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重读(在咖啡馆遇见14个作家)
分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
作者 唐诺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比无限清单更好的阅读,那就是重读!

14个作家、14本书,还有两位自由主义大师——所谓的遇见,其实是一种保证的相遇!

伟大的作品,值得一读再读。唯有在不同生命阶段的一次次重读中,它们的伟大才会一点一点显现,一次又一次给予我们启示与勇气,面对生活的琐细与生命的虚无。唯有重读,这些伟大的心灵才得以唤醒、重放光芒,不再只是一个沉睡的名字。

《重读(在咖啡馆遇见14个作家)》收录的十六篇文章,一句一字,都是唐诺数年来定时定点、在台北某家咖啡馆里写下的。

内容推荐

海明威/库斯勒/纳博科夫/果戈理/博尔赫斯/契诃夫/波德莱尔/福克纳/格林/艾柯/刘易斯/小密尔/柏林……

《重读(在咖啡馆遇见14个作家)》收录的十六篇文章,一句一字,都是唐诺数年来定时定点、在台北某家咖啡馆里写下的。无有节制的所思所想,关于那些应该一读再读的了不起著作,关于当今正在失落的幸福题材、价值理念,更关乎我们自身。面对书籍与人生的无限清单,重读,毋宁是一次中途的驻足和折返,想清楚自己究竟要接近什么、看到什么,以及为什么出发。因此,所谓的遇见,其实是一种保证的相遇:现实世界里好东西来得快消散得也快,你得上下求索,自备而来。

目录

简体版说明

前言

渡过这条河,到树林子里死去

神说,只有我能令日头停止——有关库斯勒的《正午的黑暗》

大海·作为一个史诗舞台

一本没读过的契诃夫小说和小说的无限之梦

大麻·鸦片·人造天堂

普宁·以及纳博科夫

《八月之光》,以及约克纳帕塔法小说

被思想扭曲的小说灵魂——论果戈里

有关认识博尔赫斯的几点补充

《一个烧毁的麻风病例》以及格林自己

我想,也可以这样读《波多里诺》

关于《巫言》

走过神迹之门——有关美国联邦大法官

集体性暴力迫害的秘密及其终结

附录一 自由的核心

附录二 在天命使者和君王策士之间

本书各篇文章出处

试读章节

《渡河入林》,越过了小说自身的内容由作者额外地命名,使用了一个掌故,一个历史性的死亡意象——这是美国南北内战时,托马斯·杰克逊将军临死之前的一句话,就如同我们晓得大象会生命本能地知道死亡已经找上来,会孤独但平静地走向它。海明威以这样的命名,毫不隐瞒地告诉我们,《渡河入林》正是一个杰克逊一样的老兵,知道了并静静迎向死亡的故事。

美国籍的老兵,但死亡却发生在遥远的威尼斯。熟知海明威生平的人自会晓得,这是有意思的,因为这里正是一辈子猎犬般嗅闻、追逐战争的海明威,生平第一个抵达的真正战场。那是一九一八年一次大战差不多胜负已分的落幕时刻,他是以红十字救护人员而不是他想要的杀人士兵的身份赶上,然而“幸运”的是,他倒真的在火线战壕中挨了奥地利军的机枪,子弹击中了他的左腿。这日后证明是一次一本万利的受伤,供他吹嘘一辈子,不管是酒酣耳热的言谈中抑或文字里;而更加划算的可能是他被送到米兰红十字医院的那段养伤经历,在这里他热烈追求一位名为库洛斯基的漂亮护士未果,但现实的失败转换成十年后小说的胜利,那就是一般公认他最好的小说《永别了,武器》,里头的凯瑟琳·巴克莱根据的原型就是库洛斯基。不同的只是,可由海明威意志操控的凯瑟琳回应了他的追求,而且上床、怀孕,最终死于难产,春梦一场。

海明威小说中的想象成分一向不多,或者应该讲他的想像力总先执行在现实生活中,先把生活弄得戏剧性不堪,留给小说所剩不多的想像力,不如说是某种不甘心的意志、某种报复,用来改变他力有未逮的现实结果,泄愤或过过瘾用的。

