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全面、立体地介绍可可西里和藏羚羊的生态散文专集。作者把他五十多年,特别是最近几年间目睹的可可西里的变化和藏羚羊的命运以及自己的感受,用灵动的文字记录了下来,其中不乏感人的故事情节,可读性颇强。阅读此书等于亲历了一回可可西里。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藏羚羊的那些事儿(黑眼睛大地的精灵)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王宗仁 |
出版社 | 学林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全面、立体地介绍可可西里和藏羚羊的生态散文专集。作者把他五十多年,特别是最近几年间目睹的可可西里的变化和藏羚羊的命运以及自己的感受,用灵动的文字记录了下来,其中不乏感人的故事情节,可读性颇强。阅读此书等于亲历了一回可可西里。 内容推荐 作者当年一篇散文《藏羚羊跪拜》,把国人的目光引向了可可西里。您想知道可可西里为什么会成为藏羚羊的自由天地?还想知道后来一度又是怎样变成藏羚羊的坟墓?请读这本书…… 目录 藏羚羊背上的可可西里——可可西里和藏羚羊 藏羚羊跪拜 逃不脱枪口的藏羚羊 可可西里的黎明 太阳里的藏羚羊 迷途的藏羚羊 五道梁的第五户来客 藏羚羊和鸟有故事,兵也有故事 两个抱藏羚羊的女孩 兵和藏羚羊 谁的藏靴晾在草滩 为什么可可西里没有琴声——一个志愿者的爱情手记 可可西里历史上那个滴血的日子——藏人索南达杰的悲壮故事 试读章节 这个世界上有些事情很奇特。这个世界上有些事情却很平常。奇特的一直奇特着,久而久之也就淡为平常了。真有这事?可可西里为证。 可可西里,这四个字透着怪味,好像从国外引进而来。我相信任何一个第一次触摸它的人,大多不明其意。尤其是近些年,因了藏羚羊这个精灵突如其来地撞进国人生活,可可西里,这四个字的出镜率一路飙升。从乡间打麦场的草庵到城街胡同游的三轮车上,多少人都津津乐道着可可西里。不甘寂寞的人总是乘这乐和劲出来凑热闹,他们像选到了黄道吉日似的,凭着从半道截来的那点一知半解的资料,再加上合理的虚拟和想象,今日编一个藏羚羊蓝色的梦,明天写一部可可西里畅想曲。哇!原本一过客俨然成了高原的“受害者”,缺氧把他们撞击得死去活来。可可西里严重缺氧吗?看看他们笔下解释的可可西里这四个字的含义:“美丽的藏羚羊故乡。” 就这样,原本一块清纯的净土,被这些半路杀出的程咬金炒得沸沸扬扬,好像成了走出深山的美女。 “可可西里”一词系蒙古语,译成汉语是“神秘的少女”或“美丽的少女”的意思。也有人译为“青色的山峦”或“青色的高原”,后者是吐谷浑语的译义。早在隋唐时期,曾经有战败的吐谷浑人逃避到可可西里无人区。吐谷浑,古代少数民族名,为鲜卑的一支,游牧于今辽宁锦县西北。 可可西里是人世间一块少见的神奇土地,这是不争的事实。我曾数十次亲临可可西里,每次到了那里或在遥远的京城想到遥远的它时,总会有这样一种渗心而舒爽的感觉:犹如无声的雪,落在窗台的干枝梅上,雪化了,梅更让我耐看。 这就是可可西里? 够诗意了,也很浪漫。只是虚了点,太飘渺。此刻,午夜。世界在另一边睡去。可可西里醒着,嗒嗒嗒的蹄声。藏羚羊!我开始和它交谈,窃窃私语…… 神奇的可可西里,究竟神在哪里,奇在何处? 神在它有一种野性的原始,荒芜的壮阔。奇在它托着昆仑山、唐古拉山和冈底斯山这三座中国的大山,怀抱着长江、黄河的发源地。可可西里有多大的胃口呀,它把横跨在新疆、青海、西藏三省区的一块呈现着雪峰、冰川、河流、湖泊、峡谷、温泉、草甸、沼泽、盆地、丘陵的高山台地,紧而不松地夹持于中间。这是除南极、北极之外的世界第三大无人区,被称为地球“第三极”。旷世罕见的雄伟峰峦装点着神秘的可可西里,它本身的平均海拔高度已经超过了四千米,从昆仑山口开始踏上它的边沿时就站在海拔四千三百米处了,所以人走进可可西里的感觉始终是踏着一片坡度缓缓的川地,少去了攀山登岭的险要。当然缺氧的折磨时刻存在着。这是科学测试的结论:海拔每升高一百米,年平均地温下降摄氏一度,冻土厚度就增加二十米。这里广泛分布着大面积的永冻地层。紫外线特别强烈,任何一个只需在可可西里步行穿行一天的游人,脸庞就轻而易举地变得红扑扑的像一块岩石的色泽了。气候干燥,气温相对差别很大,长年严寒。