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爱大呼小叫,是那种骨子里很绅士的人。当他真的提高嗓门时,你要知道最好乖乖听他说的每个字。现在说来容易,因为我经历过了。可是,在第一赛季时,当他告诉我一条非常重要的建议时——那是改变我人生方向的建议——我却没有听进去,我一点儿都没听进去。
“如果你摔跤是想自己的名字出现在报纸头条,那你就选错项目了。”第一次全队开会时教练就向我们传达了这样的信息。他说,报纸的头条都是留给橄榄球和篮球的,但是我们要比他们做得更好,我们的付出将有99%是不为外界所关注的,但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坐在这里的每个人,大家如兄弟般紧密相连,强悍对外——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
开会时我并无什么不适应。当时我只有15岁,几乎是这里最没经验的。我感觉自己毫不显眼,实际上,在搞清楚状况之前,我也并不想惹人注意。但显然教练还是注意到了我。第一年时有好多次我都觉得教练的眼里只能看到我似的。
鲍勃·威廉斯也在亚利桑那州摔过跤,他的教练就是传说中的博比·道格拉斯,5次荣获全国冠军而且是奥运会奖牌获得者。道格拉斯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不惜一切代价保护腿。现在威廉斯将这一戒律用到了我的身上。第一个赛季时,我打算在垫子上跳来跳去,基本上可以说是求着对手来攻击我的腿——别的队员都是这样做的。之前,甚至早在赛季开始之前,教练就建议我不要采取站姿,将重心下移,采取跪姿。他说,那样一来,对手可攻击的目标就变小了,我可以保护好腿,隐藏弱点,将上半身的优势发挥出来。当时我才二年级,初生牛犊一个,各方面都还很稚嫩。教练是在培养我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但这种风格太独特了,这种风格会让人特别注意到我少一条腿,让我成为一个异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对此很排斥。
当大家都站着训练时,威廉斯教练坚持让我跪到垫子上。这和我的人生观完全相悖。我一直努力证明和坚持践行的是,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因此我非常抵触。每次教练让我跪下来,我都很不情愿,趁他们不注意又跳了起来。
教练还是让我跪着。他很尊重我的想法,但他也想让我在比赛中获胜,如果我坚持站着比赛,只能丢了饭碗。训练时他让助手戴夫·迪多梅尼科像鹰一样盯着我。如果我不照做,戴夫就罚我做俯卧撑。慢慢地,我接受了。
一旦我不排斥跪姿,适应了贴着垫子靠胳膊行动,进步就很快了。教练们都认为我有潜力——不是那种眼前的潜力,他们都觉得我是块好料,虽然没有像另一位103磅重量级选手乔·泰勒那么好。“乔是那种力量、平衡、速度样样都不缺的选手,”威廉斯教练在一次面对记者时如是说。“但我们也很看好他,安东尼,我们觉得他在三、四年级会有很大发展。” 因此,当我俩在首发选拔赛中相遇,泰勒被我击败出局时,教练们的计划遭遇意外的迎头一击,完全被打乱了。
“我们的步调也改变了,”威廉斯回忆道。“于是我们就想,‘嘿,不妨把重点放在这小子身上吧。’”
教练们对乔的判断也很精准,他后来也夺得了州冠军和全美冠军——只不过是在别的重量级。我俩训练搭档了三年,能和他成为队友是我的荣幸。乔的技巧非常纯熟,动作迅速,灵活异常。我是属于粗野型的,连贯性不足。在训练和较量的过程中,我们都受到了对方的感染:我渐渐成为了一个流畅、直觉灵敏、有“艺术气息” (别笑)的选手,而乔变得更具攻击性——甚至有点儿残忍倾向。
但乔和克里斯·弗雷杰还不一样。
克里斯就像是捍卫领土的动物。“你要表现出这块摔跤毯是你的一样,”他告诉我。“对手要把毯子从你手里抢走,你要使出浑身解数保卫你的毯子;直到把对手打退。”
P33-35
“永不止步是对克服恐惧、跨越障碍、永不动摇梦想的集中体现。它是真正的美国精神。”
——前美国国务卿赖斯
“我被他的勇气所鼓舞……(安东尼)提醒我们,只要不放弃,奇迹就可能发生;当身体和大脑将要放弃时,只要我们再稍稍坚持一下,奇迹就可能发生。”
——杰·雷诺(摘自本书序)
“《逆行而上》是安东尼人生旅程的感人记录。我很高兴他能与我分享这种精神。这是本很棒的书!”
