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晃、苏芒倾力推荐!一段被女人穿在身上的美丽文化史!
张爱玲说,女人一辈子讲的是男人,念的是男人,怨的是男人,永远永远。但其实,让女人如此挂念一生的除了男人,还有——内衣。内衣,离心最近,所以它最懂女人心。
这本《离心最近(百年内衣物语)》是巴黎时尚博物馆官员安娜·扎泽分别从历史学、社会学和文化的角度,讲述从中世纪到今天西方世界中有关女性内衣的故事。通过时尚博物馆令人称奇的历史档案和珍贵照片,作者展示了女性内衣的方方面面:衬裙、内裤、吊带袜、胸罩、连裤袜、蕾丝花边和丁字裤等等。本书由周瑛、邓毓珂译。
内衣仅仅是bra和内裤吗?不,内衣还是一段文化史。一段被女人穿在身上的美丽文化史。
—个个此纪过去了,有人绞尽脑汁想要揭开内衣神秘的面纱,有人处心积虑企图借助内衣带给人们某种错觉。围绕着这私密的小小裙底,—个个想法不停地被酝酿和展开。随着时光的流逝,内衣已然成为了—种诱惑的手段,或被升华成一种信仰,或代表着恐惧,或体现着柔情,有时甚至被理解为—种幽默。人们对内衣的兴趣或许正是源自这些感觉。
《离心最近(百年内衣物语)》是巴黎时尚博物馆官员安娜·扎泽通过—幅幅堪称经典的图片,勾勒出女式内衣形成的历史轮廓。
《离心最近(百年内衣物语)》分散在四个章节里的画面,向你展示的分别是含衬架的女裙、束型用的紧身胸衣、衬裙、细带式内裤……但是,如同歌中所唱:一切不要太快。为了解读内衣背后所隐藏的欲望及其形象,让我们拾笔娓娓道来,从中世纪一直讲述到今天。本书由周瑛、邓毓珂译。
女士内衣是如何成为现代人眼中不知羞耻的衣物的呢?在中世纪,对透视艺术持怀疑态度的西方传统观点又有了理论创新。
在10世纪至11世纪的欧洲,经济和社会变革过程中的纺织业革命得以完成。因为这个新市场的诞生,城市快速发展,人们创造出了大量财富,社会的流动性也大大增强。为了体现社会的流动性,服饰成为了社会成员身份的标志,当时的人们对这一现象深感焦虑。首先,人们针对男士的夸张服饰展开了批评,而后又开始斥责女性,认为女性是导致服饰潮流发展的罪魁祸首。当时的社会是以父系决定血统关系的社会,出嫁的女性不再属于娘家的血统,而是被加入到了男方的家族血缘关系中,这种论调在独特的社会背景下开始形成。女性的衣着开始具有重要的意义。穿着服饰成为了女性要求社会地位的一种手段,这种社会地位不再由其直系亲属决定,而是由婚姻决定。当时女性的衣着受到严格的控制,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1343年,佛罗伦萨一个叫做阿尔比滋的家族给族中的女子制定了严格的穿衣打扮规则。当时的社会,女子的着装代表着丈夫家族的形象,所以每个结婚的女子都拥有与家庭地位相匹配的服饰,如镶嵌有常春藤和红色葡萄藤图案的白色斗篷。英国14—15世纪的编年史学家认为,英国的各位皇后引进的那些有伤社会风化的潮流服饰就是从弗朗德勒、中欧或者法国带来的。16世纪,卡特琳娜·达拉贡在伦敦举行婚礼,所穿礼服上镶嵌着的很多异域珠宝饰物均来自西班牙。
在资产阶级社会,婚后女性赶时髦这件事被认为是有损家族身份和丈夫权威的个人主义行为。一个富裕的资产者在1393年曾写过一本名为《巴黎家政》的书,在书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上述观点。这位成熟的男子大方地向他年仅15岁的年轻妻子传授关于厨艺、园艺、勤俭持家以及品行操守的知识。在最后,他才提到关于服饰的问题:“你应该妥当着衣,不要想着如何时尚,希望你不要太过前卫,也不要过于土气。从你的房间或者从家里出来的时候,你要检查一下衬衣领子,上衣的领子,宽长裙或者外面罩衣的领子,一定要把它们整理得整整齐齐,不要让它们都叠在一起。”
千万别露出内衣来!看看丈夫为自己训斥妻子的着装而找的借口——这在中世纪文学中经常出现,我们会觉得很有意思:“一些女人不仅不知道尊重她们的身份,也不知道尊重她们丈夫的名声……”
伴随着这些理论的发展,在13世纪出现的托钵修会,其宣传的说辞获得成功。托钵修会的说教是这样的:“衣服不是文明的产物,而是人类兽性的表现,它让我们回忆起亚当的堕落。”这一说法在欧洲流行开来,它把衣服的流行时尚变成了罪恶的象征。着装时尚的女性被看做是水性杨花、变化无常的女人,女性服装的发展变化则被认作是基督教衰落的原因之一。
