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凡·伊凡诺维支·拉普庚是一个风采可观的青年,安娜·绥米诺夫娜·山勃列支凯耶是一个尖鼻子的少女,走下峻急的河岸来,坐在长椅上面了。长椅摆在水边,在茂密的新柳丛子里。这是一个好地方。如果坐在那里,就躲开了全世界,看见的只有鱼儿和在水面上飞跑的水蜘蛛了。这青年们是用钓竿、网兜、蚯蚓罐子以及别的捕鱼家伙武装起来了的。他们一坐下,立刻来钓鱼。
“我很高兴,我们到底只有两个人了,”拉普庚开口说,望着四近,“我有许多话要和您讲呢,安娜·绥米诺夫娜……很多……当我第一次看见您的时候……鱼在吃您的了……我才明白自己是为什么活着的,我才明白应当贡献我诚实的勤劳生活的神像是在哪里了……好一条大鱼……在吃哩……我一看见您,这才识得了爱,我爱得您要命!且不要拉起来……等它再吃一点……请您告诉我,我的宝贝儿,我对您起誓:我希望能是彼此之爱——不的,不是彼此之爱,我不配,我想也不敢想——倒是……您拉呀!”
安娜·绥米诺夫娜把那拿着钓竿的手,赶紧一扬,叫起来了。空中闪着一条银绿色的小鱼。
“我的天,一条鲈鱼!阿呀,阿呀……快点!脱出了!”
鲈鱼脱出了钓钩,在草地上向着它故乡的河塘那里一跳……“扑遭“——已经在水里了!
追去捉鱼的拉普庚,却替代了鱼,错捉了安娜·绥米诺夫娜的手,又错放在他的嘴唇上……她想缩回那手去,然而已经来不及了:他们的嘴唇又不知怎么一来,接了一个吻。这全自然而然的。接吻又接连的来了第二个,于是立誓,盟心……幸福的一瞬间!在这人世间,绝对的幸福是没有的。幸福大抵在本身里就有毒,或者给外来的什么来毒一下。这一回也如此。当这两个青年人正在接吻的时候,突然起了笑声。他们向水里一望,僵了:河里站着一个水齐着腰的赤条条的孩子。这是中学生珂略,安娜。绥米诺夫娜的弟弟。他站在水里面,望着他们俩,阴险的微笑着。
“暖哈……你们亲嘴。”他说,“好!我告诉妈妈去。”
“我希望您要做正人君子……”拉普庚红着脸,吃吃地说,“偷看是下流的,告发可是卑劣,讨厌,胡闹的……我看您是高尚的正人君子……”
“您给我一个卢布,我就不说了!”那正人君子回答道,“要是,不,我去说出来。”
拉普庚从袋子里掏出一个卢布来,给了珂略。他把卢布捏在浸湿的拳头里,吹一声口哨,浮开去了。但年轻的他们俩,从此也不再接吻了。
后来拉普庚又从街上给珂略带了一副颜料和一个皮球来,他的姊姊也献出了她所有的丸药的空盒,而且还得送他雕着狗头的硬袖的扣子。这是很讨坏孩子喜欢的。因为想讹得更多,他就开始监视了。只要拉普庚和安娜·绥米诺夫娜到什么地方去,他总是到处跟踪着他们。他没有一刻放他们只有他们俩。
“流氓,”拉普庚咬着牙齿,说,“这么小,已是一个大流氓!他将来还会怎样呢?!”
整一个七月,珂略不给这可怜的情人们得到一点安静。他用告发来恐吓,监视,并且索诈东西;他永是不满意,终于说出要表的话来了。于是,只好约给他一个表。
有一回,正在用午餐,刚刚是吃蛋片的时候,他忽然笑了起来,用一只眼睛使着眼色,问拉普庚道:“我说吧?怎么样?”
