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韵学家研究各历史时期的韵部及韵部演变时,都是以汉语诗歌、韵文为研究材料,本书以六朝道教典籍上清经中的韵文为研究材料。。本书根据六朝道教典籍上清经用韵特征,结合汉语七言诗用韵的发展变化,尝试性地考证部分道经的产生年代。根据六朝道教典籍上清经中所阐述的方音现象,探讨了部分道经的传播地域。初步细化了部分道经的成书年代,因为有的道经目前确定的成书时代比较宽泛(如:唐以前、早期、六朝等)。归纳了六朝道教典籍上清经用韵特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六朝道教文献的研究现状及本文选题的缘由
第二节 六朝音韵研究概况
第三节 六朝道教文献语言研究状况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意义、创新点及存在的问题
第五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材料及其使用说明
第二章 六朝上清经用韵的句式、韵例
第一节 六朝上清经用韵句式
第二节 六朝上清经用韵韵例
第三章 六朝上清经独用、通押用韵分析
第一节 阴声韵
第二节 阳声韵
第三节 入声韵
第四节 六朝上清经韵部
第四章 六朝上清经用韵与先秦诗歌用韵比较
第一节 阴声韵
第二节 阳声韵
第三节 入声韵
第五章 六朝上清经用韵与汉魏六朝诗歌用韵比较
第一节 阴声韵
第二节 阳声韵
第三节 入声韵
第六章 六朝上清经用韵与《南北朝诗人用韵考》比较
第一节 阴声韵
第二节 阳声韵
第三节 入声韵
第四节 结论
第七章 六朝上清经用韵与《广韵》的独用、同用规定比较
第一节 通、江、宕三摄
第二节 止、蟹二摄
第三节 遇、流二摄
第四节 臻、山二摄
第五节 效 摄
第六节 果、假二摄
第七节 梗 摄
第八节 流、深、咸三摄
第八章 六朝上清经中的吴方音现象
第一节 六朝吴方音特征
第二节 部分六朝上清经中的吴方音现象
第九章 部分六朝上清经年代考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韵部之演变》中晋、刘宋、齐梁陈用韵特征
第二节 部分《道藏提要》中已经考证出来的上清经年代考
第三节 《道藏提要》中几部未考察出成书年代的上清经年代考
第十章 结语
附录一:本文所用的《道藏提要》中注明年代的上清经(61)
附录二:本文所用的《道藏提要》中未注明年代的上清经
附录三:注明年代的上清经韵谱
附录四:未注明年代的上清经韵谱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