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制度已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核心概念。河连燮编著的《制度分析:理论与争议(第2版)》在梳理新制度主义各流派的理论焦点和争议、分析其共性和差异的基础上,通俗易懂地阐述了新制度主义主要流派的理论基础、主要优势及其解释制度变迁的不同视角,并将制度理论运用到韩国新自由主义改革及教育、职业培训政策的研究中。
本书是系统分析新制度主义最新理论的卓越著作。它不仅界定了新制度主义的理论分析视角和各种概念,清晰地阐释了近期的制度演绎,而且还运用新制度主义分析视角对韩国进行了案例解读。
20世纪90年代以来,“制度”再次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焦点,以“制度”为核心概念解释政治、经济、社会现象的学术流派被统称为新制度主义。河连燮编著的《制度分析:理论与争议(第2版)》在阐述制度理论的发展过程及新、旧制度主义差异的基础上,全面梳理新制度主义三个流派(历史制度主义、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和社会学制度主义)的主要观点、特征和未来走向,以及在现实研究中的适用等问题。通过分析其在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理念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的争议,本书探索能够有效解释公共行政和政策的理论框架。
内容的系统性、分析的深入性、研究的应用性和资料的前沿性是本书的特征。本书曾获韩国行政学会学术奖和韩国文化观光部优秀学术著作奖。
第1篇 绪论
第1章 社会科学和新制度主义
1.1 新制度主义理论
1.2 新制度主义的争议
1.3 本书的构成
第2章 制度理论的发展
2.1 马奇和奥尔森的制度理论
2.2 政治学和政策研究中的新、旧制度主义比较
2.3 社会学及组织研究中的新、旧制度主义比较
2.4 经济学新、旧制度主义的比较
第2篇 新制度主义理论
第3章 历史制度主义
3.1 历史制度主义的理论发展
3.2 制度的含义
3.3 历史制度主义的主要观点
3.4 对历史制度主义的批判
3.5 历史制度主义的最新走向
第4章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
4.1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理论基础
4.2 新制度经济学
4.3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主要观点
4.4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缺陷
4.5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最新取向
4.6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发展趋势
第5章 社会学制度主义
5.1 社会学制度主义的理论基础
5.2 作为认知-文化研究途径的社会学制度主义
5.3 趋同化现象
5.4 对社会学制度主义的批判
5.5 社会学制度主义的最新取向
第3篇 制度分析的争议
第6章 制度变迁
6.1 新制度主义与制度变迁
6.2 近期的制度变迁理论:内部的、渐进的制度变迁
6.3 制度设计:有意图的、理性的制度设计的可能性
第7章 路径依赖、时间、制度分析
7.1 经济学的报酬递增和路径依赖
7.2 政治社会现象的路径依赖
7.3 路径依赖和制度分析
7.4 路径依赖和时间
7.5 路径依赖和制度变迁
第8章 理念和制度
8.1 理念的含义和类型
8.2 新制度主义与理念
8.3 理念和制度变迁
8.4 理念和框架化
8.5 理念的扩散与诠释
8.6 话语和制度
8.7 结论
第9章 制度分析和研究方法
9.1 社会科学的三种方法论
9.2 案例导向研究和因果机制的分析
9.3 因果关系的复杂性、时间和系统的过程分析
第4篇 制度理论的应用
第10章 政策理念和制度变迁——韩国对新自由主义的诠释和适用
10.1 新自由主义和选择性诠释:理论探讨
10.2 迈向新自由主义
10.3 政治经济脉络和韩国的新自由主义
10.4 概括和结论
第11章 教育和职业培训政策的比较分析——以资本主义多样性理论为中心
11.1 资本主义多样性理论
11.2 生产体制和教育及职业培训政策
11.3 德国、日本和美国的比较
11.4 概括和结论
第5篇 结论
第12章 新制度主义理论的最新发展
12.1 新制度主义三个流派的主要观点及其局限性
12.2 新制度主义三个流派理论的自我创新
12.3 结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