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士谔大医师创作的《新中国》,写成于1910年(清宣统二年),正是孙中山总理推开世纪大门的辛亥革命前夕。上海由巨贾士绅组成的立宪派,向清皇朝要求还政于民,保障人民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自由。上海还成立地方自治公所,创建医院、学校、邮政、交通等公益事业,拆除抵御外敌的城墙和保护地方的武装商团,实行改革和开放政策。陆士谔当时也拥护立宪,在《新中国》小说里,有古与今、新与旧、中与洋的对比与更新,交织成一部建设新中国的理想小说。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新中国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陆士谔 |
出版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陆士谔大医师创作的《新中国》,写成于1910年(清宣统二年),正是孙中山总理推开世纪大门的辛亥革命前夕。上海由巨贾士绅组成的立宪派,向清皇朝要求还政于民,保障人民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自由。上海还成立地方自治公所,创建医院、学校、邮政、交通等公益事业,拆除抵御外敌的城墙和保护地方的武装商团,实行改革和开放政策。陆士谔当时也拥护立宪,在《新中国》小说里,有古与今、新与旧、中与洋的对比与更新,交织成一部建设新中国的理想小说。 内容推荐 小说是从作者自己入梦开始,在梦境中漫游已经现代化的新上海,率先提出的是收回租界和取消殖民主义者在租界控制中国人、保护外国人的治外法权。上海人因不平等条约而遭受巨大损失,有爱国志士号召购买国债,工商界倡导实业救国,科学界人才辈出,开矿淘宝,发明工业机器,提高生产力,国人买国货,国强才能民富。同时装备武器,加强军事力量,巩固国防,且这一切只是为了防御,而决不向外侵略。梦中的上海街市繁华整洁,马路宽阔,交通发达,黄浦江上有长虹般的铁桥,水下有灯光通明的隧道,路上有腾空飞行的汽车。街上高楼鳞次栉比,商家店铺货真价实。梦境里还出现了如同今日一般情景的大学校园生活。医学专家苏汉民(使汉族人民苏醒)提出“医心药”和“催醒术”,心药医心病,使无良心者变成有良心,坏良心者变成好良心,疑心变成决心,怯心变成勇心,刻毒心变成仁厚心,嫉妒心变成好胜心。这是要求国民人心向善向上,进行道德教育的灵丹妙药。“催醒术”是专治沉睡不醒、转向奋勇前进的神灵技术。小说中又提出取缔使国民衰落消沉的“烟、赌、嫖”,力戒“怠、惰、骄”,鼓励人们强身励志,光大和创新我们的民族精神。主张男女平等,无贵无贱,不分阶级,和睦共处,还提出“欧洲人创业,是利己主义,只求个人谋利,所以要激起均贫富党来。我国人创业,是利群主义,福则同福,祸则同祸,差不多已是行着社会主义了”。作者还说道:“利群主义,利己主义,其实利群何尝不是利己。”一语道破集体主义的真理。小说为未来中国指出:要构建文明社会,走科学发展的建国道路。小说最后记述梦中人参加有全世界20多国召开的“弭兵会”和由世界各国共同主事的“万国裁判衙门”。“弭兵会”讨论消除武装,保障和平;“裁判衙门”是判断是非的国际会议。作者叹道:“消灭战争,伸张真理,是全世界人的公意。”这是世界人民的理想,也是实现世界大同的愿望! 