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谁搞垮了美国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世界经济
作者 郭海东
出版社 中国商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堡垒从内部攻破,美式自由资本主义宣告破产。

揭秘金融狂热绞杀超级大国!

金融危机最危险的阶段刚刚过去,华尔街又开始了纸醉金迷的腐朽生活,美国的坠落仍将持续。最可怕的不是苦难,而是吃了苦头之后没有“吃一堑,长一智”。美国人不长记性,这不妨碍中国人反思金融危机的深层根源,以避免自身的金融危机。

本书将引领我们,去探寻和这场深重的危机背后,那些你所不知道或是知道了没去细心解读的故事,告诉你一个世人都想知道的答案:是谁搞垮了美国?

内容推荐

金融危机最危险的阶段刚刚过去,华尔街又开始了纸醉金迷的腐朽生活,美国的坠落仍将持续。最可怕的不是苦难,而是吃了苦头之后没有“吃一堑,长一智”。美国人不长记性,这不妨碍中国人反思金融危机的深层根源,以避免自身的金融危机。

本书将引领我们,去探寻和这场深重的危机背后,那些你所不知道或是知道了没去细心解读的故事,告诉你一个世人都想知道的答案:是谁搞垮了美国?

目录

第一章 从美国前财长说起——亨利·保尔森

 第一节:领衔高盛——华尔街最赚钱的银行家

 第二节:金融刺客——最了解东方的华尔街人

 第三节:走进白宫——“我不做推销员”

 第四节:保尔森的功过得失

第二章 美联储的风云决策——艾伦·格林斯潘和本·伯南克

 第一节:格老一声吼,全球经济抖三抖

 第二节:格林斯潘时代的美国经济

 第三节:从格林斯潘到伯南克

 第四节:失职的美联储还在膨胀

第三章 玩火自焚的市场崇拜

 第一节:腿软的镀金时代

 第二节:次贷危机不只是导火索

 第三节:低利率不能为经济危机买单

 第四节:华尔街天价薪水让人“铤而走险”

第四章 对政府说“NO”的华尔街

 第一节:美国投资银行的历史——由农民到猎人

 第二节:对政府监管说“NO”的华尔街

 第三节:美国政坛——华尔街操纵的木偶戏

 第四节:共和党和民主党酿造的悲剧

 第五节:新凯恩斯主义——美国的“氧气筒”

第五章 “炼金术士”的癫狂——金融衍生工具泛滥

 第一节:资产如何被证券淹没?

 第二节:CDS的惊险梦游

 第三节:刀口舔血的对冲基金

 第四节:宽松信贷是贪婪的开胃剂

第六章 金融大崩盘下的投资银行

 第一节:当雷曼不再拥有兄弟

 第二节:“金融航母”花旗打错了算盘

 第三节:别了,大投行的傲慢和自负——贝尔斯登

 第四节:收购美林——赔本的买卖

 第五节:摩根大通,笑看风云

 第六节:黑石——政府大树好乘凉

 第七节:麦道夫丑闻——华尔街的耳光

 第八节:高盛绑架政府,操控世界

第七章 政府救市,手该伸多长?

 第一节:7000亿美元的遮羞布

 第二节:华尔街——金色降落伞给我准备好了吗?

 第三节:两房掌门,“受虐”连连?

 第四节:AIG靠卖日本总部还债

 第五节:政府救援,是救命钱还是烫手山芋?

第八章 金融危机——打开潘多拉盒子

 第一节:金融危机殃及实体经济

 第二节:石油市场交上“惨淡答卷”

 第三节:粮价危机——一场吞噬饥民的“安静海啸”

 第四节:通胀魔爪与次贷危机

 第五节:通用汽车想借破产重生?

 第六节:索罗斯时代的终结

 第七节:全球经济“死猫诈尸”

第九章 金融超限战——中国拒绝被涮

 第一节:中国搞垮了美国?

 第二节:金融危机下的中国楼市

 第三节:危机当前,国际投行瞄上中国猪栏

 第四节:中国血汗来换美国“白条”

 第五节:美国把信用卡丢给中国

 第六节:金融超限战——中国拒绝被涮!

 第七节: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第十章 美国的阴谋——用金融危机来让全世界为自己“买单”

 第一节:美国呼吁联合救市——全世界来买单

 第二节:金融危机挑战“欧洲稳定”

 第三节:被“拍卖”的冰岛

 第四节:韩国——“亚洲冰岛”

 第五节:日本有望成为“刀下鬼”

 第六节:中国掏四万亿去救谁?

 第七节:美国是金融危机发起者和受益者

试读章节

当噤若寒蝉,小心翼翼的约翰·斯诺先生,在美国财政部长位置上惶惶不可终日的时候,那些早已对他失去兴趣的华尔街的人们纷纷在猜测,谁将是小布什统治下,财政部长职位上的下一位?