空气中的含氧量还不足内地的一半,人类难以长久居住。为数不多的游牧而来的藏、蒙、哈萨克族牧人,只在水草丰盛的季节偶尔露面阳坡山坡。游牧人是飘忽不定的云,择水而栖,择草而栖,择太阳而栖。这当然是旧皇历了,今日的可可西里已经摘掉了“无人区”的帽子。1954年青藏公路通车,解放军官兵率先成了可可西里第一代“公民”,紧接着公路沿线建起了道班房,养路工也落户了。恶劣的自然环境无情地改造和磨炼着他们,他们也以超凡的坚毅和赤诚改造着大自然。水引来了,树栽活了,菜种出来了。正是在这种“征服”和“被征服”的拉锯式较量中,人类和自然界才逐渐有了和谐相处的契机。 然而,可可西里真正的神奇在于它的野生动物,特别是藏羚羊。这也是那些爱凑热闹的人死拉硬拽地把可可西里这四个本来与藏羚羊无关的字嫁接在一起的妙处。嫁接是笨拙的,但这里确实是藏羚羊的天地。这些精灵们在这块荒野上生活得其乐无比,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再也找不到这样一块可以让它们自由自在的幸福家园了。今天,在中国乃至在全世界,只要一提起藏羚羊,人们就想到可可西里。抑或只要说到可可西里,大家就联想到藏羚羊。可可西里和藏羚羊。一对双胞胎女儿,引领着人们走进一块连接着大地和天空给我们惊奇和喜悦的天地。 可可西里遥远的地理位置和严酷的自然条件,在阻挡着人们走近它的同时,又为野生动物筑起了一道安全的屏障。千百年间,野生动物在这块广袤的世外桃源里毫无忌惮地奔跑跳跃、随意嬉戏、繁衍生息。生物资源极为丰富的青藏高原大约有二百三十多种野生动物,在可可西里就可以看到近乎一半。野牦牛、藏羚羊、盘羊、岩羊、野驴、雪豹、棕熊、猞猁、鹿、麝、喜马拉雅土拨鼠、长毛野兔等,在这里平安无事地送走了一个个白天和夜晚。在寒来暑往的季节里,它们度过了多少个欢乐的动物狂欢节。数百种野生动物中,以藏羚羊为最多。可可西里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藏羚羊生息的最主要地域。今天,当全世界的人们都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可可西里时,中国人的自豪感更多的不是闪射在脸上,而是应该脚踏实地做好保护这块宝地上每一种生灵的行之有效的工作。 藏羚羊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人又称它羚羊、长角羊。它是青藏高原上的特产动物,体形结构和生活习性都明显地反映了适合高原环境的特征。藏羚羊体形近似黄羊,但比黄羊大得多,体长一般在一百四十厘米左右。雄羊肩高可达七十九厘米以上,有一对长而扁的角,七十厘米还不止,角自头顶长出,除稍稍朝外偏斜外,几乎是垂直向上,挺拔高昂。侧看,似乎只有一只角,所以有人又称它为“独角兽”。藏羚羊最奇妙处在于,它的两条后腿间皮下长着一个直径大约两厘米的圆孔,孔边还有个皮盖子,奔跑时孔中充气如同皮囊,因而快捷如飞。它奔跑的速度每小时可以快达七十公里。那精灵真够敏捷了,风驰电掣般,整个身体变成了一道美丽的流线,时直时曲,十分耐看。此时你会感到整个可可西里乃至昆仑山都被它驮着飞了起来。驾驶员如果不把汽车的油门踩足的话根本就跑不过它。尤其是在青藏公路附近,藏羚羊在大老远的地方瞅见汽车或听到声音,四蹄一撂就没影儿了。这说的是最初,后来来往汽车多了,见惯不怪,它们还故意逗汽车玩,与汽车赛跑哩! 可可西里到底有多少藏羚羊? 答案众口不一。有人说二十万,也有文章冒到一百万。权威的数字应该是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的调查:1989年在青海玉树地区每平方公里约有藏羚羊一点五八只。1988年在青海沱沱河至五道梁一带,每平方公里为一点四七只。1991年在可可西里地区达到每平方公里为两点零八只。新疆的喀喇昆仑山到阿尔金山、昆仑山地区,每平方公里分别为零点六只、一点五只和一点三八只。据此,可以推算,如果可可西里的面积有四万五千平方公里,那么那时有藏羚羊九万三千六百余只。估计青藏高原那时藏羚羊的种群数量总共也就十六万多只。 回忆起我第一次在可可西里见到藏羚羊时的情景,耳畔还溅飞着那乱蹄奔腾的声响,历历在目,阵阵入耳。 P1-6 序言 庚寅春节前夕,在北京参加一个老朋友的聚会,见到了青年作家红孩,没等我问他忙什么,红孩便先声夺人了——他和高桦同志主编了一套“黑眼睛——大地的精灵”生态文学丛书,即将由学林出版社出版,要求我给写个序言。