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敏编著的《黄绾生平学术编年》以谱主生活世界的时空(时间、地域)为经、发生事件(人物活动、诗文撰著)为纬。所录文献,上起谱主生年即明宪宗成化十六年庚子(1480),下讫谱主卒年即明世宗嘉靖三十三年甲寅(1554),凡七十五年,力图全方位地再现谱主这位明代中叶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的生命历程与学术思想。本书文献内容涉及与谱主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及谱主家事、师友交游、仕宦活动、诗文撰著等。在编排体例上,以年、季、月、日为序,一事一条,先举史事之梗概,继录事件、诗文之原文,并以脚注方武逐条标识所出,以示征信。为叙事完整,间有“按语”置于史事之下、征引文献之中,并有“按”、“又按”等领起。
张宏敏编著的《黄绾生平学术编年》按照时间顺序,以黄绾存世文献史料《石龙集》、《久庵先生文选》、《知罪禄》、《明道编》、《家训》、《明实录》、《明史》、台州及各县地方志、明清两代相关学者文集为基本素材,力求系统、全面地梳理黄绾生平事迹、学术交游、思想演变等基本史实,从而助于读者朋友走进黄绾的生活世界,洞悉其学术思想。黄绾(1480~1554),字宗贤,号石龙、久庵、久庵居士,学者称久庵或久翁先生。浙江台州府黄岩县江北新宅村人。明代中期杰出的政治家、社会活动家、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浙中王门”杰出代表。
《黄绾生平学术编年》是一部文献史料。
公姓鲍氏,讳恩,字光元,号简庵。其先台之仙居人,梁八部侍卫大将军讳伍,迁居温之乐清杨川里,没为神血食里中。六世祖讳叔廉,读书知义,元兵下台州,揭旗山顶,日:“台州虽已降,温州不愿为之氓。”元将怒,纵兵屠戮,一族皆尽。五世祖讳约己,甫三岁,家童抱匿深谷,得不死,后生五子,族复盛。父讳恒,号云石,读书信古,工诗律,有《云石集》藏于家。嫡母徐氏,生母应氏,皆有妇德。
公幼敏绝人,七岁能诗对句,出语惊人。太守建昌何公文渊见而异之,选入郡庠,与状元周公旋、宗伯章公纶、方伯钟公清、廉宪吕公洪,并许颖脱,周、章折节下之。中正统丁卯乡试,业太学,与游皆当世名士。桐庐姚文教公延置家塾。天顺癸未,科场灾,公体肥重,入必难脱,前一日忽病,幸免。成化戊子,诠试优等,授夷陵知州,为政仁恕。流民为盗,令严驱逐。荆囊多富贾,新籍部使不察,概欲逐之,号哭振野,诸州望风奔令。公独曰:“我民牧,忍置民如此极也?”执不从。使者怒,去冠击之,欲坐以法。公不顾,皆赖以安。冬月断囚,见寒者引附火,老病者辄推己汤糕食之,谳死狱情具必泣。内艰去,民泣留,为立生祠。丧除,改颍州政,视夷陵不易居,一岁以病归。绾尝阅《夷陵图志》,有谓“文章太守,处事有条”,此实录也。后寓黄岩,遂定居焉,囊橐萧然,旷不为意。
公笃行出于天性,事亲不违颜色。母病,粪遗床席,手掬净之。一第克爱,至老不替,亲朋情谊,久而弥真。官舍尝书司马温公、赵清献公言于屏以自警,有诗云:“懒将客气争头角,羞把民膏作面皮。”或持金帛,干以公事,辄濒蹙日:“若何陷我于罪人?祸不加天,殃尚及也。”平居容貌庄严,接人则和,中心诚怛,忧人之忧,乐人之乐。与乡人饮酒,微醺·歌古诗,琅琅中音节。自少至老,手不释卷,六经之外,百家记栽皆成诵。偶有及陈刚中与吕徽之“乘驴谈驴”故事,数十者问,能记几何因语,五十不辍,其博物类此。嗜吟诗,尤喜为律,一韵累千首,又多为长律,人皆以“鲍长律”目之。赋《归田》一百韵.友人东海张公弼见之,笑日:“此真鲍长律也。”
弘治戊中五月十七日卒于黄岩新第。未卒前两月,忽梦章公具舟促装、邀游蓬岛,卜之不吉,携所著《简庵稿》数帙,谓家母日:“汝子他日必有立者,吾以此托之,无使弗传。”配花坞赵氏,有慈德。子二,长日鹏,为黟县学训导;次日鹄。侧室林氏,出女二·长日允勤,适邑庠生李嵩,年二十四,嵩死,冰檗自守,乡称节妇;次日允俭,即绾母太宜人,先选部其婿也。孙男八,日云、为武学由训导,日雷,日震,日霁,日霍,曰豪,曰电,日霖。孙女二,曰月媚,适杨恕;日月娥,夫。曾孙男九,日文业,日文举,日文英,日文衍,日文邦,日文衢,日文道,日文铨,日文衡。 私治丙展正月初五日,葬于杨川接待山之原。绾惧潜德弗白,谨摭其概,为之铭日:逐物媚俗,人弗以愆。矫利巧宦,时誉其贤。曷晦才德,乃不远骞。呜呼!令世何咎望焉?
