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朝见无限空间之王
2002年8月15日上午10点,浙江大学邵逸夫体育馆内,座无虚席。
当代爱因斯坦、剑桥大学的霍金教授正在讲学。
声音,是通过特殊的语音合成器传来的,带一点金属味,奇妙而空灵,如天使的号角突然吹响。
四壁大屏幕上的影像迅速刷新——
一个新奇的“膜的世界”,犹如来自未来岁月的一朵白莲,在人类认知山谷的河水里,逆流漂来,诱惑地绽开。
这位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把时间当作一个饱满的鸭梨,把拥有地球,太阳、茫茫室女座星系、猎户座星系……的我们的宇宙比成一只绚丽斑斓的大气球!
这一刻,王东泪流满面。他觉得霍金的轮椅仿佛时间机器,而轮椅上的人是上帝之子,一个圣洁的婴儿。他情不自禁地拼命鼓掌,把手都拍痛了。他想他要好好看他,看清他,看懂他,哪怕一点点。
他看见他的米色长裤,同样米色的带小格子的西装;他看见他金黄色的头发,柔软地垂在明净的前额,他看见他自皙的脸颊上,透出嫩嫩的粉红,好像是一个孩子,沉浸在自己幸福的游戏中的孩子。
王东想,这是一个接近宇宙本质的孩子,窥见宇宙来历的孩子,告诉蒙昧的大人人类存在于宇宙中的意义的孩子。
而他自己,龙州一中高二(3)班的学生,一个真正的孩子,却无法做他想做的一切,除非在梦中。
在他的梦中时间流逝了五百年。
五百年后,作为第一代飞出太阳系的地球新移民,他、用机器在一颗冰封的星球上制造温室效应,在慢慢融化的永冻土层上播撒地球植物的种子。
可是,当他驾着新型探测器回望故乡地球时,蓦地一惊。俯视大地,他看见了一片绿绿的麦田之上,很突兀地矗立着七棵胡柚树。
七棵胡柚树守着七口水塘。
七口水塘排列成北斗星的形状。北斗星怎么会落在了地球上?那儿显然深藏着秘密!“七星窟!”不知为什么他脱口而出。他以新新宇宙人的智慧参透了那秘密——这一定是地球和外太空相连的秘密通道二二
唉,早知有虫洞,也不必坐那架老掉牙的等离子火箭飞离太阳系了。
不过,也许他可以利用这虫洞迅速返回这颗令他魂牵梦绕的蓝色星球,看一眼爱他和他曾经爱过的那个女孩。
想到她,他的泪水涌出来,像珍珠一样,在失重的空间四处飘动。
好了,别这样,他对自己说,不要再有一万年的等待了,穿进虫洞,我们可以在星系间拍拖,就像月上柳梢头时我在樱桃树下等你。他好像看见了她的微笑。她的微笑好迷人。
可是刹那间似有万道金光刺痛了他的眼睛。他以为有一颗超新星爆炸了,睁眼却见语文老师怒不可遏的目光正像航天飞机般俯冲过来。
在枯燥的语文课上做一个梦没什么奇怪。奇怪的是,梦醒之后,他居然在当天日报上的一篇文章里看见了“七星窟”三个字!
几乎是屏住呼吸,他把那篇短短的报道看完了。那篇报道说:
在浙西凤凰山区的石背镇,有一所民办中学,校长办学的思想很特别,不仅收费很少,而且在特殊情况下还可以免去学生的书费、学费、住宿费,甚至伙食费。
所谓特殊情况,当然是指家庭困难、交不起任何费用的那类学生的情况。不过,这类学生也不是说免就免,而是在允许免费之前必须要经过一项特殊的考试。试卷上有二十道题,都是校长亲自出的。二十道题做完以后,校长还要面试,大约提五个问题。所有这些问题都因人而异,也没有什么标准答案,主要是考察学生的智商、品行和培养前景。
P1-3
读罢《今日出门昨夜归》,我多么希望我的挚爱、飞虎将军陈纳德也会“今日出门昨夜归”啊!
