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华道德楷模(近代卷)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作者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道德榜样的民族,历来重视人的道德操守和道德建设,几千年来,涌现出了无数具有强烈感染力和号召力的道德楷模。为了发挥道德模范人物的带动、示范作用,营造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社会风尚,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白云涛主编了这套《中华道德楷模》丛书。

本丛书共分三卷,即古代卷、近代卷、当代卷。

张侃侃、陈家新编著的《中华道德楷模(近代卷)》为鸦片战争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此一时期为革命与救国年代,属于传统美德和现代道德的过渡期。本书以“爱国是道德的首要要求”为基本依据,重点依据2009年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解放军总政治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评选出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内容推荐

张侃侃、陈家新编著的《中华道德楷模(近代卷)》讲述中国近代(1840-1949)人物的传统美德(道德故事),以“爱国是道德的首要要求”为基本依据,分为民族大义,国之忠魂、爱国情操,誉满天下、促进发展,推动进步、为国为民,慷慨赴义、热血丹心,勇于奉献等五大类,收入了林则徐、邓世昌、谭嗣同、秋瑾、杨靖宇、赵一曼、赵登禹、狼牙山五壮士、向警予、杨开慧、董存瑞、江竹筠、戎冠秀、张思德、闻一多、吴运铎等50位道德楷模。每个人物都有生平简介,笔墨着重于其对应的爱国、奉献、推动历史进步等事迹,并配置肖像、插图。

目录

民族大义,国之忠魂

 林则徐 为国为民的禁烟英雄

一 为中国人的健康而禁烟

二 不受贿赂,坚决查烟

三 虎门销烟,扬眉吐气

 邓世昌 魂扬黄海,壮我国威

一 我国第一批优秀海军军官中的佼佼者

二 严格训练屡立战功

三 黄海海战壮烈殉国

 杨靖宇 令敌人折服的抗联英雄

一 抛家舍业、出生入死的革命者

二 天才的游击战略家和组织者

三 威震东北的抗联司令

四 令敌人折服的英雄

 赵一曼 血洒珠河的抗日女杰

一 掌握自己命运的人

二 走向新生活

三 血洒珠河

 张自忠 将军血染大洪山

一 宁为百夫长,不做一书生

二 喜峰口战役,刀光闪烁气峥嵘

三 “华北特号汉奸”,身背骂名志尤钢

四 浴血战临沂,将军威名震敌胆

五 壮志未酬身先死,将军血染大洪山

 佟麟阁 奋战至最后一滴血

一 亲民爱兵、善于治军

二 “卢沟桥即为尔等之坟墓”

三 “奋战至最后一滴血”

 赵登禹 抗日救国,乃军人天职

一 战斗在队伍的最前沿

二 大敌当前,主将岂能畏缩不前?

三 血染大红门

 谢晋元 这块土地是我们中国的

一 少怀大志投笔从戎

二 “只要有一个人在,这块土地就是我们中国的”

三 孤军营里的四年抗争

 冷云 宁死不降的投江女英雄

一 乌斯河畔的战斗

二 拼死掩护大队战友

三 宁死不降愤然投江

 狼牙山五壮士 宁死不屈的燕赵英雄

一 抗日烽火中入伍

二 危难时刻受命

三 狼牙山上谱壮歌

 马本斋 岂容日寇践中华

一 决心为回族的解放奋斗到底

二 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

三 汉回各族模范,母子两代英雄

 李林 华侨英雄,抗日女杰

一 抑制不住的爱国激情

二 在抗日救亡工作中实现梦寐以求的夙愿

三 战斗在抗日最前线

四 为掩护部队突围壮烈殉国

 左权 太行浩气传千古

一 身经百战,具有卓越的指挥才能

二 博览群书,深具丰厚的理论修养

三 治军有方,丰富的军队建设思想

四 保卫总部,以身殉国的最高指挥官

爱国情操,誉满天下

 谭嗣同 舍生取义,从容赴死

一 慷慨悲歌士,驱车燕赵间

二 为了维新,不怕杀身灭族

三 面对死亡,我自横刀向天笑

 邹容 撰《革命军》,流革命血

一 追求新学的少年

二 革命的马前卒

三 义不独生英雄早逝

 陈天华 以自己的生命敲响警世钟

一 少年壮志,“匈奴”未灭誓不娶妻

二 杰出的革命宣传家

三 蹈海殉国,以死鸣响警世钟

 秋瑾 鉴湖女侠,“中国贞德”

