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霍金的赌注--物理巨匠的争吵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日)竹内薰
出版社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日本著名的科普作家竹内先生所著《霍金的赌注--物理巨匠的争吵》这本书,不但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物理学巨匠们辉煌的科学业绩,在逆境中奋进的鲜为人知的坎坷人生,而且以栩栩如生的文笔讲述这些伟人之间围绕一些科学问题而“争吵”的有趣故事。

在这本书里您将解读出通往现代物理学的道路!

内容推荐

那些天才们的“伟大头脑”也曾有边如此的烦恼和苦情……

连天才的爱因斯坦都没能战胜的对手会是谁?

伽利略真的说过“地球还是在旋转”这句话吗?

神士科学家和桑巴鼓手的关系原来如犬猴?

“宇宙初期的时间是虚数”,这是怎么一回事?

玛丽亚·居里还有新的恋情?

被祖国遗弃的物理学家转变成思想家?

从《霍金的“赌注”——物理巨匠的“争吵”》中,您将解读出通往现代物理学的道路!

目录

1 物理学家必备的是实力还是人脉?——费曼对盖尔曼

 1.1 认真有余的盖尔曼和认真不足的费曼

 1.2 善于取名的盖尔曼

 1.3 围绕“弱力”展开的争论

 1.4 性格和业绩都具有魅力的费曼

 1.5 从敬重到憎恨

 参考文献

2 历经350年与无数白痴的斗争——伽利略对罗马教皇

 2.1 伽利略和无数的白痴

 2.2 伽利略发现了相对性原理

 2.3 第一次审判的序曲

 2.4 第一次审判——《圣经》和科学的并存

 2.5 异端审问的内幕 

 2.6 第二次审判前后 背叛的序曲

 2.7 第二次审判的结局一 罗马教皇的把戏

 2.8 人近黄昏的伽利略

 参考文献

3 永远互不理解的两个人——爱因斯坦对玻尔

 3.1 实在论和实证论 

 3.2 量子既是粒子又是波

 3.3 争论的第一回合:双缝实验

 3.4 争论的第二回合:爱因斯坦箱子

 3.5 争论的第三回合:EPR佯谬

 3.6 超光速是否可能?

 3.7 量子好比彩票? 

 3.8 爱冈斯坦到底没有服输

 参考文献

4 商业模式的物理学奖——诺贝尔奖对富兰克林奖章

 4.1 日本人喜欢诺贝尔奖

 4.2 获奖的秘诀是“长寿”?

 4.3 世界上最保守的奖项

 4.4 对伟大的诺贝尔奖的几点质疑

 4.5 啦啦啦科学奖

 4.6 日本人和富兰克林奖章

 4.7 不走运的日本科学家

 4.8 诺贝尔奖,一人胜出的理由 

 参考文献

5 被打成异端分子的科学家——玻姆对美利坚“帝国”

 5.1 孤立而清高的物理学家

 5.2 “反红色恐怖”时代产生的悲剧

 5.3 不死不活的猫

 5.4 漂亮的解释与丑陋的解释

 5.5 被忽略的诺贝尔奖级的发现 

 5.6 重要的是场还是势? 

 5.7 量子论和东方思想的相遇 

 5.8 万物皆存在联系

 参考文献

6 超级秀才物理学家的独奏曲——朗道对斯大林

 6.1 为超级秀才编写的超级秀才的物理学教材

 6.2前苏联的异端儿朗道

 6.3 西欧的动荡

 6.4 他曾与斯大林领导的政治体制进行过斗争

 6.5 被逮捕的真相一朗道的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异

 6.6 从入狱到被释放一需要的是聪明的头脑

 6.7 托被逮捕的福获得诺贝尔奖?

 6.8 超级秀才的悲剧

 参考文献

7 在逆境中奋进的一生——玛丽亚·居里对歧视

 7.1 从居里夫人到玛丽亚·居里 

 7.2 她的存在本身就能对周同产生正面影响

 7.3 突如其来的悲剧

 7.4 美丽而闪亮的镭光

 7.5 四次获诺贝尔奖的家族

 7.6 被放射性物质污染的一封信 

 7.7 在斗争中奋进的玛丽亚·居里

 参考文献

8 天才之间的烦恼和矛盾——汤川秀树对朝永振一郎

 8.1 日本物理学界的超级明星 

 8.2 黑暗的德国留学生活

 8.3 非凡的科学解说家——朝永 

 8.4 白昼中的星星和介子

 8.5 文学美和物理学美是相同的吗?

