基本上就是他的成长史。在写到秦始皇病死的时候,我曾休息了一阵儿,打算收笔。因为作为一个古人,他该看到的都看到了,不该看到的也看到了。

然而就是在那个时候,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发生了一连串匪夷所思的事儿,这些事儿让我觉得我有必要借助秦舞阳的眼睛看一看我们这个时代。或许我的某些观点有点偏激,但就像我不能理解的那些姑娘一样,他们真实地存在着,他们不应该被忽视。

之前以写穿越小说成名的晓丹叮咚看了《秦乱》后半部分的一些情节后说,很有想象力,就是感觉有些灰暗。

是的,不能否认,现在的读者,尤其是少男少女,大都喜欢看温暖浪漫的爱情故事。我也曾想过写一些温暖浪漫的爱情故事,但是到书店一看,马上就绝望了。那样的爱情故事书堆得满满一墙都是,我没有必要再写一本把它们堆得更高。

要么不写,要么就写与众不同的东西。抱着这样的想法,我写完了《秦乱》。写完之后再去分析,发现里面还是有很多东西是前人写过的,应了《圣经》上那句话——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然而毕竟是写完了。洋洋洒洒十多万字,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能看到这里。后记就像电影的片尾曲,很多时候只是为了掩盖观众离席时的那种嘈杂。

我想我需要感谢一些人。那些未曾谋面却在不同时段深刻地影响了我的人。比如侠肝义胆柔情似水的古龙,玩世不恭又爱冷嘲热讽的王小波,愤愤不平郁郁寡欢的郁达夫,草原世界上无比真诚的张承志和身处黑暗世界却比任何人都看得透彻的周云蓬。

还有一些人,他们只是用一首诗、一句话、一种声音影响着你,就像流浪途中的一碗水,你还没有来得及看清她是谁,她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还有百忙之中为这本书作序的阿甘和老潘,以及连续两次为我的小说写评的铁头和众多推荐这个小说的编辑老师和写手兄弟姐妹们。你们的肯定将使我走得更远。

还有帮助我出版这本书的谢黎平大哥,他的真诚和负责让我对出版行业另眼相看。最后的最后,感谢所有为这本书付出过智慧和劳动的朋友和一直以来支持着我的读者。感谢这个太平盛世,让我可以写小说,不用去做游侠刺客。

天涯蝴蝶浪子·马盼盼

2008年4月写于宝丰

2009年1月改于眉山

2009年12月再改于成都

书评(媒体评论)

《秦乱》简洁而又轻快的叙述让人不自觉地进入了阅读状态,浪子是个有着游侠气质的人,而他笔下的人物也将带着这种风度出现在你面前。

——李晁(《上海文学》新人奖获得者,《青年文学》主力作者,《傻时光》作者。新概念作文大赛第九、十届获奖者)

读浪子的文字,节奏明快,充满趣味,就像看一列飞速行驶的火车,每一节车厢都不同于其他任何一节车厢,而每一节车厢里都充满了独特的未知。

——铁头(首届青春文学大奖赛金奖银奖获得者,《萌芽》之星,99杯新小说家大赛十五强,《阳光汹涌》等书作者)

比武赢了又输,杀人也被人杀,在乱世浮生中,人人都有自己难以回避的问题,生活将大家逼到了绝境,作者却用自己的方式,以丰盛的语言和淡灰色的幽默将可悲叹的一切消解。在传统的武侠和历史小说之外,一个温和、乐观,在命运的洪流中随波逐流的游侠人物袖手而立,等待着属于自己的一次日出。

——李自强(《摩客》执行主编)

成熟低调的文字,故事娓娓道来,将读者引入一个全新的文字国度。浪子的语言诙谐幽默,很有韩寒的风格。相信未来他会走得更远,成为中国第二个韩寒。

——李巍(华语青春哭泣小说天后,《借你一生》《刺鸟》《触不到的恋人》《一克拉的眼泪》等书作者)

浪子的小说让我兴奋。里面透露着重要的信息,我甚至觉得,他所描述的一切真实发生,比现实更真实,是最美最轻盈的那一部分。

——小饭(《不羁的天空》《毒药神童》《我的秃头老师》《爱近杀》等书作者)

我一直认为,好的小说一定故事很精彩,一定让读者读着读着完全忘记了自己融入小说里,而《秦乱》完全做到了这一点。

——刘一寒(苹果树中文网创始人)

《秦乱》这个小说快言快语,想象力奇特,近似调侃与反讽的语气,使得语言的表现力不错。

——刘卫东(《青年文学》编辑,第四、五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获得者)

《秦乱》不是一部武侠小说,或者说,它完全超脱于金庸或古龙定下的武侠框架,我宁愿把它当做是梦中偶得的逻辑复杂却缜密的呓语。作者以一种冷静且幽默的叙述,诠释了一个离你我更近的江湖。

——吕晶(网名塞北药王,原《炫客》杂志主编,《边走边唱》等书作者)

不得不说的是,在《秦乱》恣意汪洋文字之下,潜藏了作者深刻的文化认知,它消解了传统意义上的侠客概念,从而试图构建一个充满喜剧精神的侠客世界。它轻快而且洒脱,放肆但却温和。