目录 序言——美梦成真世界大同(沈寂) 第1回 三杯浊酒块垒难消 一枕黄粱乾坤新造 第2回 冠全球大兴海军 演故事改良新剧 第3回 创雨街路政改良 筑炮台国防严重 第4回 催醒术睡狮破浓梦 医心药病国起沉疴 第5回 辩女职灵心妙舌 制针厂鬼斧神工 第6回 遵阃教统帅畏妻 除大害国民拒赌 第7回 汽油车风驰电掣 游憩所光怪陆离 第8回 放烟火国耻难忘 话旧事信疑参半 第9回 腾云驾雾不异登仙 破浪乘风快偿素志 第10回 合浦还珠渔翁得利 除恶务尽国手逞奇 第11回 吴淞口大操海军 胡咏棠纵谈异事 第12回 立宪四十年普天同庆 大会廿三国决议弭兵 附录:传奇祖父陆士谔(陆贞雄) 试读章节 刚合上眼,只见外面走进一个人来,向我道:“睡着做什么?天朗气清,何不到外边去逛逛?”我不觉大喜。原来进来的不是别人,正是我的好友李友琴女士。我道:“外边没有什么好瞧,我方才出去逛过的,闹的慌,脑子里都晕起来,才回来喝了会子酒睡下的。”李女士道:“奇了,怎么我来并不见闹呢?”我听了不信。女士道:“不信不妨同我出去瞧瞧。” 我就同着女士走出门去。到马路上一瞧,不觉大惊,但见世界换了个样子。马路筑的异常宽广,两旁店铺鳞次栉比,柜台里靠着的伙友都满脸和气,不似从前都是毕板的划一不二价面孔。那店家“真不二价”的招牌,也一块都没有了。又见马路中站岗的英捕印捕一个都不见,就是华捕也都换了服式,都穿着中国警察号衣,不像从前戴着红纬大帽,穿着青呢号衫了。我正欲问时,只见两个外国人劈面走来,我恐他冲撞,忙着让避。那知外国人倒很谦和,见我让他,他也往左边让我,并不似从前掉头不顾,一味的横冲直撞了。 我这时候再也忍耐不住,问女士道:“怎么外国人这样的谦和,马路上外国巡捕又一个都不见?”女士笑道:“你怎么一睡就睡的糊涂了!现在治外法权已经收回,外国人侨寓在吾国的,一例遵守吾国的法律,听从吾国官吏的约束。凡有华洋交涉案件,都由吾国官吏审问,按照大清新法律办理,外国领事从不来开半句口呢。那租界的名目,也早消除长久了。凡警政路政,悉由地方市政厅主持,不见站岗的巡士,都穿着本国警察服式么?” 我迟疑道:“你这一番话,弄的我越发糊涂了。领事裁判权几时废掉的?租界几时收回的?怎么我一些儿没有知道!”女士笑道:“你说糊涂,可真糊涂极了!这事已行了三十多年,怎么说一点子没有知道?”我骇道:“行了已三十多年么?今年是什么年?”女士道:“怎么你连年分都会忘记了,今年是宣统四十三年,庚寅岁呢。”我道:“岂有此理,岂有此理!那有这样快的日子!”女士见我不信,便道:“云翔你不信,我给你个证据瞧是了。” 说着,见有一个卖报的孩子,挟着一大叠报走来。女士招手喊买报,那孩子走过来,便问要什么报。女士道:“四十年里头所开的报馆,那报纸你见了,必定又要不信的。须拣四十年前已经开的老报馆,你才相信。”因问:“《申报》、《新闻报》、《神州报》、《时事报》,不拘那一报都好,拿一分出来。”小孩道:“《时事报》还有两分,《申报》等已都卖完了。”随即取出张《时事报》授给女士。女士给了钱,把报纸授我道:“你一瞧就知道了。”我没暇去瞧新闻广告,只把眼光专注着封面上的年月,见明明写着“大清宣统四十三年正月十五日,西历一千九百五十一年二月二十七号,礼拜日”两行大字,下边还有《时事报》第一万五千几百几十几号几个字。我不觉目定口呆,半晌说不出话。女士道:“云翔这会子可信了?”我道:“我与你不是都在梦里么?”女士道:“明明白白的事,怎么说起梦里来?你疑是梦,你才在梦里呢。”我讶道:“奇哉,奇哉!我明明记着今天是宣统二年正月初一日,我记得居停主人还给我拜年,我还到马路上去逛过。怎么一霎间变迁得这么的快?”女士道:“这是梦话了。你莫非方才做了个大梦,梦见了四十年前旧事,所以这会子还在说梦话?” 看官,我此时真教有口难分。不过自己心里头,终有点子信不过。 女士道:“呆想什么,走罢。”我只得跟着行走,因问女士:“吾国怎么能把租界行政权收回的?当收回的时光,可曾费掉几许收赎银子,可曾把别的利益与外人相易?” 女士道:“你难道都不记得了么?”我道:“我四十年里的事,竞一点子都记不起,宛如没有经过一般。我此刻好似还在宣统二年正月初一呢?” 女士道:“云翔幸遇着我,说这些话儿不妨。倘在他人面前说了,人家一定要疑心你有脑病的,要把你弄到公家医院去了。