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孙子智慧故事/诸子百家智慧故事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陶黎铭//张英
出版社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各种思想流派百花齐放的时期,涌现了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荀子、孙子、韩非子等思想家、哲学家,他们开创了儒、道、墨、法等各具特色、影响深远的思想派别,后世称为“诸子百家”。先秦诸子经典是中国的宝贵精神财富,至今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有广泛的影响。

本书为“诸子百家智慧故事”系列之一,将孙子的生平事迹、哲学思想、格言警句、哲理寓言以及与他有关的历史故事串联成启迪智慧的短小故事,通过这一个个短小生动的故事以及古意盎然的插图,为读者深入浅出地解读孙子兵法。

本书能够引起广大中外读者对先秦诸子百家的兴趣,并能通过书中的故事体会到博大精深的中国智慧。

内容推荐

“诸子百家智慧故事”是一套介绍先秦诸子经典的汉英对照系列丛书,将先秦诸子的生平事迹、哲学思想、格言警句、哲理寓言以及与他们有关的历史故事串联成启迪智慧的短小故事,既能满足中国读者的普及型阅读需求,又照顾到国外读者的文化特点,让大家在轻松愉快的阅读氛围中走近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的先哲们。

本书汇集的是最经典、最有趣、最发人深思、最耐人寻味的孙子兵法中的智慧故事。通过一个个短小生动的故事以及古意盎然的插图,为读者深入浅出地解读孙子兵法。

本书采取汉英双语对照,中文是浅显易懂的白话体,配以通顺晓畅的英语译文,读者无须钻研艰深的典籍,就能了解先哲的智慧。

目录

孙子生平

孙子智慧故事

1.出其不意——吴楚柏举之战

2.虚虚实实——孙膑智擒庞涓

3.利而诱之——齐、郑大败北戎

4.攻其不备——齐讨蔡伐楚

5.亲而离之——晋献公假道伐虢

6.逸而劳之——楚庄王疲敌平内乱

7.以仁激勇——楚庄王巧设“绝缨会”

8.上兵伐谋——郑庄公智解五国之围

9.以全争天下——郑庄公“远交近攻”

10.不战而屈人之兵——齐桓公收鄣国

11.不战而胜——弦高犒师退秦

12.因利制权——楚军“筑室耕田”降宋军

13.将能不御——魏文侯用人不疑

14.先战而后求胜——晋齐鞍之战

15.攻守相依——田单“火牛阵”复齐

16.奇正之变——田忌赛马

17.奇正相生——“鱼丽之阵”大败“鸟阵雁行”

18.取与待机——赵、魏、韩三家分晋

19.避实击虚——齐国围魏救赵

20.因敌变化——管仲智破山戎伏兵之术

21.以逸待劳——晋“三分四军”疲楚

22.兵诡必疑——晋军疑兵败齐军

23.知有佘与不足——魏舒“毁车为行”变战法

24.避锐击惰——齐鲁长勺之战

25.兵以利动——宋襄公违利致败

26.后发制人——晋楚城濮之战

27.将计就计——晋军反败为胜

28.攻心为上——烛之武退秦师

29.避锐击惰——晋襄公不应秦战

30.虎卑狸缩——勾践复国灭吴

31.知兵安国——周亚夫平七国之乱

32.令文齐武——孙子吴官教战

33.以弱对强——勾践奇招制胜

34.知彼知己——郑国“县门不发”退楚军

35.一兵因地强——晋假“虎牢”抗楚

36.兵学传薪——吴起强兵与用兵

37.攻其不戒——秦晋崤山之战

38.不知不交——郑襄公“坐山观虎斗”

39.置之死地而后生——项羽破釜沉舟战巨鹿

40.先知者胜——晋、楚鄢陵之战

试读章节

以仁激勇——楚庄王巧设“绝缨会”

