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通史简编(上下)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范文澜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毛主席亲自关注、蒋介石国民党害怕、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感动推荐的巨著!

毛主席亲自指导与关注的名作!感动莫言一生的巨著!一部令蒋介石国民党害怕的历史书!

范文澜展现给读者一幅幅雄浑壮阔、多姿多彩的历史画面。阅读了《中国通史简编(上下)》这本通史,就会对中国的前途有所预见!

为创造历史而研究历史,是本书与一般学院派著作的最大区别!几经修订,印数达数百万册的极为重要的中国通史名著!

内容推荐

《中国通史简编(上下)》初版于1941、1942年,由延安新华出版社出版。本书由原始社会一直写到鸦片战争,着重叙述了中国历代政治、军事成败的根源,社会的经济发展及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文化与艺术生活。从观点、体裁到语言文字,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读者面前,受到广泛的欢迎。不仅在解放区是各地干部的必读之书,在重庆《新华日报》连载后,在国统区也广受进步青年的欢迎。1947年由上海新知书店出版,此后遭到查禁。本书写法上夹叙夹议,文字简洁生动,深入浅出,几经修订再版,累计印数达数百万册。本书开创我国新的通史的著述范式,范文澜展现给读者一幅幅雄浑壮阔、多姿多彩的历史画面。是一部地位崇高又及其重要的中国通史著作,很值得一读。