七月,王阳明亲迎夫人诸氏于洪都,始信道教养生之说。
《王阳明年谱》:“外舅诸公养和为江西布政司参议,先生就官署委禽。合卺之日,偶闲行入铁柱宫,遇道士跌坐一榻,既而叩之,因闻养生之说,遂相与时坐忘归。诸公遣人追之,次早始还。
官署中蓄纸数箧,先生日取学书,比归,数箧皆空,书法大进。先生尝示学者日:‘吾始学书,对模古帖,止得字形。后举笔不轻落纸,凝思静虑,拟形于心,久之始通其法。既后读明道先生书日:吾作字甚敬,非是要字好,只此是学。既非要字好,又何学也?乃知古人随时随事只在心上学,此心精明,字好亦在其中矣。’后与学者论格物,多举此为证。”
八月,谢铎应诏返京,以原官翰林院侍讲修《宪宗实录》。
黄绾《谢文肃公行状》:“孝皇初新庶政,于是廷臣交章论荐,会修《宪宗实录》,诏起之。先生未决,大父(黄孔昭)与长沙公(李东阳)贻书来劝,遂行入朝。”
谢铎赴任,临近南京之时,有诗作《望金陵次韵怀黄世显亚卿》,时黄孔昭任南京工部右侍郎。
是年,鲍恩谢世之后,因祖黄孔昭、父黄俌皆在仕途。母(鲍允俭)、舅(鲍鹏)为黄绾延师习举业。
黄绾在晚年著作《明道编》中记到:“予少年天资颇美,外祖简庵公教之亦有方。至八岁,外祖谢世,先祖文毅公、先君选部公,皆在仕途。母舅为予延师。所延前后一二人,皆市井浮薄之徒,及引学生,亦多市井浮薄子弟。予时虽知愧耻,然性质之美者,不觉亦为之坏,久而方觉其非,悔恨发愤,闭户书室,以至终夜不寐,终日不食.罚跪自击,无所不至。又以册刻‘天理“人欲’四字,分两行。发一念由天理,以红笔点之;发一念由人欲,以黑笔点之。至十日一数之,以视红黑多寡为工程。又以绳系手臂,又为木牌,书当戒之言,藏袖中,常检之以自警。如此数年,仅免过咎,然亦不能无猎心之萌。由此益知气习移人之易,人心克己之难。又久而思之,圣人之学,以诚为本,诚之为工,以毋自欺为要,毋自欺之实,皆在独知之中致力,虽衽席之上,不可忽也。令不觉白首,历数十年犹未足以纯德明道,其可惧何如哉!”
是年左右,黄绾受业于陈石峰,习举业。
黄绾《奠陈石峰先生文》:“忆绾童年,造席执经。”
是年左右,因习举业,黄绾弃学书画。
黄绾《家训·技艺》:“吾少年日尝学书、学画,因欲学问,恐其妨功,故皆弃之。”P9-10
青年学者张宏敏的新著《黄绾生平学术编年》就要由江夏文化研究会资助出版了,付梓之际,诚恳邀请我这个学术研究的“门外汉”做个序。盛情难却,原因有二:一是我与张宏敏的硕士生导师、黄宗羲研究大家吴光教授结识较早·吴教授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曾经帮助我在乐清雁荡山景区(雁芙乡长徽村西北)黄宗羲生前讲学处——梯云谷双瀑,创建了黄宗羲纪念馆,提供了不少学术资料,还亲自为纪念馆撰写了黄宗羲生平事迹碑文——《雁荡山黄宗羲纪念馆碑记》。二是我知道这四五年中,宏敏一个北方外乡人,为了研究久庵先生黄绾存世著作的搜集及其学术思想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我被他及他老师的治学精神所感动。
2007年左右,我在发起成立浙江省江夏文化研究会之初,调研过浙江黄姓历史文化名人,通过查阅族谱,得知台州洞黄黄氏家族之中出过一位“天官”,即当过明代礼部尚书、入选翰林院学士的黄绾。因在乐清生活、工作的缘故,知道黄绾生前曾多次至雁荡山游玩,我还特意从乐清地方志、雁荡山志中搜集过黄绾在雁荡山留下的诗歌若干首,比如《雁荡篇和许松皋宪副》、《龙湫》、《和应南洲雁荡出山见赠韵》等。后来,我还了解到黄绾母亲鲍氏及外祖父也是乐清人,黄绾还为乐清智仁乡大台门村扬公岙的“义烈祠”撰写过记文,这篇记文就收录在《光绪乐清县志》中。