《孙子兵法·始计篇》: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平定了斗越椒之乱后,在宫中大宴群臣,一来庆祝平叛胜利,二来招待一下平叛有功的百官们,所以号称“太平宴”。消灭了斗越椒,除掉了庄公的心腹之患,君臣都特别高兴,酒也喝得格外有兴致,直到夜幕降临,大家都还在兴头上。庄王命令点烛继续欢饮,同时还把他最宠幸的许姬叫出来为大家敬酒助兴。正喝得热闹,突然一阵风吹来,把烛都刮灭了。席中有一人,见许姬美艳惊人,趁烛灭之际,借着酒劲,偷偷扯许姬的裙子,拉她的手。许姬很厉害,趁势把那人的帽缨揪了下来,握着帽缨走到楚庄王旁边,附耳禀报了此事。她向庄王建议道:“我已把那人的帽缨揪了来作为证据,大王您快命人点烛,察看一下是谁干的。”庄王听罢,并不回话。他对那些正忙着找火点烛的人说:“不要点烛!就这样很好。”然后庄王又转向各位大臣说:“我今天要跟你们一起喝个痛快,各位都把帽缨摘掉,把帽子拿下来,大家开怀畅饮!”虽然各位官员觉得莫明其妙,但还是按照庄王的话做了。当所有的人都绝缨摘帽之后,庄王才命令点烛。就这样,那个调戏许姬的人被遮掩过去了。

许姬不明白庄王的用意,散席之后问庄王为何不追究那个人的罪责,反而替他掩护。庄王说:“今日是我请文武官员来赴宴,大家都很高兴,从白天喝到晚上,都有几分醉意了,在这种情况下,出现失态失礼的行为不足为奇。如果我按照你说的做,把那个人查出来并惩罚了他,别的官员也都会尴尬,宴会就会不欢而散,这可不是我请群臣来参加宴会的目的。”许姬说:“还是大王您想得远,有肚量。”此后,人们把这个宴会叫做“绝缨会”。几年以后,楚庄王发兵讨伐郑国,有一位副将名叫唐狡,自告奋勇要当先锋,率百名勇士在前边为大军开路。唐狡勇猛善战,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使楚军伐郑进展顺利。伐郑结束后,楚庄王论功行赏,要厚赏那位开路先锋唐狡。唐狡不好意思地对庄王说:“我怎么还敢讨赏呢!当年绝缨会上失态冒犯许姬,蒙大王昔日不杀之恩,今番讨郑才有机会舍命相报,怎敢再领赏呢!”楚庄王回宫对许姬感叹道:“当初若明烛治他的罪,今天怎么会有这样肯为我效死杀敌之人啊!”

按照中国古代的礼法,调戏君王的宠姬就是大逆不道,按罪当死。楚庄王并没有单纯从礼法的角度处理问题,而是从维护大局的角度,把原本会导致不欢而散的局面巧妙地转化为一场别开生面的酒会,既维护了自己的面子,保证“太平宴”的目标顺利实现,又给那位有不轨行为的官员以悔过的机会,让他清楚地知道楚王的恩德和宽宏大量,激发他自新和感恩。《孙子兵法》在《始计篇》中说,战争是关系到百姓生死和国家存亡的大事,军事要从道、天、地、将、法五个方面来经营。孙子在具体论述将帅的素质要求时说:“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它包括了“德”、“才”、“能”几个方面,古人统称之为“武德”。在孙子看来,一个好的将帅应该是“智、信、仁、勇、严”具备,而不只是有“勇”,君王用将、将帅用兵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智、信、仁”,则常常备受推崇,这成为中国古代评价将帅、选拔将帅的一个传统。

上兵伐谋——郑庄公智解五国之围

《孙子兵法·谋攻篇》:用兵打仗,上策是在未战之前就挫败敌人的计谋;其次是从外交上挫败它,使它孤立无援;再次就是在战阵间打败它,最下策就是攻打敌人的城池了。

公元前719年春,由卫国牵头,联合了宋、鲁、陈、蔡四国,组成五国联军,出动甲车一千三百乘,把郑国都城东门围了个水泄不通。原来,卫国新君州吁刺死了哥哥卫桓公夺得君位,他担心国内外不服,急于立威以服众。郑国位于卫国的南边,曾与卫国发生过矛盾,于是州吁决定拿郑国开刀立威。但是,郑国跟位于东部的齐国结有盟约,卫国攻郑,齐国必然来救,齐是大国,这样卫国就很难取胜立威。州吁遂利用矛盾,重贿拉拢,组成了五国联军,威逼郑国都城,郑国顿时陷于险境之中。

