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铁血儒将(共和将军蔡锷传)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纳兰香未央
出版社 太白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纳兰香未央编著的《铁血儒将(共和将军蔡锷传)》以蔡锷最后在日本福冈医院的几十天,通过对重要事件的回忆,描写了蔡锷短暂而辉煌的一生。文章不是通常意义传记式的陈述,而是通过18位与之有关的人物为线索,还原生活,还原当时的场景的白描手法,生动地再现了他传奇的一生。

内容推荐

蔡锷(1882年12月18日-1916年11月8日),原名艮寅,字松坡,汉族,湖南宝庆人,是中华民国初年的杰出军事领袖。蔡锷一生中,做了两件大事:一件是辛亥革命时期在云南领导了推翻清朝统治的新军起义;另一件是四年后积极参加了反对袁世凯称帝、维护民主共和国政体的护国军起义。其遗著被编为《蔡松坡集》。纳兰香未央编著的《铁血儒将(共和将军蔡锷传)》生动地再现了他传奇的一生。

目录

正文

试读章节

一身戎装的蒋方震走在医院的长廊中。

他和蔡锷同庚,身形和体态酷似,都属于瘦削挺拔一类。不同于蔡锷湖南人的瘦长刚劲面颊,蒋方震的面庞更多带有江浙人的柔和线条。他也不曾像蔡锷那样,有意在海边游泳暴晒,在练就自己钢筋铁骨的同时,使自己白面书生的面容变得粗糙黝黑一些。

蒋方震是无意于这些的,他乐于躲在书房,将自己的军中见闻、感想倾泻于笔下,留下更多的军事著作和理论。

可是如果你因此而轻视这个年轻将领的军事才干的话,就大错特错了!

作为蔡锷的同学,他当年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毕业成绩是第一名,拔了头筹。他和名列第五的蔡锷,还有同样来自中国湖南长沙籍的学生张孝准并称“中国士官三杰”。

从日本学成归国后,他曾在东北军任职,1906年留学德国。武昌起义后,曾任浙江都督府总参议。1912年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

在护国战争最为险要的时刻,在护国军生死存亡的关头,他和蔡锷甘苦与共,共同熬过了异常艰苦的一段时光。

他无奈而痛惜地看到,自己最亲密的挚友,因为苦战和肺病的双重折磨,已变得形销骨立。于是在战斗中,他无论在军事决策方面,还是在运筹帷幄时刻,甚而是生活饮食起居之处,都尽量帮助他、扶持他、照顾他。

在护国军和各路军阀征战最艰险的时刻,蔡锷因为喉疾发作,几乎失声,他的一切作战指令,都是蒋方震把耳朵贴在他嘴边,仔细辨听出来,再传达下去的,他不仅是蔡锷的左右手,也曾是他的喉舌。

护国战争胜利后,蔡锷因病辞去了四川督军兼省长的显赫职位,准备赴日本就医。原本他是推荐蒋方震来接替他的位置,但是蒋坚决不从,他宁愿陪着好友一同东渡,再次来到他们青年时代留学的东瀛治病。

蒋方震这样做自有他的原因:

首先,他考虑到蔡锷喉疾正殷,说话都很困难,他的副官、随从、夫人又不懂日语,自己在身边能起到沟通联络作用;其次,他和蔡锷一样淡泊名利,对于革命成功后争权夺利的现状深恶痛绝,与其和那些利禄小人同堂为伍,倒不如陪着挚友去治病休养为上。而且,他也看出蔡锷的病况堪忧,恐怕已来日无多,他自认为更有义务这时候陪在他的身边,一方面安慰照顾,一方面记录下这位共和元勋的最后风采和临终托付。

此时,蒋方震刚刚代表蔡锷参加了福冈一个华侨团体为庆祝蔡锷授勋而举办的庆祝会,因为惦记好友的病体,集会一完,他就匆匆赶回医院。

在走廊上,他碰到蔡锷的副官何嶷青,何副官手里捧着一个包裹,蒋方震俯身看了一下,包裹寄自湖南。

何副官轻声说:“是将军家乡寄来的,将军现在正在安睡,我没敢去打搅他。”

蒋方震点点头,接过包裹,示意他离开。

蒋方震走到病房外,透过玻璃窗,向里面望去,只见蔡锷安静地平躺在病床上,沉沉地睡着。潘夫人坐在他的床边,右手紧紧握住蔡锷放在床边的手,静静地凝视着熟睡中的他。

蒋方震发现,很长一段时问了,只要蔡锷睡着了,守候在床前的潘夫人就会保持这样一个姿势,她的目光始终不离开蔡锷的脸,近乎贪婪地凝望着,似乎要把他的每一丝容颜刻在心底。这是个文雅自持的女子,小巧精致的面庞上总挂着安静的微笑,即使在自己丈夫最亲密的朋友蒋方震、石陶钧等人面前,她也几乎没有悲愁外露的时候。

作为挚友,蒋方震知道她和蔡锷的深厚感情,用蔡锷的话说,她不仅是他的妻子,还是他的红颜知己,是这世界上难得和他相知的人之一。

可是奇怪的是,在蔡锷病势严重的时候,连副官在为他擦身,看到他病骨支离的躯体,都忍不住掉泪,可是潘夫人在人前却绝少展露出凄容。她只是以这样一种姿势凝望他,用自己的小手紧紧握住他瘦骨嶙峋的手,生怕一不留神,他就会从她身边溜走。

她这种姿势也给蒋方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多年后,他脑海中还不时浮现这样一幅场景——一个小巧文雅的中国女子,俯身在自己仰慕的将军夫君身边,深情凝望着他,像一座雕塑一样纹丝不动,化为永恒。

蒋方震叹了口气,悄然推门进去,来到病床前。

他轻声问道:“今天睡得好像安稳些?”

