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看透人心好办事
分类 经济金融-管理-公共关系
作者 张易山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观人之术,识人之智在于准确而迅速,唯有如此才能达到识人的目的。生活到处有学问,只要做个有心人,定能获得有益的人生经验与处世技巧。

本书结合现代心理学、社会学、行为学知识以及先贤哲人的经验观点,从外貌、言语、行为、饮食等8个方面,论述了如何识人的理论、方法和技巧。

内容推荐

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要想看透别人的内心,了解他人的性格,成为善于识人的智者,就应该见微知著,明察秋毫,从细节着手。本书结合现代心理学、社会学、行为学知识以及先贤哲人们的经验观点,着重从外貌、服饰、言语、行为、饮食、生活、嗜好、社交职场等8个方面出发,结合翔实的资料,大量的实践例证,从外到内,由表及里,对人的性格和心理展开层层剖析,力求使人们在最短的时间对“识人”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对人们的生活和交往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目录

一、由表及里,外貌长相看人心

1、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2、从眼神看透对方

3、眼皮透露出的秘密

4、透过眉毛看内心

5、鼻子其实也能“说话”

6、从耳朵看性情

7、下巴里蕴含的潜台词

8、嘴巴不说话也能传意

9、透过发质看精神状态

10、发型表现人的心理

11、看脸型知性情

12、手型表露性情

13、从臀部看女人个性

14、从表情看人心理

15、从体型判断个性

16、精神反映人的内心

二、从外道内,服饰打扮观人心

1、衣着选择中透视个性

2、服饰颜色是指南针

3、从穿衣风格识人心理

4、从上衣类型看性格

5、透过领带看男人

6、从T恤看人个性

7、透过帽子看人性情

8、眼镜折射人内心

9、项链识人性情

10、透过手表看人

11、戒指透露个性

12、从化妆打扮看女人

13、从口红香水看女人

14、从饰品识别女人

15、提包透视个性

16、从裤子类型看内心

17、鞋子透露个性

三、言为心声,闻声识人知人心

1、察其言而洞其心

2、从说话习惯识人

3、闻其声辨其人

4、笑声代表你的心

5、幽默阐释个性

6、语速透露的秘密

7、如何辨别人在撒谎

8、语气是性情的暗语

9、从说话方式看个性

10、透过话题看人心理

11、说粗话的心理

12、口误的真实原因

13、打招呼看人个性

14、口头禅后的潜台词

四、举手投足,行为举止见人心

1、常见的体态语言

2、头部动作有玄机

3、看人视线明个性

4、睡眠姿势看性情

5、十指连心,手随心动

6、女人腰部动作的奥秘

7、巧识腹部语言

8、从坐姿看人心理

9、解读人的站姿

10、如何解读下肢动作

11、看对方的脚,知对方的脑

12、从走路姿势看人性情

13、明辨背部语言

14、吵架中看人性情

15、从签名看人性格

16、从笔迹观人性格

五、花鸟虫鱼,嗜好兴趣辨人心

1、从兴趣嗜好看人性格

2、从喜爱的舞蹈中分析对方

3、从喜欢的音乐中了解对方

4、从喜欢的运动中解读对方

5、从旅游方式看人性格

6、从看书类型看人性格

7、从喜欢的色彩观察人

8、从玩游戏剖析人

9、从收养的宠物了解人

10、电视节目透露性情

11、从洗浴方式看人

12、从约会地点看心理

13、从亲吻的喜好看心理

14、从选择的汽车看人

15、从出生排行看性情

16、看血型知个性

六、起居住行,生活习惯察人心

1、生活琐事见人心

2、从看报的习惯看人个性

3、从打电话的习惯看人

4、乘车习惯露个性

5、卧室装饰透性情

6、睡前习惯看性格

7、从手机的佩带看人

8、信手涂鸦露性格

9、如何打发无聊的时间

10、解读抽烟的习惯

11、从驾驶习惯看性格

12、从刷牙的方式看性格

13、从挤牙膏的习惯看人

14、透过缓解压力方式识别人

七、油盐酱醋,三餐饮食探人心

1、从饮食偏好看人性格

2、性格不同,口味也不同

3、从常吃水果看人性格

4、饮酒类型透露个性

5、从吃饭习惯看人性格

6、饭店里吃饭你坐哪?

