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以明代东林党为主导的关于明史、南明史的解读提出怀疑,作者并不是第一人。而如此全面、系统、明白地阐述,如此仔细地破解其中的未知数,则当首推本书作者。
《南明陆沉》(作者山高月阔)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为我们讲述了南明那段充满血与火,泪与罪的民族苦难史……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南明陆沉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山高月阔 |
出版社 | 解放军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对于以明代东林党为主导的关于明史、南明史的解读提出怀疑,作者并不是第一人。而如此全面、系统、明白地阐述,如此仔细地破解其中的未知数,则当首推本书作者。 《南明陆沉》(作者山高月阔)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为我们讲述了南明那段充满血与火,泪与罪的民族苦难史…… 内容推荐 《南明陆沉》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为我们讲述了南明这一段充满血与火,泪与罪的民族苦难史。作者围绕着政治和军事两条主线,深入探讨南明灭亡的原因。政治上重点深挖了这一时期的党争,从崇祯朝埋下祸根谈起,讲述了弘光朝的政治斗争,鲁王政权与唐王政权的矛盾,唐王政权和郑氏集团的矛盾、永历朝与绍武政权的矛盾,永历朝吴党和楚党之争,大西军、大顺军与永历朝的矛盾,大西军内部孙可望和李定国之争等等矛盾冲突,讲述了各个历史阶段的矛盾冲突及其导致政权灭亡的过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军事上讲述了弘光政权偏安一隅的思想以及借虏平寇、藩镇、求和等战略思想的错误及其导致失败的过程,并深挖了政治对军事的祸害,向读者分析了为什么说南明亡于汉族自己人的道理。 《南明陆沉》的作者是山高月阔。 目录 前言历史是大家的历史 第一章 崇祯亡国的根源:朕误群臣 一、“钦定阉党逆案”是冤案 二、所谓“阉党”并不存在 第二章 党争新篇:阉党入土东林靠边 一、钱谦益偷鸡不成蚀把米 二、温体仁独斗东林党 三、钱龙锡玩火自焚 四、周延儒早节不保 第三章 复社:东林新党 一、路线图 二、无冕之王张溥 三、五人墓碑后面藏着的“小” 四、大忠若奸温体仁 第四章 复社影响朝政:从田野射向朝堂的冷箭 一、温体仁马失前蹄 二、薛国观作茧自缚 三、摩登伽女吴昌时 第五章 周延儒的复出与赐死:成也复社败也复社 一、抢购原始股 二、姜蜾案 三、熊开元案 四、典型性腐败 五、最豪华的刑场 第六章 亡国君臣:只是“朱”颜改 一、崇祯之失 二、卫所之弊 三、覆巢之下 第七章 风云突变:乾坤大挪移 一、吴三桂绝地反击 二、引狼入室 三、血战山海关 第八章 新朝草创:“阉党”的春天 一、定策风波 二、马士英入朝 三、阮大铖的自赎 四、咸鱼翻身 第九章 惩治叛徒:复社的污点 一、小白脸变成大红脸 二、顺案 第十章 东林的反击:疑案和兵变 一、大悲和尚案 二、伪太子案 三、童妃案 四、对新三案的鉴定 五、左良玉兵变 第十一章 错误的战略思想:偏安一隅 一、如奉骄子的藩镇战略 二、畏清如虎的北方政策 三、屈辱的议和 第十二章 弘光政权的崩溃:忽如一夜秋风来 一、清兵南下 二、藩镇的解体 三、扬州 四、寂寞鱼龙 第十三章 致亡症结:以唐史为鉴 一、刘宗周御驾亲征战略 二、史不可乱法 三、史可法有点乱 第十四章 颠沛流离的南明:山河破碎风飘絮 一、剃发 二、鲁王和唐王 