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丹顶鹤的那些事儿(黑眼睛大地的精灵)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张华北
出版社 学林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以散文笔法,为一对丹顶鹤伉俪的悲欢而牵心,为丹顶鹤日渐恶化的生存环境而担忧,在那些美好悠久的鹤文化中流连。作品熔文学性、知识性、科普性于一炉,让读者在这部内容博识、语言精练隽永、叙述细腻生动的作品中受到感动。

内容推荐

丹顶鹤,是濒于灭绝的野生保护动物,美称“湿地之神”。本书淋漓尽致地描写了丹顶鹤由春到冬,由孵化、生长到迁徙的过程;展示丹顶鹤的美丽、善舞、善歌、高雅的特质;融会了中国鹤文化的精华;呼唤人类保护环境意识的觉醒。

目录

一、天使鸟儿万里咸至(鹤飞篇)

 浩浩南迁

 湿地仙禽

 迎接黎明

 芦荡冬景

 美禽丽彩

 鹤园放飞

 冬田水碧

 冲霄云霓

 仙鹤飞翔

 迁之嘉地

二、翩翩起舞天地动情(鹤舞篇)

 大洼早春

 飞去向海

 鸟的天堂

 鹤舞翩翩

 孤鹤之舞

 鹤舞之赞

 怀念飞鹤

 怀念大鵟

 怀念美鹬

 怀念燕子

三、引吭高歌传音九皋(鹤鸣篇)

 飞到扎龙

 引吭高歌

 美丽故乡

 共筑爱巢

 断喙之鹤

 孤独公子

 情系仙鹤

 姐姐事业

 新的生命

 火起草洼

 怀念白鹳

 怀念百灵

 扎龙之痛

 神圣家园

四、鸟中寿星仙逸敷色(鹤寿篇)

 黄河水暖

 灵鹤美姿

 鹤寿之赞

 仙鹤入画

 千鹤湘绣

 国之名片

 仙逸之鸟

 白鹤仙女

 樵夫救鹤

 尊鹤民族

 懿公好鹤

 华亭鹤唳

 吴王鹤市

 风声鹤唳

 骑鹤扬州

 威武鹤神

五、鸟中君子情动自然(鹤美篇)

 双台河口

 兴凯湖畔

 君子之鸟

 梅妻鹤子

 情鸟之赞

 灵鹤有情

 怀念天鹅

 怀念小鸭

 鹤群翔空

 瘗鹤之铭

 白鹤石梁

 鹤城扬州

 南北鹤亭

 黄鹤名楼

六、人鹤情深鹤魂之恋(鹤人篇)

 养鹤仙子

 仙鹤文化

 古今养鹤

 文人爱鹤

 人鹤绝唱

 老汉与鹤

 女孩救鹤

 幸运灰鹤

 伤鹤重生

 教授与鹤

 仙鹤骨笛

 远飞丹丹

 幸运安安

 灵鹤报恩

 鹤女报恩

 鹤妻故事

七、丹鹤之死天使之忧(鹤忧篇)

 双鹤之死

 凝视标本

 人鸟关系

 国鸟之美

 观鸟文明

 十万飞鸿

 鸟的功绩

 环境之忧

 走向文明

 鸟儿祈盼

附录 我国建立的有关丹顶鹤保护的自然保护区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浩浩南迁

初冬的天际,一层薄薄的雾霭漫开在整个目所能及的世界。左边是大海,那蔚蓝还是那么千年万年不变的蓝,遥无边际地与天光的分界线相接。长空里看海,海是平坦的,没有人们近在咫尺看到的那种惊涛骇浪。右边是平原,是山峦,青翠的麦田被纵横的阡陌分解成长方形、正方形。河流是银亮的白线,时粗时细,支流和主流组合成清晰的线网,如身体中的血脉,直伸到那一片片丛林和山体的结合处。山峦高耸,静静地观望着世间的四面八方。茂密的林带装饰着山峦,使它们的体态那么丰满,而不是裸露出瘦弱的脊梁。在陆与海激情的交吻处,界限分明,印痕连绵延伸,一直向前,时而凹时而凸,时而大幅度弯转,时而小距离回曲。沙滩上的白色线条是海与陆激荡起的浪。几千年、几万年了,海是博大浩瀚的伟男,陆是羞涩多变的女子,它们相依相爱,情愫缠绵,始终没有完结的日子。天国的鸟儿飞来了,它们背负着兴安岭的茫茫林海,背负着长白山的冰天雪地,背负着蒙古大草原的草场银湖,背负着西伯利亚的寒风冰原,日夜兼程向南飞翔而来。

