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小说(古人称为传奇)有意识地运用想象与虚构,有丰满的人物形象和生动活泼的对话,有场景的渲染烘托,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宋代文言小说承唐人小说余绪,并有所发展。唐宋小说中的优秀作品往往成为后世戏曲、曲艺的源泉。由鲁迅先生校录、杜东嫣全译的这本《唐宋传奇集全译》,集两朝文言小说之精华,今全文译成白话,并添加必要的简注,为读者阅读这些古代的精彩小说扫除了障碍。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唐宋传奇集全译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
出版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唐代小说(古人称为传奇)有意识地运用想象与虚构,有丰满的人物形象和生动活泼的对话,有场景的渲染烘托,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宋代文言小说承唐人小说余绪,并有所发展。唐宋小说中的优秀作品往往成为后世戏曲、曲艺的源泉。由鲁迅先生校录、杜东嫣全译的这本《唐宋传奇集全译》,集两朝文言小说之精华,今全文译成白话,并添加必要的简注,为读者阅读这些古代的精彩小说扫除了障碍。 内容推荐 《唐宋传奇集全译》是鲁迅先生在研究中国古典小说时所辑录的一个唐宋小说选本,按照时代顺序,分为8卷。前5卷收唐传奇32篇,后3卷收宋传奇13篇。它凝聚着鲁迅先生长期的心血和努力,反映出鲁迅先生的学术功力和学术眼光。从其问世至今,已是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本书经过时间的洗礼,越发显现出它的价值,它仍是现今乃至今后研究中国古典小说,特别是唐宋小说的必读书籍。 本书译文,尽量以直译为主,以期保有原作面目。 目录 前言 卷一 古镜记(王度) 补江总白猿传(佚名) 离魂记(陈玄祜) 枕中记(沈既济) 任氏传(沈既济) 卷二 编次郑钦悦辨大同古铭论(李吉甫) 柳氏传(许尧佐) 柳毅传(李朝威) 李章武传(李景亮) 霍小玉传(蒋防) 卷三 古岳渎经(李公佐) 南柯太守传(李公佐) 庐江冯媪传(李公佐) 谢小娥传(李公佐) 李娃传(白行简) 三梦记(白行简) 长恨传(陈鸿) 东城老父传(陈鸿) 开元升平源(吴兢) 卷四 莺莺传(元稹) 周秦行纪(牛僧孺) 湘中怨辞并序(沈亚之) 异梦录(沈亚之) 秦梦记(沈亚之) 无双传(薛调) 上清传(柳埕) 杨娼传(房千里) 飞烟传(皇甫枚) 虬髯客传(杜光庭) 卷五 冥音录(缺名) 东阳夜怪录(缺名) 灵应传(缺名) 卷六 隋遗录卷上(颜师古) 隋遗录卷下(颜师古) 隋炀帝海山记上(缺名) 隋炀帝海山记下(缺名) 迷楼记(缺名) 开河记(缺名) 卷七 绿珠传(乐史) 杨太真外传卷上(乐史) 杨太真外传卷下(乐史) 卷八 流红记(张实) 赵飞燕别传(秦醇) 谭意歌传(秦醇) 王幼玉记(柳师尹) 王榭传(缺名) 梅妃传(缺名) 李师师外传(缺名) 试读章节 隋朝时,汾阴人侯生,是人世间的神异人士。王度经常以对待老师的礼节来侍奉他。侯生临终前,赠送给王度一面古镜,说:“只要拿着这面镜子,各种妖邪都会远远躲开。”王度接受了古镜,将它珍藏起来。 古镜直径八寸,背面的镜鼻是蹲伏的麒麟的形象。镜鼻的东南西北四方,依次排列着龟、龙、凤、虎的形象。这四方之外,又设置了八卦,八卦之外,设置了天干的十二个时辰的方位,并且都有相配的牲畜之形来对应。在天干的牲畜形象之外,又设置了二十四个字,环绕着镜边,字体像隶书,一点一划都不缺,但是并不是字书上有的字。侯生说:“这是二十四节气的象形。” 将镜子对着日光一照,则镜背面的文字和图形,会像笔墨所画的那样映人影子内,纤毫不差。