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学术意义上的行政区划变迁通史。各卷作者在相关领域有长期的学术积累,全书的写作也倾注了十余年之功,希望能成为中国行政区划变迁史研究的重要参考著作。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唐代卷上下)(精)》(作者郭声波)是该系列中的一册。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唐代卷上下)(精)》(作者郭声波)依据《通典》、《元和郡县图志》、《唐会要》、《太平寰宇记》、《旧唐书》、《新唐书》等百余种文献,并充分吸取古代沿革地理和近现代唐代政区地理的研究成果及文物考古资料,通过大量实地考察及精心考证,展示了唐代各级行政(含监理)区划变迁的全过程以及变迁的细节。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唐代卷上下)(精)》分三个部分。
上编以唐代正州县(经制州县)地区的行政区划建置为主要内容。绪言论述了唐代政区的发展变化概貌和层级划分,阐述了作者对道、都督府性质等有争议问题的观点。正文十六章分道详述跨高层及准跨高层政区(行台、大总管府、大都督府、道)、准高层政区(总管府、都督府、方镇)、统县政区(府、州、郡、军、镇守军)、县级政区(县、城、监)等各级政区(含侨置政区)的领属关系、名称由来、数量、沿革、治所变迁等,并概述了割据政权的疆域演变及政区沿革。
下编以唐代边疆民族地区的羁縻府州建置为主要内容。绪言阐述了唐代羁縻地区可分为羁縻属国(藩属国)、羁縻政区、羁縻部落三种类型,羁縻政区可分为羁縻都护府、羁縻都督府、羁縻州、羁縻县四个层级,它们都属于唐帝国疆域组成部分的观点,并论述了各级羁縻政区的设置与管理机制。正文十章分道详述羁縻县以上各级羁縻政区的建置沿革、领属关系、数量及治所,对藩属国的历史沿革情况亦予以概述。
附录有贞观、长安、天宝、元和、咸通五个时间断面的唐代全国行政区划(含羁縻地区)总图,以及各道州级以上政区沿革表,从横、纵两方面将政区沿革变化作了直观展示,还附有近五百种参考文献目录,便于读者查阅核对。
本卷以正文形式叙述各级政区的建置沿革情况,以近乎一半字数的注文注明资料出处,进行互勘,扼要阐明考证过程,并尽可能介绍与评价各家观点,极为翔实。
本卷以盛唐时期的天宝十三载行政建置为基本时代断面,对其前后曾置政区,均列为附目加以考述,并在各级政区概述中列有贞观、长安、元和、咸通四个时代的政区统计,以反映唐代各阶段的行政区划面貌。
本卷将唐代新置(含名称变更)政区的治所及其迁移后的新址,尽量精确到今乡镇一级,可与《中国历史地图集》唐代部分互为表里,并可供编制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GIS)参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