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源熙编著的《全球化时代的比较文学》阐述了在全球化背景下,比较文学的定位危机、“世界文学”内涵的变化以及美国大学比较文学建制和教学的困境和前景。本书的争议性不仅体现在观点的纷呈上,还体现在研究视角的多元性上,所收论文涉及翻译学、女性主义、中世纪研究、文化研究、地缘政治、视觉艺术、音乐等。这些貌似各异的视角有一个共同关注的焦点,那就是后殖民时代给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带来的变化,这也是本书较明显的时代特征所在。比如在论及文化研究在比较文学研究中的位置时,有观点提出,比较文学可以从殖民历史中获益,不再像欧洲中心主义那样把“非西方”作品的“他性”作为关注点,而是把这些作品作为比较文学的考察对象,来考察文学与文化的关系等。
苏源熙编著的《全球化时代的比较文学》延续《多元文化时代的比较文学》的讨论,反映最近十年中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状况。仍为十九位当代重要的比较文学教授撰写短小精悍的论文,讨论全球化对比较文学和文学研究的深刻影响、大学讲堂内比较文学的教学实践、该学科体现的乌托邦想象、当代政治对文学研究的体制介入以及性别、翻译、身份政治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比较文学·当代视野”总序
译者序
前言
上编 学科现状2004
第一章 新鲜噩梦缝制的精致僵尸
——关于文化基因、蜂房和自私的基因
第二章 后经典、超经典时代的世界文学
第三章 普遍诗学与后殖民比较
第四章 回顾“文学理论”
第五章 恐怖主义时代的比较文学
第六章 非学科
第七章 开垦仅有的园地?
——法语世界比较研究、后殖民研究和跨民族女性主义
第八章 女性主义发生什么了?
第九章 方言书写
——对翻译的思考
第十章 老田,新谷,往事的当下书写
第十一章 论典籍与文献
——比较文学和早期现代研究中的视觉艺术,或历史韬略
第十二章 开拓比较文学新前沿
——有别于先辈们的比较文学
下编 回应文章
第十三章 世界音乐,世界文学
——一种地缘政治观点
第十四章 中东欧的回应
第十五章 不是作品而是网络
——比较文学中的殖民世界
第十六章 比较文学
——天性逆反
第十七章 从外部来思考
——评ACLA2005年新报告兼谈比较文学未来发展的趋势
第十八章 终于可以做比较文学了!
第十九章 方寸之间有乾坤;或小人国中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