拉普庚满脸通红,错作蛋片,咬了饭巾了。安娜·绥米诺夫娜跳起来。跑进隔壁的屋子去。
年轻的他们俩停在这样的境遇上,一直到八月底,就是拉普庚终于向安娜·绥米诺夫娜求婚的日子。这是怎样的一个幸福的日子呵!他向新娘子的父母说明了一切,得到许可之后,拉普庚就立刻跑到园里去寻珂略。他一寻到他,就高兴得流下眼泪来,一面拉住这坏孩子的耳朵。也在找寻珂略的安娜·绥米诺夫娜,恰恰也跑到了,便拉住了他的那一只耳朵。大家必须看着的,是两个爱人的脸上,显出怎样的狂喜来,当珂略哭着讨饶的时候:
“我的乖乖,我的好人,我再也不敢了!阿唷,阿唷,饶我!”
两个人后来说,他们俩秘密的相爱了这么久,能像现在扯住这坏孩子的耳朵的一瞬息中,所感到的那样的幸福,那样的透不过气来的大欢喜,是从来没有的。
(鲁迅译)P1-3
契诃夫的一生共创作了700多部中短篇小说,其中绝大多数为短篇说.内容几乎触及到了当时俄国社会的各个阶层:农民、教员、医、孩童、军人、商人、地主、小官吏……短小精悍,寓意深刻,格调趣.语言明快且富于音乐感。他在“几乎无事”的平凡生活中发现了一个烟波浩淼的精神世界。高尔基曾高度赞扬契诃夫在短篇小说上的卓成就:“契诃夫用小小的短篇小说进行着巨大的事业”。
契诃夫有句名言:“简洁是天才的姊妹”。他主张,写作应“按生活的本来面目去处理”,认为“写作的本领就是把写得差的地方刚去的本领”,应该信任读者的想象力和理解力,让读者自己从形象体系中思索作品的涵义。他创造了一种风格独特、艺术精湛的小说形式——抒情心理小说,即透过生活表层发掘人物的内心世界,截取生活片断,借助精巧的艺术细节对生活和人物作真实描绘和刻画,从中展示重要的社会内容。在这类作品中,生动幽默间时见辛辣的讽刺,闪烁着批判的锋芒。
《苦恼》是契诃夫的一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代表作。作品所反映的人的孤独与人心之间的隔膜早已成了全人类的“苦恼”,如影随形,挥之不去。即使是今天读来,也倍觉真实、亲切,毫无隔世之感。也是从这篇小说开始,契诃夫的创作由幽默转向严肃,转向抒情,当我们读到《带阁楼的房子》时,已经能真切地感受到富于诗意的“秋天的郁”。
1907年,翻译家吴祷将日文版(溪崖霍夫译)的《黑修士》(又译作《黑衣修士》)翻译成了中文,从此开了国人翻译契诃夫作品的河,之后,鲁迅、周作人、胡适、耿济之、沈雁冰、曹靖华、瞿秋白、赵景深等人也都相继加入到这一行列之中,成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契诃夫作品介绍给中国读者的最早的一批有功之臣。本书选收了鲁迅、周作人、赵景深的译作,也有向这几位译界前贤致敬之意。
在本书即将付梓之际,惊闻王景生先生不幸因病去世,扼腕叹息,没想到他竞英年早逝,走得这样匆忙,未及看到本书的出版,在此,们表示深切的哀悼。
编者
安东·契诃夫,一位享誉全球的俄罗斯著名剧作家、短篇小说圣手,“无与伦比的艺术家”(托尔斯泰语),在他去世百年后的今天,他的作品依然受到全世界的关注,依然被不同国度、不同年龄与肤色的人们所喜爱、欣赏与解读,依然不断地被再版、再排、再演。
契诃夫是忧郁的。他的忧郁缘于他有一双超越时空、洞悉一切的慧眼。站在19世纪末有些陈旧的门槛上,他不仅看到了浮华世象之下的庸俗、狭隘、自私与丑恶,更天才地预见到了20世纪、21世纪乃至更远的将来,那明媚曙光中挥之不去的游移暗影——心与心的隔膜。同时,契诃夫又是乐观的。他的乐观源于他对同类深切的爱,源于他对人类未来的坚定信念与美好憧憬:新生活终将到来!他为此呼吁,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学会忍耐,要有勇气承受痛苦与磨难,更要加倍努力地工作。
契诃夫对他笔下的人物怀有深切的理解、同情、包容与爱,他以自己的全部创作关注着普通人的喜怒哀乐,肯定他们的辛苦劳作,为他们辨护——站在抒情诗的高度上,正如俄罗斯诗人霍达谢维奇所说:“起初他把他们表现为庸人,后来把他们表现为平常的人,对他们表示怜悯,再后来开始在他们身上寻找优点,最终对他们怀抱起巨大的爱。”这一点,在祟尚财富与成功的当代,对绝大多数芸芸众生而言,显得尤为难得,尤为亲切,尤为温暖……
