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和平主编的《中国私募股权市场发展报告(2014版2013-2014)》介绍了,近两年,受全球经济复苏势头放缓和中国经济深度调整的影响,私募股权投资行业承受了巨大的退出及回报压力。2013年6月,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关于私募股权基金管理职责分工的通知》明确规定,证监会负责私募股权基金的监督管理,实行适度监管,保护投资者权益。自此,证监会监管权得以确立,“九龙治水”的监管局面终于被打破,这有利于私募股权市场的规范发展。2013年底境内IPO的再次开闸、2014年5月“新国九条”的颁布实施,必将对今后的私募股权市场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近两年,受全球经济复苏势头放缓和中国经济深度调整的影响,私募股权投资行业承受了巨大的退出及回报压力。
好消息是,行业监管主导权最终归于中国证监会。2013年6月,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关于私募股权基金管理职责分工的通知》明确规定,证监会负责私募股权基金的监督管理,实行适度监管,保护投资者权益。自此,证监会监管权得以确立,“九龙治水”的监管局面终于被打破,这有利于私募股权市场的规范发展。而2013年底境内IPO的再次开闸、2014年5月“新国九条”的颁布实施,必将对今后的私募股权市场起到促进作用。
曹和平主编的《中国私募股权市场发展报告(2014版2013-2014)》分为上下两篇,从行业的成长环境和行业本身两个方面研究私募股权市场的今天与未来发展。上篇通过对我国私募股权市场货币流动性环境的分析和研究,提出其矫正路径。下篇包含了五个方面内容:①私募股权繁荣和衰落周期的中国特征;②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十年成长;③银行与证券业的反应;④四大利好促私募股权市场进一步发展;⑤结论。
Ⅰ 总报告
1 我国私募股权市场流动性环境变化及改进路径
一 导论:私募股权市场流动性环境释义
二 我国私募股权市场流动性环境形成小史
三 我国流动性资源的市场配置机理
四 我国流动性市场对私募股权市场的制约及改进路在
2 私募股权市场大波动背后的成长逻辑曹和平
一 私募股权市场繁荣和衰落周期的中国特征
二 我国私募股权投资的十年成长
三 银行与证券业的反应
四 四大利好促私募股权市场进一步发展
五 结论
Ⅱ 理论篇
3 我国PE的LP机构化问题研究
4 可转换优先股在私募中的应用——基于某合约文本的分析
5 IP0还是并购——中国私募股权基金退出方式研究
6 PE监管的法律制度比较研究——以中美两国为视角
7 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基金个人所得税及其代扣代缴问题分析
Ⅲ 热点篇
8 影响中国股权投资发展的体制机制及未来发展方向研究
9 监管新规推动PE走向大竞合时代
10 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发展模式的思考
11 互联网行业跨国并购的风险规避研究
12 私募股权证券化问题
13 私募股权投资中的对赌及其中国实践
14 文化产业与资本市场的对接
Ⅳ 市场沿革及文献篇
15 中国私募股权市场:2013年回顾和2014年展望
16 VIE何去何从
17 后危机时期私募股权投资发展及监管新动向
18 私募股权投资在我国的发展情况及主要特点
19 PE二级市场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展望
20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失败于不懂流程
Ⅴ 机构篇
21 中国VC/PE巡礼
Ⅵ 案例篇
22 投资典型案例分析
23 退出典型案例分析
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