一 巾帼女杰参加革命

二 为革命不惜牺牲的中国贞德

 蔡锷 为四万万同胞争人格

一 “流血救民吾辈事”

二 “为四万万同胞争人格”

三 “将军拔剑南天起”

四 英年早逝,举国哀鸣

 方志敏 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

一 征程未竟,身陷囹圄

二 爱国主义的千古绝唱

三 “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

 张学良 民族英雄,千古功臣

一 东北易帜,结束国家四分五裂

二 武装调停中原大战,维护国家统一

三 西安事变,促成国共合作抗战

 吉鸿昌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一 我是中国人

二 投身抗日洪流

三 死了也不能倒下

促进发展,推动进步

 魏源 “师夷长技以制夷”

一 《海国图志》:“中国知西学之始”

二 “师夷长技以制夷”

三 “墙内开花墙外香”

 严复 精通西学第一人

一 学习知识,培养人才

二 宣传维新理论

三 译著《天演论》,影响海内外

四 精通西学第一人

 孙中山 为国为民 奋斗终生

一 革命救国,成立同盟会

二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

三 国共合作,拯救中国

 蔡元培 开“学术”与“自由”之风

一 曾经腐败的北大

二 执掌北大:不拘一格纳贤才

三 “兼容并包”,鼓励思想争鸣

四 身体力行,以身垂范

 梁启超 “中国之新民”的呼唤者

一 与康有为齐名的维新巨子

二 “中国之新民”的呼唤者

三 百科全书式人物

 陈独秀 文化启蒙,民主先驱

一 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

二 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三 思想和贡献,影响深远

 李大钊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

一 立志“再造中华”

二 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共产党的创始人

三 领导工运农运,为革命献身

 胡适 提倡新文化,抨击旧传统

一 新文化运动的开山宗师

二 自由主义思想家

三 中国现代学术史、思想史的奠基人

 鲁迅 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民族脊梁

一 从救人到救国

二 “二十世纪亚洲最伟大作家”

三 “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冼星海 为大众谱出心声的人民音乐家

一 怀抱音乐梦想战胜生活困苦

二 我的音乐,要献给祖国

三 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心声

 聂耳 无产阶级革命音乐先驱

一 音乐界的拼命三郎

二 以音乐唤醒国人的觉悟

三 不朽的旋律,时代的号角

为国为民,慷慨赴义

 施洋 劳工律师,慷慨就义

一 为穷人,为救中国而读书

二 五四运动的旗手

三 中国首位劳工律师

四 为了劳工,流尽最后一滴血

 林祥谦 宁可牺牲也不复工

一 富有反抗精神的勇敢少年

二 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

三 宁可牺牲也不复工

 夏明翰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一 背叛家庭,投身革命

二 热血青春,无怨无悔

三 为国为民浩气长存

 向警予 不在敌人屠刀下求生

一 为教育救国不辞辛苦

二 为妇女解放而斗争

三 面对死亡慷慨疾呼

 杨开慧 愿润之的事业早日成功

一 夫唱妇随,为党默默工作

二 我死不足惜,愿润之的事业早日成功

 瞿秋白 为共产主义勇于赴死

一 确立了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信仰

二 面对挫折不气馁

三 抱定了必死的信念

四 生死面前大义凛然

 刘胡兰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一 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最大的心愿

二 为革命而死,死的光荣

 董存瑞 舍身炸碉堡的人民英雄

一 战斗中锤炼自己

二 屡建奇勋立大功

三 英雄舍身炸碉堡

 江竹筠 中国的“丹娘”,永远的丰碑

一 心甘情愿地执行一种特殊任务

二 为保护党的组织而坚贞不屈

三 像丹娘一样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热血丹心,勇于奉献

 戎冠秀 “子弟兵的母亲”