三、黄道周北伐 四、壮志未酬身先死 五、绍武和永历 第十五章 永历的播迁:身世沉浮雨打萍 一、大顺余部 二、广东三忠 三、反正 第十六章 永历朝党争:最后的疯狂 一、何腾蛟成事不足(上) 二、何腾蛟成事不足(下) 三、蜗牛角上争何事 四、大顺军出走 五、瞿式耜败事有余(上) 六、瞿式耜败事有余(下) 第十七章 张献忠的遗产:改邪归正 一、大西政权 二、张献忠屠蜀与“七杀碑” 三、狼爱上羊 四、痴心绝对孙可望 五、封秦闹剧 第十八章 绝处逢生:请君入瓮 一、大西军进军川黔 二、黄巢变董卓 三、孙可望棒打鸳鸯 第十九章 李定国出征:又见汉军威仪 一、吴桥贼伏斧砧 二、千金竟购大王头 三、李定国东征 第二十章 大西军内讧:篡位与忠君的较量 一、江南的呼唤 二、刘文秀战败的奥秘 三、十八先生舍身成仁 四、李定国抄底 第二十一章 孙可望降清:失道寡助 一、内讧 二、众叛亲离 第二十二章 永历入缅甸: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 一、清军大举入黔 二、行至水穷处 三、坐看云起时 四、寄人篱下 第二十三章 南明陆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一、洪承畴抚平西南 二、吴三桂卖主求荣 三、寒蝉凄切 跋更大的眼看更阔的月 试读章节 公元1644年3月,大明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在紫禁城煤山上吊自杀,他以身殉国的做法在中国历代帝王中并不多见,但这也是他为自己所犯错误应负的责任。 虽然崇祯勇于殉国,但是他似乎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是将责任推给了大臣,临死发出了“群臣误朕”、“文臣人人可杀”的怨咒。 我们不知道他所谓“群臣误朕”具体指什么,但事实上他自己也没少“误臣”,除了在军事上瞎指挥,坚持两个拳头打人,使大明腹背受敌外,在政治上,他上台伊始就大规模地清洗朝臣,制造了“钦定阉党逆案”,造成朝政混乱。这是导致大明内忧外患加剧,并逐步走向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事实上,“钦定阉党逆案”是不折不扣的冤假错案,所谓“阉党”并不存在。要正确认识“阉党”,就必须先认识他们的死对头东林党。 党争是明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东林党是明末党争的始作俑者,虽然不少人对东林党多有溢美之辞,但是真正的明史大家对其评价都不高。 黄仁宇教授认为,魏忠贤“用特务人员迫害文职官员,使各方愤怒。可是今日研究历史的人将所有纪录仔细检讨,只看出当时的官僚组织已不堪管制,文官吵闹之中却无一定的目标,也就不能自辞其咎”。 明史专家孟森认为,“但东林之讲学,以干预时政为宗旨,其盛时绝有势力于政局,即奔走东林者不能无奔竞之徒,此为晚明讲学之风为之一变”。 顾诚先生对东林党的评价更是入木三分,他说:人们常受旧史籍的影响,以为东林一复社人士大体都是骨鲠正直之人,其实它是一个很复杂的团体,其中光明磊落者固不乏人,但由于明末东林一复社名满天下,往往具有左右朝政的势力,许多热衷名利的人也混迹其间,变成了个大杂烩。东林一复社人士的“别正邪、分贤佞”实际上是自封“正人”“君子”,为独揽朝政造舆论。由于他们当中的骨干分子为夺取权力往往采取阴谋手段,难以弄清情况。 事实上,东林党从建立之初就有章程,有定期集会,有密室政治,是不折不扣的结党,东林党的本质是山头,是帮派,是明代政治腐败的源头。但是由于他们披着清流的外衣,经常喊出一些忧国忧民的口号,并自命“正人…‘诸绅”,具有极大的欺骗性。 万历年间东林党出现后,许多无党派官员为了应对东林集团的排挤,抱团取暖,形成了许多小的集团,共同对付东林党,党争由此形成。 