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希金的文学创作讴歌自由,表现对沙皇专制制度的仇恨,他把民族精神、人道主义、人民性、英雄主义等有机地揉合在一起,达到了相当高的思想高度,具有永恒的艺术生命力。
本书以俄语的形式,收录了《上尉的女儿》和《杜布罗夫斯基》两部作品,对俄罗斯历史和人民在历史上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严肃的思考,肯定并歌颂人民的伟大力量。
《上尉的女儿》内容提要
贵族青年格里尼奥夫去白山要塞服役途中,由于深夜的暴风雪迷了路。被沙皇官兵追捕的普加乔夫(格里尼奥夫当时并不知道他的身份)为格里尼奥夫引路,格里尼奥夫为了表示感激,把一件羊皮袄送给普加乔夫。这样,格里尼奥夫才安全到达一个村庄,普加乔夫也躲开了官兵的追捕。
格里尼奥夫在白山要塞服役期间,与要塞司令的女儿玛利娅相爱。青年军官施瓦勃林出于妒嫉,与格里尼奥夫决斗,后者受重伤。普加乔夫率农民于1773年10月起义。农民起义军势如破竹,不可阻挡,很快占领了白山要塞。要塞司令米罗诺夫夫妇被处死,施瓦勃林投降了普加乔夫的农民起义军,格里尼奥夫坚持与起义军为敌,被捕后等待被处死j临刑前,普加乔夫认出格里尼奥夫就是那位在暴风雪中赠送他羊皮袄的青年,便免他一死,并将他释放了。格里尼奥夫忠于沙皇,站在贵族的立场上,不与普加乔夫的农民军为伍。这时,投降农民起义军的贵族军官施瓦勃林威逼玛利娅与他成亲,玛利娅坚决不从。无奈之下,格里尼奥夫只好向普加乔夫求救,普加乔夫在关键的时刻再次救出玛利娅,帮助她与格里尼奥夫成婚。
1774年,普加乔夫的农民起义失败,普加乔夫被俘。由于施瓦勃林的告发,格里尼奥夫因涉嫌与普加乔夫有过来往而被捕并判处终身流放。玛利娅以白山要塞司令的遗孤身份亲赴彼得堡,向女皇叶卡杰琳娜二世陈述格里尼奥夫并未背叛沙皇的真情,女皇改变了原判,格里尼奥夫被宣布无罪释放。
普加乔夫被沙皇判处绞刑。临刑前,他在广场聚集在人群中认出了格里尼奥夫,向他点头示意,之后从容就义。
《杜布罗夫斯基》内容提要
大地主特罗耶库洛夫以残酷和任性闻名。不仅他的家仆、农民,就连左邻右舍,甚至外省的官吏都怕他,一再迁就他的种种乖张怪僻的行为。安德烈·杜布罗夫斯基是特罗耶库洛夫的一位近邻,而且与特罗耶库洛夫一起共过事。安德烈·杜布罗夫斯基的家业微薄,根本无法与特罗耶库洛夫的万贯家产相比,可是特罗耶库洛夫却与安德烈十分要好,相当尊重他。因此人们都非常羡慕安德烈的运气。
有一次,特罗耶库洛夫的仆人当众侮辱了安德烈,安德烈一气之下决定不再与特罗耶库洛夫来往,他俩的友谊也就此告吹。此后,特罗耶库洛夫串通法院霸占了安德烈的家产,安德烈斗不过特罗耶库洛夫,由此积郁成疾。后来,特罗耶库洛夫的良心有所发现,想与安德烈和解,并亲自登门拜访后者。但是他的这次造访给身患重病的安德烈雪上加霜,安德烈见到自己的仇人,当下气得一命呜呼。
安德烈有个儿子叫符拉基米尔。符拉基米尔从小生长在彼得堡,士官武备学校毕业后在一个步兵团服役。他得知父亲的遭遇后,回到20年未归的故乡。他在一个漆黑的夜晚放火将父亲的庄园烧掉,之后带领昔日的家仆,当起绿林好汉。
后来,符拉基米尔装成一名法籍教师来到特罗耶库洛夫家,给后者的小儿子萨沙当起了家庭教师,不久便赢得特罗耶库洛夫的女儿玛利娅的爱情。有一天,符拉基米尔向玛利娅吐露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后便失踪了。
特罗耶库洛夫打算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大地主维烈斯基公爵。玛利娅坚决不从。符拉基米尔得知后,决定帮助玛利娅摆脱人生困境,而且两人约好营救的办法。但由于中间出错,符拉基米尔的营救稍晚,玛利娅与维烈斯基的婚礼仪式已办。因此,玛利娅拒绝了符拉基米尔的帮助。
符拉基米尔·杜布罗夫斯基的土匪队伍的影响愈来愈大,引起了沙皇当局的注意,官方准备对他们进行围剿。符拉基米尔遂召集部下,告诉他们自己已经决定洗手不干,同时也劝他们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之后,他便离开俄罗斯到国外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