一 积极抗日,舍生忘死救伤员

二 为了人民子弟兵,贡献自己全部的爱

三 新中国成立后,对子弟兵的热爱不减当年

 明德英 八路军的沂蒙红嫂

一 用乳汁喂养八路军伤员

二 从死亡线上救回庄新民

三 好红嫂,永难忘

 白求恩 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

一 “如果只考虑我个人的安危,我就不会到中国来”

二 “我是‘O’型,就抽我的血”

三 “假使我还有一点支持的力量……”

 张思德 为人民服务的典范

一 一个平凡的红军战士

二 服从命令,任劳任怨

三 为了抢救战友而牺牲

 李公朴 为和平民主而献身

一 正义少年赴美求学

二 为抗战而奋斗的“七君子”之一

三 “我两只脚跨出门,就不准备再跨回来”

 闻一多 宁死不屈的民主斗士

一 进步思想成就伟业的诗人

二 满怀爱国情怀潜心钻研的学者

三 以红烛精神投身革命的斗士

 陶行知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一 立志投身教育事业

二 近代教育的先驱

三 鞠躬尽瘁的民主斗士

 吴运铎 “把一生献给党”的中国“保尔”

一 我军兵工事业的开拓者

二 把一切献给党

三 中国的“保尔·柯察金”

 陈嘉庚 华侨领袖,实业兴国

一 少年随父下南洋,海外打拼储巨资

二 兴教强国为宗旨,倾尽所有建学校

后记

试读章节

林则徐

为国为民的禁烟英雄

林则徐(1785—1850),生于福建省候官(现在的闽侯县)。父亲林宾日,当地的教书先生。林则徐是中国清朝后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曾经担任湖广、陕甘和云贵的总督,官至一品。因为主张严禁残害中国人民的鸦片、抵抗西方列强的侵略、坚决维护中国的主权,深受全中国人的敬仰。史学界称他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一 为中国人的健康而禁烟

中国清王朝的道光年间,国内形势日渐衰败。主要表现在:经济落后,政治腐败,官场贪污成风,军备不足,武器落后,军纪败坏。人们的思想处于一种麻木、压抑和沉闷的氛围中。

与此同时,欧洲的资本主义国家正在迅速崛起。尤其是英国在18、19世纪工业大革命后,具有了当时最先进的生产力水平。他们看到中国庞大的潜在市场,想方设法要突破各种障碍,到中国来占领。而中国政府坚持奉行的闭关锁国政策,使得英国向中国倾销其工业产品的预谋遇到了最大的阻碍。为了寻找突破口,他们选择了鸦片这种毒品,来冲击中国的对外贸易。英帝国主义先把纺织品运到印度,然后把印度的鸦片运到中国,再把中国的茶叶、生丝等运往英国,英国人在这种三角贸易中获得了极大的利益。各国的毒贩们看到中国这个巨大的毒品市场,蜂拥而至,除了英国,美国、俄国等毒贩也从中亚地区向中国的北方贩卖鸦片。他们官商勾结,甚至出动兵船在近海与毒贩交易,把大量的鸦片运到中国境内。他们在全国各地开设烟馆,使得不少中国人沾染上了毒瘾。

由于鸦片进口量的急剧增加,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清王朝的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更为可怕的是,鸦片烟的泛滥,极大地摧残了吸食者的身心健康。染上毒瘾的人形容枯槁,为了吸食鸦片,“瘾君子”们变卖家产,使得一个个家庭陷入家破人亡的境遇。甚至有的军队中也出现了不少“瘾君子”,士兵们丢掉了武器,拿起了烟枪,使得部队丧失了战斗力。就连道光皇帝在即位前也曾经吸食过鸦片,后来猛然醒悟才戒掉了烟瘾。这种局面如果任其发展下去,中华民族将面临灭亡的危险。