当光绪三十四年,各省人民上书要求立宪,公举代表进京,德宗皇帝就下了道九年预备的上谕。今上宣统元年,各省又举代表入京,要求速开国会。那时候摄政王尚没有归政,又下了一道上谕,说预备期满,准行召集国会。” 我道:“那些事我都知道的,不必讲了。以后怎样呢?”女士道:“宣统二年,各省人民因外人监理财政问题,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几个爱国豪杰,发起筹还国债,一时风起水涌,所到响应,工商士庶,云合雾集。中国究属人多,毛二千兆国债,不到二三年,竟是价全数偿清了。当筹还国债会初发起时光,几个笑骂派在旁边冷嘲热骂,说这事一定没有好结果,中国人做事往往虎头蛇尾。再有几个过虑的人说:‘国债是筹还不得的,政府见有人替他还债,借的愈加起劲。还得快,借得也快,还是不还的好。’又有人说:‘中国人已穷的了不得,所以能够混口饭吃者,全靠着这几两现银子,在市面上流来流去。倘然一旦都搜括了外国去,中国人还拿甚么东西来活命?’”P5-10 序言 我少儿时代就爱读幻想小说。中国最好看的幻想小说是《镜花缘》和《西游记》。《镜花缘》里的“两面国”和“女儿国”,具有讽刺现实的趣意。英国斯威夫特所写《格列佛游记》里的“大人国”和“小人国”更令人绝倒。好莱坞将它拍成动画片,百看不厌。 1937年,日军侵占上海,租界沦为“孤岛”。上海市民抗敌怒潮尚未消退,新华影业公司于1938年就拍摄杨小仲编导的《六十年后上海滩》。故事叙述岁末年初,两个穷汉于阁楼枯坐无聊,皆萌生改造家庭、变换世界之念。少顷鼾然入梦,忽地球飞转,光阴荏苒,已是60年后的上海,天上有腾空的直升汽车,高楼下有穿行的地下隧道,豪华的巨宅内设有餐厅、会客室、卧室、浴室等自动转换设备,供人享受富贵舒适的生活。然两人不谙操作,胡乱按动机钮,造成一片混乱。后又误入市政局,值班室内机件设备众多,两人任意扳动,造成天气剧变,寒暑雨雪变化无常。由于两人不适应新的时代,又形态乖异,因而引发出无数笑话。最后两人受惊吓而苏醒,他们的儿孙已是白发老人。这是部幻想片,杨小仲在战乱时代幻想未来和平和富裕生活,受到了观众的欢迎。后来我问曾在商务印书馆工作的杨小仲此影片的题材来源,他说是出自一位医生写的一部理想小说。当时他说的书名我记不得了。这部幻想影片却展现了60年后新时代的上海新面貌。 上世纪40年代,我开始写作,得识散文家陆清源(笔名海岑)。他收藏中外名著,曾与施蛰存先生一起编译世界独幕剧选。一次,他约我去他家闲谈。他家住的是石库门里弄房子,门墙上挂着一块牌子“陆士谔医师诊所”。我跟着他进门,经过前厢房,只见一位老人伏案写作,那就是陆士谔先生。陆清源告诉我,他父亲不但是位名医,还是位小说家。他没有告诉我陆士谔医师所写小说的书名和内容,我也没把杨小仲编导的《六十年后上海滩》影片里的幻想景象与陆士谔先生的小说联系在一起。 上世纪50年代,美国拍摄不少科幻片,其中《恐龙时代》等影片描写远古时代巨禽怪兽的厮杀,给观众带来恐惧和新奇;70年代继以公映的《超人》和《未来世界》,也仅仅是促使人们对科学产生兴趣和向往。80年代,中国踏入改革开放时代。我根据考古学家、科普作家童恩正先生的原作《珊瑚岛上的死光》改编为科幻电影。故事写中国科学家发明高效原子能电池,外国战争贩子企图利用它。中国科学家决心阻止这一罪恶行径,用研制成功的激光器和高效原子能电池,击沉了企图窃取资料逃走的敌人军舰。最后,小岛爆炸了,中国科学家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人类和平。影片放映后,受到社会广泛好评。去年被评选为最受观众喜爱的科普作品,名列第一。科普协会颁发给我优秀编剧奖。 上海图书馆所藏的陆士谔小说《新中国》(一名“立宪四十年后之中国”),是其创作的100多部小说中最为引人关注的。