目录

再版说明

关于《中国通史简编》

第一编 原始公社到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的成立——远古至秦

 第一章 原始公社时代——禹以前

第一节 黄河流域最早的居民

第二节 关于远古的传说

第三节 关于黄帝及其后裔的传说

第四节 关于尧舜禹的传说

第五节 原始公社制度

简短的结论

 第二章 原始公社逐渐解体到奴隶占有制度时代——夏商

第一节 夏代传说

第二节 商代事迹

第三节 商代的生产方式

第四节 商代的制度与文化

简短的结论

 第三章 封建制度开始时代——西周

第一节 周初生产方式

第二节 周怎样灭殷

第三节 周初大封建

第四节 社会阶层的分化

第五节 民族间斗争及西周灭亡

简短的结论

 第四章 列国兼并时代——春秋

第一节 王室衰微

第二节 大国争霸

第三节 从对外兼并转变到对内兼并

第四节 弱国对强国、人民对国家的负担

第五节 民族间的斗争

第六节 土地制度与耕具

第七节 赋税与阶级

第八节 新旧制度的演变

简短的结论

 第五章 兼并剧烈时代——战国

第一节 七国形势

第二节 七国兴亡

第三节 合纵连横

第四节 养士制度

第五节 经济状况

第六节 秦统一的原因

简短的结论

 第六章 周代思想概况

第一节 孔子

第二节 儒家及其所传经典

第三节 墨子及墨家

第四节 老子及道家

第五节 孟子与荀子

简短的结论

第二编 民族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成立后对外扩张到外族的内侵——秦汉至南北朝

 第一章 官僚主义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的成立——秦

第一节 秦统一后怎样建立新制度

第二节 秦朝的事功

第三节 农民大起义及楚汉战争

简短的结论

 第二章 对外扩张时代——两汉

第一节 两汉政治概况及农民生活

第二节 两汉工商业

第三节 疆域的扩大

第四节 王莽变法

第五节 西汉农民起义

第六节 东汉的政治与党祸

第七节 东汉农民起义

简短的结论

 第三章 内战时代——三国

第一节 人民浩劫与三国的形成

第二节 孙吴始末

第三节 蜀汉始末

第四节 曹魏始末

简短的结论

 第四章 外族侵入时代——两晋

第一节 三国统一后的经济状况

第二节 腐朽的统治阶级

第三节 人民流亡与外族侵入

第四节 十六国大混乱

简短的结论

 第五章 中国文化南迁时代——南朝

第一节 南朝的经济状况

第二节 士族制度

第三节 南朝五朝的兴亡

第四节 南朝文化的发展

简短的结论

 第六章 异族同化时代——北朝

第一节 北朝魏、齐、周的兴亡

第二节 北朝的经济状况

第三节 民族间的斗争与同化

第四节 南北两朝的战争

简短的结论

 第七章 秦汉以来文化概况

第一节 儒家学派

第二节 道家与道教

第三节 佛教

第四节 儒佛道的斗争

简短的结论

第三编 封建制度社会螺旋式的继续发展到西洋资本主义的侵入——隋统一至清鸦片战争

 第一章 南北统一时代——隋

第一节 统一后经济的发展

第二节 隋朝的溃败

第三节 农民大起义

简短的结论

 第二章 封建制度发展时代——唐

第一节 初唐的经济状况

第二节 初唐的政治

第三节 初唐的对外侵略

第四节 中唐的经济状况

第五节 中唐的政治

第六节 晚唐的经济状况

第七节 晚唐的政治

第八节 唐末农民大起义

简短的结论

 第三章 大分裂时代——五代十国

第一节 五代十国的经济状况

第二节 统治中原的五个朝代

第三节 环绕中原地区的十个国家

简短的结论

 第四章 国内统一封建制度进一步发展时代——北宋

第一节 北宋的政治制度

第二节 北宋的外患

第三节 发展中的经济

第四节 王安石变法及新旧党争

第五节 北宋的溃灭

简短的结论

 第五章 外族侵入北方,南北分裂时代——金与南宋

第一节 南宋建国与宋金间的和战

第二节 南宋的腐朽政治与道学的提倡

第三节 继续发展中的南宋经济

第四节 金在黄河流域的统治与汉族的反抗斗争

第五节 蒙古(元)的兴起与金、宋的灭亡

简短的结论

 第六章 外族侵占全国,社会衰敝时代——元

第一节 蒙古族的武功

第二节 元朝的制度和政治

第三节 元朝的经济状况

第四节 农民大起义

简短的结论

 第七章 封建制度更高发展时代——明

第一节 朱元璋怎样建立明朝

第二节 明朝的政治

第三节 农民土地问题与赋税制度

第四节 工商业

第五节 对外侵略与边患

第六节 倭寇

第七节 南洋诸国与华侨

第八节 西洋人东来

第九节 东林党与阉党

第十节 农民大起义

简短的结论

 第八章 外族统治,严格闭关,社会停滞,西洋资本主义侵入时代——鸦片战争以前的清朝

第一节 入关以前的满族(1644年以前)

第二节 满族侵入与汉族反抗

第三节 清朝的制度与政治

第四节 削平三藩与对外用兵

第五节 反满运动的继续发展

第六节 清朝的文化政策

第七节 海禁与华侨

第八节 清朝的经济状况

第九节 鸦片战争前的国际贸易

简短的结论

 第九章 隋唐以来文化概况

第一节 佛经的翻译

第二节 佛教的盛行

第三节 道教

第四节 儒佛道混合物——宋学

第五节 正统派宋学

第六节 反对派宋学

第七节 卓越的思想家

第八节 考据学派

第九节 文学史略说

简短的结论

附录

 毛主席与《中国通史简编》

 对莫言一生影响最大的书

试读章节

人民需要统一,更需要和平,秦朝给与的却是残暴的刑罚,严重的徭役,起义和死亡两条道路,很明显地摆在人民眼前了。人民当然不会束手待毙。秦朝废弃宗室贵族专政制(汉以后继承秦制,宗室权位、贵族特权大抵受严格限制),皇帝一人统率官僚和全国人民对立,人民攻击对象比较单纯,只要驱散官僚,就能推倒皇帝。所以秦以前,只有贵臣得夺君位,秦以后,平民创立朝代,成为常事。诸侯并列,互相援助或监视,例如燕王哙让位给宠臣子之,孟子劝齐宣王伐燕定乱;庶民夺国,更是绝对不允许。统一以后,皇帝孤立,庶民开始武装起义,没有外力干涉摧残,成功较易。战国以前,文化知识被贵族独占;从战国起,士的数量大增,他们不敢独立起义,但以“帝师”“王佐”的资格,帮助革命,却起很大的作用。因为这些缘故,秦朝农民在历史上第一次大起义了,而且政权落在平民刘邦的手里了。

嬴政活着的时候,统治已经动摇。东郡有流星坠地,有人在星石上刻“始皇帝死,土地分裂”。又有人夜间拦住一个使官说,“今年始皇死”。说完逃走。陈涉耕地,忽而停耕出神,想学鸿鹄横飞四海。嬴政南游渡浙江(浙江杭县钱塘江),项籍看了对叔父项梁说,“夺取他,代他做皇帝”。刘邦在咸阳当差,见秦皇帝威风,叹气道“大丈夫应该这样”。嬴政正在得意妄为,不知道“王侯将相,哪有一定种子”的思想,流传在民间,革命危机已经成熟了。