拿起镜子来轻轻一叩,清脆的声音慢慢响起,要过一整天才会停止。哎,这就是跟普通的镜子不一样的地方啊!确实应该被高人贤者所称赏,自称灵物也是应该的。 侯生经常说:“从前,我听说过黄帝铸造了十五面镜子,其中的第一面,直径一尺五寸,这个数字是效仿满月的日子。其余各面镜子,各相差一寸,所以这是第八面镜子。”虽然时间久远,书籍记载稀少,但是高人所说的话,不可能是假的。 从前杨宝得到了黄雀报恩衔来的白环,子孙得以累代延续福祚;张华丢失了宝剑,自己也丧失了性命。现在王度遭逢世事骚乱,起居时常常郁郁不乐,王室就像已被摧毁,人生不知可去何处,宝镜也丢了,多么悲哀啊! 现在详细地记载下这面镜子的奇异事迹,列在后面。数千年之后,如果有得到镜子的人,就能知道它的来由了。 唐代大业七年五月,王度从御史的官位上卸职,回去河东。正好碰到侯生去世,因此得到了宝镜。 到这一年的六月,王度回长安,到长乐坡时,住在房主程雄的家里。程雄刚受托让一名婢女住下,这个婢女长得很是端丽,名字叫鹦鹉。 王度已经停车归宿,就打算整理一下自己的服饰,拿出镜子来自照。鹦鹉远远地看见了,马上叩头直到流血,说:“我不敢住在这里。”王度因此叫来主人,问他原因。 程雄说:“两个月之前,有一位客人带着这个婢女从东边来。当时她病得很重,客人就将她留下寄宿在我这里,说:‘回来的时候来带走她。’到现在还没有来,我不知道这个婢女为何这样。” 王度怀疑她是精怪妖魅,拿着镜子逼照她。婢女说:“祈求您留下我的命,我就变回原形。”王度就盖住镜子,说:“你先把自己的来历交代清楚,再变回原形,这样我就饶了你的性命。” 婢女拜了两拜,讲述自己的经历:“我是华山府君庙前大松树下的千年老狐狸,经常变幻形体迷惑人,论罪应当被处死。所以被府君追逐捉捕,逃到了黄河和渭水之间,成为下邦陈思恭的干女儿。他抚养我,让我过得很富裕,把我嫁给了同乡人柴华。我跟柴华情义不和,向东出逃,过了韩城县,被过路人李无傲抓到。李无傲是个粗暴的男人,胁迫我跟着他游荡了好几年。不久前来到这儿,突然被留下。没想到竟然碰到了天镜,没有办法藏匿行迹了。” 王度又说道:“你本来是老狐,变形为人,又怎么会不害人呢?” 婢女说:“变成人形来服侍人,并不是有害的。但是逃脱府君监管来隐匿,变幻迷惑人,是神道所厌恶的,自然应该死去。” 王度说:“我想饶了你,怎么样?” 鹦鹉说:“承蒙您厚爱,我不敢忘记您的恩德。只是被天镜一照,不能再逃脱了。但我长久都以人形出现,变回原形,感到很羞愧。希望您能将镜子封在盒子里,让我尽兴地大醉一通之后死去。” 王度又说:“把镜子封到盒子里了,你不会趁机逃吗?” 鹦鹉笑着说:“您刚才还说得那么动听,想放了我。您一把镜子收起来我就逃走,岂不是正好让您的恩德得以实现?但是天镜一照,就无路窜逃了。我只希望能延续一会儿生命,能尽情地享受一下一生的欢乐。” 王度马上把镜子放进盒子里,又为她叫来酒菜,把程雄的家里人和邻居都招呼来,一起饮宴欢笑。 婢女一会儿就喝得大醉,摆动衣服起身跳舞,歌唱道:“宝镜啊宝镜,悲哀啊我命!自从我化形,蹉跎到如今。活着虽可乐,死亦不伤。何故多留连,恋恋不肯行。”唱完,拜了两拜,化形为老狐而死去。在座的人都惊叹不已。 大业八年四月一日这一天发生了日蚀。王度此时正在御史台当值,白天睡在厅阁里,发觉日光渐渐昏暗。下面的吏员向他报告说日全食了。王度起来整理衣帽,拿出镜子照,自己觉得镜子也昏暗了,不再有光彩。 王度以为,宝镜的制作,与阴阳光影的玄妙相吻合。不然,怎么会正好太阳失去光辉,而宝镜也无光了呢?他不停地赞叹奇怪着。 P1-2 序言 唐宋时期的文言短篇小说,通常被称之为“传奇”。“传奇”一词,最早当出现在中唐,元稹的《莺莺传》,原题即为《传奇》。晚唐时,裴铡也将自己的小说集命名为《传奇》。此时的“传奇”,还没有成为一种小说体裁,不少小说取名“传奇”,用的是它的本义,“传示奇遇奇事”,标识着记载奇闻异事的内容,因而同名甚多。 “传奇”成为小说体裁的专称,是在宋代。宋人开始用“传奇”来指称文辞华艳、叙述委婉、情节曲折的文体。