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浣熊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葛亮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浣熊》是葛亮“最具香港特色”的作品。每一颗饱受煎熬的心灵,部是一头暴躁咆哮的猛虎。而聪明成熟的体制懂得怎样麻醉猛虎,研磨它的剑齿、修剪它的利爪,甚至摘除它的荷尔蒙腺体。时代的“进步”似乎就汇集于这种手术的冶静与不动声色。然而,再娴熟的手术也会发生意外。这部小说致力展现的即是一例。

内容推荐

《浣熊》是葛亮首部香港题材的都市小说集。2012年亚洲周刊华文十大小说获奖之作。张爱玲一本《传奇》,是写给上海人看的香港故事;葛亮的《浣熊》,带了异乡的体温,是写给所有人的香港。香港是充满相遇的城市。葛亮表达香港这座城市的一个关键词是“相遇”,也是这本小说的关键词。

《浣熊》的主要的篇目都是围绕“相遇”的主题,包括《浣熊》、《猴子》、《龙舟》、《街童》等。比如,2008年有一场叫做“浣熊”的台风过境,那一年美国的总统大选,亚洲金融风暴,世界性的波动在侵袭人们的日常生活。《浣熊》讲的就是一个非常阔大的背景之下,发生于凡常的故事,因为风暴本身不期而来,一对年轻人在非常仓促情况下的相遇。又如《猴子》是写一个从动植物园里逃出来的红颊黑猿,进入到不同人群生活中间去,和这些人的不期而遇。这些遭遇可以是某种侵入,但是同时恰恰因为它的存在,它突然的侵入,一些人生命中麻木的状态被打破,本相哗然而出。这个过程是苦痛的。还有如《龙舟》,是写一个随家族移民的年轻男子和香港离岛之间的相遇。

总之,本书以香港生活为故事背景,是葛亮“最具香港本土特色”的作品,着力描绘都市聪明成熟体制下,冷静到麻木的生活中的“突然”事件,对人心的考验。

目录

浣熊

猴子

龙舟

杀鱼 

街童

退潮

告解书

德律风

竹夫人

附录:文学中的南方苏童、葛亮对谈

试读章节

龙舟

于野的印象里,香港似乎没有大片的海。维多利亚港口,在高处看是窄窄的一湾水。到了晚上,灯火阑珊了,船上和码头上星星点点的光,把海的轮廓勾勒出来。这时候,才渐渐有了些气势。

于野在海边长大。那是真正的海,一望无际的。涨潮的时候,是惊涛拍岸,不受驯服的水,依着性情东奔西突。轰然的声音,在人心里发出壮阔的共鸣。

初到香港的时候,于野还是个小孩子,却已经会在心里营造失望的情绪。他对父亲说,这海水,好像是在洗澡盆里的。安静地让人想去死。

父亲很吃惊地听着九岁的儿子说着悲观的话。但是他无从对他解释。

他们住在祖父的宅子里,等着祖父死。这是很残酷的事情。于野和这个老人并没有感情。老人抛弃了大陆的妻儿,在香港另立门户。一场车祸却将他在香港的门户灭绝了。他又成了孑然一人。这时候,他想到了于野的父亲。这三十多年未见的儿子是老人唯一的法定继承人。

祖父冷漠地看着于野,是施合者的眼神。他却看到孙子的表情比他更冷漠。

这里的确是不如七年前了。

于野站在沙滩后的瓦砾堆上,这样想。他已是个二十岁的年轻男人。说他年轻,甚至还穿着拔萃男校的校服。其实,他在港大已经读到了第二个年头。而他又确乎不是个孩子。他静止地站着,瘦长的站姿里可以见到一种老成的东西。这老成又是经不起推敲的,二十年冷静的成长,使他避免了很多的碰撞与打击。他苍白的脸,他的眼睛,他脸上浅浅的青春痘疤痕,都见得到未经打磨的棱角。这棱角表现出的不耐,是他这个年纪的。

是,不如七年前了。他想。  哪里会有这么多的人,七年前。

中三的时候,于野逃了一次课,在中环码头即兴地上了一架渡轮,来到这里。船航行到一半,水照例是死静的。所以,海风大起来的时候,摇晃中,于野几乎产生了错觉,茫茫然感到远处应该有一座栈桥,再就是红顶白墙的德国人的建筑,鳞次栉比接成了一线。

没有。那些都是家乡的东西。但是,海浪却是实在的。

靠岸了,香港的一座离岛。

于野小心翼翼地走下船,看到冲着码头的是一座街市。有一些步伐闲散的人。店铺也都开着,多的是卖海鲜的铺头。已经是黄昏的时候,水族箱里的活物都有些倦。人也是。一个肥胖的女人,倚着铁栅栏门在烤生蚝。蚝熟了,发出嗞嗞的声响,一面渗出了惨白的汁。女人没看见似的,依旧烤下去。一条濑尿虾蹦出来。于野犹豫了一下,将虾捡起来,扔进水族箱。虾落入水里的声音很清爽,被女人听到。女人眼神一凛,挺一下胸脯,对于野骂了一句肮脏的话,干脆利落。于野一愣神,逃开了。