——塞雷娜·威廉姆斯
“《逆行而上》一书中充盈着热情、力量、希望与鼓励。读罢本书会让人激励自我,梦想成真。”
——拉戴尼安·汤林森,前国家橄榄球联盟跑锋及最有价值球员
“这是一个英雄缺乏的时代。自从见过安东尼和读了他的书,我就被深深地打动了,激励人们逆行而上。是安东尼告诉并提醒了我们,伟大就蕴藏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
——埃利奥特·希尔,耐克北美区副总裁
“安东尼·罗伯斯在运动场上和生活中都做到了逆行而上。他带给人们极大的鼓舞。”
——迈克尔·奥赫,纽约时报畅销书《I Beat the Odds》作者
杰·雷诺(美国脱口秀节目主持人)
初见安东尼·罗伯斯是在2011年7月14日洛杉矶的“年度卓越体育表现奖”颁奖盛典上,我即将宣布他荣获“最有毅力奖”。当时我们正在候场,拍摄还未开始。安东尼对我说他非常容易紧张,我并不相信。过了一会儿,我把奖杯递到了他手中,注视着他发表了精彩的获奖感言。
离开诺基亚剧院的当晚我一直在想两件事:第一,我需要重新定义“艰辛”;第二,我要邀请他上节目。
不到一周,我们就在节目中见面了。他走上“今晚脱口秀”的舞台时步履轻松,但他的经历却足以吓退那些久经沙场的好莱坞老将。灯光闪耀,这期节目正向全世界现场直播着。安东尼一走出来,就用他那千瓦特的笑脸电翻全场,他拿过一把椅子坐下,就像坐在自家客厅一样,开始讲述他的故事。他谦恭而诚恳,立刻赢得了现场观众的心。
我们先聊到了他的妈妈。和荣获“美国大学体育协会”冠军的儿子一样,这位妈妈不同凡响。朱迪·罗伯斯怀有安东尼时年仅16岁,但她从未想过堕胎,即使儿子生来只有一条腿,她也没有打算放弃这个孩子。当时她自己还是个孩子,但一方面出于母亲的本能想保护自己的宝贝,另一方面却要看着他忍受周遭的嘲弄和异样的眼光。她知道周围的小孩子们有时很坏,儿子未来的路会无比艰难。她要让儿子知道,因为他的与众不同,在未来的某一天,他会成为无所不能的男人。
这对谁都是一个望而却步的挑战,何况是一位少年妈妈。朱迪却迎面接受了这一挑战。看到安东尼你就能明白她倾注了多少心血。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妈妈一直都很不现实,”那晚的脱口秀上他告诉我。“她让我相信只要我愿意,什么事我都能做到。真的,我以为自己是超人。”
当然我绝不是什么超人,无法在两分钟做100个俯卧撑,或320个杠铃推举。安东尼的体格健壮得足以让蝙蝠侠自愧不如。你看到过他的胳膊吗?他让米开朗基罗的大卫雕像看起来像《恶搞之家》动画片里的皮特。
经过摔跤第一赛季的挣扎,安东尼学会了跪在垫子上,迫使对手进攻他的优势部位——强壮的上半身。刚开始,他还在摸索自己的风格和策略,当妈妈想着儿子只要纤弱的身体不倒就会胜利时,人们开始同情他:他只有一条腿啊——这不公平!
后来,他学会了发挥长处弥补先天的缺陷。他把对手一次次压倒在地,一些人看待他独腿的角度也瞬间发生了变化——这是他的一大优势啊!这使他的上身肌肉更发达!对手只有一条腿可抱!他只有一条腿啊——这不公平!
这种无知让我很生气,安东尼却一笑置之。“当有人开始恨你时”,他说,“说明你某方面做得很好。”
不论他在摔跤垫上多么辛苦,那里都是他的庇护所,在那里他可以逃离烦恼的家庭生活。家庭的烦恼远比摔跤痛苦——在我的脑海里,这是本书最令人心酸也是最值得一读的部分。
和每一个了解安东尼故事的人一样,我被他的勇气所鼓舞,同时也很欣赏他的真诚。有意思的是,你会发现他多次几乎就要离开热爱的体育。当继父每次消失好几个礼拜,留下妈妈和四个弟弟妹妹为衣食发愁时,安东尼差点就放弃了摔跤去挣钱养家。
最终他没有放弃,最后一个赛季,他回到了运动场,正如朱迪所说:“这就是上帝派他到这个世界上要做的事。”这提醒我们,只要不放弃,奇迹就可能发生;当身体和大脑将要放弃时,只要我们再稍稍坚持一下,奇迹就可能发生。
当我把年度卓越体育表现奖的银杯递到他手中,在他背诵着那首概括了自己人生的诗歌(也解释了本书的书名)走向观众时,安东尼说了这样一句话:
“现在,在我前进的道路上要做的事还有很多很多……”
除了摔跤,安东尼未来还能做成什么,我本人充满期待。说不准在其他领域,他又留下不俗的印记:或许是感染力十足的演说家,或许是电视分析评论员,或许回到拳击场在综合格斗中一试身手。(朱迪不赞同这个主意,但安东尼也并不否认。当初不看好他的人现在也相信他会再创奇迹。)
这个小伙子觉得自己是超人。看看他的成就吧,还有什么好怀疑的呢?
安东尼·罗伯斯、奥斯汀·墨菲编著的《逆行而上:一个关于梦想、勇气和坚持的故事》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励志故事,是一个“平凡人”勇于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不平凡经历。全美摔跤冠军安东尼·罗伯斯(AnthonyRobles)生来只有一条腿,但她的妈妈告诉他,别人能做的他都可以,事实也确实如此,他甚至比健全人做得还出色。在美国,摔跤是勇者的竞技,需要强壮的体魄、聪明的头脑和顽强的意志力。赛场上,当独腿安东尼压在对手身上夺得全美冠军那一刻,他向世人证明了,“逆行而上”才是勇者的气魄。
安东尼·罗伯斯获得了2011年美国全国大学生摔跤比赛冠军,这已经是他的第三个全美冠军了。他生下来就没有右腿,医生也无法向他的母亲朱迪解释是什么导致他天生有缺陷。在他5岁时,这个单腿学步的小孩在没有外力帮助的情况下爬行了50英尺,从那一刻起,他的母亲朱迪就坚信他的儿子的人生将永无止境。自从安东尼获得了2011年的冠军,他已经成为全国少年和成年人心目中的偶像。永无止境不仅是一个令人兴奋的体育回忆录或者是一个残疾人积极生活的故事。同时,在安东尼·罗伯斯、奥斯汀·墨菲编著的《逆行而上:一个关于梦想、勇气和坚持的故事》这个故事中,男主人公的精神和不屈的决心提醒我们,我们有能力克服任何的困难或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