素羽嗷然,偶影翔集,大群的丹顶鹤自然分成几组,组与组间没有明确的分别标志。时而几组相联成阵,连绵几公里长,鸣叫声此起彼伏,相告着各自的存在。时而几组相联横排,一齐向前,每一群心中都有一个目的地,每一只心中都向着这次长途的终极目标。

在飞行的旅途上,丹顶鹤是不知疲倦的神鸟。那轻盈的体态,由侧面看去,神鸟的头喙前伸,脚尽力后伸,略有下垂,身子成一个近似平行的流线。羽翅一上一下,有时一起扇动,用力地下压身边的空气,有时缓慢地机械地扇动,显得悠然而神逸。羽翅起落的频率可以慢慢数清。如果你从神鸟的后面看去,它们每一只的羽翼又都像一张长弓,一张尚未拉满的弦线悠长的长弓。

神鸟群奋力地飞行,向南再向南,带着天国的嘱托,带着天国的语言向南远行。一对丹顶鹤在距群鸟后几十公里处飘逸地飞来,沿着大队飞翔的路线,只是比它们的航线要高一些。早晨飘落的雪花湿润了鹤背上的羽毛。阳光照过来,每一只身上蒸腾起不易察觉的淡淡水雾,融进蒙蒙的雾霭里。它们的故乡,向北是那片宏阔的湿地,向南是东海边广袤的苇丛。一年一度,神鸟来往于两地,真正的寒冬似乎离它们很远。

天宇澄旷,鹤群中有一对相邻地飞翔,雄的叫霄霄,雌的叫凌凌。霄霄十分呵护凌凌,它在羽翅上仰时,侧过鹤颈从右翅下看看凌凌,凌凌也常常从扬起的左翼下隙处用左眼的余光望望霄霄,还一声清脆的嘎嘎声。霄霄也总在此时不失时机地回报一嗓嘎声,声音中比凌凌呜叫更多了一些浑厚。有时霄霄会有意放慢羽翼的扇动,落在凌凌身后,看看凌凌身后伸直的黛黑的脚,那裸露的脚不会冷吧。有时霄霄会紧扇双翼,飞临在凌凌上方,下俯凌凌奋飞的姿态,很想为它助上一羽之力;有时霄霄又会落到凌凌的下方,上仰起头,看凌凌优美的翔姿,为它的倾尽力量向前的姿势欣慰,因为前方有它们的共同理想。更多的时候,霄霄飞翔在凌凌前方,为凌凌提供一个减少气流阻力的小角,使凌凌减少体力的消耗。它们的父母兄弟也总是在队伍的前面,奋飞向前。

风突然加大了力度,从右侧刮来,鹤群的前后一字形被风向左平移了几十米,领头的鹤坚定地向前,身后的队形很快调整为一条顺风的斜线,继续前行。风又小了一些,太阳在朦胧的天光下缓缓地滑向西天。看不到太阳明晰的轮廓,只是感觉到它那光明聚集耀眼的地方。鹤群要继续飞行,霄霄知道它们的目的地已不会太远了。

天光有些黯淡起来,鸟云越集越多,整个天穹呈现出淡墨色。鹤群身下的田畴、阡陌、河渠、山林间闪亮起了一盏盏灯火,或星星点点,或密密集集,像由天上撒向人间的夜明珠儿。

天色更加暗下来,云层在鹤群的上方飘浮,已聚集得越来越厚如抹不开的浓墨。鹤群又向下降低了许多,但不至于挨上那地面上的楼宇尖顶或一闪而过的高架铁塔、黑烟滚滚和白烟缭绕的烟囱。轰隆隆、轰隆隆,闪电划开了鸟黑的云层,照亮了依然飞行的鹤群,就像一条耀眼的白练。轰隆隆、轰隆隆,霄霄和凌凌感觉头上、颈上有雨点轻轻击打。蓦然间,雨点越来越密了,击打在双翼上,它们看见了闪电下羽翼溅起的雨珠在飞,鹤群没有降落,一直向前,很快冲出了雨层。