 8.6 没有得到父亲好评的汤川的童年

 8.7 两位优秀的同路人

 8.8 原子核为什么不离散? 

 8.9 无穷大的永久消除

 8.10 伟大的物理学家都睡眠不好

 参考文献

9 居住在不同世界的师徒——霍金对彭罗斯

 9.1 轮椅上的牛顿

 9.2 具有爵士称号的物理学家

 9.3 扭量理论作废了吗? 

 9.4 什么是奇异点? 

 9.5 “视界”是模糊不清的吗? 

 9.6 实在论和实证论的争论

 9.7 “虚时间”是实证论的代表性概念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费曼的业绩是面向大众的和普及性的。在脱衣舞酒吧边吃喝边进行科学计算的费曼,和在法式酒吧里边喝高级葡萄酒边思索该从哪一部小说引用物理术语的盖尔曼的个人风采确实是大不相同。假如有人问我,到底哪一位更具亲和力,那我的回答还是费曼。

有一件反映费曼亲和力的小插曲。那是关于他和他的第一任夫人艾琳的故事。费曼曾经到离家很远的洛斯阿拉莫斯参加美国当时的“曼哈顿计划”,进行原子弹的开发研究。有一天费曼突然得到他夫人艾琳去世的消息,他立刻去夫人所在的医院,瞻仰夫人的遗容并举行简单的葬礼后回到研究所。费曼的同僚们理解他沉重的心情,想安慰他,但他们没曾料到,费曼回研究所后的第一句话就是“那项工程的进展如何?”,就好像从未发生任何事情一样。

据说,几个月以后的一天,费曼在一家商店看到一件女用礼服,感觉那件礼服很适合自己故的夫人穿,并引发对已故大人的思念。几个月以来压在心头的思念之情一下子爆发出来,无法抑制而泪流满面。这实在是一个很有人情味的感人肺腑的故事。费曼的著作之所以能够那样吸引人,原因之一也许就是他那种充满字里行间的人情味。还有很多有关费曼的故事,读者在《别闹了,费曼先生》一书中可以读到。

当然,费曼和盖尔曼这两个人的关系并不是一开始就不好。其实,盖尔曼曾经还很敬重费曼。原来在芝加哥大学任教的盖尔曼,不理校方“如果你继续留在芝加哥大学,工资可以提高两倍”的诱惑,坚持去加州理工学院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跟费曼一起工作。

但是,到了加州理工学院以后,盖尔曼发现,这位自己曾如此敬重的、慕名而来的费曼,实际上(从盖尔曼看来)是一个很不讲礼节的与自己是截然不同性格的人。甚至感觉到是与自己水火不相容的人。此时,彬彬有礼的绅士盖尔曼大概为遇到这样一个有霸气的费曼而烦恼和后悔不已吧。

盖尔曼回忆说,费曼这个人爱用“我……”这个词,他个性很强,谈什么事情都爱说“我自己……”,“我自己……”。对共同研究的成果,他也全然不顾合作者的感受,只强调自己的理解,从来不说“我们”两个字。“我很讨厌他夸夸其谈‘我……我……’的得意样子”。

即使是这样,喜欢费曼的独特个性,慕名而来的人还是络绎不绝。而对盖尔曼来说,他会为自己比费曼知识渊博和精益求精而感到自负吧。其实,《费曼物理学》,《别闹了,费曼先生》等著作也是因为他有了周围的那些朋友的协助才得以问世。这就是说,他的人格魅力促使有那么多人愿意协助他出这些书。除了费曼的幽默和出众的演讲能力,如果没有周围那些人的支持和协助,这些书也不一定能够问世。遗憾的是盖尔曼的周围没有能够把他所讲的内容编辑成书的人(也不清楚盖尔曼是否具有那样的演讲能力)。

不可思议的是,在讲演中爱强调“我”的费曼,周围有很多支持者,在他的书中,也将“我”改写成“我们”。一般考虑,好像被孤立的应该是费曼,但实际上被孤立的总是盖尔曼,而不是费曼,其原因也许就在这里。看来很像日本的长岛茂雄(日本著名棒球手——译者注)的特征。

在这里,我想插几句题外话。我曾经作为讲师在文化学院讲授过《费曼物理学》。令人惊奇的是,我虽然把大学的物理学教材作为一个普通的文化学院的教材讲授,但每一次讲演,教室里都座无虚席。就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看到,费曼是一位多么有人脉的物理学家!