与此同时,同纽约相隔并不多么遥远的华盛顿,美国总统乔治·布什也在思索着同样的问题。财政部长的宝座紧密联系着这个国家的方方面面,自从《北美独立宣言》签署之后,这个因为对自由和新生活的向往而诞生的国度,继承了重商主义的全部精神。充满活力的自由经济几个世纪以来在这肥沃大陆的土地上恣情奔逸,国家的财政政策在历史的每一个时期,都曾经决定和影响着这个国家的走向。凯恩斯理论的光辉,仍然照耀着这个“二次世界大战”后最繁荣昌盛的国家。

凡此种种,让布什总统在财政部长的选择上,犹豫不决。先前的保罗·奥尼尔的许多措施,被自由市场屡次证明是失当和失准的。而如今的约翰·斯诺是个老好人,他的脾气和秉性深得小布什的欣赏,对执行白宫的最高决意,有着谦恭谨慎的态度。然而除了把减税政策有步骤地推进之外,制造业和运输业背景出身的他,难以在这个国家的经济生活中,起到更富有洞见的作用,而这些作用却又是这个职位的职能所在。布什总统现在需要一个与前两位完全不同的人,一个能够高高地举起美国财长权杖的强有力的人。

小布什想起了他的白宫前任克林顿执政时期的财政部长:罗伯特·鲁宾。1995年,美国的邻国,也是美国在美洲大陆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墨西哥,发生了一次对该国国内影响深远的经济危机。就在整个世界以为美国会无可避免地受其冲击的时候,罗伯特·鲁宾被时任总统比尔·克林顿推到了台前,他沉着冷静,睿智机警地将一场可能的危机,幻化于无形之中。而当时间来到了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爆发,全球资本市场受到颇多冲击,华尔街在这个过程中也可谓蒙受了不少的损失。危难时刻,鲁宾和执政的民主党人果断应对,让那场风暴也没能在美国本土恣意蔓延。

如今,面对美元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不断受到挑战的现实局面,小布什深感美利坚合众国需要一位当年民主党人鲁宾那样的财政部长。是什么让罗伯特·鲁宾当年能够从容淡定地引领美国财政,是什么使他和美联储主席艾伦·格林斯潘,及劳伦斯·萨默斯一起,被1999年的《时代周刊》称为“拯救世界的三剑客”?

布什想到的答案是罗伯特·鲁宾的职业背景。鲁宾1966年加入高盛公司,与这家成长中的投行一样,步步攀升;1987年开始出任高盛的联席首席运营长;1990登上了高盛联席董事长的宝座;到1995年出任美国财政部长之时,他有着30年顶级投资银行的工作经验,是华尔街大腕,是一个在美国金融界一言九鼎的角色。

小布什想复制一位罗伯特·鲁宾,于是,他将目光扫向了华尔街,最终像他的前任比尔·克林顿那样,他把焦点集中在了高盛。聚焦在了我们的“华尔街权力之王”亨利·保尔森身上。

如前文所述,亨利·保尔森成为布什眼中的财长人选。除了他强有力的公司治理手腕,以及纵览华尔街和全球资本市场的职业背景之外,他还曾经主动承揽过金融领域的公共职责。例如2002年,保尔森曾公开而严厉地批评美国上市公司的渎职行为,在“格拉索案”爆发时,他还挑头反对格拉索高达1.4亿美元的薪资结构,鼓吹对纽约证交所董事会进行改组,并且支持高盛前首席执行官约翰·塞恩出任纽约证交所首席执行官。比这些更早一些的经历是,年轻时的保尔森曾经在五角大楼和白宫短暂工作过。种种这些过往,让乔治·布什愿意相信,亨利·保尔森天生是个喜欢手捧权杖的男人,他会欣然赴任,举起美利坚合众国的财政权杖。

然而一切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如意。亨利·保尔森确实是个喜欢权力的人,与此同时,他还是一位实用主义哲学的信奉者,他不喜欢那些虚妄的光环。如果美国财政部长的职位,只是替布什及其幕僚向金融市场传递信息的“传声筒”,那么这虚假的“权力”又有何魅力可言呢?

因工作需要,时刻注视着美国财政部的保尔森,自然深知保罗·奥尼尔和约翰·斯诺在布什政府中“可怜”的影响力,雄鹰般的他从内心里渴望能够拥有一片广阔翱翔的政治舞台,但金色鸟笼不会是他想要的归宿。于是,这个在华尔街拥有3800万美元年薪的精英,起初拒绝了乔治·布什提供的年薪20万美元的职位,尽管那个职位的名称是:美利坚合众国财政部长。

布什总统当然也不是一个轻言放弃的人,作为一位政治世家出身,在惨烈的选举中最终问鼎白宫,饱尝权势可以给人带来改变的政治家,他深知任何一位有所作为,有所期冀的壮年男子,在这个一切都有可能的自由的国度里,总会去向往用自己的力量去实现一些改变,又或者说,他深知权力对他和保尔森这类人而言,将是永不消逝的诱惑。进而当保尔森同意前往白宫,就出任财政部长一职面谈之时,布什愿意相信,保尔森此行绝不会是一次决心已定的“婉拒之旅”,而将最终和他站在一起,承载美国经济编年史上新的篇章。

