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一夫主编的《国学百家讲坛(道学分卷炼丹)》内容包括:国学漫谈、道家及道家的发展、道教及道教的发展、道家、道教与道学、炼丹学说是道学的组成部分、内丹、外丹、先秦道家与炼丹、魏伯阳·说炼丹(一)、魏伯阳·说炼丹(二)、葛洪·说炼丹(一)、葛洪·说炼丹(二)、葛洪·说炼丹(三)、陶弘景·说炼丹、《乐育堂语录》·说炼丹、炼丹与古代科学技术。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国学百家讲坛(道学分卷炼丹) |
分类 | |
作者 | |
出版社 | 现代教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宋一夫主编的《国学百家讲坛(道学分卷炼丹)》内容包括:国学漫谈、道家及道家的发展、道教及道教的发展、道家、道教与道学、炼丹学说是道学的组成部分、内丹、外丹、先秦道家与炼丹、魏伯阳·说炼丹(一)、魏伯阳·说炼丹(二)、葛洪·说炼丹(一)、葛洪·说炼丹(二)、葛洪·说炼丹(三)、陶弘景·说炼丹、《乐育堂语录》·说炼丹、炼丹与古代科学技术。 内容推荐 国学根柢立就,乃将来大成之基。 读《炼丹》,知“内外兼修”。“炼丹”思想,基于道家“取法自然”、重视生命的思想,其所要达到的目的在于追求长生不死和成仙得道,而从客观上,道家的炼丹学说具有其历史的科学价值,对推动科学技术发展产生过积极作用。“炼丹”思想启示人,通过内外兼修、凝真养性,来激发潜能、开人智慧。宋一夫主编的《国学百家讲坛(道学分卷炼丹)》是“国学百家讲坛”分卷之一。 目录 国学漫谈 道家及道家的发展 道教及道教的发展 道家、道教与道学 炼丹学说是道学的组成部分 内丹 外丹 先秦道家与炼丹 魏伯阳·说炼丹(一) 魏伯阳·说炼丹(二) 葛洪·说炼丹(一) 葛洪·说炼丹(二) 葛洪·说炼丹(三) 陶弘景·说炼丹 《乐育堂语录》·说炼丹 炼丹与古代科学技术 试读章节 黄帝是上古时代的人物,被尊为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姓姬,号轩辕氏,又号有熊氏。相传他在阪泉(今河北涿鹿东南一带)打败了姜姓部落的首领炎帝,又率领各部落在涿鹿击杀了蚩尤,从此他被拥戴为部落联盟的领袖。在黄帝时期,有了许多的发明和创造,如文字、养蚕、舟车、音律、医学、算数、历法等等,传说炼丹也是黄帝受太上老君的旨意而始创的。 相传,黄帝修炼了九九八十一年,渐感身体柔软、肌肤油润,不食五谷仅吃花而不饥,不饮地水只吸花露而不渴。一日,黄帝盘膝端坐山巅,调息静坐,天高云淡,山风习习,他心中一片澄明。忽然一阵异香袭来,黄帝睁眼一看,见一素衣仙女从天上飘然而降,仙女螓首蛾眉,仪态万方,手捧一个金像,长久敬奉。黄帝心知必有好的结果,心中惊喜非常,慌忙拜受。仙女将金像交给黄帝,并对他说:“你修道诚心,自然感应,理应得到太上老君的神像。道在脚下,顺之而行;道长路远,无志难终,切记!切记!”说完,仙女就要拂袖而去,黄帝忙请求说:“请仙人留名。”仙女回答:“我乃玉山西王母。”黄帝一惊,倒地再拜,口中说:“谢王母恩典!”而玉山西王母却已隐去了。 黄帝将老君神像置于高台之上,以散发异香的名花供奉,日夜参拜。只见老君神像上常有五彩云气缭绕,时时隐有钟磬之声。人们瞻仰老君神像,便将放置神像的高台称为“观”,为防风雨剥蚀,在高台四周筑起墙,封顶,人们可居住在里面修道,因此称为“道观”。黄帝在天下有离宫、别馆三百余处,都下令改称“道观”。每一道观设道士七人,焚香修炼。如此持之不懈,时日益久而意志愈坚,不知不觉又过了三百多年。 一日,黄帝参拜老君神像,见云气浓浓,听到钟声当当,神像离台,渐渐上升。黄帝不知如何是好,跪在地上连连叩头,请求神像留下,说:“弟子勤修苦炼,小心供奉,不知道哪里做错,冒犯了天意,请务必昭示弟子。弟子知错便改,千万不要弃弟子而去呀!”神像忽然双唇开合,道出人言:“行道将至,铸鼎遗世。”说罢,神像冉冉升空,霞光相映、彩云相伴而去。于是黄帝遵太上老君之命,率后妃、近臣走访天下,采铸鼎之铜;开王屋山,从一个石函中得《九鼎神丹注诀》;到昆仑山,攀山越岭,采集灵芝、百草;到首山,君臣辛苦开掘,采铜数十车;在荆山下,冶铜铸成九只大鼎。黄帝按照《九鼎神丹注诀》所示药料与炼制方法、操作规程,将灵芝、百草与金、银、铅、汞,定量化合,终于炼得九鼎神丹。黄帝盥漱沐浴,虚心静气,然后登上泰山敬祭天神,登上梁父山遥祭地母。之后,他与后妃、近臣各服九丹。须臾,便见天空中浮来彩云,彩云越聚越多,五彩斑斓,蔚然大观。彩云纷纷浮向两边,中间赫然现出一座金光灿烂的天门,天门开启处,天女成列,笙箫齐奏,悠扬绵远:一条黄龙威武雄壮,摇头摆尾地从天门飞出,迎候黄帝。黄帝及后妃、近臣,共七十二人,都骑上龙背升空而起。只有几个小近臣,未有诚心,迟疑片刻,未来得及爬上龙背,只攀住龙须。升空中,龙须拔脱,他们带着黄帝的大弓,一起坠地。于是他们抱着龙须和大弓,号啕大哭,后世因此称黄帝射猎的弓为“乌号”。黄帝乘龙入天门而去,列天帝之位。留给世间的衣冠弓剑葬于乔山,积土为陵,后世称之为“黄陵”。黄帝铸鼎炼丹,服丹升天之处,后世称之为“鼎湖”。 黄帝制鼎炼丹的传说,说明了炼丹与道教共生,炼丹也是道士修行的重要方面。唐代诗人白居易有诗云:“黄帝旌旗去不回,片云孤石独崔嵬。有时风激鼎湖浪,散作晴天雨点来。”如今,人们每年清明节、重阳节都会来到浙江缙云仙都的鼎湖峰举行祭祀轩辕黄帝的典礼。2011年,缙云轩辕祭典被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30-32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