面对五国联军声势浩大的包围,郑庄公急忙召集群臣商议对策。大臣们有的主张讲和,有的主张死拼。郑庄公听完大臣们的意见之后,觉得都不是好办法。他说:“围郑虽是五国,但他们出兵的动机和目的却不一样,州吁刚刚篡了他哥哥的君位,还没有赢得本国的民心和诸侯的信任,所以借口跟我们有旧怨,牵头前来攻打我们,其目的不过是想以此立威压众。鲁国与郑相隔很远,又无矛盾,鲁国出兵围郑,是因为掌管鲁国兵权的公子晕贪图卫国的贿赂。陈、蔡两国虽然是我们的近邻,但一直没有大的矛盾。所以,这三国之兵,都没有一定要跟郑国拼死打仗的意思。只有宋国跟我们有些小矛盾,因宋国的公子冯在郑国,宋殇公一直担心我们支持公子冯回国夺取君位,所以这次借机出兵围郑,如果把公子冯移出都城送到长葛去,那么宋军必然也会移向那里。这样的话,真正想打仗的就只剩卫国了。我们只要做做样子,派少量军队出东门专门跟卫军打一打,假装兵败退回城内,让州吁既没有太大的损失又得个战胜之名,满足了他立威的目的,他必然会撤军回去。”群臣们都觉得郑庄公说得很有道理,于是就依计行事。

郑国先把公子冯送到长葛,然后派使臣对宋殇公说:“当初公子冯逃命来到郑国,我们不忍心将他杀死。现在我们已经让他在长葛等待您的处罚,希望您到那里去解决你们的矛盾吧!”听到这个消息后,宋殇公果然命令宋军移兵去围长葛了。

蔡、陈、鲁三国军队看见宋军离去,军心也发生了动摇。这时,郑国派出一支500人的军队,出东门单找卫军交战,蔡、陈、鲁三国军队都乐得袖手旁观,纷纷登上壁垒观战。按照预订的计划,郑军只打了几个回合便佯败逃入东门,卫军追至东门,见城门紧闭,无法再战,便命令把东门外已经成熟了的庄稼全部割去以慰劳士兵。见此情景,鲁、陈、蔡三国将士都来祝贺卫军的胜利。

郑国示弱不战,各国军队便纷纷班师回国。卫君州吁觉得“立威”的目的已达到,同时又担心国内不稳,于是顺水推舟,命令卫军高唱凯歌,风光地撤军回国去了。

卫、鲁、陈、蔡、宋五国围郑,历史上称为“东门之役”,郑庄公智解五国之围的故事,详见于历史演义小说《东周列国志》第五回。郑国从被合围到解围,前后只有五天的时间,一场联军压城的惊险战争被郑庄公巧妙地解围了。孙子后来提出的“用兵打仗,其策之上者,是在未战之前就挫败敌人的计谋;其次是从外交上挫败它,使它孤立无援;再次就是在战阵间打败它,最下策就是攻打敌人的城池了。攻城的办法,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思想,可以看做是对其理论升华。

P68-75

序言

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各种思想流派百花齐放的时期,涌现了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荀子、孙子、韩非子等思想家、哲学家,他们开创了儒、道、墨、法等各具特色、影响深远的思想派别,后世称为“诸子百家”。“诸子百家智慧故事”是一套介绍先秦诸子经典的汉英对照系列丛书,将先秦诸子的生平事迹、哲学思想、格言警句、哲理寓言以及与他们有关的历史故事串联成启迪智慧的短小故事,既能满足中国读者的普及型阅读需求,又照顾到国外读者的文化特点,让大家在轻松愉快的阅读氛围中走近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的先哲们。

为了让世界更好地了解申国的经典文化,“诸子百家智慧故事”在编写上突出了以下三个特点:

轻松阅读——本系列每本书中文不过七八万字,每个故事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阅读单位,仅几百字的内容十分钟就能读完,在当今信息爆炸的快节奏时代,这种文本便于读者随时取出翻阅。

经济阅读——中国的文字特别是古文字常常是外国人阅读中国经典的障碍,本丛书采取汉英双语对照,中文是浅显易懂的白话体,配以通顺晓畅的英语译文,读者无须钻研艰深的典籍,就能了解先哲的智慧。

趣味阅读——本丛书通过一个个短小生动的故事以及古意盎然的插图,为读者深入浅出地解读诸子经典。

先秦诸子经典是中国的宝贵精神财富,至今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有广泛的影响。希望本丛书能够引起广大中外读者对先秦诸子百家的兴趣,并能通过书中的故事体会到博大精深的中国智慧。

编者

2009年9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0:3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