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甲午话沧桑(李鸿章家族百年影像志)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长春广播电视台
出版社 吉林美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古人说:“以史为鉴,可以明是非。”可是观李鸿章的一生,是否?非否?或者何处为是?何处为非?至今仍是众说纷纭。

古人又说:“百年后方可盖棺论定。”李鸿章1901年逝世,让国人刻骨铭心的甲午海战也已是两个甲子前的事了,而至今可有谁能为、敢为李鸿章下一定论?

岁月流逝,甲午轮回,转眼之间百二十年已呼啸而过,沉重的历史却仍然压在我们的心头,到底该如何评价李鸿章?该如何评价那一段让人心绪复杂的历史?长春广播电视台著的《甲午话沧桑(李鸿章家族百年影像志)》以纪录片和李鸿章后人的角度来加以重新解读,并配以大量的历史图片与珍贵史料,希望能为对这一段历史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个全新的角度和思路。

内容推荐

李鸿章,这个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裱糊匠”,在晚清政坛半个多世纪所勉强支撑的一切至今仍众说纷纭,难以盖棺论定。

2008年开始,长春广播电视台历时6年,辗转多地,精心制作10集高清历史纪录片——《李鸿章家族》,讲述这个晚清第一名门望族八代人在中国近代最为激烈动荡的历史时期,历经跌宕起落悲欢离合,同时又屡败屡战自强不息的传奇故事。时势命运,耐人寻味;家风传统,给人启迪。

22位家族后人倾情诉说,17位国内一流专家学者的鼎力支持,使这部中国首部李鸿章家族电视影像志叙事翔实,制作精致;观点权威,富有新意;资料丰富,珍贵罕见。

长春广播电视台著的《甲午话沧桑(李鸿章家族百年影像志)》收纳了10集高清历史纪录片《李鸿章家族》的文字台本及22位家族后人访谈录,并汇集大量珍贵的图片资料,图文并茂,具有较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

目录

一、晚清豪门第一家

二、乱世烽火军旅家

三、一将功成豪门兴

四、洋务新政开先河

五、宰相合肥天下瘦

六、秋风落日孤臣血

七、风雨飘摇旧王孙

八、侯爷才女青铜泪

九、屡败屡战蔚家风

十、树大根深花满枝

李氏家族世系表——李瀚章

 李国光

 范续箕

 李畅

 李道楷

李氏家族世系表——李鸿章

 李家骁

 李道秉秉(jian)

 李道稹

 李道稔

 李道铿

李氏家族世系表——李鹤章

 李家庞

 李道增

 李道厚

李氏家族世系表——李蕴章

 李家震

 李家咸

 李家晋

 李侃

 李伟

 李道芸

 李道彭

李氏家族世系表——李凤章

 李渊渊

李氏家族世系表——李昭庆

 李家昌

 李家昱

试读章节

乱世烽火军旅家

1838年,对于李氏家族来说,是一个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年头。从许姓改为李姓一世祖开始后的第七代人李文安,经过多年锲而不舍的专攻进取,终于在这一年,将近四十岁时,成了与曾国藩同年的戊戌科进士。从此,一向以“力田习武”为业的李氏家族,由于李文安“以科甲奋起,遂为庐郡望族”。

从安徽的肥河边来到北京城,李文安把李氏家族带入了一片前所未见的新天地。

他在北京出任刑部官员,站稳脚跟之后,赶紧把两个儿子李瀚章和李鸿章叫来北京,拜他韵同年进士曾国藩为师。后来把另外两个儿子李鹤章和李风章也叫来北京读书,除了四儿子李蕴章从小有眼疾,没到过北京外,其他李氏五兄弟,都在父亲的精心安排下进京读书,受儒学大师曾国藩的亲自指导。这大概是李文安贡献给他们家族的最高智慧。

李鸿章在李氏六兄弟中是最聪明的一个,据说读书能过目不忘,从小就才思敏捷,聪颖过人。阚宏轩(合肥市磨店乡文化馆长)

当地有个故事,当时李鸿章在池塘游泳的时候,他的老师也来擦身体,到池塘边来擦身体,老师就把衣服脱下来,往柳树上一挂,说“千年古树为衣架”,李鸿章在底下游泳,顺口就答了一句,叫“万里长江做浴盆”。他对仗很工整,他当时只有8岁。