后来的历史基本遵循这样一条规律:凡是东林党鼎盛的时候朝政就每况愈下,凡是打击东林党的时候,朝政都向好的方向发展。 万历时期,东林一直受到打压,朝政处于平稳状态,万历死后,东林党以拥戴之功取得不谙世事的泰昌的信任,打了翻身仗,短命的泰昌死后,东林党故伎重演,又取得了年幼的天启的信任。东林党人布列朝堂后,不以国事为重,在朝堂以三案(梃击、红丸、移宫)报复非东林党人,闹得乌烟瘴气,边境上败报频传,形势一片糜烂。 天启长大后逐渐看清了东林的真面目,先是远离东林重用魏忠贤,后又发展到借魏忠贤之手打击东林,此后,朝堂出现了团结共赴时艰的局面,内有重修故宫三大殿的盛事,外有宁锦大捷这一空前的军事胜利。 崇祯上台后不问青红皂白,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大肆处罚东林的反对者,并为东林平反,朝堂上大量起用东林党人,从此大明走向内忧外患“交相辉映”的不归之路。 事实上,自从东林出现以来,几乎所有帝王都采取了正确的处理方式,那就是予以打击。万历一直将东林打入冷宫,泰昌死得早没有时间认清东林的真面目,天启以孩童称帝,初期无法看出东林的丑恶面目,后来便以铁腕少年的姿态对猖獗一时、意欲把持朝政的东林党进行了清洗。只有崇祯没有看清东林的面目,为东林翻案并大量起用,受到这一政策的鼓舞,民间结党如雨后春笋,出现了许多社团,并形成了“东林一复社”集团,因此崇祯亡了国。 一言以蔽之,东林党是明朝灭亡的罪魁祸首,而打开潘多拉盒子,将魔鬼放出来的,正是崇祯,具体动作就是“钦定阉党逆案”。 现在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为什么说“钦定阉党逆案”是冤案。 所谓“逆”,就是“谋逆”“造反”的意思。我们根据现代犯罪学的理论,从构成犯罪的四个要件——主体、主观方面、客体、客观方面来看一看。 首先,不存在犯罪主体。理由是:1.从人数上看不合情理。“钦定阉党逆案”共涉及二百五十八人,在封建君主专制政体下,造反风险极大,必须保密,不可能有这么多人参与此事。2.从人员构成上看不可能。主谋全是文官,没有一个手握重兵的将领,虽然有兵部尚书崔呈秀,但是根据明制,兵部尚书是文官,手中无兵,穿朝服而不披甲。这是朱元璋为了防止大臣造反重文轻武防范武将的一种策略,军国大事全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兵部尚书只是橡皮图章。 其次,不存在犯罪的主观方面。“逆案”中人没有造反的动机。作为一名太监,得了皇位不能遗传,毫无意义。明代有重用太监的传统,也有许多太监在权利斗争中大起大落,但是没有一个太监敢于谋反。崇祯即位对魏忠贤的态度不明确,魏忠贤没有必要操切反对;相反,魏忠贤为了取得新皇帝的信任,做出了许多自清的举动,如申请退休,申请不再建祠,示意兵部尚书崔呈秀辞职等等。其他二百五十八名大臣更没有理由在崇祯上台伊始就反对他。 再次,不存在犯罪客体。查遍史料,未能发现刚刚上台的崇祯受到“阉党”祸害的事实,显然他不能满足受害人的条件。 最后,不存在犯罪的客观方面。目前流传的魏忠贤谋反的证据都是传言,没有任何依据。例如天启死后,魏忠贤曾与兵部尚书崔呈秀有过私下交谈,魏忠贤欲自立,崔呈秀予以劝止,还有魏忠贤迫害天启皇后张氏致其流产,魏忠贤和客氏将怀孕妇女带入宫中冒充帝子等等,这些说法都是捕风捉影。攻击魏忠贤火力最猛的杨涟一口气给魏忠贤安了二十四条大罪,但没有一条是“谋逆”。其他二百五十八名大臣谋反的证据更是无从查证。在查办“钦定阉党逆案”时,崇祯拿出一大堆吹捧过魏忠贤的奏疏,要求对号入座,将有关上疏者纳入逆案名单,如此查找“证据”,实在雷人。P3-5 序言 历史是被书写的。我们看到的历史,是记录者能够或愿意书写的那部分。书写者的学养、识见、情感、立场,影响了对历史的书写。