潘蕙英默默点头:“是医生为他注射了一针镇静剂的缘故,差不多睡了有四个多钟头了。”

“那你就这样坐了四个钟头?”蒋方震怜惜地看着眼前这位年龄比他小很多,但是因为蔡锷的缘故,被他尊称为夫人的人。

潘蕙英微微仰起精巧细致的面庞,绽开一个安静的微笑,幽幽道:“你也知道的,这一年多了,我也难得有这样的机会陪他。”

听了这话,不知为什么,蓦然间就想起那场艰苦卓绝的护国之战,想到这对夫妻无奈的分离和相思之情,深知蔡锷性情和用情至深的蒋方震心中不禁一阵儿酸楚。

他深吸了一口气,压抑住自己悲悯的情绪,对潘蕙英劝道:“听说永宁今天有点儿发烧,夫人不如早些回去看护孩子,松坡这里有我呢。”

潘蕙英点点头:“辛苦你了。”

她看了看蒋方震放在床边的包裹,轻声道:“这个是老夫人和侠贞姐寄来的吧?等会儿松坡醒了,还请将军拆给他看看,久病之人,思乡之情总是格外浓厚。”

蒋方震理解地点点头,目送潘蕙英离开了病房。

他在刚才潘夫人坐的地方坐下,默默地把目光投向床上躺着的人。

这是一张他熟识得不能再熟识的面庞。P5-7

序言

张爱玲说:

无穷尽的因果网,一团乱丝但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可以隐隐听见许多弦外之音齐鸣,觉得有深度阔度,觉得实在。我想这就是西谚所谓——“事实的金石声”。

既然一听就听得出是事实,为什么又说“真实比小说还要奇特”,岂不自相矛盾?因为我们不知道的内情太多,决定性的因素几乎是我们不知道的。所以事情每每出人意料之外。即便是意中事,效果也往往意外。“不如意事常八九”,就连意外之喜,也不大有白日梦的感觉,总感觉有点不对劲,错了半个音符,刺耳粗糙,咽不下。这意外性加上真实感——也就是那铮然的“金石声”——造成一种复杂的况味,很难分析而容易辨认。

米兰·昆德拉说过意思相同的话。

米兰·昆德拉说:小说的精神是复杂的,每部小说都对读者说“事情比你想象的要复杂”,这是小说的永恒精神。

小说《铁血儒将——共和将军蔡锷传》(以下简称《铁血儒将》)让我们听到了历史的“金石声”。

这是一部以蔡锷一生为题材的历史小说。

蔡锷一生可写可歌的,多矣;但小说不是编年史,它是艺术,是虚构,是审美创造。

从事实出发,尊重历史,而又要实现马尔库塞所说的“审美形式造就的奇迹”,小说作者给自己做了一个艰难的选择。

长篇小说,重在结构。小说结构是最有意味的形式。

作者运思奇妙而缜密。小说在艺术结构上做了很好的安排,这是《铁血儒将》的显著特色。

作者将蔡锷一生浓缩在日本福冈大学医院病室。这一特定时空的设定,颇见匠心。

以此为舞台,小说在或回溯,或平移,或推进的线索里,把蔡锷推到了聚光灯下,将蔡锷的今生今世予以了全方位艺术扫描,一个英年早逝的护国名将的光彩形象由此耸立了起来。

小说语言多彩多姿,摇曳生花,富于画面感。这是《铁血儒将》又一特色。

海德格尔说:“唯语言才使人能够成为那样一个作为人而存在的生命体”。因此汪曾祺认为:“写小说就是写语言”。

《铁血儒将》既写金戈铁马,也写似水柔情;既写政治密谋,也写闺房情深。叙述文字也因之而变化:或疾雷惊电,或明月朗照,或风狂雨骤,或高山流水,弹唱了多重奏乐章。

但,我要说,尤为重要的是小说的历史眼光和阔大襟怀。对于历史小说,历史人物小说,我以为,这是最为根本的。

试看司马迁在《史记》里是如何写陈胜吴广的。一个普普通通的戍卒,仅仅因为揭竿而起,就被司马迁列入《陈涉世家》,而与《孔子世家》等并驾齐驱,这是何等眼力,何等魄力?

蔡锷在皇冠落地后的年轻共和国的波谲云诡的短短五年里,是怎样谱写他辉煌人生的最后篇章?

这里有多少壮烈,多少阴谋,多少风波,多少暗流,多少起伏,多少回旋?

而蔡锷又是怎样义无反顾地挺身而出,成为了护国将军,成为了中流砥柱,新生的共和国因此而终于在浊浪排空里站立了,挺立了起来。

《铁血儒将》对蔡锷这样一个历史人物的把握和艺术呈现,我以为是相当成功的,抵达了当下文坛的精神高地。在诸神坍塌、价值紊乱的当下,这种对理想、对完美的矢志不渝,难能可贵,令人敬重。

这不仅仅与作者十多年潜心蔡锷的历史文献研究分不开,更与作者对我们民族从苦难中崛起,走向民族复兴的现实关怀和远大憧憬分不开。在作者看来,蔡锷所“护”的远不止于“共和”,而是“共和”所体现的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安康。正是这种理解与阐释保证了作品的精神价值与艺术价值。

《铁血儒将》不是没有进一步完美的余地,还有一个更广阔深远的艺术空间,等待作者去开拓去掘进。

例如小说人物语言的个性化,现场惑,还都可以做得再好一些。

毕竟,一百年前的语境与当下语境是有很大差异的。

而关于历史的复杂性,生活的复杂性的艺术创造,更是一个无止境的追求。

请与我同行,进入《铁血儒将》的艺术世界,你将聆听到铿锵作响的历史的“金石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5:4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