林则徐在担任江苏巡抚及湖广总督的时候,就积极主张禁烟。在他的辖区内,他把贩卖鸦片的毒贩和鸦片吸食者一扫而空。鉴于林则徐禁烟的成功,道光皇帝有了想在全国禁烟的想法。他召林则徐入京,一连八天,天天和林则徐在一起商谈禁烟的事情。道光十八年十一月十五(1838年12月31日)林则徐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统领全国禁烟。

林则徐成为钦差大臣之后,引起一些反对禁烟的人和满洲贵族的不满。但禁烟是道光皇帝的主张,碍于皇帝的面子,他们不敢公开反对,却在暗中阻挠。以琦善为首的反对派,几番向林则徐威迫利诱。当时龚自珍对林则徐的安危很是担忧,他提议林则徐带着部队前往广东,更愿随林则徐一同南下,一旦发生战争,也可以保证自身的安全。林则徐不想让朋友卷入政治旋涡,便婉拒了龚自珍的好意。

二 不受贿赂,坚决查烟

林则徐于1839年正月到达广州。他首先明察暗访,详细地调查鸦片走私的情况。他命令那些和外国商人接触最多的行商,到越华书院集中,听候传唤。这些行商们的嗅觉很灵敏,感觉到大事不好,老奸巨猾的行商们拿出他们惯用的伎俩——行贿。行商头目伍绍荣妄图以巨资贿赂林则徐,面对金钱的诱惑,林则徐大声斥责他:“本官不要你的钱,要你的脑袋!”行商们一看,林则徐不吃这一套,再也不敢用金钱来收买林则徐了。

在经过详尽的调查之后,林则徐发现鸦片烟之所以泛滥成灾,正是由于走私鸦片能获得暴利。在利益的驱使下,不法商人勾结帝国主义列强,把鸦片大量运进中国领土。林则徐和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等,一方面命令外国烟贩把烟枪等吸食大烟的烟具上缴,一方面大力整顿海防,阻断烟贩们的走私渠道。一个月以后,林则徐发出告示,限期在3日内将英国趸船上的鸦片全部收缴并保证以后永不夹带鸦片,如有违反,“货尽没官,人即正法”。3天的期限到了,外国烟贩并没有老老实实地将鸦片全部交上来,只是交出了一小部分,想敷衍了事,蒙混过关。林则徐采取果断措施,第四天即下令传讯抗拒缴烟的带头人,英国大烟贩颠地。但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却为颠地通风报信,怂恿他连夜逃跑。还在暗中鼓动烟贩拒绝上缴鸦片,让所有英国船只开到香港去,那里有英国军舰的保护,只要到了香港,林则徐就拿他们没有办法了。林则徐得到这个消息后,立刻派出中国水师的舰船,拦住英国船只的去路。对停泊在黄埔港的外轮实行封仓,一律不准装卸货物,不准继续做买卖。外商雇佣的中国工人全部撤离,并派兵包围了驻外商馆,除了提供必要的食物和饮水外,停止其他的物资供应。与此同时,再次发出收缴鸦片的通知。妄图逃跑的大烟贩颠地也没能逃走,而是被当地的渔民截住,抓了回来。此时,义律再也没有花招可耍,只好表示屈服,同意将英国烟贩的鸦片全部交出来。

林则徐、邓廷桢等人,亲自乘坐着船只在虎门监督,收缴了英国船只夹带的全部鸦片。在接到道光皇帝就地销毁鸦片的谕旨后,他们准备在虎门销毁鸦片烟。听到这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远乡近邻的男女百姓争相赶到虎门海滩,大家要亲眼看一看,这些毒害中国人的鸦片烟被如何彻底销毁。人们高兴得如同过年一般。

P3-7

序言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发扬新时代的优良道德,形成追求高尚、激励先进的良好社会风气,促进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1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着力点,要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2003年9月11日,经中共中央同意,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决定将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9月20日定为“公民道德宣传日”。公民的道德素养、文明水准是整个民族素质的体现,也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精神基础,是构建文明法治、稳定和谐、谅解宽容的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强大的精神动力。

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道德榜样的民族,历来重视人的道德操守和道德建设,几千年来,涌现出了无数具有强烈感染力和号召力的道德楷模。为了发挥道德模范人物的带动、示范作用,营造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社会风尚,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我们特地组织编撰了这套《中华道德楷模》丛书。