由于历史不能重复,后人只能通过前人的记录去了解历史的真相。其实,不同的书写者看到和理解的历史是不同的。历史是掌握了话语权的人传达的历史,因此,后人看到的历史往往是似是而非的,后人对历史的认识都受到历史书写者的左右。 但历史又是实实在在发生的,真实的,不可改变的。无论人们怎样记录和解读,都不会改变历史真实的本身。而且,历史总会以各种形式来留下它的真实,因此,历史不论多么久远,不论遭到怎样的曲解和掩盖,迟早有一天都会被揭示出真相。我们敬佩那些挖开土层直面历史的考古者,敬佩那些在浩瀚的书海中揭开历史真相的探寻者。考古者揭示历史真相凭借的是散乱的历史残留物,而历史学者不仅要发现历史真实的蛛丝马迹,还要掀开对历史的掩盖,纠正对历史的曲解。 南明历史,是一段被广泛关注的历史。一方面,由于大量读物的传播似乎对南明历史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的了解已经成为常识,对他们的评价已经成为定论,对这段历史的思考已经形成一套固定公式;另一方面,由于南明史事牵扯三朝兴亡,不但重要而且复杂,但记载纷乱,意见歧出,它始终是中外学者关注的一个热点,历年来大量的论文和专著不断涌现,其势头至今不减。一些学者对南明史不断有新的发现,而且对已有的成说和思维定势也越来越感到怀疑。 南明历史究竟是什么样的?以前人们对它的论述是公正的吗?山高月阔用他的新著《南明陆沉》对这两个问题作出了回答。 作者用尽可能详尽的史料去恢复南明史的本来面貌,极力不漏过每一个细节,深入社会、深入政局、深入人物内心。有一句话叫做眼见为实。如果对历史的记述概念多于细节,评论多于证据,读者还难免雾里看花;而如今作者用实在的包括具体细节的史实,带你身临其境,亲自观看,那么你得到的感悟可能会更为真切。也正因为作者更深层次地把握了历史事实,其评论可能更加公正。然而,作者对南明史的观察却是颠覆性的。他拨开迷雾,一扫一切成说,提出了完全不同的意见。对他的一些意见,你可能会感到新奇乃至震惊,但细读他提供的史实和分析,你又不能不颔首认同。对于以明代东林党为主导的关于明史、南明史的解读提出怀疑,作者并不是第一人;而如此全面、系统、明白地阐述,如此仔细地破解其中的未知数,则当首推本书作者。 还是那句话,历史是大家的历史,每个人都有解读历史的权利。学问是没有止境的。还原和接近历史的真相是我们永远的目标。人类的智慧是在对未知领域的不断探寻和思索中增进的,人类社会因而发展进步。后人超过前人是不变的规律。对南明历史的更加准确地还原,更加公正地评论,有助于我们对整个明史的认识,也有助于我们增长历史智慧。在我们高扬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旗帜时,对于中华历史的准确了解和公正评价是不可或缺的。 本书不是学究式的史学专著,虽然它具有学术性。本书平直的语言和带有激情的娓娓述说,使你感到他就坐在你的对面。也许,你情不自禁地想要插个嘴。这就对了,你也参加进来,一起讨论吧!因为历史是属于我们大家的。 是为序。 毛佩琦 2011-5-7于北京昌平北七家村 后记 山近月远觉月小, 便道此山大于月, 人若有眼大于天, 当见山高月更阔。 ——明·王阳明《蔽月山房》 好一个眼大于天的王阳明,在那个人人都以为天圆地方的无知年代,年仅十二岁的他就已经透过现象看本质,明白山高月更阔的道理,这是一个何等超凡脱俗的见识! 作为一个思想家,王阳明并不用眼睛看问题,而是用脑子看问题,他独立思考,不迷信不盲从,这使他超越了他所处的时代,成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 王阳明的哲学精神照耀古今,就像他所描绘的“更阔”月一样,始终高挂在夜空,熠熠发光,照亮漆黑的夜晚,指引着人们行进。 这是一个娱乐横行的年代,卡拉永远OK,文学、影视、网络、传媒只有一个元素,那就是笑,文艺带着老百姓走啊走,乐啊乐,哪有娱乐哪有作品,思辨的月亮已经被娱乐的彩云遮挡。