13世纪开始,从一些以隐私的更衣间为主题的画像及描述中,我们可以发现,那时的上衣设计尺度开始变大:衣服极具挑逗性,那若隐若现的视觉效果,正好大大满足了窥视癖者的需求。14世纪初,罗贝尔·德·布鲁瓦在《女子贞洁论》中讲述了妇人如何做作地随意穿着,如何故意地衣冠不整:“没有一个女人会敞开胸膛让我们欣赏,但是她会高兴地露出她一侧雪白的肌肤、一条裸露的细腿……”
15世纪时,女性的着装变得更加大胆:她们毫无羞耻心地穿上了内衣来卖弄风情。她们上身穿一件纤薄的内衣,用来遮住从腰部到胸肩的位置,其实她们用来包裹身体的就是那种看上去透明的修女使用的头巾。布道者米歇尔·梅诺就描写过这样一种技巧,即如何使用一块白色的薄纱遮盖从胸部到腰部的位置。其实透过这块薄纱,一览无余。
透过查理七世的情人——艾格尼丝·索雷尔没有扣住的上衣的缝隙,我们所窥见的是这块薄布吗?在著名的画像《梅兰的圣母》中,画家让·富凯让我们看见了那柔软的内衣,也激起了我们对它的无限遐想。衬有白布的蓝色裙子一边没有系带,因此这边的内衣掉了下来,搭在了裙子上,露出了洁白的圆乳,而另一边的乳房则被严严实实地包裹着。这件内衣的布料轻得仿佛空气一般,加上镶嵌着修饰效果反差极大的褶皱,使得这幅肖像画充满了色情的味道。因为这幅画展现的是更衣到一半时动作停止的画面,看到这让人想入非非的一幕,人们的脑海中也会马上“看到”脱光衣服后的赤裸全身。
1469年到1473年间,弗朗索瓦在巴黎为《论上帝之城》完成了插画工作,该书由圣·奥古斯丁著,拉乌尔·德·普雷斯勒翻译。画家用分割得像圆一样的城市表现人间之城。每个街区的图案都代表着罪恶与高尚的对立:纯洁与放荡,耐心与暴躁,勤奋与懒惰……在这些图像中,恪守妇道的女人穿着严实的长裙,几乎从未露出过香肩。相反,那些放荡的女人(或者勾引男人的女人)则穿着一件不系带的裙子,裙领开得很低,这样的女人也会让风流的男子把手放在她们的胸上。男人对她们的抚摸其实象征着男女之间的性行为。
长久以来,内衣、打底衬衫、修女用的头巾以及衣领的开口都成为了诱惑的代名词。巴汝奇是拉伯雷小说中庞大固埃的朋友,他用一种滑稽的方式讲述了他在巴黎撰写的状子,状告那些身穿弗朗索瓦一世时期流行的细布皱领的女人:“衣领子把她们的胸遮得太严实了,以至我们再也不能把手伸进她们的内衣里。她们把衣服的开口放在后面,而把前面都弄得严严实实的。”为了报复女人们,巴汝奇威胁道,他以后出门再也不会拉上裤子的拉链。
内衣上复杂的鳞状叠盖款式、对于内衣的过分讲究也激起了众怒。从15世纪开始,打底衬衫的地位甚至超过了精致的外套,它加入了刺绣的工艺,装饰了花边,袖口上做了翻边,领口处起了褶皱。16世纪末,皱领由随心所欲的领口设计变成了短时期内的一种讲究,人们可以更加自主地进行选择。女士内衣越来越多地从外衣里显露出来,于是内衣自然而然地成为了窥视癖们的最爱。从17世纪开始,花边也开始出现在领子、胸前、胳膊处。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威尼斯式的有条理的几何对称性图形成为设计的主流,花边艺术得到了蓬勃的发展。这种装饰运用了一系列的网状物,上面布满了相同图案式花纹以及涡纹装饰。从18世纪开始,花边的网状做得更具立体感,更加逼真,并添加到衣服的边缘,制成了可拆卸的装饰物。花边仿佛是从内衣中延伸出来的一般,将花边缩皱做成泡状或用花边做成的串饰渐渐湮没了连衣裙的光芒。花边营造的凌乱感使诗人展开了无尽的遐想。P19-22
1954年的秋天,玛丽莲·梦露的婚姻最终没能抵挡住她所拍摄的同名电影——七年之痒。在位于纽约的第52大道和莱辛顿大道拐角处,当迪马奇奥看见妻子的一袭白裙被地铁出风口的风扇高高吹起时,他感到惊愕,甚至愤怒:她怎么可以将自己的内裤暴露在比利·怀尔德的镜头前,她怎么可以将自己的内裤暴露在纽约街头众多好事者眼前!这一幕最终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镜头。然而在故事片里,女主角并没有露出那条著名的内裤——尽管许多观众一直坚持说看到了。图片里所显露的无非是一块厚厚的布料而已。其实,玛丽莲当时穿了两层打底服,就是为了避免露底情况的发生,结果还是出现了那极具挑逗效果的一幕。
