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曹文轩倾情推荐,阳光女孩的阳光写作!
《冷暖自知》、《小打小闹的生活》、《刹那间,我发现了自我》、《那一刻,我们的心在一起》、《人像速写》、《独痴南昆安裴智》、《公车上的面孔》、《那一瞬的心事》、《老人的笑容》、《屈原问路》……这些充满了阳光且有悲悯情怀的散文都被收录在《我好想再遇见你》这本书中。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我好想再遇见你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谢然 |
出版社 | 广东教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著名作家曹文轩倾情推荐,阳光女孩的阳光写作! 《冷暖自知》、《小打小闹的生活》、《刹那间,我发现了自我》、《那一刻,我们的心在一起》、《人像速写》、《独痴南昆安裴智》、《公车上的面孔》、《那一瞬的心事》、《老人的笑容》、《屈原问路》……这些充满了阳光且有悲悯情怀的散文都被收录在《我好想再遇见你》这本书中。 内容推荐 这是一本充满阳光且有悲悯情怀的少年散文集,书中收录了《冷暖自知》、《小打小闹的生活》、《刹那间,我发现了自我》、《那一刻,我们的心在一起》、《人像速写》、《独痴南昆安裴智》、《公车上的面孔》、《那一瞬的心事》、《老人的笑容》、《屈原问路》、《南丁格尔的足迹》、《海伦凯勒的脚印》、《发现哥伦布》等文章。 目录 序阳光写作的注脚 校园精灵 阿磊,阿磊 我好想再遇见你 这样一位谦谦君子 我忘了我的朝思暮想 离别在即 笑对悬崖 中考,辛辣的启示 远去的歌声 冷暖自知 小打小闹的生活 刹那间,我发现了自我 那一刻,我们的心在一起 人像速写 独痴南昆安裴智 公车上的面孔 那一瞬的心事 老人的笑容 屈原问路 南丁格尔的足迹 海伦凯勒的脚印 发现哥伦布 书虫或影迷的生活 读书是我的终身大事 我读几米:在梦境与梦想之间 我读《活着》:活着的真相 我看电影:树一般的人生 木兰情结 对死亡的阳光诠释 一只苹果落地的时间 项羽与李煜的巧合 我读李白,他永远在盛唐 我读辛弃疾:词坛飞将登高处 我读苏轼,无尽的宝藏 汉语之美 仰望星空 常常开小差 纸上年华 清晨小记 对一只猫的猜想 收藏 两个灵魂的辩论 酸酸的母爱 写给妈妈的情书 剥包菜 点点滴滴在心头 母亲是阳光 妈妈,对不起 和妈妈一起 一目送一 若有若无的深度 距离把遐想留给我 橡皮心与化妆的必要 生命的原色 躲进世界的角落 从书房说开去 一道风景线 对月当歌 待问朝云归何处 足音 快乐的负起青春责任 洗手间,让我自由让我忧 告别与期待 有时敏感,有时纤细 细节之美 炊烟之旅 窗外的雨 早安,阳光 仙人球决意赴死 回眸 那天阳光很灿烂 冷战 那年冬天 超人的谎言 痛在你身,爱在我心 我永远的快乐和伤痛 行 走 我的沙头角 从容的旅程 短车行 迷人的灵魂 海滨漫步 海边行走 海滩拾贝 登山小记 小作家来时的路 我要说出自己的话 上网可以名利双收 家乡的变化 我爱看电视 欢乐的萤火虫 去三洲田玩我很开心 两只小拖鞋的对话 小老鼠 附录 《特区教育》对谢然的专访 后记唯有感激,深深感激 试读章节 我用“小打小闹”来形容我的住宿生活,是因为我觉得这个词给人带来一种很温馨的感觉,让我想起我可爱的舍友们,然后情不自禁地翘起嘴角微笑。但如果我的舍友们看到以下我所写的内容,我就不敢保证她们不会“情不自禁”地抄起家伙,把“小打小闹”演绎成“大打大闹”了,(毕竟这在某种程度上像是在揭大家的隐私似的),乃至于全宿舍以舍长“老大”带头领着六个“小弟”抄起工具来围剿我这个以笔为“作案工具”的家伙。 但是,“君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嘛。 我想我还是先抛自己这块砖来引她们的玉吧。跟我一起生活过一段时间的人都知道,我的鼻子非常非常的敏感,稍微有点浓烈的味道袭来,我就会开始喷嚏不止。一开始别人就会揶揄我说:“哟,谁这么想你呀?