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语录:云中观世界》主要是云中对社会和人生的观察与思考,涉及婚姻、父母与子女、艺术、日常生活、为人处世等。其中《婚姻、男女》《父母与子女》写出了常人不能言说的新意;《奴隶制婚姻》既是为弗洛姆《为自己的人》提供一个重要案例,也首次比较深刻和现实地分析了这种最恶劣婚姻的形成过程与弱势者在其中的心理状态;《艺术》则对何为艺术、艺术行为的因素、如何评价艺术行为以及艺术欺诈进行了论述,寥寥数语,却会对人们认清艺术本质有所帮助;《春秋》《博客》和《微博》则是我的点滴感悟与思考,也释放了一点按捺不住的文学冲动,茶余饭后或可消遣。
《思语录:云中观世界》主要是云中对社会与人生的观察,涉及婚姻与家庭、父母与子女、艺术、待人接物和日常生活安排等。云中自信地认为,您不会后悔翻开此书。而这本书,便是云中看到的世界。
陪伴生病的小孩时,可以给他念故事。
道德的做法有时是最有利的做法:
教育孩子对人大方,有了东西愿意和人分享,在能帮助别人的时候帮助别人,这会让他有一个良好的人际环境,在日常相处的人群中没有压力,这对任何人来说都很重要、很有价值。
认为教孩子大方、不争夺会让孩子吃亏,这是过度的担心。实际上,圣人苦口婆心教导我们要大方、不争夺,我们也没能这样,教育孩子大方、不争夺最多也只能让他在有限的程度上大方。
为了让尚未成年的孩子把发生的事告诉我们,不要在听到不高兴的事时立即愤怒。
哄孩子的方法之一:
读故事。
小孩子鞋的底纹磨平时要尽快换新鞋,否则容易在跑跳时摔跤。
周六晨,可以让孩子在音乐声中醒来。周六早晨可以是孩子的音乐时间和甜蜜蜜点心时间;周日已同于学习日,晨醒时可无音乐。
可以让孩子学一个运动项目,既为健身,也是为了消遣。
当孩子说他不想去幼儿园或学校时,要问一下为什么,是不是有什么让他不高兴的事。如果他说某些事让他不高兴或有压力,家长要给予鼓励和安慰;如果是学习的压力,就告诉他每一个人都会感到压力,他感到难的事情别人也会感到难。千万不能不问原因就严厉批评,更不能贬低孩子。还有些时候,孩子只是想在起床时这样说一说,只是想在说着这个愿望的同时在床上多躺五分钟,家长甚至都不用反驳,因为几分钟后,孩子就和平常一样穿衣、下地、洗漱,然后去上幼儿园或上学了。
永远不能贬低和嘲笑孩子:
永远不能贬低和嘲笑孩子,否则会给孩子造成非常大的伤害。有了错误和不足可以批评,但绝不可以贬低和嘲笑。
父母应是孩子永远的支持者,让孩子可以知道:在父母这里,自己永远可以得到支持,在人生的任何时候都能得到安慰。这对孩子来说,是他人生的幸福。
父母对孩子的两种伤害:
身体上的伤害,过重、过多打孩子;精神上的伤害,贬低、嘲笑孩子。尤其是贬低、嘲笑孩子,会让孩子自我放弃、自我鄙视、不自信、不敢进取。
如果孩子让你给他读书:
如果孩子让你给他读书,要尽量给他读,这总比他喜欢打电子游戏、喜欢看动画片要强。读书可以让他快乐,如果能帮他养成好的读书习惯,那就更好了。
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
一个人的性情主要由两方面的情况决定:天性和家庭。如果生养自己的家庭中父母经常争吵甚至扔东西、打架,孩子的性情就会受到不好的影响。
性情主要来自天性和家庭,观念主要来自社会。
家庭对人在观念上的影响主要是:一个人如何对待自己的父母和孩子。
对父母的责任:
在人所应承担的责任中有很重要的一项是对父母的责任,别忘了。
孝道:
对父母要做到:物质上供养,生活上照顾,精神上支持。能做到其一即为孝,能做到三者最好。
在孝敬父母上,不要要求兄弟姐妹比自己做得更多或与自己做得一样多。你孝敬是你孝敬,别人孝敬不孝敬是别人的事,难道因为别人不孝敬你就也不孝敬?
