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生命的账单/欣资鉴水风筝文丛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梅桑榆
出版社 西苑出版社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是否善于做戏,是衡量一个演员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准。演员在扮演某个角色时,表演得越逼真,越能得到观众的喝彩,若是能让观众看不出表演的痕迹,甚至以为他就是角色本身,他做戏的水平可谓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有这样一个故事:过去有个演员善演奸相,人称一绝。新上任的知县一日去戏院看戏,他的表演直气得知县大人咬牙切齿,脸色发青,直想把他拉下来受刑,然而那是戏院,不是大堂,于是知县戏没看完便赶回衙门,派衙役传他上堂。演员始而一愣,继而想起知县大人看……”这是来自梅桑榆的《生命的账单》的节选部分。

内容推荐

《生命的账单》作者梅桑榆初到北京,由于对地理环境不熟悉,租房一再失误,为了改善居住条件和环境,她曾从市内迁到远郊,又从远郊迁至市内,后又从市内迁至通州,两年多7次“乔迁”。每次搬“家”,都使她强烈地感受到一个流浪者的孤独与无助。然而,每次搬迁结束,作者便可在“新居”内架起电脑,读书写作投稿,或日“开张营业”。这又使她感到一种身有所托的安然,更感到一种心有所寄的快乐,所托所寄者何?她有一片不受他人侵扰的精神家园供她耕耘、供作者收获也!

而《生命的账单》中的文章,便是这片家园中产出的部分果实了。这些果实滋味如何?恭请读者品尝。

目录

自序

第一辑 旁观世态

N种握手

同事因何难成友

世事变迁说合影

请吃与吃请

谁不论人对汤

做客百味

陪客的规则

烟民的等级

老乡的蜕变

眼神里的乾坤

名声的虚与实

脾气相对论

应酬之苦

不亦窝囊哉

书香与铜臭

不自知则浑 

不卑不亢之难易

成见的荆棘

遗忘的妙处

有水平的做戏

街头浮世绘

手机里的秘密

与人交往与吃菜

求人的滋味

第二辑 品位人生

漂泊的苦乐

此心安处是吾乡 

生活因简单而快乐

旧居点滴

听雨的心境

看云的遐想

鬓发虽改心无改

忧思知夜长

屋狭天地阔

人生老大伤离别

跑年的经历

儿行千里母担忧

别把自己当人物

莫以技小而不为

面对妄断

“口”不如“手”

生命的账单

鼓励的力量

为心理找平衡

异乡与故乡

诱惑无处不在

从佛家的定力说起

碗里沧桑

表格人生

一头野猪的乡村遗梦

人生的阶梯

人生弯路知多少

就听自己的

第三辑 闹侃生活

环肥燕瘦各有态

灯下有大干

警枕促人勤

女红今昔

点菜须知

食粥之乐

烙饼里的春秋

山芋翻身

咸菜的功劳

北京二锅头

过年的重点工程

戒烟心得

何必戒酒?

醉态趣谈

说洗澡

话搓背

借书的尴尬

惜书的典故

书房古今谈

鸟类的义举

问路需择指路人

独行

品味磨合

病外之病

花钱的境界

挣钱的三种境界

贫穷为什么

第四辑 妄谈男女

纸上的爱 

吃醋者的表演

相亲与走眼

女人与妆

狮吼的震摄力

惧内也病狂

单身贵族哪儿贵?

“相敬如宾”新解

门当户对新说

夫妻因何百事哀?

夫妻之间话牺牲

家务活是谁的?

