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江蜇君毕生从事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的文集,包括剧本、文论两部分,反映了作者的戏剧创作成就及古典文学研究的造诣。江蛰君一生追求真理、追求艺术,在艺术的园地里辛勤耕耘,表现出一个党的文艺工作者的优秀风范。他所写的作品和文章,具有很高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对文化艺术工作者尤其是戏剧工作者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启迪作用。江蛰君编著的《江蛰君文选》集结了江蛰君同志的多年艺术研究成果,既寄托了我们深切的哀思,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资料。
剧本
王昭君
耕耘初记(选场)
元夜闹东京(水浒英雄闹东京)
赞貂蝉
寇准罢宴
文论
论水浒戏
试谈传统剧目中的爱国主义题材
试谈连台本戏的源流及其影响
试谈关于表现农民起义的戏曲剧目
戏曲艺术的生命在于“推陈出新”——谈戏曲程式改革和昆剧改革
突破束缚,大胆革新——对京剧改革和表现现代生活问题的一些看法
从民族屈辱到民族团结的“和亲”戏——对昭君和番作两种不同处理的商榷
学艺术要不要学文化——追忆几位表演艺术家的文艺素养和学习精神
青年演员要加强文艺素养——追忆几位表演艺术大师的自学精神
孜孜不倦,刻意求工——回忆省京剧团跟随梅兰芳同志的演出
美的赞颂,青春的觉醒——梅兰芳舞台艺术片《游园惊梦》观后
戏曲遗产中的一颗明珠——略论从《西厢记》到《红娘》的演变
谈扬剧的丑角艺术
可喜的成就——谈三个青年京剧演员的表演艺术
蓓蕾芬芳,春色满台——喜看上海青年京昆剧团的演出
英雄美人,千古绝唱——评新编京剧《千秋之谜》
革命红灯代代传——喜看省京剧团演出的《红灯记》
从《挑滑车》看高盛麟的表演
刘秀荣的萧素贞和白娘子
喜看江苏省青年京剧团演《杨门女将》
评银幕上的《孙安动本》
封建压迫的血泪史,江南水乡的抒情诗
新编历史剧《吴越春秋》观后感”
谈《辞郎州》的语言和音乐
糟粕去了吗?精华在哪里?——对南通专区京剧院二团上演《西游记》的一些意见
一位恃勇骄纵的绿林女英雄——看省京剧院丁翠华主演的《三战张月娥》
中国戏曲发展简史
附录
战斗在敌人的电台上
我的父亲
东圈门里醉,淮上寻芳翠——一追忆江蛰君同志
满庭芳——小记1964年全国京剧革命现代戏观摩演出中的一件往事,并追记江蛰君同志
新的生活,新的喜剧——京剧《耕耘初记》观后
《耕耘初记》在北京
《耕耘初记》、《再接鞭》即将公演
温温恭人,谦谦君子——追思蛰君同志
我的上级江蛰君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