7、点菜反映人的个性

8、从酒后表现看人性格

9、从吃鱼的方式看人性格

10、从选择的餐馆看人性格

11、从吃鸡蛋的方式看人性格

12、从吃玉米的方式看人性格

13、从常吃的火锅分析性格

14、从喝茶看人性格

八、社交、点滴细节明人心

1、透过礼品看人

2、空间距离看人心理

3、如何解读开场白

4、从客套话中看人性情

5、从握手姿势看人性情

6、从名片看人性格

7、从电话本看人个性

8、从工作态度识人

9、办公环境显个性

10、从信件看人个性

11、开会表现露性情

12、如何赢得上司的心

13、如何赢得同事的心

14、如何赢得下属的心

15、一眼看透不能交往的人

16、如何识别人才

试读章节

2.从眼神看透对方

中国有句古诗叫:“心有灵犀一点通。”是说两个人即使不用语言,也能彼此明白对方的意思。他们通过什么交流?眼神!事实上这种情形很多。西方有位思想家就曾经说过:“人的眼睛和舌头所说的话一样多,不需要字典,却能从眼睛的语言中了解世界。”这也是有例可证的:两个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无言中。这样的情景想必很多人都经历过。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眼神,稍加留意的人将不难从对方的眼神中推测出其内心的想法。所以,在交流的过程中,注意对方的眼神,将有助于了解对方的心理和性格。

长时间的直视或者凝视过程中,如果你作出什么反应,对方却无动于衷,这表明对方正陷入了某种思考或者是无意识状态;如果对方面无表情、有意识地盯着你看,则可理解为是一种挑衅或者敌意。

一般来讲,在与人交谈的时候,视线集中在谈话人脸到胸之间部位的时间应该占全部谈话时间的1/3到2/3之间。超过2/3者,可认为是对方对谈话者本人的兴趣大于谈话的内容;低于1/3者,则常常意味着对方对谈话内容和谈话者均无兴趣。当然,碰到的对方是对谈话者有爱慕之心的女孩子则另当别论。因为在交流过程中,如果有人对谈话者心存爱慕,那么其注视谈话者的时间可能要远远低于1/3,往往只是在谈话的间隙趁着谈话者不留意的时候偷偷看上一两眼。

在交流的时候,如果对方的眼神闪烁不定,不愿与谈话者进行目光上的交流,或者是稍一接触就转向他方,这往往意味着对方情绪上有波动,心里隐藏有什么事情或者是在撒谎,导致其对谈话者心有愧疚。

瞪大了眼睛看着谈话人,这表明对方对所谈话题很感兴趣,或者是听到了什么让其感觉惊讶或者意外的事情,引起了对方的好奇心。

在交流或者探讨问题的时候,对方可能会短时间地闭上眼睛。一般来说,如果是问到了什么问题,对方闭眼是说明他在思考,另一方面也在展示他的优越感。如果在交流的过程中对方不时睁眼闭眼,则意味对方对谈话内容不感兴趣,有厌烦的情绪。

如果对方在谈话时短时间内连续眨眼,则表示他对话题有很大兴趣,是神情活跃的表现。

当对方用幸福、愉快、欣慰、欣赏等眼神看着谈话者的时候,毫无疑问是表示对谈话者的好感,表示谈话者的做法或者观点很符合他的意愿。

当对方用一种蔑视、不友好的眼光看着谈话者时,则意味着对方的拒绝和不满意。

如果对方看着谈话者时,用目光从上到下来回打量,是一种审视,是居高临下的表现,也是对方优越感的体现,当然这种情形也会在对方突然有了意外发现时出现。

在谈话的过程中,如果谈到某个话题或者阐述到某个观点时,对方的眼神突然变得明亮起来,整个人也显得精神了,那么就意味着谈话人的话题或者观点命中了对方的心坎,引起了对方极大的兴趣。