本丛书共分三卷,即古代卷、近代卷、当代卷。

古代卷为先秦至鸦片战争前,此一时期为中国古代社会,其道德所表现的实际上是传统美德。遴选依据主要为中宣部宣教局组织编写的《中国古代道德故事》、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华道德楷模》丛书、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传统美德修养文库》所涉及的古代人物。

近代卷为鸦片战争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此一时期为革命与救国年代,属于传统美德和现代道德的过渡期。本书以“爱国是道德的首要要求”为基本依据,遴选根据除上述三种图书外,重点依据2009年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解放军总政治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评选出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当代卷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2013年,遴选依据有两个,一个是2009年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解放军总政治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开展评选出的“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一个是从2007年至2013年由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组织评选的四届“全国道德模范人物”。

中华民族是一个讲求道德的民族。正像公民道德歌所唱的那样:中国老百姓,炎黄好儿孙,重情重义重品行,立志先立人。爱国又守法,盛世享太平,明礼讲诚信,不负天下人,团结友善一家亲,勤俭自强万事兴。道德重如山,道德贵似金,人生道路上,有德才能行。中国好传统,大家来继承。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水准,我们的遴选标准也有些微差别。但无论古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都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我们希望通过这套丛书,对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尽一点绵薄之力。

编者

2014年12月

后记

2013年8月,四川人民出版社的李洪烈同志提出编辑出版一套扼要反映古今中华道德楷模事迹的知识性读物,书分三卷,即《古代卷》《近代卷》《当代卷》,并委托白云涛同志主持编写工作。同月,在白云涛同志主持下,经编著者和出版方研究讨论,确定了全书编写原则和基本体例,以及各卷所要撰写的人物。

本书《古代卷》是由杨建同志完成的,白云涛同志审阅定稿。在搜集整理资料、编辑图片说明、审核与校对等工作中,得到了郑国柱、陈家新、张侃侃、孔雷、孔令思、伍俊颖、易冬秀、高秀琴、韩慧、李月华、陈福林、陈敬、郑娇、金圣海、娄家鹏等人的支持与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书中部分题图是中央美术学院的朱仲鱼,参照有关历史人物绘画资料重新绘制的,特此感谢。

《近代卷》是由张侃侃同志完成的,白云涛同志审阅定稿。高灵灵、李婷、张志建、张越参与了部分撰写工作。本卷在搜集整理资料、编辑图片说明、审核与校对等工作中,得到了郑国柱、陈家新、杨建、高秀琴、韩慧、伍俊颖、韩雪、朱仲鱼、陈敬、李月华、郑娇等人的支持与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当代卷》是由郑国柱、金圣海、韩慧三位同志共同完成的,白云涛同志审阅定稿。参与搜集整理资料、编辑图片说明、审核与校对等工作的有:杨建、陈家新、张侃侃、韩雪、施巍、刘桂云、马晓利、吴杨方舟、杨世杰、张蕊、郑娇、娄嘉鹏、伍俊颖等人,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吸收了大量的现有研究成果,因是一般知识性读物,限于篇幅,没有列出“主要参考资料”,特此致歉。本书所配照片,大多采自图书和网络。因时间紧,任务急,有些照片和绘画作者未能署名。在此,我们除表示万分歉意外,还希望作者及时和我们取得联系,以便再版时增补署名。同时,我们还将以本书出版协议为基本依据,向作者支付稿酬。古代卷联系人为杨建(yangjian968@163.com),近代卷联系人为张侃侃(zkk500@163.com),当代卷联系人为郑国柱minjianzhengguo@sina.com。

感谢四川人民出版社的刘周远、李洪烈、徐英等同志。在本书策划和编写过程中,他们就所撰人物及具体内容,编辑原则和基本体例,以及在审阅校对过程中,不厌其烦,与编著者反复磋商,体现了一个职业编辑的负责态度和敬业精神。

因时间紧任务急,又因笔者水平所限,书中错讹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不吝指陈,以便再版时订正。

编著者

2014年12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5:4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