嬴政死后,第十八子胡亥谋杀长兄扶苏,夺取帝位,号称二世。二世凶暴而又昏愚,信任赵高,杀戮大臣及公子公主二十余人(嬴政子女)。宗室世家,全被残破。征发70余万人造骊山坟墓,夫役不足,征发闾左贫弱人。元年七月,阳城(河南登封县)人陈涉,阳夏(河南太康县)人吴广率闾左夫役九百人,假冒公子扶苏、楚将项燕名义,号召人民反秦。陈涉是个雇农,没有什么名位才能,可是他一起事,就夺得淮阳(河南淮阳县),有车六七百乘,骑兵千余,步兵几万。派人四出略地,六国人民一齐杀秦官吏,聚众响应。连孔子八世孙孔鲋也投奔他当个博士官。陈涉自号张楚王,被推为起义的首领。

在陈涉号召下,赵国武臣(陈涉部将)、燕国韩广(武臣部将)、齐国田儋、魏国魏咎(陈涉部将)、楚国景驹,都自立为王。其余将官攻城夺地,各有企图,彼此间猜忌攻杀,造成混乱的局面。吴广骄傲,被部将杀死。陈涉也骄傲自满,乡间穷朋友听说他做了王,特地来看他,谈些贫贱时的故事,陈涉嫌丢脸,把客人斩头,吓得穷朋友都逃走了。他的妻父来看他,也傲慢没有礼貌,妻父大怒回去,断定他必然失败。他对部下任意杀戮,想提高自己的威信,闹得众叛亲离,没有人敢亲近他。当时起义将领,不懂军事,只有周文曾当过项燕军中“视日”(推算时辰吉凶)的差使,算是最知兵法的人。陈涉给他将军印,西去攻秦。周文沿路收兵,有车一千乘,兵几十万,直到关内新丰(陕西临潼县)。二世开始大惊,令将军章邯率领骊山夫役去攻周文,周文大败出关。章邯追击,周文兵散自杀。章邯连破各起义军,又击陈涉,涉败走,车夫庄贾杀涉降秦。陈涉起事到败死,只有六个月,可是革命的浪潮,被他激动起来了,这个浪潮,终于冲毁秦朝的统治。

楚名将项燕的儿子项梁听说陈涉反秦,同他侄子项籍杀会稽郡守,在吴(江苏吴县)起事,有精兵八千人。项梁从谋士范增的计策,立楚怀王孙心做楚王,仍号楚怀王,自己引兵到定陶(山东定陶县)。几次战胜,觉得很骄傲,看不起秦军。章邯集中兵力,大破楚军,杀项梁。章邯渡河攻赵,围巨鹿(河北巨鹿县),项籍救巨鹿,遇秦军大战九次,楚兵士拼死战斗,一个抵得十个,呼声震动天地。当时各国救赵兵有十余军,筑堡垒不敢出战,将士立壁上看楚兵攻秦,吓得心惊魄动,面无人色。项籍已大破秦军,各国兵都服从他,号称“诸侯上将军”。楚兵继续进攻,章邯全军投降。起初山东人民到关中供徭役,被秦官吏虐待,这时候对秦降兵报复旧怨,激起秦兵的怨恨。项籍引兵攻秦,怕降兵入关叛变,在新安(河南渑池县)城南坑杀秦兵二十余万人。秦主力军消灭了。

沛人(江苏沛县)刘邦是个农村无赖,自己当亭长,妻吕雉带子女在家种地。陈涉起事,各地响应,刘邦杀沛令,众推做沛公,项梁起兵,刘邦投他做将军。楚怀王疑惧项籍,教籍去救赵,却教刘邦攻秦,好让他做关中王(怀王与诸将约,先入关的王关中)。刘邦用谋士张良的计策,破秦兵。此时二世已被赵高杀死,秦王子婴出降,刘邦申明军纪,废除严刑苛政,秦民大喜,希望他做王。项籍破章邯,引大兵40万入关,屠咸阳,烧秦宫室,报秦杀项梁的仇恨。他自立为西楚霸王,都彭城(江苏铜山县),封刘邦做汉王,都南郑(陕西南郑县),三分秦国,封章邯等三人为王,又大封诸侯王十余人。他同众侯王回到本国,希望各守疆土,从此安定。项籍野心不很大,只分取九郡土地,他违反人民要求统一的愿望,想回复古代霸王制度。刘邦抓住了这个弱点,从汉中出兵与籍苦战四五年,联合众侯王,攻击项籍。最后垓下(河南鹿邑县)决战,项籍败死(前202年)。刘邦自立为皇帝(高祖),统一中国,创立历史上著名的汉朝。P83-85

序言

我们要了解整个人类社会的前途,我们必需了解整个人类社会过去的历史;我们要了解中华民族的前途,我们必需了解中华民族过去的历史;我们要了解中华民族与整个人类社会共同的前途,我们必需了解这两个历史的共同性与其特殊性。只有真正了解了历史的共同性与特殊性,才能真正把握社会发展的基本法则,顺利地推动社会向一定目标前进。