打那么多喷嚏……”更有甚者,会帮我着数着,看看我有没有破上次的记录,“加油!加油!再来一个就跟上次的记录持平了!”到这种时候,我除了“横眉冷对”之外就没有更有力的反击武器了。后来又觉得我的喷嚏声实在是一个噪音污染,就使劲憋着,但一个喷嚏后半部分喷气的尾音我实在是憋不住,于是我的喷嚏声就变得与众不同了。一般人的喷嚏声是正常的“啊啾”,无论是“啊”还是“啾”都是响亮的爆破音,荡气回肠;而我的喷嚏声中“啊”是拼命憋着的哑音,更多是一个口腔动作或一个剧烈的面部表情,最后发出的只是“——啾”。但舍友们的耳朵是特殊材料做成的,她们总能听见我的那个哑音,然后就一起等着我正式喷嚏的时候,跟我一起发“啾”音。她们都算计好我的喷嚏规律了。所以每次我打喷嚏的对候,就一定会听到至少有两个以上的尾音“啾!”“啾!”更可怕的是这种行径还曼延到了课堂上,有一回语文老师见识了我打喷嚏的全过程,也见证了舍友们在课堂上毫不收敛的“配音”行为, “啾!”“啾!”“啾!”“啾!”老师的表情阴晴变幻不定了一段时间后,终以无语作结。 新来的舍友有一天晚上很莫名其妙地开始叫我为“大谢子”,我错愕之余,毫不留情地回敬她“大李子”,然后一发不可收拾,我们都纷纷以“大某子”的方式给彼此命名: “大雯(蚊)子”、“大书(叔)子”、“大朱(柱)子”、“大聪(葱)子”、“大林子”——“大林子,你的林子那么大,都有些什么鸟啊?”大黄子如是问。 有些时候,宿舍里会有这种类型的对话: “你要不要吃苹果?” “不要!” “帮我吃一个呗!” “不帮!” “很清甜爽口的哦,很脆哦!” “嗯……”犹豫中。 “好啦,帮个忙嘛!” “算了,帮你吃一个!” “太谢谢了,这个最大,给你!” “不要,我要小的,大的我吃不完!” “哦,那这个!” “我要削好皮的!” “唉,没有刀嘛!” “那还不快去借!迟了我可不吃了哦!” “好好好,我马上去借!” 这是某一位到了周五了,才发现苹果忘了吃。总是有这样的时候,总是典型的买方市场,赤裸裸的亏本生意,还得倒贴感激的笑脸。不知道家长们知道这些情况后会怎么想,但大可不必认为自己亏了或赚了,因为自家的孩子在请人家孩子“帮忙”时,人家孩子也会在不同的方面请自家孩子“帮忙”。例如: “你用我的肥皂好不好?” “我自己有,干吗要用你的?” “帮个忙嘛,我的肥皂太大了,这学期铁定用不完的,带回家多麻烦啊!” “那就留在这儿嘛!” “留在这儿还不是挨灰尘吗?” “那好吧,我帮你用一下。” “太好了!太谢谢了!你真是好人啊!” 又如: “你们都帮我用我的洗发水吧?” “为什么啊,你做慈善啊?” “哎呀,我这回买了洗发水不适合我的发质啊,头发越洗越差了!” “噢!” “你们就帮我用一用嘛!” “好啦好啦,就放着吧,我们想起来会帮你的。” 在很多时候,在某方面“丰衣足食”的“地主”会美滋滋地享受着“被剥削”。 其实住宿也是件很需要勇气的事情。原来只是亲近的家人与你密切地生活,知道自己的种种生活陋习。而一旦住宿了,不但意味着别人会了解你的种种陋习,还意味着你需要习惯别人的生活习惯。但这样也许并没有什么不好,至少在某种程度上,还有很多眼睛在注意你,在这种眼光下你会自觉不自觉地去订正自己的陋习。 “跟你说了多少次了,把大件的衣服晾到外面走廊上!” “你还在晃悠晃悠的,快去收拾衣服准备洗澡,下一个就是你了!” “我记得你三天都没有洗过袜子了!” “我怎么看你从来晚上不刷牙就睡觉?” “你……你不如去把脚洗一下吧?”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相处久了,也不觉得有什么让人难堪或丢脸的,有认为需要改正的我们都会当面讲出来,就像我们的八卦会也一定是正大光明地开一样。 前段时间卫生间的下水口堵住了,洗澡的时候就是宿舍水漫金山的时候。可惜我们没有金山,只有可怜的半夜里被踢下床的被子。于是一个人拿一把扫把往门外扫水,在走廊走动的纷纷皱眉,要扯着嗓子喊“暂停”才予以“放行”_一这才真叫“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了。一个人拿着垃圾铲奋斗在厕所第一线,铲一铲水倒入马桶中,再铲一铲水倒入马桶中,鞋子湿透了,不管,裤子湿了,不顾,为铲水事业而奋不顾身,为舍友们的“安全”而作出了重大贡献。