不过布什也很清楚,这个曾经供职于五角大楼,之后在华尔街的资本洪流里博弈了30年的家伙,不会轻易给出承诺,要想打动他,需要准备多一些的筹码……

于是,2006年夏天的某一日,高盛集团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亨利·保尔森先生如约来到了华盛顿。保尔森缓步走进了久违了的白宫,30年前他曾经在这里短暂任职,那还是尼克松总统执政期间,而那时的他还是个怀揣政治理想却没有施展空问的稚嫩青年。此去经年,一切早已物是人非,只是白宫的房舍仍然笼罩着自由的尊贵和威严,午后的草坪在斑驳的阳光点缀下,依旧是绿草茵茵,生机盎然。

保尔森踏人白宫之前,或许并没有打定主意,接受布什总统的邀约,然而当白宫屋顶的微光,反射到他的皮鞋鞋面上的时候,他开始义无反顾地掂量起自己口袋里的筹码,他等待了30年,如今,他终于回来了。他深知如果自己点头同意,当结束了这个下午的谈话,走出白宫的那一刻,他引领的会不再是高盛的投资业务,而将是整个美利坚合众国的经济走向。而他又为什么要说不呢?

坊间对那次谈话的内容和进程,留传着许多耐人寻味的版本。

有人说保尔森见到布什的第一句话是:总统先生,很抱歉,我并不想做“推销员”。也有人说,保尔森远没有那么强硬地表达过什么,他只是面带笑容地讲述着自己对这个国家财经情况的见解,当他说完这一切之后,布什耸了耸肩后说,你想要什么尽管告诉我……

不管实际上那天下午的进程是如何演绎的,它最终的结果以及基于这个结果的事实,已经成为美国经济史上不会被忘却的一页。

一位强而有力的“鹰派”财政部长和一位愿意给予他权力的总统,就这样并肩站在了一起。几天以后,布什郑重地迈下了白宫的台阶,步行来到了任命新任财政部长亨利·保尔森的仪式之上。

布什宣布保尔森的任命时,称赞保尔森“有极丰富的商业经验和对证券市场的深刻理解,有能力看清楚经济局势”、“保尔森会成为我在本土及国际经济政策方面的首席顾问,我们将保持相同态度,为国民制定合适的政策,继续保持美国经济繁荣”。

而保尔森在就职仪式上发言称:“美国经济发展与全球经济紧密相连,我们必须努力推动贸易和投资,促进改革和国际金融市场现代化。”他同时表示,自己将尽全力使美国经济继续成为“一个富有活力、弹性以及开放度的典范”。

时过境迁,我们不曾忘记亨利·保尔森联手布什政府之初的意气风发。然而我们也没有忘怀金融风暴肆虐时,给美国经济留下的满目疮痍。

或许这个世界存在先知,曾经在那个亨利·保尔森跨入白宫的下午之后。瞟了一眼白宫建筑反射出的光芒,随后做出预言:他们将走上一条搞垮美国的道路……P11-14

序言

美利坚合众国,自从崛起于北美大陆之后,一直是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体。

然而一夕之间,一场由金融系统引发的经济风暴,席卷了整个美国。从通用汽车到花旗银行,那些记载于经济传记传说中的巨无霸企业,也都沙石俱下,深受其害,几乎无一幸免。华尔街从珠光宝气笼罩下的纸醉金迷,瞬间演化成了亿万投资者黯然神伤的伤心地。许多人惊呼,20世纪20年代末的那场金融浩劫,又再次降临了。可那还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时代,那是还处于崛起之中的美国,时光不会倒流,历史不会回转。如今的美利坚合众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经济总量,掌握着绝大多数行业里最先进的生产力,坐拥最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和经营方略,总而言之,把持着所有看得见的美好。

那么究竟是什么主导了这一切,是什么让美利坚合众国原本最健全、最繁荣的经济体光环,转瞬之间光芒顿失?

诚然,任何光辉之下,都有阳光照不到的阴影。美国的经济体制在其发展的特定历史时期内,有其历史的局限性,然而掌管美国当下的那些财智大亨们,不该以此为借口,将个人该承载的那份责任,拍拍手,就轻易地丢进历史的洪流。如果他们中的某些人,对危机进行了负责任的预警;如果他们中的某些人,在危机开始浮现之时不去粉饰太平;如果他们中的某些人,在危机逐渐蔓延时能够表现得坚强果断……如果这个世界允许人们选择“如果”,那么一切可能会变得不一样。

本书将引领我们,去探寻和这场深重的危机背后,那些你所不知道或是知道了没去细心解读的故事,告诉你一个世人都想知道的答案:是谁搞垮了美国?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7: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