如果对方在谈话中,只是自说自话,既没有跟谈话者交流的意思,也不怎么辩解,那往往意味着对方心理的不耐烦以及对谈话人的看不起。

当对方用一种期待的眼神长时间地看着谈话人的时候,往往是在等待着谈话人给他一个满意的答复。

如果对方面无表情、11光冷峻地看着谈话人的时候,那么谈话人可就要小心了,因为这往往意味着对方在发出某种警告,或者发怒生气的前兆。

当对方的视线停留在谈话人的前额上,表情严肃的时候,表示对方有重要的事情要谈,并希望谈话人能集中注意力。

眼神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在交流的过程中如果注意对方的眼神变化,对于了解他人的心思将有很好的帮助。

3.眼皮透露出的秘密

人们常说:“左眼跳财,右眼跳灾。”意思是说,人眼皮的跳动能够预示未来,如果左眼皮跳动的话则预示着要发财,反之,右眼皮跳动的话则表示未来可能遭遇灾祸。虽然这种说法并没有科学依据,但是人的眼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的某些心理却是事实。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想了解对方的内心,不妨多关注别人的眼皮,也许能在不经意间发现一些别人不愿透露的秘密。

眼皮主要的作用是为了保护眼睛,常人一般都是单眼皮或者双眼皮,少数人甚至会出现三眼皮。经调查研究发现:双眼皮的人积极热情,感情丰富,行动迅速,协调能力出色,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比较强;单眼皮的人冷静,富有逻辑性,意志较坚强,做事细心,有较强的观察能力,有耐心,但个性顽固,不易接受他人意见。

从下眼皮能观察出一个人的睡眠和精神状况。获得了充分休息、精神状况良好的人下眼皮没有什么异常,而睡眠不足、精神萎靡不振的人下眼皮周围会出现黑色,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黑眼圈。除此而外,过度疲劳、酒色无度、长期有病的人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形。

很多时候,面对一些久经考验、掩饰得很好的人,或者心机深沉、轻易不露声色的人,人们通常都很难从他们脸上窥探出更多的信息,这个时候不妨多注意一下对方的眼皮,也许能够从中发现一些自己渴望得到的东西。P7-9

序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与人之间的接触越来越多,信息咨询越来越便捷,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各方面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这一切都迫切地需要我们能够知道别人内心的想法,快速、准确地对身边的人做出判断。只有了解到亲朋好友的心思,明白了领导同事下属的性格,把握住竞争对手的优点和短处,我们才能做出最佳的选择,也才能让自己更好地生括和发展。

然而,想要迅速准确地对身边某个人的性格做出判断,又谈何容易?俗话说:“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心本来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复杂、最难以琢磨的东西,它隐藏在人的内心深处,并没有写在额头,要想一眼识穿,绝非易事。再加上当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现实也越来越残酷,这迫使很多人不得不小心翼翼处世,戴着面具做人,这也在无形中加大了识人的难度。

识人固然很难,但并非无从下手。纵观中国历史,善于识人者比比皆是,周文王渭水河畔识得姜太公,吕太公挑选无赖刘邦为婿,曾国藩初会江忠源的判断……诸如此类的典故可谓数不胜数。不仅如此,早在数千年前,中国古代就有了相关的理论书籍,如《周易》、《易经》等等。除此而外,圣人先贤们还总结出了很多识人方法,如三国时诸葛亮的“观人七经”,刘劭《人物志》中的“九征”、“五常”学说,曾国藩《冰鉴》中关于识人的著述,等等。

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要想看透别人的内心,了解他人的性格,成为善于识人的智者,就应该见微知著,明察秋毫,从细节着手。本书结合现代心理学、社会学、行为学知识以及先贤哲人们的经验观点,着重从外貌、服饰、言语、行为、饮食、生活、嗜好、社交职场等8个方面出发,结合翔实的资料,大量的实践例证,从外到内,由表及里,对人的性格和心理展开层层剖析,力求使人们在最短的时间对“识人”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对人们的生活和交往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结束语:数千年前,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座下有七十二贤才,堪称识人无数的孔子说过一句话:“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以言取人,失之宰予。”如此人物都难免有走眼的时候,何况我们?所以在本文的最后提醒广大读者一句:识人固然重要,但毕竟只是“末”,要想成功,“本”才更为关键。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