鹤群上方的鸟云变得薄起来,夜空也变得清亮起来,也许是天雨洗净了天空。透过云层可见云上的那轮明月,可见夜空里的星辰。霄霄、凌凌身上被雨淋湿的羽毛也慢慢变得轻松,不像刚才那么沉重。终于,头鹤降低了飞行的高度。好闻的海腥味袭来,在一片片阔大的苇田滩涂上空,头鹤领着它们停止了前进的飞翔。它们开始盘旋。水光倒映着天上的星辰、倒映着明月。芦苇摇动的沙沙声传来。已先于它们而来的鹤群在刈过的空旷的苇田里鸣叫,似在迎接着小队鹤群的到来。霄霄在前、凌凌在后,它们降低着高度,滑翔着,羽翅静止地与地面越来越近。它们两脚叉开,羽翼伸长着接触了地面。双脚有些麻木,在草地上向前跳动几下,收住了羽翼。鹤群开始大会师。霄霄和凌凌兴奋地和着鹤群,一起伸长脖颈欢唱着丹顶鹤的欢乐颂。

湿地仙禽

鹤的命名源于人类,而鹤的起源又要比人类早了六千万年,鹤和天鹅、大雁、野鸭以及世界上九千七百八十七种鸟一样,它们的共同祖先是始祖鸟。在辽宁省朝阳市北票四合屯发现的原始祖鸟、在欧洲发现的始祖鸟或许是它们的祖先,而那些祖先生活在不可思议的早白垩纪,距今已有一点五亿年。最早的古鹤类生活于新生代第三纪的始新世。中新世的旧大陆上古鹤类、原冠鹤类和中新鹤类已是家族兴旺。地球变迁,新大陆形成。鹤科又分两个亚科,即冠鹤亚科和鹤亚科。考古发现,冠鹤亚科的化石属于三千七百万年至五千四百万年前的始新世,已知有十一种冠鹤生活在约五千万年前的欧洲和北美洲。

原冠鹤和加拿大鹤大约生息在四千万年前。那时,地球的北部大陆气候温暖,湿地连绵,是鹤类最初的伊甸园。三十多种鹤欢聚在树林里、沼泽中,几千万年在万物赖以生存的地球变迁中转瞬过去。地球内部的躁动,连绵不断的造山运动,隆起了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落基山和安第斯山,地球像裸露的野人穿上了衣服,一个粗犷的汉子似乎正渐渐地起来。但它的野性时常爆发。第四纪冰川铺天盖地而来,无情地毁灭它的大批子民,大片的湿地被没有生物痕迹的冰川和突兀的大山取而代之。温暖的气候被无情地挤走,美丽的冠鹤栖息地也被无情地压缩到非洲那紧临赤道炎热的地方。地球北部悬殊的变化,各种残存的鹤类在不同环境里进化。遥远的四千万年前,三十多种鹤减灭了一半,冠鹤亚科仅有两种在非洲中南部幸存下来。鹤亚科化石最早见于中世纪,约五百万至二千四百万年前,七种已灭绝,现尚存十三种。在鸟族这个大家庭里还有十五种鹤飞翔在世界各大洲。

霄霄、凌凌它们这个大家庭一时热闹起来。夜风轻轻地吹来,摇动了水边的苇。呱呱、呱呱,野鸭在喧闹一番后又恢复了平静。咚,有鱼企图跃出水面又被水亲密地收回。或许那是条鲫鱼,被黑壮的鸟鱼追逐,但霄霄不知那鲫鱼能不能逃脱。

