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如何变得有思想(阮一峰博客文集)/图灵原创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阮一峰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维克多·雨果曾说过:“未来将属于两种人:思想的人和劳动的人。”对各种事物都有着深刻好奇心和善于考据的思维方式的阮一峰,无疑是一个思想的人,一位对一切美好事物及感情充满向往的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阮一峰广泛涉猎,善于思考,勤于总结,并且乐于分享:他将自己从一本书、一部电影或者一段经历中所得的感受和思考,都发表在了2003年开通的博客上。累积至今的1500余篇博文,书写了各种庞杂的知识,理性且不乏人文关怀,试图以个人单薄的力量向社会传达一种向善的理想,且一一收录在《如何变得有思想(阮一峰博客文集)》中,希望通过书里这些文章来告诉大家如何做一个独立思考者。

内容推荐

《如何变得有思想:阮一峰博客文集》为阮一峰博客选集,囊括了作者对各种问题的思考,围绕的主题是试图理解这个世界。本书内容非常广泛,涉及观点、文学、历史、科技、影视等方面。作者在书中对具有深刻意义的文字进行摘录,并且在思索后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书后附有阮一峰诗集。

本书适合喜欢独立思考、热爱读书的读者,对于广大读者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目录

|第一辑|观点

 如何变得有思想

 人生只有900个月

 生命中那些虚无的期待

 为什么给坏人辩护

 为什么要容忍错误言论

 现代人为什么焦虑

 暴力的根源

 不正义的法律,不服从的公民

 这鸡蛋真难吃

 波许教授的《最后一课》

 技术类专业和思想类专业

 硕士学位的贬值

 学术著作与可读性

 决定,还是作决定

 詹宏志谈教育、阅读和出版

 石油和未来的世界经济

 内华达州如何发展经济

 富爸爸,穷爸爸

 自我与自由

 体制与个性

 进步与贫困

 政府为什么会膨胀

 利率和职业

 限制房租对谁有利

 世界上最稀缺的资源

 谁来养活中国

 米兰多拉《论人的尊严》

 人生真相

 活着的三个理由

 卡耐基人际关系指南

 人类的心理行为模式:《影响力》笔记

|第二辑|文学

 骆一禾《世界的血》

 屈原《渔父》

 ALonelyDrifterOfftoSeetheWorld

 春天,想起海子

 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

 爱好读书的强盗

 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

 托马斯·林奇《殡葬人手记》

 江声浩荡

 两封信

 阿特伍德《盲刺客》

 贝克特《等待戈多》

 王尔德

 济慈的《夜莺颂》

|第三辑|历史

 《英国简史》的序言

 胡适的三个主义

 胡适的改行

 弱与力

 土豆和清朝农民起义

 李鸿章百年祭

 孙中山的三种革命

 鲁迅是乐观主义者吗

 十年书剑皆抛却,一寸丹心半似灰

 失败的总和:读《黄河青山:黄仁宇回忆录》

 马悦然回忆录

 曾国藩家书

 什么是边际

 奥威尔:在神化和真实之间

 作者希特勒

 爱因斯坦的私生活

 美国建国的宗旨

 一个美国政治家的理想

 埃德蒙dan伯克

 梵高的星星为什么如此明亮

|第四辑|科技

 比尔·盖茨和理查德·斯托曼

 论文的版权属于谁

 林纳斯din托瓦兹自传

 丹尼斯·里奇

 迈克尔·S.哈特

 痛苦造就性格

 大教堂和集市

 互联网和改造社会

 《黑客英雄》书摘

 乔布斯的告别

 苹果公司与分工原理

 奈斯比特《大趋势》

 熵的社会学意义

 一切皆有可能

 冬天有没有蟋蟀

 电椅的故事

 美丽新世界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第五辑|影视

 美国电视剧《英雄》

 复仇者V

 月圆之夜

 罗马假日

 一个寻找作者的读者

 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

 黑客帝国

|代后记|为什么写博客

另附 独立诗集《路过天堂》

试读章节

如何变得有思想

通常,如果一个人对事物缺乏见解,我们就可以说:“他不是一个有思想的人。”

但是,什么是思想?一个人又怎样可以变得有思想?今天,我想说说我的想法。

我这么说,倒不是因为我觉得自己很有资格谈论这个问题,而是因为这些年来,我感兴趣的、也一直在学习的,都是思想性的问题。我想我确实有一些方法论上的心得,值得总结。

什么是思想?