我爱派与爱我派

再婚者的误区

千古恩怨话婆媳

说男人之不可养

做男人更难

单身也忧烦

村妇的命运

试读章节

有水平的做戏

是否善于做戏,是衡量一个演员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准。演员在扮演某个角色时,表演得越逼真,越能得到观众的喝彩,若是能让观众看不出表演的痕迹,甚至以为他就是角色本身,他做戏的水平可谓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有这样一个故事:过去有个演员善演奸相,人称一绝。新上任的知县一日去戏院看戏,他的表演直气得知县大人咬牙切齿,脸色发青,直想把他拉下来受刑,然而那是戏院,不是大堂,于是知县戏没看完便赶回衙门,派衙役传他上堂。演员始而一愣,继而想起知县大人看戏时的愤怒状,便明白传他的原因。他未脱戏装,便随衙役来到大堂上,傲然而立。知县见之大怒,一拍惊堂木,喝道:“你个奸贼,见了本官,为何不跪?”他冷笑道:“你个小小七品知县,我堂堂一品官岂有跪你之理?”知县一听,气得七窍生烟,吼道:“你是假一品,也敢在此猖狂。”他说:“既知我是假的,大人何必真动怒?”知县这才醒悟过来,转怒为笑道:“你真是一绝!”这也许只是传说,但一个演员真要是做戏做到这种境界,说明他的做戏水平是何等的高超。

演员做戏是职业的需要,不是演员的人做戏,则是为了掩盖自己的本来面目,或达到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

曹魏末年,魏明帝去世,幼子齐王曹芳即位,司马懿受魏明帝遗诏,与大将军曹爽共执国政。老奸巨滑的司马懿为与曹爽争权,采取以守为攻的策略,告病居家,足不出户,暗中窥伺时机,以求一逞。曹爽深知司马懿的奸诈,对其怀有戒心,便借亲信李胜出任荆州刺史之机,派他以辞行为名,前往一探真假。司马懿知其用意,将计就计,表演了一场好戏。他在两个婢女的搀扶下颤巍巍来到客厅,“持衣,衣落,复上指口,言渴求饮,婢进粥,宣王(司马懿)持杯饮粥,粥皆流出沾胸”,完全是一副病人膏肓的模样。李胜见状,深感意外,司马懿上气不接下气地说:“懿年老沉疾,死在旦夕。”并故意一再将“荆州”说成“并州”,李胜两番纠正,他才做明白状,道歉说:“懿年老,意荒(恍)忽,不解君言。”当他说到要与李胜“生死共别”时,竟然流涕哽咽,哭成泪人,并令司马师、司马昭出来与李胜相见,托以后事。司马懿的精彩表演,使李胜信以为真,他向曹爽报告说,司马懿已是风烛残年,奄奄一息,不久人世的老朽。曹爽闻之大喜,从此对司马懿不再提防。而司马懿却则在暗中加紧准备,伺机而动。一年后,他趁曹爽陪曹芳出城谒陵之机,突然发动政变,一举控制了洛阳城。然后上书威逼曹芳罢免曹爽,由自己重新执掌朝政,开创了晋王朝。其后不久,曹爽及其同党“皆伏诛,夷三族”。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日本有28名一级战犯受到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起诉,日本军部思想的指导者、被誉为“日本的罗斯福”的大川周明,是其中之一。他为了逃脱审判,上演了一出出“狂人”剧。他在囚室里随地便溺,往别人饭碗里吐唾沫。开始别人还以为他在搞恶作剧,后来才发现他已“精神失常”。他第一次受审时,衣着怪异,跟着木屐,高耸双肩,做出不可一世的狂傲姿态。坐下后,又两次用笔记本猛拍坐在前排的东条英机的脑袋,害得东条英机茫然四顾,不知打手是谁,引得其他战犯吃吃发笑,法官和美国宪兵莫名其妙。第二次受审,他竞用德语高呼:“德国人过来,其他人滚蛋!”以致举座皆惊。审判长不得不宣布他退庭,由美国军医对其进行精神鉴定。经过精密的仪器测试和花样不断翻新的盘问之后,美国军医认为他确实疯了。军事法庭只好对他免予起诉。然而,远东军事法庭的审判一结束,大川周明的精神病很快就“痊愈”了。当有人问起大川装疯一事时,这个演技高超的假狂人自鸣得意地说“我怎么能让他们看出破绽呢?我是以嘲弄正常人的心理,按照疯人的逻辑伪装自己的,所以美国军医才被我骗过。”此后,这位靠做戏逃脱了审判的一级战犯,一直埋头从事《古兰经》的翻译工作,直到寿终正寝。