忝列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副会长的我,因为平素贡献甚微,提起有关野生动物的事,每每深感愧疚。既临春节长假,焉能不贡献一把?就这样,尽管心里没有把握,还是把这“令箭”请将下来。 这套“黑眼睛——大地的精灵”生态文学丛书第一辑共三部。即王宗仁著《藏羚羊的那些事儿》、方敏著《大熊猫的那些事儿》和张华北著《丹顶鹤的那些事儿》。三位作者中,王宗仁和方敏我都很熟悉,他们此前都写过大量生态文学作品且获得广泛好评。张华北我不熟,听红孩介绍他在河北沧州市南大港管理局工作,那地方有很多的芦苇,是有名的湿地保护区。参与生态文学写作的作家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面孔,这使我颇感振奋。这些年,随着人们对生态保护的逐步认识,全国出现了很多志愿者。也有越来越多的作家自觉地投入于这一事业。相对而言,更多有影响力和话语权的人士加入进来,或许会发挥更大的舆论影响作用。 记得在1991年,经当时的王蒙、冯牧、袁鹰、雷加、赵大年等几十名作家发起,在高桦的具体主持下,成立了环境文学研究会,同时出版了专以发表生态文学作品为主的文学杂志《绿叶》,在全国引起了很大反响。作为发起人中的一个,我本人在当年不过是一个追随者,然而总结近二十年来的收获,无论是环境意识的启迪还是生态知识的增长,应是获益匪浅的。如今,生态文学在全国已经成为令人瞩目的文学题材。2005年,受国家林业部门的邀请,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成立了一个以宣传生态保护为宗旨的作家联谊会。2006年,鉴于一些濒危野生动物已经到了抢救的非常时期,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从作家联谊会里选出一部分人作为野生动物形象代言人和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委员。如我所知道的张抗抗代言东北虎、舒乙代言雉鸡、王宗仁代言藏羚羊、赵大年代言大象等,几乎每一位代言人都任劳任怨、恪尽职守,或深入保护基地,著书撰文,或奔走社会各界,呐喊呼吁。相比之下,担任扬子鳄形象代言人的我,真是惭愧得很。由于工作繁忙,除了一篇小文,至今我还没能真正为扬子鳄写出过像样的文字来。虽则如此,我的心还是关注着野生动物保护的,每每从报刊上看到有关野生动物的文章,我都格外留心。2010年全国人大、政协召开期间,媒体报道沈阳野生动物园有十一只东北虎因饥饿致死的消息,真令人扼腕。我认为,对珍稀动物漠然至此,领导者的责任是不能不追究的。此前,我还听说某君人工饲养东北虎,居然养到几百只,以至于债台高筑,举步维艰,同样令人担忧。我以为,对于生态保护,光靠林业部门、环保部门和作家们的呼吁远远不够,必须为生态保护立法,野生动物的尊严和生命才得以保证。话又说回来,倡导生态伦理道德,提倡生命平等,宣传生态知识,提升我们民族的道德水准和思想境界,也是不可或缺的。方兴未艾的生态文学,应是国民情感建设、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我知道,从事生态文学创作很艰辛,需要进行大量采访,有时还要冒着挺大的风险。采访回来,还要看大量的资料,最重要的是要把那些科学的东西转化为科普性的文字,乃至于还要让这些形象生动起来,以便让更多的人,特别是中小学生们阅读,这需要更加艰辛的劳动。据红孩说,本套书每本字数都在二十万字左右,图片很多,文字力求做到文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我认为这非常好。我相信,这套书出来后一定会受到各界读者的喜欢。不论作为一个多年的文学写作者、组织者,还是作为一直关心生态保护的志愿者,我都愿积极地推介这套书。在此,向王宗仁、方敏、张华北以及一切关心野生动物保护的文学先行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2010年4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