首先,思想就是观点。当你对一件事物有观点时,你就是有思想的。根据我的观察,在别人告诉他以前,大多数人其实都是没有观点的。观点越多且越接近本质,那么你的思想也越是丰富和深刻。

这里要注意两个问题。

1.观点不是事实

观点是基于事实之上的一种系统性判断和理解框架,事实是观点的基础。你了解和掌握的事实越多,就越容易作出自己的判断。(注意:这个命题既不是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只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成立而已。)但是,事实本身不是观点。我们可以看到有这种人,他非常博学,但是没有思想。

2.观点不一定是正确的

错误的思想也是思想。观点既然是一种判断,那么当然有可能判断错误。不过,更多的情况是,很难判断某种思想是否正确,大多数思想都只是在一定的范围内是正确的。

因此,你可以问一下自己:你是否对大多数事物都有自己的观点,而且可以为这些观点辩护,也就是可以说出支持这些看法的理由?

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你就是有思想的。

如何变得有思想?

人不是生来就有思想的。思想是通过勤奋的学习和思考得来的。我不否认其中存在天赋,某些人生来就是比其他人更有思想。但是,方法论也很重要,掌握正确的方法,确实有利于形成自己的观点。

要学会有观点,首先必须知道观点的结构。

世界上的所有观点,如果细分一下,无非有四个组成部分。

(1)事实:客观的存在,是百分之百成立的,比如“太阳从东方升起”。

(2)前提:作出推断的依据,是不需要证明的公理,比如“两点之间直线最短”。很多前提都是价值判断。

(3)逻辑:作出推理的规则,就好像体育比赛必须遵守规则一样,思想也有自己的逻辑规则。逻辑本质上就是数学,所以马克思会说:“任何学科只有到可以用数学表达的阶段,它才是完善的。”

(4)结论:最后得到的观点。

因此,我们有这样一个简单的公式:  事实+前提+逻辑=观点

在此作一个简单的分析示范。很多人说应该提高对高收入者的所得税,这个观点是怎么来的?

(1)“事实”是社会中收入分配不均,有人穷有人富。

(2)“前提”是缩小贫富差距对社会发展有好处。

(3)“逻辑”是提高所得税是缩小贫富差距的一种手段。

(4)“结论”就是前面的那个观点。

有了这个公式,我们就可以明白,所谓“没有思想”,无非是下面的情况之一:你缺乏足够的事实,或者你没有明确的个人价值观,或者你的逻辑分析能力不够。

反过来也一样,如何变得有思想,无非也是在这几个方面加强努力:了解更多的背景知识,明确个人的价值观(也就是不要有模棱两可的态度,凡事追问自己到底是赞成还是反对,理由何在),培养自己的逻辑分析能力(方法之一就是多做数学题或者GRE逻辑题,或者多编程)。

2006年12月8日

……

P2-4

序言

写读书笔记是我的习惯,这本集子是多年(2004~2013年)笔记的选集,全部文章都曾经发表在我的博客(www.ruanyifeng.com)上。

因为是笔记,所以风格比较自由。通常是摘录一些原文,写一些感想。重点不是全面评价,而是记录一本书或一部电影打动我或令我思索的地方,希望帮助自己备忘:多年以后翻到,不要忘了曾经的感悟。

毋庸讳言,这本书对我个人的意义比较大,是成长的记录。但是,每一篇都是认真写的,而且涉及的内容很多,不乏趣味,想来对其他热爱读书的朋友也会有帮助。

选择《如何变得有思想》作为书名,只是想挑一个醒目的名字,整本书其实是一本涉猎广泛的笔记体文集。好在全书的主题(或者说我人生的主题)还算集中,就是企图理解这个世界。

阮一峰

2014年,写于上海

后记

代后记:为什么写博客

2010年4月,我与百姓网CEO王建硕有过一次对话。我们谈到了为什么写博客。

阮:建硕,我知道你有两个博客,一个是英文的,另一个是中文的。但是,你更新英文博客的频率远远高于中文博客,这是为什么?

