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前言 微博真的改变了我们?
第一章 网络凶猛,新闻业的死与生
一 金融危机揭开了谁的纱布 “报业公司现在做的,就是让
报纸内容更少、更难看、更没有用”
二 新闻的末路还是新闻公司的末路
“cNN并不比福克斯新闻更值得信任”
三 新闻公司的衰落从走向华尔街开始“现在只不过是
给僵尸标上标签罢了”
四受伤害的新闻,受伤害的社会 “美国人每天看到快餐新闻、
明星丑闻、奇闻逸事,却看不到那些使我们警醒、使政府受到
监督的真正新闻”
第二章 新闻?对不起,只有娱乐
一 娱乐化:贴上麦当劳商标和迪士尼标签
二 以MTV的方式传递新闻,用新闻的内容生产MTv
三 报纸的小报化:从刺激性新闻到敏感主义
四 电视的CNN化与福克斯化:栩栩如生的墙纸
五 成为娱乐的战争:现代版“狮子吞食基督徒”
六 成为娱乐的恐怖主义:戏剧性的坏消息
七 娱乐化大选:从“快船丑闻”到“陈光诚事件”
八 新闻娱乐化已成世界现象:宠物战胜人
九 现实社会伤害:娱乐度最高,公众知晓度最差
十 长期社会后果:“影像社会”,现有价值的赞美诗
第三章 寄生在广告上的新闻
一 更多的公关专家,更少的新闻记者
二 想了解真实社会?先要过“相关人士”之手
三 来自广告的压力:生意是生意,报道也是生意
四 当广告模式在数字世界里失效
第四章 新闻公司?金融公司!
一 全球新闻业大玩家
二 新闻黑帮:掌握全球新闻业的那几个人
三 金融黑洞
四 媒体金融危机到底是如何发生的
第五章 被政治绑架还是绑架政治?
一 被政治绑架的媒体
二 绑架政治:偏见也是“新闻生产力”
三 “丰富多彩”的偏见世界
第六章 飘满“神话与偏见”的编辑部
一 新闻,对真实世界的“叠加”
二 当代最大神话——“反恐战争”如何叠加形成
三 神话角色早已确定
四 编辑部偏见:人总要分三六九等
五 网络能打破编辑部神话与偏见吗
第七章 规则还是变了——来自数字化的提问
一 定位起点:报纸并未失去明天
二 数字时代会有新的商业模式吗
三 数字文化基因:新闻编辑部的消失
四 对新闻本质的再思考:为什么需要每天的新闻?
五 新闻的传输者正在杀死新闻的生产者
第八章 超越暗规则?让新闻回到小酒馆
一 独立新闻机构——从何处来?到何处去?
二 社区新闻机构:我不相信有什么专业新闻主义
三 非营利新闻业的“囚徒困境”
四 把新闻机构从商业战车上解下来引入社会基金,
出台非营利税收政策,搭建公共信托
第九章 回到中国:为了一个令所有人骄傲的新闻业
一 “新闻暗规则”在中国的AB面
二 新舆论场:旧传媒秩序向新传媒秩序的蜕变
三 新舆论场的全球赛跑
笔记关于未来,他们说
不要犯这样的错误——试图让用户为新闻付费
第一份纽约时报,不就是一个博客吗?
印刷版和网络版是完全不同的价值
新的媒体黄金时代将到来
新闻新标准——莫斯科最重要新闻?猫在跳舞!
新闻会死亡吗?
如果对方不认识你,说自己是《纽约时报》记者也没用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