陈师道《后山诗话》记载,尹师鲁读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因为他“用对语说时景”,语辞华美,不同于当时主流的韩柳古文,就评价它说:“传奇体尔!”尹师鲁用“传奇体”来形容《岳阳楼记》“对语说时景”的文辞特点,已经是一种有意识地将传奇区别于诗歌、古文的独立。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裴铡《传奇》时,把尹师鲁这句话批为“一时戏笑之谈”,说:“文体随时,理胜为贵。文正岂可与《传奇》同日而语哉!”这段话可见,传奇不仅已经是一种独立的文体,并且是当时甚为流行的。而在尹师鲁贬低的语气和陈振孙的辩驳中,也能看到当时传奇体的地位处境:作为娱玩之文,不登大雅之堂。 唐代传奇,承接六朝志怪小说的余风而起。虽然也“好设幻语”,描述多涉虚构,但相较于大多为片言只语,篇幅短小,主要目的是“发明神道之不诬”,情节梗概粗略的志怪小说,唐传奇的风貌已经跃然一变。它文词华美,叙述情节曲折婉转,结构首尾呼应,并且打破了志怪小说只注目于鬼神,“明因果”,纯属虚构的限制,将视线回到人间,大量描摹世态,出现了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 唐传奇已不再是《世说新语》式记录传闻轶事的丛残小语,而是文人有意识创作的传记式故事,“好为文辞”,篇章明显变长,作品中有深厚的现实生活感,常常集中笔墨描绘主人公的经历,能体现出人物的个性特点和思路历程。如果说六朝的志怪笔记,故事还梗概粗略,仿若骨架,那么唐传奇已经具有了足够的细节和性格,为它们成为真正的小说,添置了血肉。 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短篇小说的成熟,是文言小说发展史上最重要、辉辉煌的时期。宋代传奇承唐代之余绪,虽不如唐人的华美彩艳,但崇尚实录,渐近自然人生、人情世态,文备众体,也颇可观。 然而由于传奇文一直以游艺娱玩的形象存在于正统文学史中,被文人视为“小道”,不受重视,在流传过程中大量散佚。至宋代,《太平广记》、《文苑英华》、《太平御览》、《类说》等类书笔记始见部分收录的传奇,保存了唐宋传奇的断章面貌。 但到了明代,书贾射利,为求谋取财利,往往剽窃抄袭各传奇,改头换面,粗制滥刻,如《说海》、《古今逸史》、《五朝小说》、《唐人说荟》等书。以讹传讹,往往流毒百年,直到徐松写《登科记考》、郑振铎编《中国短篇小说集》,仍然受前代误导,或引用了明人伪造的文章,或误著了撰人。 有感于明人这种做法,不仅有害于文学评论,对于考证历史也是飞来之灾,鲁迅“发意匡正”,决定辑录唐宋传奇,恢复其原貌,汇成一本足可凭信传世的传奇集。 本书即是鲁迅花费十余年心血而辑成的小说集。在辑录从汉到隋的小说,编成《古小说钩沉》之后,1927年,鲁迅将在编纂过程中日积月累抄录的唐宋传奇资料,重新校勘考订,按照时代顺序,分为8卷。前5卷收唐传奇32篇,后3卷收宋传奇13篇。在取舍上,对唐人从宽,认为唐人“作意好奇,假小说以寄笔端”,而对宋人较严,认为“文采无足观”,故两代传奇的篇幅悬殊。 鲁迅选取明刊本《文苑英华》;清黄晟刊本《太平广记》,校以明许自昌刻本;涵芬楼影印宋本《资治通鉴考异》;董康刻士礼居本《青琐高议》,校以明张梦锡刊本及旧抄本;明翻宋本《百川学海》;明抄本原本《说郛》;明顾元庆刊本《文房小说》;清胡埏排印本《琳琅秘室丛书》等。以不同版本进行互校,字句有异,惟从其是,纠正了许多错误,剔除了妄造的材料,去伪存真,提供了完善的校本。 传奇的辑佚,使得很多小说失而复得,恢复原貌。通过《唐宋传奇集》,可以看到唐宋时期小说发展和演变的真正脉络,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此集的文献价值极高,不仅治学的人可用作研究资料,爱好文采的人也可以细细品玩词文。 本书所选,为当时之尤,这寥寥几十篇传奇文,体现了唐宋传奇的诸大主题。