一切能够提供娱乐的东西都被挖掘,历史这门学科也逐渐沦为娱乐的材料,经过一番加工、放大,添油加醋,再放点笑料,就成了人们的精神大餐。当人们津津津有味地看着那些脑后拖着长辫子的清宫剧,并为之喷饭的时候,有谁会和亡国奴、杀戮这些词联系起来呢? 娱乐本身并没有错,人们辛苦忙碌了一天,放松一下完全是应该的,探索历史真相的工作应当由历史工作者去完成,当历史工作者将探索的结果呈上时,人们只需要一目了然就可以了。但是探索历史真相的工作裹足不前,充满了娱乐调料的历史却大踏步地随着现代传媒占领人们的头脑,长此以往,我们将离历史越来越远,变得无知并快乐着。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如果不能弄清祖先的历史,我们说,那连背叛都不如。历史不同于其他任何一门学科,它不仅受到各个时代的政治大手的蹂躏,还受到作者个人局限性的束缚,掌握丰富的史料并不导致正确的结论。 本书开篇指出了当前史料存在问题的根源,即“东林党即是历史的运动员,又是历史的裁判员这一举世罕见的现象”,为下一步的质疑和颠覆提供了依据,接着以时间为顺序讲述南明的历史,作品自由洒脱,不拘于成见,对许多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提出了新的看法,雕琢了历史的背面。 无论您是否同意书中的观点,但冲破传统,挑战人们思维定势的尝试不是没的意义的,学术民主的精髓是:“我死也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我拼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只有兼容并包,才能百花齐放,我们的眼界和思维才能越来越开阔。 《明月几时有——大明帝国的叹息》和《南明陆沉》这两本书是我在王阳明哲学思想指导下,历时四年,对明末历史深入研究、努力探寻的结果,两者是一脉相承、相互关联的姊妹篇,含概了我对全部明末历史的思考和认识,作品不拘于任何成见,将东林党主导的明末历史全部推倒重建,希望大家看一看,她们是否如王阳明笔下的明月,更高、更亮、更圆、更阔! 作品在网上流传以及成书过程中得到了毛佩琦老师、编辑黄敏、张礼文以及网友小飞、雅典娜。叹息、森□等人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感谢! 山高月阔 2011年10月18于北京A纸坊 书评(媒体评论) 好文,解答了多年凝结在心头明末万历后三朝的许多疑问。 ——惊弘 顾诚先生后最值得一看的晚明史,并可互为补充,挑战浙东学派一直以来狭隘的历史霸权。 ——Ifcamel 这回彻底颠覆了我的明清史观,入情入理。 ——叮咚小溪 东林党复社的丑陋真面目越来越大白天下了。 ——太阿工布 感谢作者,虽然之前我已经认识到了教科书不可信,一切墨写的历史都是当代史,但要不是这本书,我的历史观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树立,非常感谢作者。 ——Iuioy 作者辛辛苦苦地雕刻了历史硬币的另一面.手艺不错,促进了历史的流通。 . ——三秋鱼龙 写得非常好,大家受益匪浅,作者揭露、澄清历史事实,对弯曲历史的行为和错误的历史看法予以批判和纠正! ——sr89663755 不错最近正好在读明朝那些事儿,再结合这个,很多地方一脉相承。互为补充。 ——嫩瓜莫自 我一直也在怀疑,袁崇焕是不是真的是英雄,没有想到本书的作者来了精辟的论述,太棒了,推荐大家一起看看。 ———Cokee 严重支持作者,这些历史书上是看不到的,回头要好好研究下相关史料。 ——大唐战车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