2008年秋天,黄岩新宅村宗亲黄有顺先生(时任村主任)通过电话告知我:有两位从杭州来的年轻小伙子近日来到他们新宅村,访查他们先祖黄绾流传下来的摩崖石刻,还搜集了不少有关黄绾的图文资料。我还从有顺那里得知其中一位小伙子叫张宏敏,并取得了宏敏的联系方式。我即与宏敏取得联系,通过详细交流,得知宏敏在杭州读硕士研究生时,研究的对象是明清之际浙东著名思想家梨洲先生黄宗曦,他的硕士论文是《黄宗羲新民本思想及其哲学基础》。嗣后还参与了黄宗羲弟弟黄宗炎易学著作、黄宗羲儿子黄百家文集的整理。他的老师就是我十分敬重的吴光教授。宏敏和吴光教授都从事黄宗羲的研究,而我也一直担任着乐清雁荡山黄宗羲纪念馆馆长之职,这使得我们有着共同的“语言”。因此,那次通话我们聊了很长一段时间。同时,我还知道宏敏前去黄岩一带搜集黄绾著作是受吴光教授的委派。
2009年5月,浙江省儒学学会理事会扩大会议在杭州举行,受吴光教授的邀请,我参加了此次会议并当选为学会理事,乐清黄宗羲纪念馆也申请成为省儒学学会的团体会员单位。此次会议上,我正式与宏敏见面,我们共同的话题就是浙江江夏(黄氏)历史文化名人,包括宁波的黄震、黄尊素、黄宗羲、黄宗炎、黄百家、黄炳重,台州的黄孔昭、黄绾,义乌的黄溍,舟山的黄武三、黄以周,温州的黄淮、黄体芳、黄绍箕、黄绍第、黄溯初等。宏敏当时给我的印象就是很健谈、很热心,视学术研究为事业,很执着。当然了,此时我也很关注他关于黄绾著作的搜集整理工作。
2010年9月,在梨洲先生黄宗羲诞辰400周年之际,我们乐清黄宗羲纪念馆举办了“纪念一代鸿儒黄宗羲诞辰400周年”的学术报告会,受吴光教授指派,宏敏与浙江省社科院哲学所钱明研究员一起前来,各做了一场关于黄宗羲、王阳明的学术讲座。我们就如何推动黄宗羲、黄绾学术研究事业进行了切磋。他很支持我发起成立浙江省江夏文化研究会。
2011年5月,因浙江江夏文化研究会筹备事宜,我打算到黄岩新宅村进行实地调研,随即联系了宏敏。他从温州市区赶来,我们在乐清汽车站会合,一同前往黄岩新宅村。在黄岩宗亲黄仙花、黄有顺的帮助下,我们一道寻访了翠屏山黄绾留下的摩崖石刻、紫霄山黄绾创办的石龙书院遗址,拜谒了友顺他们新修的黄绾墓。宏敏一路与我们讲述黄绾的生平事迹,再加上实地勘察,这都加深了我对先人黄绾的崇敬。
在2012年5月的浙江省儒学学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上,我与宏敏已经成为熟人,通过交谈,我知道宏敏这几年来前后数次前往温蛉、黄岩、路桥、乐清雁荡山、永康方岩、宁波、绍兴等地实地考察,通过多方努力已经把黄绾存世著作诸如《石龙集》、《久庵先生文选》、《知罪录》等搜集完毕并完成了初步编校,打算整理出版《黄绾集》。此外,宏敏还有一系列黄绾研究计划,如编一本黄绾年谱,撰一部黄绾传记,著一本黄绾儒学思想的专著,开一次黄绾研讨会。作为浙江江夏文化研究会秘书长的我,表态愿意资助他出版一本黄绾研究学术著作。这也就是我们浙江江夏文化研究会资助出版《黄绾生平学术编年》的缘由。
最后,衷心祝愿吴光教授与他创办的浙江省儒学学会的各项事业蒸蒸目上,祝愿宏敏在黄绾、黄宗羲学术研究上有新的突破与收获。在此,我还乐意以浙江省江夏文化研究会秘书长的身份呼吁省内外有更多的专家学者研究浙江江夏文化,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贡献心力!
癸巳仲夏记于淅南乐清雁荡山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