显露自己所穿内衣的人,就如患上了裸露癖一般。长久以来,在我们的文化里,一看到内衣,人们就能联想到女性赤裸的身体:那若隐若现的感觉,让人们尽情揣测女性曲线;那要命的大开口低领,简直让人头晕目眩;那丝绸的触感、亚麻的细腻以及纯棉的清凉,无不让人臆想到女性皮肤的柔滑。女式内衣上,花边和刺绣的密孔里蕴含着经过精心设计的有关性的隐喻;身着紧身褡,衣服的骨架和系带压迫着那紧致的肌肤……一个个世纪过去了,有人绞尽脑汁想要揭开内衣神秘的面纱,有人处心积虑企图借助内衣带给人们某种错觉,围绕着这私密的小小裙底,一个个想法不停地被酝酿和展开。随着时光的流逝,内衣已然成为了一种诱惑的手段,或被升华成一种信仰,或代表着恐惧,或体现着柔情,有时候甚至被理解为一种幽默。人们对内衣的兴趣或许正是源自这些感觉。因此,可以这么说:这部作品的创作灵感正是源自女式内衣带给人们的无尽遐想。
通过诗文和散文的记叙,可以看出从中世纪末到19世纪的启蒙运动正是欧洲窥淫癖的形成时期。长久以来,关于女式内衣的描写是十分简短的。到了18世纪,为了使修辞显得高雅,起到润色的目的,在巴洛克时期的文章和表演中,对于内衣的刻画变得细致而精确起来。
工业革命时期,随着内衣的普及和在演出中的使用,内衣领域展开了一场革命。女式内衣穿过贵妇的小客厅、中产阶级的卧室、妓院的大厅、音乐表演的露天舞台、商场的橱窗,一步步地进入人们的视线里。自19世纪起,内衣有了系列产品,并将其一贯的魅力通过现实主义小说和摄影作品加以延伸,关于内衣深处的想象激发了欲望。到了1907年,“女式内衣”一词作为术语被编入了字典,内衣从此和脱衣舞及内衣秀的编排紧密联系起来,并一次次推动了新舞蹈节目的编排和演出。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一想到内衣勾勒出的被绑带遮住、光滑而结实的身体时,人们脑海里就出现了皮肤上饰有花纹图案的裸体的幻觉。那粉红色的紧身,褡丝般柔滑而富有弹性;那精致的长筒袜,恰如其分地勾勒出女性线条;内裤的侧面、绉纱以及睡衣轻,触着皮肤表层紧绷的吊袜带、肩带以及20世纪30年代尖锥形罩杯的文胸等设计款式无不为了呈现出女性完美的纺锤形身躯。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享乐主义思想占据了统治地位,内衣被赋予了集装饰、消遣和趣味于一体的功能,穿内衣的人无非是为了获得愉悦和舒适安逸的感觉,内衣逐渐成为了一种无形的技术成果。事实上,到了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新一代超细纤维女式内衣。这种“尖端”内衣可以对人的生理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它可以控制身体的温度、气味、分泌,调节内衣对身体产生的压力及内衣自身的坚硬程度等。于是,用来制作内衣的布料质感被提升到了与肌肤质感相等的地位……
内衣,这种镶边嵌线的衣服,编织出专属于每个年代的女性胴体形象。该书试图用四个部分来介绍西方女式内衣的演变历程,每个章节选取的角度都基于一种遐想模式:第一章展现一种语言的发明,这是从行吟诗人到自由思想者的语言。随后,读者将穿越充满诗意的空间,从贵妇的小客厅一直来到大型的百货商场,来欣赏一场场内衣的展览。第三部分遐想的依据是两次世界大战时期,这是属于封面女郎、电影明星及模特等一切广告优雅符号的年代,女式内衣画面得以广泛传播。最后,展现在读者眼前的是身着内裤和聚拢型文胸的漂亮女人所表演的性感短剧。从20世纪60年代直到今天,无论内衣把上演着诱惑短剧的她们捧为明星,还是非凡或平凡的女子;无论是里面的对白还是摆弄出来的姿势,过往岁月的景象从不曾被遗忘。
翻开一帧帧画面,内衣,还是内衣。该书通过一幅幅堪称经典的图片,勾勒出女式内衣形成的历史轮廓。分散在四个章节里的画面,向您展示的分别是含衬架的女裙、束型用的紧身胸衣、衬裙、细带式内裤……但是,如同歌中所唱:一切不要太快。为了解读内衣背后所隐藏的欲望及其形象,让我们拾笔娓娓道来,从中世纪一直讲述到今天。
大家觉得时尚好玩,同时也比较肤浅。实际上这是一个与工业革命不可分割的历史,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通过书中所叙述的内衣发展史,时尚的故事好玩,有趣,同时也讲出其工业的背景。想进入时尚行业的人都应该读。
——洪晃
一本有文化价值的时尚风情读物。
——苏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