首先在爱情故事上,收录了一批成就斐然的代表作,如《李娃传》、《莺莺传》、《霍小玉传》、《长恨传》、《任氏传》、《柳毅传》、《飞烟传》等,一批美貌多情的女子命途各异,或喜或悲,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枕中记》、《南柯太守传》等篇章确立了梦幻主题,以寓言的形式,揭示人们营营汲汲所追求之物的虚幻。豪侠故事的代表是《虬髯客传》、《谢小娥传》、《无双传》、《柳氏传》,各式豪侠或卓尔不群,或隐居世间,拔刀相助,舍生忘死,豪迈超绝。宋代传奇还注目于中下层女子,如《谭意哥传》、《王幼玉记》、《流红记》等,饱含着对她们不幸生活的同情,使读者掩卷长嗟。而历史题材的诸篇,如《隋炀帝海山记》等三记,《隋遗录》、《杨太真外传》、《赵飞燕别传》、《李师师外传》等,是对历史的反思,也是对现实的曲折映射。 唐宋传奇,是我国古代文学的艺术珍宝,具有很高的思想和艺术价值,对后世各种形式的艺术创作影响巨大,不断被小说、话本、戏曲等所取材。如: 《离魂记》被元郑光祖改编为杂剧《倩女离魂》。 成语“黄粱一梦”即来自于《枕中记》,并被元马致远改编为杂剧《黄粱梦》,明汤显祖改编成传奇《邯郸记》。 《任氏传》在金代被改编为《郑子遇妖狐》诸宫调(已佚),后来的《聊斋志异》中大量狐女故事,都能看出它的影响。 词调“章台柳”即来自于《柳氏传》,并被明梅鼎祚改编为戏曲《玉合记》,清胡无闷改编为戏曲《章台柳》。 《柳毅传》,被元尚仲贤改编为《洞庭湖柳毅传书》,明黄说仲改编为《龙萧记》,清李渔改编为《蜃中楼》,乃至现代剧《龙女牧羊》。 《霍小玉传》被明汤显祖改编为戏曲《紫钗记》。 成语“南柯一梦”即来自于《南柯太守传》,被明汤显祖改编为戏曲《南柯记》。 《谢小娥传》,明凌漾初敷衍而成《拍案惊奇》中的《李公佐巧解梦中言谢小娥智擒船上盗》,清王夫之改编为杂剧《龙舟会》。 《李娃传》,元石君宝改编为杂剧《李亚仙花酒曲江池》,明薛近衮改编为传奇戏曲《绣襦记》。 《长恨传》,元关汉卿的杂剧《唐明皇哭香囊》、王伯成的《天宝遗事》诸宫调、明吴世美的传奇《惊鸿记》,乃至清代洪昇长达五十折的传奇《长生殿》,都是从此而来。即是所谓“三生影响陈鸿传”。 《莺莺传》,金董解元改编为《弦索西厢》诸宫调,元王实甫改编为杂剧《西厢记》,明李日华、陆采各改编为《南西厢记》等等。 《无双传》,明陆采改编为戏曲《明珠记》。 《虬髯客传》,明张凤翼改编为戏曲《红拂记》,凌漾初改编为杂剧《虬髯翁》。 《隋炀帝海山记》、《迷楼记》、《开河记》,内容被清褚人获采录入《隋唐演义》。 可以说,在今日今时能看到的小说影视艺术作品中,处处可见这些“传奇的宗祖们”的痕迹。如果你对这些故事足够熟悉的话,那么,就会时不时地在文本、剧场、屏幕上,咦然看到熟人熟事。此时,了然这些“名人名事”的来处,对照着新故事,这种知识储备会带来一种别样的体验。 考虑到文言阅读的受众有一定的局限性,此次特将《唐宋传奇集》翻译为现代文,以飨更广大的读者。 本书以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出版的《鲁迅全集》第十卷收录的《唐宋传奇集》为底本进行翻译。鲁迅在校勘中做的注,按原文以括号标示。小说中的诗歌、对话,往往涉及典故,包含隐语,这些不适合反映在正文中的故事以及一些知识点,以脚注的形式注出。 此外,传奇小说虽然有多半是敷衍真人,但小说本身“多涉虚幻”和“假意寄托”的特性,使得它们往往在年代、地名等细节上,与主人公的实际履历不符。本书不作史实考证,但为避免误导读者,对某些重要差异也做了校注,如《隋炀帝海山记》中炀帝的生日等条目。 本次全译,严格遵从原文,基本做到对译。虽然严格对译其实比意译更难操作,并且也许会使行文显得不够简洁动人,但仍然选择这种方式,出于两种考虑:一是翻译本应当忠实于原文;二是希望能让有志于阅读文言原文的读者,省去检索之烦、推敲之累,做到摊开两书,对举原文与全译,即可按图索骥,一一对照。这是比较轻松愉悦地学习提升文言阅读能力的取巧法门,也是本书的一点私心。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