一路走过,都是近乎破败的骑楼,上面有些大而无当的街招。灰扑扑的石板路,走在上面,忽然扑哧一声响,溅起一些水。于野看一眼打湿的裤脚,有些沮丧。这时候看一个穿着警服的人,骑着一辆电单车,很迟缓地开过来。打量一下他,说,年轻人,没返学哦,屋企系边啊。他并不等于野答,又迟缓地开走了。于野望着他的背影,更为沮丧了。

路过一个铺头,黑洞洞的,招牌上写着“源生记”。于野探一下头,就见很年老的婆婆走出来。见是他,嘴里发出“咄”的一声,又走回去,将铺头里的灯亮起来了。于野看到里面,幽蓝的灯光里,有一个颜色鲜艳的假人对他微笑。婆婆也对他由衷地笑,露出了黑红色的牙床。向他招一招手,同时用手指掸了掸近旁的一件衣裳。这是一间寿衣店。

……

P57-59

序言

浣城记

若干年前,看韦伯的《猫》,颇为感叹。美轮美奂在其次,更吸引我的,是对人类法则的模拟与些许的抗拒。在城市的某一个角落,这些动物聚集与歌舞,并以一个独特的名字表达尊严。它们极度仰慕权威与守护,也在背叛与漫长的和解中经历成长。然而,当它们终于对这世界感到厌倦,一条云外之路(HeavySideLayer)将成为重生之始。这是人类望尘莫及的归宿。

我始终相信,我们的生活,在接受着某种谛视。来自日常的一双眼睛。一只猫或者一羽鹦鹉,甚至是甲虫或是螃蟹。卡夫卡与舒尔茨让我们吓破了胆,同时感到绝望。我们不知道下一秒钟会变成什么模样,更糟糕的,是在活得最兴味盎然的时候分崩离析。城市人更是如此,诚惶诚恐,想象着自己站在过于密集的行动链条的末端,时刻等待着有一只蝴蝶,在遥远的大洋彼岸扇动翅膀。这就是我们被决定的命运。

在一次台风过境之后,终于提笔,写我生活的城市。这场台风以某种动物为名,因为其行动迅捷,且路径奇诡。它为岛城带来了强风与丰沛的雨,也带来了不期而遇。

说起来,这城市并不缺乏相遇,大约由于地缘的汇集拥促,或者源生流徙的传统。相遇而有了故事,有了关于时间的见证。见证别人,也见证自己。在每一个时代的关隘,彼此相照,不再悕悕惶惶。因此,历史的因缘,几乎成为人与城市遇见的轨迹。百来年前,有个叫做王韬的人,抱着避祸之心,来到了这个被他称为“蕞尔小岛”的地方。来了便不走了,作文章,办报纸。老了,终究要回去。在这城市留下的足迹,却带不走。人生的逸出,这便不是宿命,是奇遇。

又过了许多年,这城市被另一人写成了书。依然写相遇,遇的是时世的变迁,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这人叫作张爱玲。在港大读书时,听了一些往事,有关这位命运多舛的校友。身历艰辛的光景,留一点物欲的贪恋,聊作安慰。半个世纪前的无奈与苍凉,倏然定格于倾城,绵延至今。无从说起,“一些不相干的事”,命为《传奇》。

传奇终有些英雄落寞,若诞生于日常,伤感也随之平朴。都是旧事,如今的传奇是个壳。这城市的底里,已传而不奇。一如它的华美,是给游客展示的专利。经历了世纪末的节点,岛上的新旧人事,众声喧哗。看似热闹了些,内里却其实有些黯淡。新的是时日,旧的是自己。做的,多是观望,带着夜行动物的表情,目以心静。

这书中写的,是在观望中触到的冷暖,一些来自经年余烬,一些是过客残留的体温。也有许多的怅然,只因物非人是。不期然间,这城市的轮廓在慢慢地改变,愈见狭长的港口,和蜿蜒无尽的海岸线。

小说香港,为这些年的遇见。

癸巳年春于香港

书评(媒体评论)

这一次,葛亮转过身来,目光正对香港。繁华世界里,人心的秘密与万家灯火捉迷藏,葛亮告诉我们,所有的秘密,其实都通往孤独之门。

——苏童

精妙的语言,独特的意象,罕见的想象力,构成葛亮小说艺术的魅力。葛亮是当令中国文学最具才华和潜力的青年作家之一,所谓大器可期。

——严歌苓

这是葛亮“最具香港特色”的作品。每一颗饱受煎熬的心灵,部是一头暴躁咆哮的猛虎。而聪明成熟的体制懂得怎样麻醉猛虎,研磨它的剑齿、修剪它的利爪,甚至摘除它的荷尔蒙腺体。时代的“进步”似乎就汇集于这种手术的冶静与不动声色。然而,再娴熟的手术也会发生意外。这部小说致力展现的即是一例。

——《亚洲周刊》

这城市仍有许多故事,是在华服包裹之下的一些血折和黯淡。

当然也有许多的和暖,隐约其间,等待你去触摸。

山下德辅道电车盘桓,仍然也听得见一些市声。

——葛亮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9:0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