王:这其实是一种机缘巧合。

2000年,我在微软做工程师,习惯阅读一种叫作KB(知识库)的文章。我就模仿这样的格式和写法,写了一些关于浦东机场的英文介绍,结果排在谷歌搜索Pudong

Airport的第一条结果,可见当时互联网上关于中国的英文内容非常少。

2002年,我开始用Movable Type架博客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应该写一些能提供价值的东西。为来华的外国旅行者撰写英文介绍,就是一个很独特、而且我做得到的事情。

此后的8年,我在博客上记录的事情,不过只是一些日常生活。如果用中文写,本地的读者可能没兴趣,不觉得这样的文章有任何价值。比如,上海的公交车票2块钱一张,上海的火警电话是119、不是91l,等等。这种鸡毛蒜皮的话题,本地读者司空见惯,但对于英文读者,却是在其他地方很难得到的信息。我的中文博客也在写,不过内容主要是IT评论,更新频率就慢一些。

阮:我觉得,你说出了写作博客的正确做法,那就是为读者创造价值。如果有人想要建立一个受欢迎的、有影响力的博客,那么这一点是他必须牢记的。只有你的文章对他人有价值,你才会有读者。我其实一直想建立一个英文博客,但就是因为找不到我能够写的、并且西方读者也会感兴趣的内容,所以迟迟没有动手。

当然,除了创造价值,博客还有另一个作用——沟通媒介。通过博客,别人能够知道我们在干什么、怎么想,每一篇博客都是一个与他人沟通的机会。所以,你较少写中文博客,我觉得挺遗憾的,因为这样一来,你与其他同业的沟通、你在国内业界的影响就少了一个重要渠道,毕竟你的事业还是在国内。不过,我现在对这一点也不是很确定了,博客的沟通功能也许并不重要。上个月,Joel宣布不在博客上谈论软件了.因为他发现除了自己以外,没有人能够通过写博客获得成功。

所以,我就想问你第二个问题,写作博客与个人职业之间,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关系?因为我发现,你很少在博客上谈到你的公司,尤其很少谈到公司的产品?  王:其实在微软的时候,我是有意避免谈论公司的。

这有两个原因。第一,我不太能区分哪些是公开信息,哪些不是,分起来很累。第二.也是更重要的原因,博客是我个人的表达,不是传播公司信息的渠道。微软是一家很了不起的公司,它的名声和光环是属于它自己的,不是属于我的,我只是一个微软的普通员工。

我觉得一定要分清楚,哪些是自己建立起来的,哪些是公司带给你的。你之所以拥有后者,很可能仅仅是因为运气好,是公司的成功,而不是你的成功。所以,我不太会写到公司。

后来在百姓网,我同样延续了这种方式,把公司和自己分开。自己就是有血有肉的一个人,在需要代表公司的时候,我会扮演那个角色;而在博客上,是自己。

阮:看来你把博客和公司分得很开。确实如你所说,个人博客不是宣传公司的窗口。事实上,很少人有动力无偿为公司作宣传,这也是商业公司的博客大多不成功的原因。

但是,如果公司是你自己的,你会不会在博客上写自己的公司?我的问题其实是,创业者应不应该利用博客,作为宣传自己的工具?

王:即使是自己的公司,我希望在博客上面分享的更多的是运行公司过程中的心得,尤其是失误和教训,来帮助其他的创业者。这部分是我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与他人分享我的想法,不是在做宣传。

我更多地把读者当做自己的朋友,而不是我要发展的客户。我从来不想在家人和朋友面前炫耀公司,更多的是分享自己的心得。每个人写博客的原因千差万别,有人写博客是为了宣传自己的公司或者自己,这个动机无可厚非,只是这不是我写博客的目的。阮:如果我创业的话,肯定会在博客上宣传,因为我需要更多的人帮我。所以,我还是挺看重网站流量的。你写作博客的立足点是分享心得,对流量大概就不是很重视了。你的博客流量目前是多少?