霄霄知道,在这个大家庭里它们不会孤单。它曾和白枕鹤擦肩飞过,白枕鹤一身的灰白,颈背和喉又是白色,伸长的腿是很美的绯红,一脸红羞的它怕见生一般,匆匆地飞去隐进了苇丛里。有次霄霄和三只灰鹤在苇荡边觅食,灰鹤披一身灰色的大氅,眼后的白像画上去的一直抹到颈背。灰鹤头上也有像霄霄一样的红顶,不过又要小得多,而且周边被黑色包围显得小气。霄霄还和个子小些的白头鹤邂逅在一个苇荡里。白头鹤那白色的头顶前黑中有红,颈部洁白,与全身的黑反差鲜明,那黑黑得深沉,霄霄也很喜欢。霄霄记得在遥远的北方,它们还和蓑衣鹤一起飞在大草洼上空,蓑衣鹤蓝灰色的身羽是那么优雅,颈上、胸上的黛黑垂得好长,像披戴的蓑衣,头上的白色长羽披散开来颇有种浪漫情调。霄霄最欣赏的还是那群白鹤,它们展翅飞翔时,“分行似度云,扬影疑翅雪”,除那羽尖像蘸过墨,全身是一尘不染的洁白,腿露两支粉红,颊也红得很美。那年,霄霄还在一群野鸭中见到一只形单影只的沙丘鹤,那鹤颊上施着粉白,头额鲜红,全身的灰衣显得它娇小秀气,羞于见生。它是怎样与家族失散飞来的,霄霄也不想知道。在中国,还有霄霄没有见过的赤颈鹤,它身高体大,红颈红脸红腿,全身灰黑,唯有在几千里外的西南边陲和高峻的喜马拉雅山脉以南才能见到它们的身影。

在世界鹤类的名册上,十五种鹤在中国即有九种。也许那美丽的美洲鹤、非洲的肉垂鹤、澳洲的澳洲鹤,还有中非和西非的黑鹳鹤、南非的蓝鹤、东非的灰冠鹤、北美的加拿大鹤(沙丘鹤)都很难与中国的鹤相遇。它们天各一方,坚守着自己的领地,流连于自己的家园。灰冠鹤的头饰异常地美丽,黑头,白脸,浅蓝灰色的颈,脸上方、头颈下红色肉垂异常鲜艳夺目,最奇特的是头上一大丛散开的金色头冠,如金光熠熠的王冠。非洲的冠鹤还遗存了几千万年前鸟能栖树的特点,是唯一能夜栖于树上以避猛兽的鹤了。

那只与霄霄相识的沙丘鹤知道,它的家族是世界上最大的鹤类家族,主要生活在北美。它们群飞时如遮天蔽日的鸟云,它们落水即能遮住一片片明亮的水塘。它们不像其他家族已寥寥可数、岌岌可危,而是浩浩荡荡、颇为壮观的六十万只的大军团。霄霄知道,最美的还是自己的家族,它们脸颈是黑色,次级、三级飞羽也是一片黛墨,收起羽翅时黑色聚拢在尾部,如穿上一身洁白的衣裳配以黑色超短裙。腿修长而黑,亭亭玉立的姿态,优雅动人。耳羽后的白色带直至颈背,头顶那一圆彤红灼灼夺目。

那是近半个世纪前的初夏,还是懵懂少年郎的我从四千里外的川南来到渤海边。看惯了高峻嵯峨、连绵起伏的青山的我,在这片坦荡广袤的大草洼边,惊愕地停下了脚步。从此,命运把我留在了这片神奇苍茫的土地上。

春来,听着大雁声声,看群群候鸟由南方翩翩飞来;夏归,走进大洼听鸟儿伴着鱼跃声无休止地喧鸣;秋至,在芦花飞扬的大洼上空,看鸟儿俯仰群翔,为南迁试飞着劲羽、计划着日程;冬临,听盘旋的苍鹰在簌簌寒风中的羽翼振动声,和那些喜鹊、麻雀等留鸟在雪原中略显孤寂的鸣唱。大洼边,我偷看着鸟儿缠绵交欢,听着它们喋喋私语声长大;大洼边,我追逐着鱼儿,听着它们水中的嬉笑声长大;大洼边,我数着飞来的丹顶鹤和天鹅,听着它们高亢的歌声长大;大洼边,我荡着小船,听着船儿擦过苇蒲湿润的声响长大。

第一次见到丹顶鹤,就是在南大港这个大草洼。早春,寒凝初开的大洼绿水荡漾,三只丹顶鹤落在大洼的深处。不远处还有十几只天鹅相伴。凛凛大气的丹顶鹤散发着美丽的神采,或洗浴、或梳翎、或觅食,高雅中透着神逸。我敢说,那是最有魅力最有气质的鸟儿了。从那年起,每年春,我要去大洼看丹顶鹤,或是打电话问那里的朋友:丹顶鹤飞回来了吗?十几年了,寄托着我年年的牵挂,年年的久盼。