司马懿与大川周明的做戏水平,已达“天王”级,而从二人所达到的目的可以看出,做戏的用途可谓大矣!像司马懿、大川周明这样的做戏巨擘,日常生活中当然难觅,但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喜欢做戏、善于做戏者仍不乏其人:阴险狡猾,却要装成忠厚老实以诱人上当的骗子要做戏;野心勃勃,却要装成胸无大志以麻痹上级或对手的人要做戏;背叛了朋友,又要骗取朋友信任的人要做戏;婚外偷情,又要向配偶表示忠诚的人要做戏;贪污受贿,又要显示自己清廉的人要做戏……有的人由于做戏的水平拙劣被人识破而遭人笑骂,有的人却因做戏水平高超蒙住了众人而达到了目的,甚至享有很高的赞誉。

P47-49

序言

本集所选文章,除少数写于家乡凤阳,大多是漂泊北京期间写就。

由于我在家乡已磨快了手中的“镰刀”,一到北京便忙着收获“庄稼”,故从未为衣食忧。但作为一个无任何依托,惟靠一颗人脑与一台电脑闯世界的异乡客,总会体验到一种与在家乡不同的人生况味。我初到北京,由于对地理环境不熟悉,租房一再失误,为了改善居住条件和环境,我曾从市内迁到远郊,又从远郊迁至市内,后又从市内迁至通州,两年多7次“乔迁”。每次搬“家”,都使我强烈地感受到一个流浪者的孤独与无助。然而,每次搬迁结束,我便可在“新居”内架起电脑,读书写作投稿,或日“开张营业”。这又使我感到一种身有所托的安然,更感到一种心有所寄的快乐,所托所寄者何?我有一片不受他人侵扰的精神家园供我耕耘、供我收获也!而本集中的文章,便是这片家园中产出的部分果实了。这些果实滋味如何?恭请读者品尝。

我自1995年把写作杂文随笔当做主业以来,一直在为拓宽文章的题材而努力。林语堂称他的小品文“宇宙之大,苍蝇之微,皆可人我范围”,此种境界,我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自有人把杂文比作“匕首投枪”之后,万人沿用,致使一提到杂文家,很容易使人联想起那腰围革裙,傍炉临砧,抡锤打造兵器的铁匠,或是毫无生活情趣,整天板着面孔,手拈利器,寻找刺杀对象的武士。其实杂文本应包罗万象,万事万物皆可人文,纷繁复杂的社会和丰富多彩的人生皆可反映。杂文之题材之所以越来越窄,乃是由于某些以“教师爷”自居者乱设框框、乱划界线所致也。我虽浪得“杂文家”虚名,但我却不甘心只做一名“铁匠”或“武士”,于是便有了这些有别于“冷兵器”的随笔。我友朱铁志戏称我的两类文章为“一手硬,一手软”,这本文集,便是“软文”之集锦。这些文章,表达了我对人生的体验与感悟,对人性的解剖与透视,对世态的观察与洞析,以及对生活的玩味与见解,可能缺少铁血味、火药味,但我却自信不乏真趣味、真性情、真识见。我是实话实说,还是老王卖瓜,读者阁下开卷便知。

我以前出版的几部长篇纪实文学、历史杂著与杂文集,均未写序。演员一登台,演技之高下,皆逃不过观众慧目;书籍一问世,内容之优劣,亦难逃读者法眼。是劣作,序言即使吹得天花乱坠,恐也难掩其劣;是佳作,著者不赞一词,而读者自知其佳。因此我以为,一本书有无序言,无关紧要。然而,本文集是北京欣资鉴文化公司策划出版的《水风筝丛书》之一部,丛书组稿韩薇女士来电话说,其余作者的书皆写有序言,嘱我也写一篇,冠于卷首,既然如此,我从众。

梅桑榆

2004年6月2日于南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23:0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