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伶玲、周强泰编著的《锅炉课程设计(附光盘)》共四章,第一章论述锅炉课程设计的任务、方法和步骤;第二章介绍了给定锅炉的结构、受热面布置、汽水和烟风系统流程等;第三章详细介绍了各受热面的热力计算方法和过程,并辅以方框图,使学生在使用时容易理解;第四章给出了一个完整的算例,包括结构计算、热力计算和各受热面结构图。为保证设计步骤的清晰简洁,在编写过程中凡涉及锅炉原理的一般知识时,本书未加详细论述,请参阅相关锅炉原理教材和参考书,其中炉内辐射、半辐射受热面、三分仓空气预热器的热力计算方法请参阅周强泰教授主编的《锅炉原理(第三版)》。
赵伶玲、周强泰编著的《锅炉课程设计(附光盘)》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本书以电站600MW机组的直流煤粉锅炉为研究对象,以超临界参数具有中间再热的大容量锅炉为设计重点,主要介绍锅炉课程设计的步骤和方法。其内容包括锅炉课程设计概述、锅炉结构设计、热力计算方法和算例等。书中锅炉各受热面结构图及其标注比较齐全,公式索引清楚,算例十分完整。同时提供包含整个计算过程列表和计算所需程序的“计算用表.xlsm”,学生可应用该文件进行计算,或将结果填写后打印出结构计算书和热力计算书,从而减少书写工作量,满足在规定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的要求。
《锅炉课程设计(附光盘)》为高等院校能源动力类专业本科“锅炉原理”课程的辅助教材,是该专业“锅炉课程设计”的学习指导书,也可供相关科研、技术人员参考。
前言
第一章 锅炉课程设计概述
第一节 锅炉课程设计的目的和内容
第二节 锅炉课程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第二章 锅炉结构设计
第一节 锅炉的整体布置
第二节 省煤器和水冷壁系统
第三节 过热器系统
第四节 再热器系统
第五节 燃烧系统
第六节 烟风系统
第三章 热力计算方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燃料的数据校核与判别
第三节 燃料燃烧计算
第四节 锅炉热平衡计算
第五节 炉膛热力计算
第六节 半辐射受热面热力计算
第七节 对流受热面热力计算
第八节 附加受热面热力计算
第九节 锅炉整体热量平衡的校核
第十节 课程设计报告的撰写
第四章 锅炉课程设计算例——600MW等级超临界压力煤粉锅炉
第一节 设计任务书
第二节 燃料的数据校核和煤种判别
第三节 燃料燃烧计算
第四节 锅炉热平衡计算
第五节 炉膛设计和热力计算
第六节 前屏过热器设计和热力计算
第七节 后屏过热器设计和热力计算
第八节 高温再热器设计和热力计算
第九节 第一悬吊管热力计算
第十节 高温对流过热器设计和热力计算
第十一节 第二悬吊管的热力计算
第十二节 低温再热器垂直段设计和热力计算
第十三节 转向室热力计算
第十四节 低温再热器水平段设计和热力计算
第十五节 省煤器设计和热力计算
第十六节 分离器汽温和前屏进口汽温的校核
第十七节 空气预热器设计和热力计算
第十八节 锅炉整体热量平衡校核
第十九节 热力计算结果的汇总
第二十节 锅炉课程设计报告
附录A 线算图
附录B 部分参考数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