于是,对鸟儿的喜爱常在我心中萦绕,对鸟儿的情怀也就不断由笔端落在纸上。画家用线条和七彩描绘洼里的鸟儿,而我却用祖先留下的几千个汉字描绘鸟儿。洼里鸟儿的舞姿、鸟儿的鸣唱、鸟儿的情爱、鸟儿的靓羽,还有那鸟儿与人割舍不断的情意和愤懑。一齐在纸上飞扬着。

P1-6

序言

庚寅春节前夕,在北京参加一个老朋友的聚会,见到了青年作家红孩,没等我问他忙什么,红孩便先声夺人了——他和高桦同志主编了一套“黑眼睛——大地的精灵”生态文学丛书,即将由学林出版社出版,要求我给写个序言。忝列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副会长的我,因为平素贡献甚微,提起有关野生动物的事,每每深感愧疚。既临春节长假,焉能不贡献一把?就这样,尽管心里没有把握,还是把这“令箭”请将下来。

这套“黑眼睛——大地的精灵”生态文学丛书第一辑共三部。即王宗仁著《藏羚羊的那些事儿》、方敏著《大熊猫的那些事儿》和张华北著《丹顶鹤的那些事儿》。三位作者中,王宗仁和方敏我都很熟悉,他们此前都写过大量生态文学作品且获得广泛好评。张华北我不熟,听红孩介绍他在河北沧州市南大港管理局工作,那地方有很多的芦苇,是有名的湿地保护区。参与生态文学写作的作家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面孔,这使我颇感振奋。这些年,随着人们对生态保护的逐步认识,全国出现了很多志愿者。也有越来越多的作家自觉地投入于这一事业。相对而言,更多有影响力和话语权的人士加入进来,或许会发挥更大的舆论影响作用。

记得在1991年,经当时的王蒙、冯牧、袁鹰、雷加、赵大年等几十名作家发起,在高桦的具体主持下,成立了环境文学研究会,同时出版了专以发表生态文学作品为主的文学杂志《绿叶》,在全国引起了很大反响。作为发起人中的一个,我本人在当年不过是一个追随者,然而总结近二十年来的收获,无论是环境意识的启迪还是生态知识的增长,应是获益匪浅的。如今,生态文学在全国已经成为令人瞩目的文学题材。2005年,受国家林业部门的邀请,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成立了一个以宣传生态保护为宗旨的作家联谊会。2006年,鉴于一些濒危野生动物已经到了抢救的非常时期,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从作家联谊会里选出一部分人作为野生动物形象代言人和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委员。如我所知道的张抗抗代言东北虎、舒乙代言雉鸡、王宗仁代言藏羚羊、赵大年代言大象等,几乎每一位代言人都任劳任怨、恪尽职守,或深入保护基地,著书撰文,或奔走社会各界,呐喊呼吁。相比之下,担任扬子鳄形象代言人的我,真是惭愧得很。由于工作繁忙,除了一篇小文,至今我还没能真正为扬子鳄写出过像样的文字来。虽则如此,我的心还是关注着野生动物保护的,每每从报刊上看到有关野生动物的文章,我都格外留心。2010年全国人大、政协召开期间,媒体报道沈阳野生动物园有十一只东北虎因饥饿致死的消息,真令人扼腕。我认为,对珍稀动物漠然至此,领导者的责任是不能不追究的。此前,我还听说某君人工饲养东北虎,居然养到几百只,以至于债台高筑,举步维艰,同样令人担忧。我以为,对于生态保护,光靠林业部门、环保部门和作家们的呼吁远远不够,必须为生态保护立法,野生动物的尊严和生命才得以保证。话又说回来,倡导生态伦理道德,提倡生命平等,宣传生态知识,提升我们民族的道德水准和思想境界,也是不可或缺的。方兴未艾的生态文学,应是国民情感建设、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我知道,从事生态文学创作很艰辛,需要进行大量采访,有时还要冒着挺大的风险。采访回来,还要看大量的资料,最重要的是要把那些科学的东西转化为科普性的文字,乃至于还要让这些形象生动起来,以便让更多的人,特别是中小学生们阅读,这需要更加艰辛的劳动。据红孩说,本套书每本字数都在二十万字左右,图片很多,文字力求做到文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我认为这非常好。我相信,这套书出来后一定会受到各界读者的喜欢。不论作为一个多年的文学写作者、组织者,还是作为一直关心生态保护的志愿者,我都愿积极地推介这套书。在此,向王宗仁、方敏、张华北以及一切关心野生动物保护的文学先行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2010年4月