——王小天(《樱桃》《大家族》等书作者)

《秦乱》很有古龙小说的味道。值得期待。

——水格(《永无岛》《青耳》《逆光》《云层之上全是阳光》等书作者)

很有节奏感的文字,读起来让人莫名地兴奋,笔下的人物给人的感觉不是一般武侠中的侠士或者英雄,而是一个自成一派风格的浪子。闲散而飘逸的感觉如同笔调一般的让人舒服。

——林嘉陌(《热岛》《哥特式爱恋》等书作者)

或许是曾经长期受封建制度和观念禁锢的缘故,很多国人心中都有一个江湖梦,江湖的世界自由自在,恩怨情仇,我行我素。《秦乱》中浪子以自己独特的叙事方法,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别样的江湖。  ——郭敖(新锐导演,影视编剧。《西毒欧阳锋》等书作者)

《秦乱》作者对武侠故事的后现代重塑,恣意创造,不停颠覆,戏弄的口吻与调排的笔调,显现出无拘无束的想象力和放任的生命激情。

——田园(《萌芽》杂志编辑)

《秦乱》,从书名就可窥视这是一个充满冲突的故事,但它并不凝重纠结,翻开它你便踏人一个出乎想象的快意江湖。

——清一色(《南风》杂志编辑)

天涯蝴蝶浪子的文字总是让人看到一种凛然的铿锵之气,掷地有声,像远古时代所流传的神兵,黝黑色,却依然熠熠闪光,不拘于形式,不媚俗于潮流,顽强地坚守着自己的高贵与孤独。

——齐木卡卡西(《今古传奇》杂志编辑)

感性却睿智,穿过爱恨情仇,辨识虚实真假,世事纷纭,只是适逢其会,一切精彩尽收人这本值得期待的书——《秦乱》。

——鸠火凰(《花溪》杂志编辑,著名期刊写手)

武侠倒映现实。

——李海洋(第六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少年查必良伤人事件》《乱世之殇》等书作者)

刀客行侠于乱世,大都冷漠,但冷漠中透着一丝诙谐的刀客实为罕见。天涯蝴蝶浪子打破传统情侠小说的结构与语言风格,以幽默的文风造就了一回武侠盛世,这便是《秦乱》的魅力所在。

——林静宜(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巴金文学院重点青年作者,《逆时钟》等书作者)

天涯的文字像诗歌一样,看着好看,读着悦耳,《秦乱》不仅仅是天涯笔下的一个小说,也是众多文艺青年心中的理想世界。

——林培源(《最小说》人气作者,TN十二强,《薄暮》作者)

《秦乱》作为一部架空题材的长篇,摆脱了千篇一律的穿越宫廷言情题材,而以调侃式的语言写尽江湖冷暖、人间情态。古今水乳交融,诙谐中尽显智慧。

——紫堇轩(《星期九》杂志编辑,著名期刊写手)

《秦乱》语言稠密,思维灵敏而连贯。情侠的框图里藏着某种禅学式的讲述和关于人道正义精神的伸张。

——田禾(80后另类作家,乐评人,行为艺术者,《迷失的病孩》等书作者)

一部并不很“古”的武侠小说,融合了超现代元素,极富阅读感。

——小都(《女友》杂志编辑)

《秦乱》颠覆了我对传统武侠的概念,他永远以诙谐不羁的笔触在调侃所谓的江湖,在天涯天马行空的世界里,你永远猜不透他下一步会算计哪个水坑让你扎下去。

——凉音(《花火》《许愿树》等杂志人气作者)

浪子的《秦乱》语言诙谐,行文轻快,尤其是他不按常理出牌的叙述方式,引起我强烈的阅读欲望。这是一个武侠小说的江湖,我们却能窥到冷暖自知的人生。

——喂小饱(新锐悬疑小说家,《神秘学园》《校园异事录》等书作者)

《秦乱》不单纯是个故事,除去轻松跳脱的语言,我们还能看见作者所追求的理想世界。

——陈虹羽(《萌芽》之星,第八届新概念一等奖获得者)

江湖很乱,世界很好玩。你我都在那里面。

——呢喃的火花(青春小说名家、画家)

《秦乱》为你诠释了在似江湖而非江湖的世界中,一个无招胜有招的刀客似笑非笑的乱世人生。  ——猫薄荷(著名漫画组合)

《秦乱》的笔法,相当老练却又不失自然,和同龄人相比之下,少了滥俗的无病呻吟,字字都彰显出了力度,毫无扭捏,是一部值得去看的作品。

——段年落(著名期刊写手,《良辰》作者)

《秦乱》是一本很有趣的小说。它以一种新鲜的现代人物语气的手法来描述了一个古代背景的故事。而在看这本小说的同时,你不但能享受到精彩曲折的故事,还能领略到作者绝顶的搞笑本领。

——辰暮然(《紫色》杂志编辑,《少年驱魔师》等书作者)

天涯的文字总是很亲切,仿佛就在他身边听着他用最平常的语调说出一个让人忍不住会会心一笑的故事。这样的武侠故事很特别,带着天涯独有的气息,我想我会一眼就认出它的。

——苏冽(腾讯第二届“作家杯”原创文学大赛获奖作品《花殇》作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4:0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