还有一个人手持拖把在室内拖地,毕竟这水也不能白白浪费的,还有醮点水滴趁机搞一下卫生。后来有人提议在周五定的大扫除时间别搞卫生了,“找个人洗个澡就好了。”别的宿舍的人来串门,看见我们的行头,笑道:“一个个眼大妈似的!”我们群起而攻之:“劳动最光荣!”“劳动的人民最美丽!”P25-28 序言 这些年,我极力倡导少年写作的口号是“阳光写作”。现在有一种不好的写作趋向,表现在少年的文字上,秋意太浓,未老先衰。这次看到谢然同学的《我好想再遇见你》文稿,有惊喜之感,我认为这是一本充满阳光且有悲悯情怀的少年散文集,我认为这些文字正是阳光写作的注脚。 谢然这个女孩子我还没有接触过。但从她的文字看,这个女孩子心目中装了很多柔软的和阳光的东西,没有当下一般孩子那种满腔的愤怒和仇恨。这是一个典型的好孩子,但她和一般意义上的好孩子又不一样。 这个孩子非常细心。这个世界属于那些细心的人。这个无比丰富的世界对于粗心的人是不存在的,这个世界是为那些细心的人而设计的。你心有多细,这个世界就有多大。在谢然的文章里,许多再平常不过的小事和很常见很一般的景象在她的眼里都有雅致的描述和高贵的感悟。她的描述对象常常是生命的感动,细节的审美。这是非常难得的。 可以看出,这个女孩子读书很多,涉猎面广,且有品质。从照片上看,这个孩子很有书卷气。我在《阅读是一种宗教》里提到:书卷气就是通过长期的阅读十引曼形成的,它从人的灵魂与骨头、从人的眼底无声无息地散发出来。这样的阅读也决定了谢然的审美品味和写作取向,体现到她的文本中,就表现出文字真挚而文雅、灵动而古典的特点。可以看到,在阅读中她把自己自然地代人人物的t青境,于是她也自然地把知识转化为写作的资源。这样经典的阅读很有营养,很阳光。她的感悟“书籍是深刻灵魂的寄居处,阅读它们,丰富了我,也就丰富了我所写就的文字。”(《读书是我的终身大事》),无疑也印证了这一点。 我还想说,谢然这个孩子跟一般的少年写手不一样。我这几年跟广大的青少年写手有非常广泛的接触,已经深刻地感觉到现在小孩的秋意太重。一些初涉人世的少年,一写东西就满嘴苍凉,很孤独,很颓废,很绝望,很仇恨,很尖刻。许多孩子回忆他们的学校生活的时候,比如说他们写老师,居然没有一个值得他们回忆的中学老师和小学老师。难道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他们把我们的一个个老师写得那么的恶,那么的讨厌,那么的人格低下,那么的狭隘。看看谢然笔下的老师,一个个都那么富有才华,那么可爱,那么美好,对学生充满了细腻体贴的关怀,于是她情真意切地喊出那一声“是的,老师,我从未对你说过——老师,我爱你!”(《阿磊,阿磊》)从这些文字里,可以看到谢然天性的阳光和醇厚,而阳光和醇厚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少年非常可贵的品质。 读她的文字,我常常被感动。这是一种自然的感动。在谢然的文章中,还处处可见她对人事的悲悯:一颗包菜里的母爱,一朵假花的审美,一个笑容的无私,一片落叶的勇气,一方天空的想象,一场电影的人生,一本经典的感悟……处处可以读到她少女情怀中美丽的感动和悲悯。悲悯是人类的大情怀。一个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悲悯的孩子,难怪能写出这样一篇篇虽短小却充满温情和阳光的文章来。 醇厚和悲悯这两种品格,最能沟通我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她随和,不故作深刻却深刻。同时,她的个性也自然地在她的文字里自然地流淌出来。我认为她的文字在同龄人中,是非常棒的,是很有功底的;就是在擅长写作的成年人中,她的表达仍旧是具有超越性的,不是一般写手的水平。我相信哪个年龄层次的人读她的文字,都可以从中获得好的审美和感动,获得精神与智力以及个人品质的提升。 谢然的母亲是一位中学语文老师。从谢然的文章里,可以读到感人至深的母女深情,也可以看到母亲对她精心培育和引导。