看起来坎坷的盖尔曼,在他40岁那一年就独立地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不像二三个人一起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费曼,盖尔曼的诺贝尔奖金当然是归他一个人所有。学术界对他的评价很高,无论到哪里,他都被人们称赞为物理学大师。从旁人看,好像盖尔曼不该再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那么他自己到底怎么想的呢?

盖尔曼不满的还是人脉或者说威望。费曼在人们心目中有威望的优势主要在于他的著作得到读者的喜爱,著作被大量出售。使盖尔曼耿耿于怀的事实大概是,费曼的书并不是费曼本人写的,而是别人把他讲过的内容加以整理出版而已。

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费曼的书是最畅销的书,而盖尔曼著作的销售量却少得可怜。盖尔曼对自己的书没有成为最畅销的书耿耿于怀,也许这是盖尔曼一直憎恨费曼的主要原因吧。

盖尔曼曾经在物理学专业期刊《Physics Today》(今日物理)上发表文章,表示对当时已去世的费曼的哀思。但在他的文章里,还是流露出对去世不到半年的费曼的不满,让周围的人惊奇地感觉到盖尔曼对费曼如此讨厌。曾经在盖尔曼心中对费曼的敬重,最后竟转变成百倍的憎恨。

但是,另一方的费曼却没有把盖尔曼的事情放在心上。据说,得到自己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消息以后,费曼曾对夫人说,“听说要给我诺贝尔物理学奖,但我还听说办手续挺麻烦,干脆拒绝接受算了。”但后来当记者来电话说,“拒绝接受奖是更麻烦的事情”后,他才接受诺贝尔物理学奖。可见费曼对名誉和地位是何等的不在意。

一个是渴望人脉和业绩的人,一个是热衷于敲打自己喜爱的桑巴鼓而不在乎那些人气和业绩的人,这样性格截然不同的两个人本来就很难和谐相处。如果这两个人不是在同一个大学工作,或者住在不同地方,只是在偶然的机会见面,那他们也许能够建立和谐相处的关系。可以想像,同在一个楼,工作在不同研究室,又具有截然不同性格的他们之间的关系。P16-19

序言

亲爱的读者,我想您一定还记得历史上的科学伟人,如伽利略、牛顿、居里夫人、爱因斯坦等,但您可能并不了解这些伟人波澜壮阔的科学人生和辉煌的业绩。我想很多读者可能更不十分了解这些科学家坎坷的生活道路和烦恼以及科学巨人之间为围绕一些科学问题互相“争吵”的有趣故事。

日本著名的科普作家竹内先生所著《■■物理学者》这本书,不但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物理学巨匠们辉煌的科学业绩,在逆境中奋进的鲜为人知的坎坷人生,而且以栩栩如生的文笔讲述这些伟人之间围绕一些科学问题而“争吵”的有趣故事。

阅读本书,您可以了解到近代科学基础的奠基人伽利略的坎坷人生;把一生献给放射性科学事业,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的鲜为人知的私生活和烦恼;做出诺贝尔奖级的科学成果,但却因受到美国政府和一些物理学同行的歧视而没能获奖的量子物理学家玻姆的遭遇;创立相对论,从根本上改变人类传统时空观念的爱因斯坦和当年的哥本哈根学派的领袖玻尔,围绕量子力学的基本问题所进行的长时间的“争吵”等等。

我想,通过对这些科学家的辉煌业绩的了解,随着科学家之间“争吵”的进行,您必将会伴随他们在令人快乐的物理世界中漫游。从中您也可以得到一些启迪,像他(她)们那样思考和领略令人激动的科学奥秘。当然,您也会感受到,“科学家”是如此可歌可泣、亲切可爱……

译者

2009年4月

于大连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2:2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