王:刚才看了下,远没有以前多,大概每个月25万(只是以前的1/4)。可见现在关于上海的英文信息越来越多,我的博客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这是好事情。同时,越来越多的人订阅Feed来看博客,不再访问网站了。

阮:我的流量比你少,现在一个月的独立IP访问者,大概10多万,而且已经一年了,一直稳定在这个数量,没有明显增长。所以,我怀疑博客也不是一个很好的商业工具,到了一定程度,流量就上不去了。

当然,非商业性的个人博客,不用太在乎流量,但我也不觉得流量减少是好事情,因为读者反馈也会相应减少。如果长期没有足够的读者留言,对我写文章的积极性是有打击的。老实说,我确实希望每篇文章的读者留言能够多一点。

说到读者留言,那就引出了下面一个问题,写作博客的意义到底何在?有些人很不理解,认为写作博客无偿给他人阅读,是一种很傻的行为,既赚不到钱,又浪费时间。我当然不同意这种看法,但是我想先问问你,坚持不断写博客,你觉得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王:促进思考。

每天写博客,帮助自己养成了更多观察、更多探究的习惯。看到地铁开通,或者其他有趣的事情,我总是习惯性地去关心,这就是多年博客写作让我养成的习惯。每天晚上,我都要问自己:今天有什么特别?我应该写点什么?……你知道一件事情,与你要表达一件事情,是完全不同的。通过写作,你能帮助自己更清楚地理解问题。

另一方面,全世界读者的留言,是我从博客收获的最大财富。每天与不同的观点对话,会让自己更全面地看待这个世界。

阮:说得好!写作帮助我们整理自己的思想。博客其实是一种理性思维和表达能力的训练,很多时候我们写作博客,就是在做这种训练。我写作的时候,有时会尝试不同的表达方法,看看怎么写最容易看懂、最容易被他人接受。每当有读者留言批评我的观点,我就知道了我的思维和表达在什么地方还有欠缺。JoeI说过,写作能力是区分领袖和普通程序员的标志。我们不一定要当领袖,但是能够说服他人认同你的观点,这绝对是不容忽视的能力,而博客就是获取这种能力的一种卓越训练方法。

此外,写作博客还有一个最大理由。我记得,你在博客中写过一件事,有人问:“你为什么写博客?”你反问道:“你为什么打电话?”我简直要为这个回答拍案叫绝。我们需要与人交流,渴望了解全部的世界,博客帮助我们遇到那些其他方式无法遇到的人。

不过,写作博客的代价,是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你每天要在博客上用掉多少时间?

王:平均每天半个小时。

阮:这就是我佩服你的地方。你用英语写,经常有1000词以上的长文,而且写得很清晰易读,却只需要半个小时。这意味着,你基本上没有把时间花在苦苦构思和反复修改上面,属于一次成文。我用汉语写,也做不到这一点。

我的每一篇文章,通常需要2~6小时的写作时间。有时候写完以后,觉得特别累,都不想干别的事情了。不过,我还是觉得这是值得的。回过头看,我幸亏把时间花在写作博客上面,否则那些时间就白白过去了,没有留下任何印记。

我现在怀疑的就是,我能不能把这种写作热情保持下去。你能保持吗?相比十年前,你对于博客是否还有同样的热情,或者说同等程度的、通过文字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愿望?

王:我依然热情不减。我的博客最重要的读者,就是我自己。如果碰巧帮助了别人,那是额外的收获。即使没有人读,我觉得我也会继续,因为它帮助自己思考。

阮:这一点,我与你不同。博客就好像一个人在自说自话,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大,我想要说出自己见解的意愿不是那么强烈了,也不是那么在乎能不能获得外界的承认了。如果有一天,我觉得自己想说的东西,都已经说完了,可能就不写博客了。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的结束语,我印象很深。他说: “人必须先说很多话,然后保持静默。”不过,我的这一天,还要等很久才会到来。

你想过这个问题吗?觉得自己还会坚持写作博客多久?Forever?

王:我觉得只要这还是一种可以帮助自己思考、帮助自己记录的好办法,我就会继续。但是如果不是了,我并没有要永远写作博客的预设目标。

2010年4月15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0 11: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