上海古籍出版社整理出版这本《新中国》,编辑盖国梁先生送来校样稿,请我写一篇序言。我一页页认真细读,越读越惊奇,越读越钦佩。这位海上名医,不但写出上海的历史和未来,还开出一帖国强民富的治国药方。 陆士谔大医师创作的《新中国》,写成于1910年(清宣统二年),正是孙中山总理推开世纪大门的辛亥革命前夕。上海由巨贾士绅组成的立宪派,向清皇朝要求还政于民,保障人民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自由。上海还成立地方自治公所,创建医院、学校、邮政、交通等公益事业,拆除抵御外敌的城墙和保护地方的武装商团,实行改革和开放政策。陆士谔当时也拥护立宪,在《新中国》小说里,有古与今、新与旧、中与洋的对比与更新,交织成一部建设新中国的理想小说。 小说是从作者自己入梦开始,在梦境中漫游已经现代化的新上海,率先提出的是收回租界和取消殖民主义者在租界控制中国人、保护外国人的治外法权。上海人因不平等条约而遭受巨大损失,有爱国志士号召购买国债,工商界倡导实业救国,科学界人才辈出,开矿淘宝,发明工业机器,提高生产力,国人买国货,国强才能民富。同时装备武器,加强军事力量,巩固国防,且这一切只是为了防御,而决不向外侵略。梦中的上海街市繁华整洁,马路宽阔,交通发达,黄浦江上有长虹般的铁桥,水下有灯光通明的隧道,路上有腾空飞行的汽车。街上高楼鳞次栉比,商家店铺货真价实。梦境里还出现了如同今日一般情景的大学校园生活。医学专家苏汉民(使汉族人民苏醒)提出“医心药”和“催醒术”,心药医心病,使无良心者变成有良心,坏良心者变成好良心,疑心变成决心,怯心变成勇心,刻毒心变成仁厚心,嫉妒心变成好胜心。这是要求国民人心向善向上,进行道德教育的灵丹妙药。“催醒术”是专治沉睡不醒、转向奋勇前进的神灵技术。小说中又提出取缔使国民衰落消沉的“烟、赌、嫖”,力戒“怠、惰、骄”,鼓励人们强身励志,光大和创新我们的民族精神。主张男女平等,无贵无贱,不分阶级,和睦共处,还提出“欧洲人创业,是利己主义,只求个人谋利,所以要激起均贫富党来。我国人创业,是利群主义,福则同福,祸则同祸,差不多已是行着社会主义了”。作者还说道:“利群主义,利己主义,其实利群何尝不是利己。”一语道破集体主义的真理。小说为未来中国指出:要构建文明社会,走科学发展的建国道路。小说最后记述梦中人参加有全世界20多国召开的“弭兵会”和由世界各国共同主事的“万国裁判衙门”。“弭兵会”讨论消除武装,保障和平;“裁判衙门”是判断是非的国际会议。作者叹道:“消灭战争,伸张真理,是全世界人的公意。”这是世界人民的理想,也是实现世界大同的愿望! 《新中国》虽是小说,梦中所见所闻,不是梦想,也不是幻想;而是现实中经努力可望可及的国民理想,故称为“理想小说”。小说不但描写生动有趣,梦境如真如幻;而且更让人瞠目、惊奇、震撼的是:梦中的情景、人事和理想,竞都与上海的历史进程、市景变迁、时代风貌不谋而合。陆士谔在小说中预言:昔日的跑马厅将改为戏馆,今天的人民广场已在跑马厅的旧址上矗立起宏伟的大剧院。小说中预言的黄浦江大桥和隧道,今天我们已有七座大桥横跨黄浦江上,多条地铁穿越黄浦江并覆盖全上海。最令人感到神奇的是:小说说到要在我国召开“弭兵会”和成立“万国裁判衙门”,百年后的今天(2010年)上海举办世博会,近200个国家参加,展示世界的先进文化和先进科学,互相促进,相互交流,彼此合作,为了提高人民生活,让世界更加美好!小说主人公设想我国举办各种国际会议、主事各类国际机构,成为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平台的梦想和预言,百年后都得以实现和应验,上海已然成为举世瞩目的国际大都市,东方国土上的一颗闪烁明珠,光彩夺目。 2010年4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