李鸿章的启蒙教育,是由父亲李文安亲自进行的。李文安对这个天资聪颖的二儿子格外厚爱,对他的成长煞费苦心。父亲进京做官后,又精心安排家乡多位良师对儿子进行严格督导。李鸿章进步很快,18岁就考中了秀才,又在庐州府学被选为优贡。身在北京的父亲望子成龙,来信催儿子赶快进京,准备来年的顺天乡试。

翁飞(历史学家)

说来有个故事,合肥庐州府这一带过去比较穷,朝廷在科举名额分配的时候是有限额的。因此他老爸在北京当官,当刑部员外郎的时候,当刑部郎中,就是说在北京有了地位了,就让他到北京,这样就可以寄籍,就是把户籍转到那边,它叫寄籍考,也就是高考移民。这样哪就让他到北京去赶紧学习,准备第二年秋天的考试,所以他二十岁的时候入都。

20岁的李鸿章离开家乡,奔赴京城时,曾写下了豪迈的《入都》诗10首,其中一首是:“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豪情壮志,跃然纸上。

李鸿章进京不久,就以年家子的身份进谒理学大师曾国藩。他对曾国藩的道德文章非常崇拜,从此拜曾国藩为师,发奋攻读经史,学习义理经世之学和八股,为科举考试做准备。

苑书义(历史学家《李鸿章传》作者)

曾国藩对李鸿章的认识是,认为李鸿章这个人才堪大用,是个伟器,很有发展前途的这么一个人,所以曾国藩对李鸿章就精心培育。

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仅仅四年时间,24岁的李鸿章就考中了进士,成为安徽省最年轻的进士,与后来成为中国第一任驻英国大使的郭嵩焘,闵浙总督、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桢,以及曾国藩的幕僚陈鼐,并称“丁未四君子”,前途都被曾国藩看好。翁飞(历史学家)

他中进士也有段故事,他当时考试的时候,有很多考棚,他这一棚哪,过去我们讲,他进去很长时间哪,八股要考很多天,人不能出来要送饭,还不准夹带、不准作弊,那么李鸿章他有一个故事:他进考棚以后发高烧,所以他做文章,就没人帮他抄,最后他的同年好友,就是杨严峻帮他抄出来了,最后可能是有点相当于作弊,但是文章是他自己写的,就是抄不动了。

在李氏家族中,李鸿章在读书方面的天赋无人能比。父亲李文安35岁中举,中进士时都快40了,而他21岁中举,24岁就中进士。他的几个兄弟在这方面的才能和他比,差得很远。大哥李瀚章29岁时考上拔贡,此后学历就到此为止了。老三李鹤章、老五李凤章都跟父亲到北京读书,也曾在曾国藩的门下走动,但是最后也就是考了个秀才。老四李蕴章因从小患有眼疾,读书有限,花钱捐个国学生。老六李昭庆的学历也只到国学生为止。

中了进士后的第三年,李鸿章担任翰林院编修,又任武英殿的纂修、国史馆协修等职,这都是太平年代歌功颂德、做案头功夫的文官,名衔好听,却无出人头地的机会。这对雄心勃勃的李鸿章来说,自然心有不甘。

……

P23-25

序言

长春电视台继拍摄完成10集纪录片《李鸿章家族》后,准备出版《甲午话沧桑—-李鸿章家族影像志》—书,要求我代写序文,出发点是在李氏家族中,我是仅有的两个国字辈的长兄。由我写序似是可以的,但环顾家族中,家字辈、道字辈人才辈出.大企业家有家昶、家景、家曙等“航空母舰”,政界中有道豫,文化界有台北自匀家同和国内的几位道字辈,基建、机械界也是人才辈出,而我只是区区—个小商人,在航运界中挣扎求存,没有任何建树,不应适合写序,但看自己是家族中的长一辈,便自不量力试写此序文。

《李鸿章家族》这部片子,我看了三次。虽然讲的是家族的人和事,但绝大部分也是记载晚清的历史事实的,其中叙述鸿章、瀚章二公的事迹,有功有过,但二公始终都是忠于国家,尤其鸿章公致力于洋务,引进欧美各国的科技,兴力重工业、邮政、交通、现代军事等实业,不光是对当时固步自封的清政府,而且实在是对那时之后的中国有极大的贡献。

这部片子,加上将来出版的《甲午话沧桑一李鸿章家族影像志》,可以当成晚清及以后的历史来看,其中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等待现代的人士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

此序

李鸿章侄孙李瀚章孙李国光

2013年12月于香港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21:0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