——著名社会活动家、美籍华人陈香梅
既吸引人,又感染人。真想不到校园小说竞也可以写得这么好看!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严家炎
竹林的作品把校园、探秘、悬疑和办学、青春融合在一起,把知识与想象、科学与文学、现实与精神结合在一起,为读者提供了无限大的认知空间……
——著名作家张抗抗
竹林摸准了我们的探秘心理,用一个似乎永远也解不开的谜团当成诱饵悬在我们的前方,吸引着我们勇往直前。
——北京大学教授、著名作家曹文轩
在科学与文学的结合上,竹林掌握了一个恰当的度,把科学知识唤起的想象和幻想,跟现实生活的矛盾冲突和理想追求结合在一起,给读者勾画出一幅幅充盈现代社会生活气息,又扑朔迷离、亦真亦幻的艺术画卷,为小说的创新做出一种可喜和成功的尝试。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原所长、著名当代文学研究专家张炯
人类的思维是宇宙中十分神奇的东西。一些人文学者称它为宇宙中除了四维时空之外的“第五维”。它是独立于任何个体的客观存在,能在宇宙中自由地翱翔,就像时空一样不受任何控制。
这部小说,其内容背景与龙游石窟之间的许多耦合与相似之处,也正是体现了“第五维”的神奇。
本书初版于2004年,十年后由上海人民出版社重新出版。新版增补进了初版时按出版社要求删节的数章内容,订正了一些编校的错误,并对内容作了一些补正。
竹林
2014年8月27日
这部小说的题目叫《今日出门昨夜归》,令我很感兴趣。小说的故事情节,是以浙江一个令人难忘的县城——龙游为大背景展开的。尤其是近年来发现了堪称千古之谜的神奇而宏伟的石窟,更使这座小城名扬中外了。然而,我更感兴趣的是,龙游这座小城在二战中的存在。因为我与外子陈纳德同中国的抗战,关系和感情实在太深切了。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盟军空军从衢州等空军基地起飞,开始了对日军的反击,并以远程轰炸机轰炸日本本土;为此日军企图攻击衢州机场,对龙游等地进行惨无人道的扫荡,并且乘机秘密盗掘和掠夺隐藏在龙游凤凰山中的千年文化历史遗存。虽然这一切已随着二战的胜利而结束,但惨痛的历史与悠久的文化一样不应被遗忘,而应该以此为鉴教育和鼓舞后来之人;与此同时,我们也永远不能忘记为谱写这段历史而献出了宝贵生命的人。
竹林小姐的这部小说是写青年生活的。我认为对人类最本质的东西,即人类普遍的人性及爱的追求,对人类自身的来历、甚至宇宙之源的拷问,对科学的探索和寻觅,则是人类有史以来一直代代相传、未有穷期的。因此,读完这部作品,我依然会与当今的广大青年朋友一样,被作品中科学和文学、现实与幻想相结合的引力,被作品中透出的青春活力所感动。如今,我们的世界正处在经济与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但消弭战争与恐怖主义、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让人类之爱遍及整个地球村乃至整个宇宙,这仍然是我所祈求。
读罢《今日出门昨夜归》,我不禁浮想联翩,思绪难抑。我多么希望我的挚爱、飞虎将军陈纳德也会“今日出门昨夜归”啊!
是为序。
陈香梅
2004年6月14日
竹林所著的《今日出门昨夜归》讲述:这个巨大的超越人类文明能力的石窟群,是通往宇宙深处虫洞的人口,是时间开始和结束的地方,还是外星文明用来监视人类行为的基地?当年日本侵略者企图用来毁灭人类的6病毒,为何能在石窟里被化为乌有?是路云天校长以自己生命的代价竭尽全力与贪婪的腐败分子斗智斗勇的结果,还是外星文明用他们超自然的宇宙能量规范人类道德价值观的壮举?
球状闪电、麦田怪圈、失去的时间和记忆……为追寻不翼而飞的路校长的遗体,年轻的学子,在石窟周围遭遇了一系列扑朔迷离的用现代科学无法解释的怪异事件。追寻的过程变成了他们对人性、对生命的的拷问与领悟,也碰撞出了情感和爱的火花……
科幻、魔幻与现实主义的紧密融合,神秘莫测的自然谜团与案情相互交织,组成了一支宇宙人性交响曲。
竹林所著的《今日出门昨夜归》以文学故事的形式,探索、追究无限的时间和空间的奥秘,发现人类自身的弱点、潜能和宿命。
这部科幻小说中所描写的石窟群与龙游石窟的北斗七星几乎如出一辙;石窟内千年古庙竟然也叫竹林禅寺。而在写这部作品时,竹林还不知龙游拥有石窟。这成就了这次龙游石窟和作品的联姻之旅。
小说以神秘石窟为背景,构建起一座探案故事的迷宫。作者用科学的理念构筑小说的框架,同时又用文学的想象张扬了科学的理念,开创了小说科学与文学结合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