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决定一切(白金版)》编著者唐渊。
这本书是写给每个人的,不论你是学生还是教师,不论你是工人还是农民,不论你是军人还是百姓,不论你是生意人还是公务员,不论你是领导者还是办事员……因为人不能脱离责任而生存,“责任”是每个人都不能回避的字眼。对责任究竟该如何理解?一个人究竟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为什么说成功源于责任?我们又该如何培养成功人士共同的责任特质……这些时常让人困惑的问题,我们都可以从本书中找到答案。所以,这本书也是写给每一个组织的,不论是政府还是企业,不论是学校还是医院,不论是军营还是社区……通过学习这本书,并结合唐渊老师的授课,“组织发展,我的责任”可以成为全体成员发自内心的呐喊。
《责任决定一切(白金版)》编著者唐渊。
《责任决定一切(白金版)》独创性地提出责任文化的系统理论,通过全面责任管理,把各级组织建设成为责任型组织,每个人都能“想干事、能干事、真干事、干对事、干成事”。《责任决定一切(白金版)》是任何组织值得人手一册的全员读本,对社会道德建设、政府廉政建设、企业经营管理都具有很高价值。
《责任决定一切(白金版)》第一版曾获得优秀廉政文化图书和中央国家机关读书活动推荐阅读书目两个提名,并荣获全国职业指导优秀成果奖。
二、机会在身边
机会在哪里?这是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有时这句话甚至成了怨天尤人的一种发泄。事实上,机会在每一个人的身边。之所以很多人抱怨机会太少,大致是因为以下三种情况。
1.机会来了,准备却不充分
机会来了,准备却不充分,特别是能力上准备不足,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很多机会从身边溜走,除了感慨“别人机会那么多,我却没有机会”外,什么也做不了。一个小型装潢公司的老板感到他最苦恼的不是没有生意,而是生意来了他抓不住,给他2000万元的工程他做不了,给他2000万元的合同他不敢订。所以,我们在机会来之前就要做好抓住机会的准备,机会永远只会眷顾那些做好准备的人。
2.机会来了,自己却错过了
很多人都喜欢用大量的时间寻找下一个机会,却不愿意用最少的时间把握现有的机会,结果往往是机会来了,自己却错过了。所以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如果倒退10年……”“如果我还没有退休……”“如果早知道这样……”他们都是在痛惜曾经失去的机会。
3.机会来了,却被躲掉了
其实,躲的不是机会,而是责任。一碰到自认为是额外的事情,就赶紧躲开。因为没有认识到伴随责任而来的是机会,见到责任就躲,结果把机会也躲掉了。
上述三种情况,在我们身边会不断发生,其中第三种是最常见的,很多人都吃过这方面的亏。
浙江有家建筑企业,公司同时招聘了两位经理:一位姓王,一位姓孙。一段时间之后,王经理给人留下了工作主动积极、任劳任怨的好印象;孙经理却给人留下了推诿、逃避工作的坏印象。在这种情况下,老板总是把重要的、难度大的工作交给王经理去完成,而把一些无关紧要的、简单的工作交给孙经理。王经理因此经常忙得不可开交,孙经理却经常无事可做。孙经理经常在背地里嘲笑说:“王经理真是大傻瓜!俗话说得好,鞭打快牛,能者多劳。瞧我,活干得少,责任承担得少,日子过得逍遥,工资并不比他少一分!”又过了一段时间,王经理成了老总离不开的人,并且晋升为副总经理,而孙经理却因为是企业可有可无的人,当然得不到提升。孙经理觉得没面子,就辞职不干了。我们可以想到,孙经理如果不改变,到哪儿都不会得到重用。
这样的案例,现实中很常见。在我们身边,很多人都曾经面临重大责任,所不同的是一些人选择了逃避,结果自然没有把握到更大的机会。
你对工作的态度决定了你对人生的态度,你在工作中的表现决定了你在人生中的表现,你在工作中的成就决定了你在人生中的成就。所以,如果你不愿意拿自己的人生开玩笑,那就要勇敢的负起责任。三、成功源于责任
责任是什么?责任是分内应做的事。责任感是衡量一个人精神素质的重要指标。
著名教育家陶西平曾经说过:“责任感是做人的基础。”诚然,人自身的发展、人与人的交往、人对社会的贡献都来自明确并且认真履行自己的责任。
P14-P15
了解唐渊,是因为他对科教公益活动的热心参与。唐渊出于对北京大学老校长周培源先生的崇敬之情,在周培源基金会的公益培训中担任讲师,于是便有了我们相互认识的机会。
后来唐渊请我写序,我欣然应允。一是因为上述工作关系:二是因为对年轻人社会责任心的欣赏。基金会同仁们对唐渊的评价为:他在用自己的行动诠释“责任”的内涵。
十年来,唐渊传播责任文化的工作颇有成效,他致力于“让每一个中国人做到负责任”的人生使命让很多人感动。近年来,唐渊.的演讲很受欢迎,立意独特,内容精彩。毕竟演讲要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所以他决定以出版物的方式与读者分享关于责任文化的研究成果。纵览《责任决定一切》一书,感觉亮点很多,尤其是他把“责任”作为~个系统来研究,认为责任包括责任意识、责任能力、责任行为、责任制度和责任成果,强调每个人都要“为责任而工作"等等,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近闻唐渊作词、作曲并演唱的《责任之歌》已经录制完毕,即将发行,可望作为团队执行力训练的参考曲目,谨此表示祝贺。
愿此书倡导的责任文化伴随着《责任之歌》传遍华夏大地。
快乐尽责精彩前行
负责任是一种快乐!责任文化的最终目标就是让每一个人都能够快乐的承担责任,是“我要”负责任,而不是“要我”负责任,让每一个人都能快乐尽责,活出精彩,成就未来。人人尽责,人人快乐;人人尽责,企业繁荣;人人尽责,国家昌盛!
