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本书作者贺绍俊是一个标准的“学院派”评论家,严谨、求实、立足作品,功底扎实。特别是从刊物转行到大学当教授以后,他有了更多的时间从事文学研究与批评,追寻文艺的最新动向、最新潮流。他认为,近十年来,我们的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与现实的关系越来越疏远,而这一点恰是与现代后现代的精神实质背道而驰的。改变这一状况,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重新建立起文学的宏大叙述。
“关系”与“结构”是作者近期关注、探究的理论焦点。作者提出的“关系主义”强调,在文化关系网络之中考察和解释文学的种种特征。作者认为,文学的本质主义定义可能是—个理论幻觉——文学毋宁说是各种文化关系的产物。
作者更为注重描述共时的文化关系网络,特定历史时期—批相对固定的文化关系形成了结构。如果说结构主义通常想象一个超历史的固定结构,那么,文化关系的描述必须充分考虑诸多关系的历史演变,考虑历时与共时之间复杂的转换形式。从上述观点出发,这部著作分别涉及文学的构成、文学史的认识、文学形式和文学阐释四个方面。
本书所选的论文,曾分别发表于《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艺理论研究》《当代作家评论》《南方文坛》《文艺争鸣》等学术刊物。
第一辑 本质、关系、公共空间
文学研究:本质主义,抑或关系主义
理论的焦虑
文学与公共空间
文学性以及文学研究
普遍主义的限度
空洞的理念——“纯文学”之辩
文学:构成与定位
不竭的挑战
第二辑 共时的结构
当代文学史写作:共时的结构
冲突的文学
八十年代:多义的启蒙
转换:历时之轴与共时之轴
“本土”的歧义
传统与本土经验
典型的谱系与总体论
第三辑 多维的形式
历史与语言:文学形式的四个层面
艺术分析中多重关系的考察
修辞:话语系统与权力
真实的神话
游荡网络的文学
符号的角逐
第四辑 对话的边界
大概念迷信
话语权力与对话
文学史、经典与现代性
诠释与历史语境
80年代与“主体问题”——读夏中义《新潮学案》
批评的能力
深刻的转向
后记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