这样,研究中国历史,是每一个进步中国人民应负的责任。

中国是拥有五千余年悠久历史的古国,积累着丰富而又庞杂的大堆史料。甲骨钟鼎,经传诸子,史书地志,小说笔记,哲学宗教,诗文考证,歌谣戏曲,凡此种种,无不属于历史的研究范围以内。这不仅非短时期所得遍览穷探,在物质条件多方限制的环境下,也不允许这样去做。可是要了解中国历史比较近真的情况,却又必需向这广泛纷乱的大堆史料中去寻找。

如果利用二十五史、《资治通鉴》一类现成的史书来学习中国历史,是不是能收预期的功效?第一,这类包含千百万字的大部书籍,学习者哪有这许多时间和精力去消费;第二,这类书连篇累牍,无非记载皇帝贵族豪强士大夫少数人的言语行动,关于人民大众一般的生活境遇,是不注意或偶然注意,记载非常简略;第三,我们要探求中国社会循着怎样的道路向前发展,而这类书却竭力湮没或歪曲发展的事实,尽量表扬倒退停滞阻碍社会发展的功业。一言蔽之说,这类书不适于学习历史的需要。

我国广大读者需要的首先是从广泛史料中选择真实材料,组成一部简明扼要的,通俗生动的,揭露统治阶级罪恶的,显示社会发展法则的中国通史。

中国历史研究会同志们才力薄弱,不自揣量,草拟了这一部《通史简编》出来,不用说,距离实际合用的通史,至少还有十万八千里。我们知道,这仅仅是大胆的尝试,这仅仅是初步的探索,这仅仅是不值自珍的敝帚,这仅仅是聊备删削的草稿。我们怀抱着百分之二百的热望,要求大雅通人、先进硕士给我们严格的批评和指正。只有在批评和指正下面,才能完成写出较好通史的任务。

参加本书编辑的同志凡七人:谢华、范文澜分任第一编,佟冬、尹达、范文澜分任第二编,叶蠖生、金灿然、唐国庆、范文澜分任第三编,为了整齐体例,修饰文字,由范文澜任总编的责任。

今天,《通史简编》上册付印了,我们非常欣幸,因为我们将得到批评和指正。

中国历史研究会1941年5月25日

书评(媒体评论)

毛主席与《中国通史简编》

自1940年8月,范老夜以继日地写作,至1941年5月《中国通史简编》(上册)公开出版。毛泽东高兴地说:“延安物质条件很艰苦,图书资料也缺乏,完成通史编写很值得庆贺。我们党在延安又做了一件大事……我们共产党人对自己国家几千年的历史,不仅有了我们的看法,而且写出了一部系统的完整的中国通史。这表明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对于自己国家几千年的历史有了发言权,也拿出了科学的著作了。”“他的《中国通史简编》资料多,内容丰富,让人愿意看下去。”……

(建国后)毛泽东也非常关心《中国通史简编》的修订工作。1968年7月20日,毛泽东还派其女李讷对范老说:“我爸爸叫我来,说中国需要一部通史。通史不仅是古代的近代的,还要包括现代的,希望你能用新的观点,重写一部中国通史。”曹靖华回忆毛泽东要范老写《中国通史简编》时说:“你的《中国通史简编》、《中国近代史》,不管别人看法如何,你尽管按照自己的看法写下去。”

赵梦

对莫言一生影响最大的书

1976年2月,我应征入伍,背着我母亲卖掉结婚时的首饰帮我购买的四本《中国通史简编》,走出了高密东北乡这个既让我爱又让我恨的地方,开始了我人生的重要时期。

莫言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感言》 2012年12月11日

对我影响最大的一部书不是文学作品,而是一部历史作品,是在1970年的时候读到的向邻居借的一本书,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当时是4.5元,这对农村家庭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开支,后来我母亲还是把它买下来。因为当时没有书可以读,只能翻来覆去的读,那个时候在田地里看,下雨阴天的时候就回来看。后来这四本《中国通史简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一直陪伴着我成长。

莫言 《新浪读书》 2010年8月11日

本书上、中两册于1941年至1942年先后在开展整风运动的延安出版,从观点、体裁到语言文字。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读者面前,受到广泛的欢迎。解放区各地干部多视为必读之书。在重庆《新华日报》连载后。也受到国民党政府统治区广大读者尤其是进步青年的欢迎,在学者中也引起反响,得到赞誉。抗日战争胜利后,在上海公开出版,进而受到国际学术界的重视,成为影响一时的名著。

——蔡美彪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7:5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