后记

去年底,当一项为濒于灭绝的丹顶鹤欢欣歌唱和痛心疾呼的任务交给我时,我欣然接下了这个有着神圣意义的任务。

我背起简陋的背包,自费走进盐城浩浩无边的芦苇荡、走进茫茫无际的黄河口、走进苍苍辽阔的辽河口、走进嘎嘎鹤鸣的向海、走进翩翩鹤飞的莫莫格。在丹顶鹤的故乡扎龙,看丹顶鹤起起落落;在丹顶鹤的家园兴凯湖畔,听丹顶鹤鸣唤声声。夜晚,我在火车车轮伴奏声中睡去,仿佛听见丹顶鹤在九天的长唳;白天,我怀揣着几只面包,在芦苇荡中寻觅丹顶鹤的美姿。冬去春来,我行程八千多里,纵跨六省,从丹顶鹤的越冬地到飞越地,再到栖息地、孵化地。我追踪着洁白如云的鹤群,我感受着它们奇姿异彩的神韵。当我完成这部书稿时,丹顶鹤已时刻在我心中不尽地飞翔。

在人类自诩幻想和力量无穷大的今天,我不由得为钟爱的丹顶鹤担忧不已。它们的栖息地越来越少,它们万千年来的自由阔大的空间已经变得狭窄,似乎容不下那展开的翅膀;它们在试图主宰世界的人类面前变得妄自菲薄起来,即将无奈地屈从于人类笼养下舒适的生活;在人类不断创造的污染和威胁面前,它们的生殖和成活能力低于了它们的愿望不知多少倍。一种即将在人类的设计下才能苟延残喘的美禽,无论人类为它戴上多么美好的面纱,其遭遇无疑都是自然界的一个悲剧。

当我们追溯生命的起源时竟然发现:地球上出现过三亿种生物,已发现、鉴别命名的达二百万种之多,其中动物一百五十万种、植物四十万种,但只是生命总数的一百五十分之一。所有的物种,又都是地球表层无机环境中无中生有式衍生和进化而来。如今有三万种植物濒临灭绝,每年灭绝的高等植物达二百种。仅20世纪以来,三千八百种哺乳动物已被消灭一百一十种,六百种等待着记人被灭亡的名单。鸟儿也由十六万种减少到不足一万种。在中国一千三百多种鸟中,许多像丹顶鹤这样的鸟族的命运已岌岌可危。

很难想象,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已被破坏得如此面目全非、千疮百孔,那几经遏止的人口压力、空气污染、水源污染和短缺、土壤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森林面积急剧减少,难以停下匆匆的脚步。仅仅因人类工业化而形成的温室效应,就引起了大气环流的紊乱而不可收拾:大风、大水、干旱、森林大火、沙尘暴,极地冰盖融化、冰川退缩、江河源头干燥和地表荒漠化、极地上空空洞扩大等现象已接踵而来。

当破坏了自然系统天然合理的生命状态以后,人类必将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和报复。许多环境问题发生的关键,在于人类无视和颠倒了保护自然环境和继续生存发展的关系。人类常常陶醉于虚无主义之中而不能自拔。自然环境是人类的母亲,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又多么地艰难和漫长。

我们在大自然中享受着地球母亲的温暖,我们爱我们的母亲。为她拭去悲伤的眼泪,为她擦去脸上的污浊,怎不是儿女们的责任?我把这本书献给读者,多么希望它能感染每一个有良知的读者,多么希望大家都来热爱大自然创造的精灵丹顶鹤,都来热爱我们的大自然母亲。

我在酷暑中写完文稿的最后一个字。当这本书即将付梓之际,我十分感谢国家林业局、中国散文学会、学林出版社对这套丛书的策划、指导和关注,十分感谢在考察中得到黄河三角洲、盐城、盘锦、扎龙等自然保护区的支持,对刘月良、单凯、陈浩、王会、王本道、戚英发等同志的鼎助谨致谢意。

愿丹顶鹤在美丽的湿地上长鸣,愿丹顶鹤在蓝天上永远飞翔。

2008年7月13日于南大港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8:0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