然而,《渡河入林》这次他却选了一言不发的威尼斯,或者不该讲是选择,而是想起来了。他一辈子和死亡开各式各样浮夸的、感伤的、“老子不怕你”粗鲁的玩笑,但威尼斯在这一切之前,那时候的海明威才十九岁,无人认识,恶习亦方兴未艾,威尼斯是他最初的死亡之地,在这里,他首次和死神擦身而过,也许还瞥见过死神的容颜一角,他小说里头的死亡从没这么质地真实过,是最开始也是最后的。

《渡河入林》书末的死亡写得极简极短,打完野鸭子之后,心脏病暴烈袭来就这么完结,留给他的时间只够写张纸条,交代他无福也无力保有的那方昂贵翡翠和那幅女孩的画像,连感想都没有,遑论教训和智慧,这是加西亚·马尔克斯说的“那么平静、那么自然”。

之前的海明威可并不是这样子的,我们看才不过十年前的畅销书《战地钟声》(“丧钟为谁而鸣”,另一个直接标示死亡的书名,但不是个人的,是四海一家的),前去帮忙作战炸桥的西班牙文教授“英国佬”罗勃·乔丹,书末腿部中弹(还是腿部)单独留下来死,从赶走不合扔下他的游击队同志,和美丽的女主角玛利亚依依话别,到孑然一人等待死亡或敌军到来(看哪个先到),海明威足足写了上万字——赶走游击队同志是带种的汉子,话别玛利亚是深情且无私的情人(“只要我们俩有一个活着,就等于两个人都活着。你明白吗?”),然后便是无惧无悔的、窥破生死的哲学家,我们试看这喋喋不休的独白的其中一小段:“他又俯视山坡,心里想着:我讨厌离开这个世界,如此而已。我真讨厌离开它,但愿我在世间曾做过好事。我已经付出生前的一切才华,努力以赴了。你是指现有的才华吧。好,现有就现有吧。如今我已为自己的信念战斗了一年。如果我们在此地打赢,我们到处都可以打赢。世界是一个好地方,值得为它一战,我真讨厌离开人间。他告诉自己:你运气不错,才能度过这么美好的一生。你的一生和祖父一样精彩,只是不像他那么长命罢了。就凭最后这几天,你的一生就可以比美任何人。你曾经那么幸运,你不想抱怨什么。只是我真希望有办法将我学到的一切传诸后人。基督啊,最后几天我学得真快……”

删节号以下的更尴尬,尤其是乔丹开始陷入半昏迷状态却仍呓语不休时。海明威一直喜欢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中安德烈公爵受重创仰躺在战场山坡看着无垠天空、看着法军前来、最终看见拿破仑一眼那个经典片段,可想而知,托尔斯泰可一点也不会喜欢海明威这段滑稽的摹本。

人生命里总有一些不可以狎腻、不容许乱来的东西,死亡是其一,我们不是不可以跟它和解,不是不可以含笑待它,但我们得晓得它是庄重的大事。P3-5

序言

简体版说明

来到大陆,这本书变得稍稍不同,却是多出来的——一是它多了个书名,叫《重读》;二是多找出来两篇文字,咖啡馆里又遇见了两个作家、两位自由主义大师,小密尔以及以赛亚·柏林。只是,得委屈他们躲附录里,其实大家的存在位置当然是完全平等的。

校对这两篇文字,把我自己带回到稍早几年的台湾,2004年前后,那是台湾民主的反挫时日,或者说,暴现台湾民主根基严重不足、民主原来这么脆弱,民主一再轻易滑向民粹、眼前所有人忽然翻脸变得无知无识也似还极残酷的时刻。作为一个选书编辑和半个书写者(当时),我能做的,无非是希望人们好好多读几本书,重新学习民主政治的ABC,重读小密尔、柏林等人老早已仔细讲清楚并殷殷叮嘱的著作(《论自由》、《现实感》等),希冀以知识的光来对抗无知无识的黝黯,并假设这个世界仍是讲理的。其实,原已收录的讨论《基甸的号角》(宪法和大法官制度)和《替罪羊》(民粹的集体附魔现象及其神话,及其制造操作)这两篇,都是一样的思维和企图,写于同一段时日,也都伴随着原书的出版作业(当时定名为“台湾民主丛书”,但果不其然销路不佳)。这几篇文字或称之为书的引论,也就是竭尽我所能地把大家引到、骗去原来那部应该一读再读的了不起著作去。

