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居的《徽派建筑风韵》以《徽派建筑艺术》为参照,另起炉灶,拓展而成。所以,前者是对后者的超越,后者是前者的基础,二者联系紧密,又各有轩轾。前者着重从审美的角度进行开掘,如:在谈到徽派建筑的音乐美时,论述了和谐、审美感觉的互渗、无声似有声等问题;在谈到徽派建筑的雕刻美时,从分析柱础上的大力士形象人手,提出了寓无限于有限、变无情为有情、性别交叉、理念冲撞等问题;在谈到徽派建筑的装饰美时,强调了康德所说“为了观赏”“令人愉快”的功能,描述了轻巧灵动、抗拒沉重、彰显个性、烘托整体的景况等。在谈到徽州牌坊时,从哲学美学、伦理道德上提出了如何评价的理论问题。这些方面,在《徽派建筑艺术》中,或语焉不详,或甚少涉及;而在本书中,则努力开掘之、拓展之、深化之,以求获得新的领悟。
尤其是在美学上,倾心从实际出发,由具体分析人手,并上升到理论,把自上而下的美学与自下而上的美学结合起来,特别是在自下而上的美学探索方面下了点功夫。
徽派建筑文化,内涵丰赡,底蕴深厚。笔者所述,乃一隅之见,亟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