责尽心安,苦中有乐,这是一种深刻而朴实的人生体验。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快乐便会在辛苦付出中不约而至。尽到了人生的责任,便活出了人生的精彩。责任是忘我的坚守,责任是人性的升华。
优秀的职场人士会告诉你:“假如你非常热爱工作,那你的生活就是天堂;假如你非常讨厌工作,你的生活就是地狱。在每个人的生活中,有大部分时间是和工作联系在一起的。放弃了对社会的责任,就背弃了对自己所负使命的忠诚和信守。责任就是出色地完成工作!”
心理学研究早已证实,快乐是人们固有的一种激昂、美好的情绪,能提高工作效率。如果我们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能认识到快乐责任,人人成为传播责任文化的“责任使者”,那么,这样的责任团队就能所向无敌。
我们要提高我国的国民素质,首先就要从责任教育开始。试想,一个人如果连最起码的对自身行为负责的责任心都没有,那素质又从何谈起呢?
中华民族是历来讲责任的:早在上古时期,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就是中华祖先的伟大尽职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让中国人民以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新的长城,赢得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在致力于做好自身事情的同时,积极参与国际社会应对金融危机的各项行动,有效发挥了建设性作用,赢得了世界的好评。中国人的责任文化必将永远延续下去。
实践科学发展观首先是人要发展,人的发展首先是素质的提高,而负责任是优秀人才特别是卓越人物最重要的素质。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在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的当天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就特别强调三大责任——对民族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对党的责任。、加强责任文化建设,让每一个中国人都做到负责任,才是中国的强国之道。责任教育是关系到国家命运的大事,马虎不得!当中国富强,可以骄傲地对全世界人民承担令人满意的国家责任时,将是中国人民最快乐的时候。
把“责任”作为一个组织的核心文化,按照组织责任文化建设的步骤把突出“责任”个性的组织文化作为组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将责任文化建设的实践融入组织各项工作当中,渗透在组织各项管理活动当中,有力地增强组织凝聚力,提升组织核心竞争力,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最终改善组织绩效,这是组织责任文化建设应该达到的目标,也是进一步进行责任文化管理的必经途径。组织发展和进步的最简单、最直观、最有效的最高境界和最终模式就是建成责任型组织,即领导者通过责任文化建设,进行全面责任管理,让组织中的所有人(包括自己)都成为想干事(责任意识)、能干事(责任能力)、真干事(责任行为)、干对事(责任规范)、干成事(责任成果)的堪当重任的“责任人”,领导者成为“负责任"的“负责人”。
负责任的员工才是合格的员工!
负责任的领导才是合格的领导!
负责任的管理者才是合格的管理者!
负责任的经理人才是合格的经理人!
负责任的企业家才是合格的企业家!
负责任的组织才是合格的组织!
缺乏“责任”的教育是可怕的教育!
没有“责任”的赢利是危险的赢利!
正因如此,《责任决定一切》出版以来曾获得优秀廉政文化图书、中央国家机关读书活动推荐阅读书目的提名,获得全国职业指导优秀成果奖,作者以本书的思想理念为核心的“责任决定一切”全国巡讲,深受政府公务员、企业家、企业员工、社会工作者等职业人士的欢迎,作者作词、作曲、原唱的《责任之歌》响彻大江南北。
让我们时刻听从责任的召唤。如果有一个时刻,需要你去负责任,请对自己快乐地说一声:“这是我应该做的!”
责任重于泰山,事业任重道远。 ——习近平 不干可能不犯错,但要承担历史责任。 ——李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