想起来,《基甸的号角》和《论自由》二书更早都已在台湾出版过,我自己第一次阅读分别是小学六年级和高一。这算重新出版,重读之前的必要重新出版,这也呼应了小密尔这番我牢记的、并希冀它确实如此的断言——真理并不一定获胜,事实上,更多时候真理一直吃败仗,甚至会被彻底歼灭。但真理有个很动人的特质,那就是它不会就此销声匿迹,它仍会被再说出来,也许隔一段时日,在不同地方,由不同的人,这会一直发生,直到它终于获胜,或至少站稳脚跟取得承认为止。

我不知道别的人怎么想,对我自己是,这非常重要,这么多年来,我知道怎么和失败每天相处,不至于丧失勇气。

重新出版联结着重读。重读,这个多出来的书名,作为一个再次的相互提醒,是理想国这群每天和书相处的编辑朋友讨论出来的(一再以各种方式重读同一本书是他们工作的一部分),我欣然接受,因为这本来就一直是我的想法、我对阅读一事最根本的主张,这也合于这本书的全部事实。

以下简单的话是作为一个读者、而不是作为一个书写者说的。我自己偶尔也参与书写这一侧,不过是让我经验地、实地地证实而已——重读,有一部分是意识到时间这最根本的东西,包括时间总量的截然差异,还包括时间位置的微妙但也许更重要差异。一个最简单的事实是,书写者耗用于这一本书、这一题目和思维的时间总量,总是远大于阅读者,比方两年的书写/三天的阅读,粗糙的估算是243比1;如果我们再合理地假设,书写者极可能是比我们要聪明而且专注的人(书写过程正是一段最专注的思考过程),也必定是之前就比我们准备更多更好的人,这个时间比例的实质差异势必拉得更开,所以,书怎么能够不重读呢?此外,也就是这里我真正想讲的,时间的拉长,意味着一个书写者跨越了星辰日月不同季候,曾站在不同光影、温度、氛围、不可见空气中分子的种类和浓度,不同情感和眼前之人的不同触发可能的各种时间位置,重读,尤其是相隔一段时日的重读于是非常非常必要,丰硕的事物一次只露出一面、一部分,三天内,你大致只在同一个时间位置、同一心绪和视角里,来不及让这本书、这个观看思索对象转过来。

一个只见一次的人,我们称之为认得、知道,也许可能就这样失去理智爱上他,但我们不会也不敢说了解他;一本才读过一次的书,我们则称之为开始,这才开始。

这样。

书评(媒体评论)

每一次我们重读一本书,这本书就与从前稍有不同,而我们自己也与从前稍有不同。

——博尔赫斯

太长的好运气有其难以逃遁的代价,它最终会变成你损失不起的东西。

——海明威,《渡河入林》

一个忠贞的信徒,勇敢到可以抛开所有赴死;但作为一个人,他却怯懦到不敢成为一个自由的人。

——库斯勒,《正午的黑暗》

在寻求梦想、信念和价值的历史路途上,人把“伟大”一事自恋地揽为己有遂变得虚伪,而忘掉了他本来只是想企及一个比自己巨大高远的东西。

——康拉德,《如镜的大海》

人有迁徙的自由,也等于说人有不迁徙的自由;前者我们当它是个庄严的誓言,而后者则是一个亘古的文学主题。

——纳博科夫,《普宁》

所以不可以笑,笑会让你肌肉松弛表情和善,甚至认为日子还过得下去。你改变了自己,就不会去改变世界。

——果戈理,《狄康卡近乡夜话》

你四下环视,身旁同行的俱是想当掌权者策士、满心向往呼风唤雨大游戏的人,杂在这堆糟糕透了的旅伴之中,你要如何令人相信,你们走同一条路,要去的却是完全不一样的地方?

——以赛亚·柏林,《现实感》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6:2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