今年是契诃夫逝世一百一十周年,为此我们精心策划推出了这套包括人物传记、作品集、剧本集、论文集、札记与书简的丛书。其中,《契诃夫短篇小说选》《契诃夫传》《剧本五种》和《札记与书简》是在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版“百年契诃夫丛书”的基础上修订、补充而成,《契诃夫独幕剧集——从小说到剧本》和《论契诃夫》是著名契诃夫研究专家童道明先生首次推出的新作。《契诃夫独幕剧集——从小说到剧本》收录了契诃夫的《天鹅之歌》《纪念日》等9部独幕剧,并附相关小说及解析文章,通过具体实例就剧本的改编进行了剖析,从一个侧面为读者描摹出了契诃夫从小说创作转向戏剧创作的些许轨迹,为戏剧创作特别是改编提供了参考与借鉴。《论契诃夫》是童先生对契诃夫研究成果的总结,精选了其在不同历史时期撰写的相关论文近20篇,内容涉及契诃夫的生平、作品,以及中外戏剧大师关于戏剧问题看法的比较研究等,这些论文论述严谨,语言生动,见解独到,反映出作者对这位作家及其作品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有助于读者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契诃夫其人其书。
本套丛书从选题策划到编校、设计都下了很大功夫。在确定小说集的译文篇目时,我们不仅对原中国文联出版社的《忧伤及其他》书目做了调整,还专程去国家图书馆找到了刊登在1919年第1卷第1号《新青年》杂志上的胡适译作《一件美术品》,作为第二篇译文,排在鲁迅译作《坏孩子》之后。《札记与书简》修订之余,童道明先生还特别新译了契诃夫的20多封书信,使通信人从原来的5位增加到29位,所反映出的生活也愈加生动丰富了。编校中最琐碎、最耗时的一项工作。就是相当内容的相互印证与考证。同一段引文(包括经典台词),《论契诃夫》《契诃夫传》《札记与书简》的正文或注释中可能都会引用,甚至反复出现在多篇论文中,而由于写作时间、所选译本的不同,内容上多少会有些出入,需一一订正,以免自相矛盾。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人名、地名和名人生卒年月的校订过程中,如“伊琳娜”与“伊林娜”、“奥尔加”与“奥尔迦”等。为了保证编校的统一与准确,我们做了大量案头工作,整理的相关资料近3万字,包括《契诃夫作品人物称谓一览表》《契诃夫主要作品一览表》《契诃夫作品中译本编目》及名人评价摘录等,诚如主编戏谑之言,编完这套书,你们都可以去报考契诃夫专业的研究生了。现在回头看看,真是感慨。
在本套丛书即将付梓之际,我们还要特别鸣谢丛书主编,同时也是主要译、著者童道明先生。为了这套书,童先生倾注了大量心血,不顾年事已高,酷暑高温,亲自校订了全部书稿(近80万字),并就,书目、图片的编排等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和建议。还要鸣谢匡翮、高莽、朱逸森等其他几位译者的积极支持与配合,及时提供了译文的最新修订稿。
由于时间仓促,本套丛书难免存在疏漏之处,E-请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我们日后改进。
编者
2014年8月18日
《契诃夫短篇小说选》是“纪念契诃夫逝世110周年丛书”系列中的一册,收录了其创作的经典作品:《一件美术品》、《安娜套在颈子上》、《牵小狗的女人》、《药内奇》、《带阁楼的房子》、《万卡》、《苦恼》、《未婚妻》等。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最后一位伟大的作家。他是杰出的小说家和剧作家,对俄国文学,特别是对短篇小说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契诃夫短篇小说选》是“纪念契诃夫逝世110周年丛书”系列中的一册,收录了其创作的经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