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赵轶峰著的《克林顿总统弹劾案与美国政治文化(修订版)》是通过对希拉里·克林顿、波拉·琼斯、莫尼卡·莱温斯基和独立检察官斯塔尔这几个关键人物的介绍展开整个故事的网状情节的。其中最重要的人物是斯塔尔。要点是,克林顿弹劾案是克林顿本人的错失积累和政敌对他不懈的追剿逐步汇聚发展起来的。
克林顿总统弹劾案是20世纪末美国政坛从性丑闻发展形成的影响深远的一段公案。《克林顿总统弹劾案与美国政治文化(修订版)》作者赵轶峰在该案展开期间即同步追踪媒体相关报道,并对美国政府公布的相关档案以及政界、学界的相关评论进行了分析。本书详细叙述了该案原委,并对该案所涉有关美国法律制度、观念冲突、政治纠结等多方面内容进行了透视,是从具体案例了解美国政治文化的一部史料充实、分析入微的研究著作,也是迄今仅见的以中文撰写的关于该案的严肃学术著作。
前言 克林顿总统弹劾案研究的意义、视角与文献
上编 克林顿总统弹劾案的来龙去脉
一 总统的忏悔
二 克林顿之梦
三 比尔的弱点
四 第一夫人
五 莫尼卡·莱温斯基
六 独立检察官肯尼思·斯塔尔
七 对总统的道德信任危机
八 《摇狗的尾巴》
九 从性丑闻到两党大战
十 性麦卡锡主义
十一 两个战场
十二 参议院对克林顿的无罪宣判
十三 余波
下编 克林顿总统弹劾案的政治文化观
一 宪法、法理和司法问题
二 两党政治、公共监督与总统制
三 领袖的私德与人格
四 上帝、灵魂、性
五 文化战争: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
六 公众舆论、文化精英与政治精英
七 边缘人
八 新技术与媒体角色的转变和反省
九 美国历史上三次总统弹劾案的比较
十 引申的思考
附录
一 克林顿弹劾案大事时序表
二 1998年9月3日参议员乔·利伯曼在参议院的讲话
三 独立检察官与莱温斯基协议书
四 美国众议院弹劾克林顿总统文件
五 美国众议院呈交参议院的法庭备忘录
参考文献
名词索引
再版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