从谢然的独抒性灵的文字来看,这个母亲给谢然营造的成长环境是健康的美好的充满书香气的:从谢然一篇篇从细处人笔,却气象很大的文章来看,这个母亲的品味也是独到的有品质的。谢然是深圳翠园中学高一的学生,这个学校首倡“阳光写作”,2005年翠园中学出版的一套励志情感丛书,我给作的序,就叫做《阳光写作》。今天看到谢然的《我好想再遇见你》,以为这本书恰恰是我想看到的高品质的阳光写作的注脚。 期待看到谢然的下一部作品,希望谢然能在这条阳光写作的路上,越走越阳光。 2009年12月29日于北京大学蓝旗营 后记 2009年春天的某一天,那时我还是田东中学初三的学生,母亲告知我她已替我报名参赛第七届“叶圣陶杯”。我当时只顾投身于初三疯狂的备考中,没有在意。过了一段时间,母亲告知我,我有幸入围了“全国十佳小作家”,暑假要去北京决赛。后来我经历了中考。暑假的某一天,母亲告知我因甲流猖獗,主办方取消了现场决赛,决赛改在网上进行。于是我和母亲一起为这事而忙碌。后来我被翠园高中录取,这中间有忧有喜,不复多言。九月的某一天,母亲告诉我,我的努力有了成果,我获得了“全国十佳小作家”的称号,我随手写就的一些随笔或散文类的东西也得到一些偏爱我的老师的推荐,并得到了广东教育出版社给我这次出书的机会。于是,我狠狠地赶写了一些作品;母亲也替我整理了我从七岁以来发表过的或得到过好评的作品,于是有了这本《我好想再遇见你》。 书名是母亲取的,她说是暗合我的文风。其实我生性散漫,说白一点就是懒,表现在写作上更是随心所欲——这也许就是母亲眼里的“写意天然”?呵呵。小学的时候,教过我语文的黄玲老师和龚少兵老师时常表扬我的作文,课外的习作也不时能发表在报刊上,我暗地沾沾自喜。若说小学时写作随意还不是什么大毛病,但到了初中就好像不一样了,考场作文常常让我无地自容,平时周末的练笔我也鲜少精心构思,一晃眼,初一初二就荒废掉了,作文纸上也不见得有什么好苗子长出来。这两年教我的语文老师金伦华先生读书多,有才华,讲课风趣,给过我很多厚爱和教益。初三转校来到田东中学,语文老师王芬女士是教书好.手,应对考场作文的方法自成一家,在她手下老实受教一年,作文本开始记录了一些不错的分数。感激我现在的语文老师赵芳女士,在您的公开课上,您大胆地选用我的作品《阿磊,阿磊》来公示给听课的老师们,这让我诚惶诚恐。感激我的班主任丁书明老师,我的数学成绩不怎么样,您作为一个数学老师却给了我很多宽容和关切,还提名我做国旗下讲话的学生,提名我竞选翠园中学的校长助理,等等。感激“青青翠园”文学社的指导老师钱冰山先生,感激您对我的指导和鼓励……我由衷地感激教过我的老师。如果今天的我还算是一株值得栽培的苗子,那我就是你们一点一滴地灌溉扶植成长起来的。唯有感激,深深的感激。 在这些老师中,我最感激的是我母亲。 我远不是一个成功的人,但我的身后的确站着一个女人,她是我强大的母亲。母亲也是语文老师,她教过的好多学生,都有这样一句话,说我母亲是他们能遇到的最好的老师。依我对她平时的了解,我非常想亲自领略她在讲台上的风采,但很遗憾我却没有机会做她课堂上的学生。所幸老天待我不薄,我有幸生为她的女儿,可以天天吃她做的美味可口的饭菜,聆听她的风轻云淡般的教诲。扳手指算算我的年龄,就可以清楚地知道我和她相识相知相亲相爱15年了。这些年她对我的培养是“精于心,简于形”。平时她总是若无其事漫不经心地给我讲点什么,古旧典籍的记载,现当代作品的描述,历史人物的事迹,三教九流的文化……她旁征博引,多少深奥得令人却步的东西在她讲述中都变得像她给我小时候讲的故事那么动听有趣。到了初三,学习任务非常紧张,她工作也非常忙,除了吃饭,我们没有时间呆在一起。这时她请来了国内一流的教授专家们来给我亲自“讲课”——那时,中午一放学,我就在她办公室和她一起吃饭(饭是她前一天晚上在家里准备好带到办公室的),一边看她为我选好的《百家讲坛》碟片。如果说我这本书中有一些文化学术味较重的文字,都是出自于母亲的引导,和看《百家讲坛》时引发的阅读古书的兴趣而积累的素材。 中考后的暑假漫长,而这个漫长的暑假对我而言是一把双刃剑,对我这个勤于读而懒于写的人来说,无疑“堕落的地狱”才是我“快乐的天堂”。可是母亲果断地给我颁布了“一天一文(章),一文五十(元)”的大棒加胡萝卜的政策,而我作为一个“爱财有道”的“良好公民”,自然得积极应对。