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故事新编》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奇葩。这本《解构之美--鲁迅故事新编思想艺术探析》主要运用解构主义等西方后现代理论,探析鲁迅《故事新编》的思想艺术内涵及鲁迅解构中国传统文化的努力。作者胡永良把《故事新编》置于鲁迅《呐喊》《彷徨》等小说创作的脉络来理解,置于《野草》《朝花夕拾》等散文创作的脉络来理解,置于杂文创作和整理古籍等学术活动的脉络来理解。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解构之美--鲁迅故事新编思想艺术探析/鲁迅研究新前沿丛书 |
分类 | |
作者 | 胡永良 |
出版社 | 漓江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鲁迅《故事新编》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奇葩。这本《解构之美--鲁迅故事新编思想艺术探析》主要运用解构主义等西方后现代理论,探析鲁迅《故事新编》的思想艺术内涵及鲁迅解构中国传统文化的努力。作者胡永良把《故事新编》置于鲁迅《呐喊》《彷徨》等小说创作的脉络来理解,置于《野草》《朝花夕拾》等散文创作的脉络来理解,置于杂文创作和整理古籍等学术活动的脉络来理解。 内容推荐 胡永良编著的这本《解构之美--鲁迅故事新编思想艺术探析》主要运用解构主义等西方后现代理论,探析鲁迅《故事新编》的思想艺术内涵及鲁迅解构中国传统文化的努力。 全书共六章。第一章《从批判到解构》,从鲁迅整个创作谱系的宏观层面对作品的思想艺术进行外部观照;第二章《从典籍到文化》,分析了作品如何通过重释中国文化典籍来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解构,回答了“解构什么”的问题;第三章《从策略到方法》,对作品的解构修辞进行了分析,回答了“如何解构”的问题;第四章《从“油滑”到“复调”》,深入探讨了作品的“复调”特性,并以此回答历来争论不休的“油滑”问题;第五蕈《从理性到非理性》,企图溯清鲁迅解构思维的思想渊源;第六章《从遮蔽到重现》,总结性地提出作品具有不可忽视的文学与思想文化意义,是鲁迅文学与思想发展到后期的一个重要成果。 目录 《鲁迅研究新前沿丛书》缘起 《故事新编》的读法 引论:鲁迅,或者我们 第一章 从批判到解构——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批评方式 一、走向批评 1.暗夜般的中国 2.在暗夜中突围 3.在沉顿中奋起 二、批评与批判 1.词义的界定 2.批评的开始 3.批判的对象 4.批判的方式 三、批判与解构 1.文化的通约性 2.西方哲学中的解构主义 3.解构的本质 4.《故事新编》的解构思维 5.解构在鲁迅作品中 6.批判与解构比较 四、鲁迅文化批评的三个层次 第二章 从典籍到文化——《故事新编》的解构对象 一、文化存在的形式 1.文化定义及其描述 2.文化,以一种结构形式存在 3.文化结构的几个特点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部层级 三、《故事新编》的解构所指 1.自觉与不自觉 2.局部:解构典籍 3.整体:解构中国传统文化 4.实质:打破“权力一知识”结构关系 第三章 从策略到方法——《故事新编》的解构修辞 一、解构的修辞策略 1.修辞 2.在旧文本内部展开 3.策略一:注入日常生活的细节 4.策略二:沿着旧文化的逻辑轨道前行 5.策略三:使旧文化立于偶然性的流沙之上 二、解构的修辞方法 1.修辞方法 2.之一:拼接 3.之二:杂糅 4.之三:延展 5.之四:反讽 6.之五:戏拟 三、哲学解构与文学解构 1.文学解构 2.共同之处 3.区别之处 第四章 从“油滑”到“复调”——《故事新编》的复调艺术 一、解读中的“油滑” 二、“油滑”再解读 1.理解永无止境 2.鲁迅对“油滑”的态度变化 3.“油滑”与解构互为正反面 4.被忽略的文学游戏功能 三、《故事新编》的“复调” 1.鲁迅作品复调论 2.一个空间,两种时间:故事与新编 3.一个文本,两种格调:庄重与油滑 4.一个载体,两种功能:教化与游戏 第五章 从理性到非理性——鲁迅解构的思想源泉 一、《故事新编》与“整理国故” 1.整理国故运动 2.《故事新编》与整理国故运动 3.时间节奏上的对应 4.思想方法上的策应 5.《故事新编》对“整理国故”的批判 6.《故事新编》与傅斯年的《戏论》 二、《故事新编》与尼采的“重估一切价值” 1.尼采思想与鲁迅晚期作品 2.尼采对西方解构主义的影响 3.尼采的两种结果:鲁迅和德里达 三、《故事新编》的理性与非理性 1.矛盾或混沌 2.理性思维 3.非理性思维 第六章 从遮蔽到重现——《故事新编》的价值重估 一、思想艺术价值 1.被忽略的《故事新编》 2.批评深度:从文化现象到文化源头 3.批评强度:从一般性批判到解构 4.小说功能:从批判到游戏 5.创作原则:从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 6.作品文体:从反文体到跨文体 二、退却还是前行 1.英雄不论成败 2.建设·批判·解构 3.文化现象·国民性·文化源头 主要参考书目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