子女成家后,应定期带着孩子探望父母,应和父母一起吃饭、散步、聊天,可以和父母一起外出或旅游。
在外地的子女:
子女成人后如果在另一个城市甚至国外生活,对父母生活上的照顾将很少,对精神上的慰藉也将很有限,反而让父母对自己的思念很深很多。在这种情况下,子女更要尽自己所能多给父母一些照顾和慰藉。
孝敬父母并不是说要完全按照父母的要求来安排自己的生活与人生;作为父母,在孩子成年后,可以对孩子提建议,但不要强烈要求他们完全按照父母的意见去安排生活与人生。
孩子成家后。父母不要干涉他们的生活:
孩子成家后,父母对孩子的家庭事务不宜发表过多意见。孩子的生活应由他们自己决定。
不要从另一个方向撕扯自己的孩子:
如果你的儿媳或女婿对你不好,那么你也不要对她/他太好,因为:她/他对你不好已让你的孩子痛苦,你再对她/他很好,将加重你的孩子的痛苦,从另一个方向撕扯你的孩子。这里说的不要对她/他太好是指不要对她/他太关心、太主动示好,不是说要恶劣地对待。
婆媳关系:
孩子成家后,父母只要生活还能自理,就不要和孩子生活在一个家里(即:不要生活在一处住宅中),这对避免婆媳矛盾非常重要。长时间生活在一个家里却没有冲突的婆媳是罕见的。婆婆对媳妇的感受和媳妇对婆婆的感受,儿子很难理解,(只有让他想象一下自己长期和岳父岳母生活在一个家里他才能有所体会)所有的人都会在这场冲突中大受伤害。当然短时间共住是可以的。作为子女(儿子与媳妇、女儿与女婿),与父母住得近的,应义无反顾地承担起日常照顾父母的责任;住得远的,除日常问候外,每年也应该有一段和父母共住的时间。
另外,小孩出生后,不应把孩子完全交给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抚养,直到几个月或几年后才接回,这样做不但对孩子不好,而且常常导致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不但得不到孩子父母的感谢反而受到许多埋怨。如果确实是孩子的父母情况困难,不得不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抚养一段时间,最好是交给后者抚养,这样产生冲突与不快的可能会小一点,纵使产生了,强度也会弱一点。
父母退休以后:
不要把所有的快乐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应该在孩子之外还有别的快乐。
P50-54
云中,是我家乡山西省大同市古称,1973年我出生于此;1993年考入湖北省武汉市一所军校,1997年毕业;之后辗转华东,2003年离开部队;2004年进入广东省广州市工作,现居广州。
我不是学者,也不是专业的写书人,但思考是我命定,我无法不选择这种生存方式。在已经的历程中,我一直称思考为:探寻。探寻,二十年如一日,是因为对思考的喜爱及深感的责任,尤其后者,我始终无法放弃。这在别人看来或许狂妄与无聊,但我确实深感自己对众生的责任。
像我这样完全圈外的人,非专业的写书者,虽然我们思考的99%的内容早被学者反复思考并深刻论述过,但在剩下的1%里,我们将做出学者无法做出的成就,因为我们虽不曾受学问滋养,但也未受学问束缚,在我们面前,天地更加广阔;我们身上,则充满学者所没有的原始的冲动与野性的力量;而且我们做这些不为衣食,只为责任,火热的心在疼痛,这逼迫我们不顾一切,拼命前行。
我相信这本小书会对众生小有帮助,这正是我努力前行的原因。如事实证明我狂妄,请原谅我的鲁莽,因为,像我这样以完全非专业身份不顾一切奔跑在专业跑道上的人,如果没有超强的自信,一天都无法坚持。而我,将在做完该做的事后,终归平静的生活,这时,我只想在心里对上苍说:你需要我做的,我已竭尽全力地,做过。
云中
2014年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