所以这本书的好多文字其实是这个暑假的作品。如果没有这个一样暑假,我的书稿是赶不上出版的。这些其实都是母亲的功劳。 九月份才接到通知要出书,而我当时的文稿数量还远远不够。我急急忙忙在堆积如山的功课和疑似甲流症状的夹缝中奋笔疾书。期间母亲在工作和家务之余,唯一的事情就是坐在电脑前做我文稿的“打手”,这时的她目光如炬,十只指头在键盘上幻化出凌厉而娴熟的舞蹈。她还为我“特招”了她以前的学生做我的义务“打手”,他们是郭智威、刘良锋和赖家威三位大哥哥,在此也感激他们忍受了我乱如鬼符的字迹。在这段拼命写字成文的日子里,我博客上的文章也大多在同步更新。母亲的众多好友,他们大多是各学校的语文老师和一些报刊的编辑,都非常热心地给了我许多鼓励和指导。这些都让我时时对着电脑屏幕,多有惭愧并深深感激。尤其是胡蓉老师(网名“蜗牛”)更让我感动,她点评我文章的话,比我的原文还长!有这些老师们长辈们这样爱护我,关心我这些平凡的墨迹,我由衷地感激! 感激我母校田东中学校长朱连云先生,虽然我没有机会跟您接触,聆听您的教诲,但您是我母亲非常敬重的人,常常听我母亲说起您超凡的人文学养和领导能力;感激您对我的获奖和出书给予的鼓励和支持。感激深圳市中学生文联秘书长谢晨老师对我的热切关注和不吝栽培;感激翰林学校万福友老师、松岗中学唐江云老师给我许多的鼓励和指导,你们像亲人般地指导我写作,并给我创造了不少发表文章的机会;感激《深圳特区报·文化星空》主编安裴智老师,没有与您的相识,我就认识不到昆曲的典雅美妙博大精深;感激《深圳晚报·校园童话》主编李宁云老师和编辑李芹老师, “小云姐姐”您还记得吗,从小学二年级开始我就在您的版面发表作品了,有一年你来盐田外小讲学,我坐在台下看着你,好激动,却没有勇气像其他同学一样热切地递上本子让您签名;李芹老师您时时来我的博客上“视察”并及时地提醒我要勤于写作,时不时选我的文章去你的版面刊登,我不知道要怎么样才能表达我对你的谢意。感激《特区教育》的记者陈锋老师,您给我写了那么长的专访稿,一定很费神。感激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建伟先生,感激您在百忙之中还抽空点评我的作品,并给予了过分的赞誉;我母亲曾是您的弟子,我好羡慕她有您这样的老师!感激深圳市语文教研员程少堂老师,您说我是一个“作家坯子”,我很惶恐,但我一定朝着“作家”这个目标去努力!深深地感激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先生,感激百事缠身的您居然肯为我这个默默无闻的高一女生的一本平淡无奇的书写序!我想这应是我15年的人生岁月里得到的最大的光荣! 感激出版社的编辑老师,听母亲说你们要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地校对我的稿子,想到其中的烦琐和无趣,我就感动莫名。 感激世间所有的一切,让我获得了思想和写作灵感的一切。 唯有深深的感激! 2009年12月17日 书评(媒体评论) 我这几年跟广大的青少年写手有非常广泛的接触,已经深刻地感觉到现在小孩的秋意太重,一些初涉人世的少年,一写东西就满嘴苍凉。但是谢然这个孩子跟一般的少年写手不一样,从谢然的文字里,可以看到她天性的阳光和醇厚,而阳光和醇厚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少年非常可贵的品质。读她的文字,我常常被感动,这是一种自然的感动。 ——“阳光写作”发起人、著名作家曹文轩 谢然的作品很细腻,最让我感兴趣的是她观察的细腻。我敢肯定,她被人称为小才女,她下笔千言倚马可待,都是以观察的细腻为前提的。 ——“语文味”教学流派创始人、华南师范大学 硕士生导师、深圳市语文教研员程少堂 喜欢深夜读谢然的文字,慢慢地读、细细地品。文如其人,她的文字自然不加矫饰,而且极富张力,感情细腻而又收敛有度,那些灵动冷静的极富情感的文字经常能打动经历了不少世事的我。 ——深圳市田东中学高级教师王芬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