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大分野之后--现代主义大众文化后现代主义/当代文学理论系列/当代学术棱镜译丛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美)安德烈亚斯·胡伊森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大分野之后--现代主义大众文化后现代主义》收集的大部分文章在过去十多年里曾发表在《新德意志批评》或密尔沃基的威斯康星大学20世纪研究中心出版的《当代文化理论》丛书里。具体包括了:《隐匿的辩证法:先锋派——技术——大众文化》、《寻求传统:20世纪70年代的先锋派与后现代主义》等文章。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内容推荐

百多年来,现代性文化的特征表现为高雅艺术与大众文化之间多变的、通常是敌对的关系。尤其是高雅现代主义话语,它总是强调艺术品的自主性,坚持艺术与日常生活文化完全分离,与政治、经济、社会问题保持有计划的距离。当下对大众文化和现代主义这一大分野提出的挑战是以后现代的名义进行的。胡伊森认为,不能把后现代主义看作是与过去的完全断裂,因为它的艺术和政治策略都深深地扎根于现代性文化的另一潮流——早期先锋派。同时,也不能简单地把它看作是现代主义/先锋派不断自我反叛的继续。

安德烈亚斯·胡伊森是纽约哥伦比亚人学的德文教授,在此之前则是密尔沃基的威斯康星大学的德文和比较文学教授。他是《新德意志批评》的编辑,也是数部关于浪漫诗学和狂飙戏剧的论著作者。他还与人合编过《技术想象》和《后现代:对文化变迁的描述》。

目录

《当代学术棱镜译丛》总序

致谢

前言

第一部分 消失的他者:大众文化

1.隐匿的辩证法:先锋派——技术——大众文化

2.阿多诺的反面:从好莱坞到理查德·瓦格纳

3.女性化的大众文化:现代主义的他者

第二部分 文本与语境

4.机器与妖妇:弗里茨·朗格的《大都市》

5.生产革命:海纳尔·穆勒的教育剧《毛瑟枪》

6.认同的政治:《大屠杀》和西德戏剧

7.记忆、神话、理性之梦:彼得·韦斯的《对抗美学》

第三部分 走向后现代

8.波普艺术的文化政治

9.寻求传统:20世纪70年代的先锋派与后现代主义

10.绘制后现代地图

注释

索引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21: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