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心游记(全译本)》作者儒勒·凡尔纳带领读者进入了一个未知的地下世界。本书讲述的是德国科学家里登布洛克教授受一封密码信的启发,同侄子阿克赛尔和向导汉斯,进行了一次穿越地心的探险旅行。他们从德国汉堡出发,在地心经历三个月的艰辛跋涉,一路克服缺水、迷路、暴风雨等艰难险阻,最后从西西里北部的斯德隆布利岛的一个火山口返回地面。通过这部小说,读者可以学习主人公坚忍不拔的刚强意志,获得丰富的科学知识。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地心游记(全译本)/国民阅读经典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法)儒勒·凡尔纳 |
出版社 | 中国言实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地心游记(全译本)》作者儒勒·凡尔纳带领读者进入了一个未知的地下世界。本书讲述的是德国科学家里登布洛克教授受一封密码信的启发,同侄子阿克赛尔和向导汉斯,进行了一次穿越地心的探险旅行。他们从德国汉堡出发,在地心经历三个月的艰辛跋涉,一路克服缺水、迷路、暴风雨等艰难险阻,最后从西西里北部的斯德隆布利岛的一个火山口返回地面。通过这部小说,读者可以学习主人公坚忍不拔的刚强意志,获得丰富的科学知识。 内容推荐 《地心游记(全译本)》是儒勒·凡尔纳早期著名的科幻小说之一。小说讲述的是德国科学家里登布洛克教授受一封密码信的启发,同侄子阿克赛尔和向导汉斯,进行了一次穿越地心的探险旅行。他们从德国汉堡出发,在地心经历三个月的艰辛跋涉,一路克服缺水、迷路、暴风雨等艰难险阻,最后从西西里北部的斯德隆布利岛的一个火山口返回地面。 这是一部兼有文学性与科学性的杰作。凡尔纳以当时的科学研究为基础,结合自己的自然科学知识,描写了一场奇异之旅。他以紧凑的结构、扣人心弦的写作手法描写了一段复杂离奇的故事。小说时而惊险刺激、险象环生,时而峰回路转、光怪陆离,时而叔侄情深、真挚感人,把读者带往梦幻般的地下世界。 目录 一 里登布洛克叔叔 二 神秘的羊皮纸 三 叔叔也迷惑不解 四 我找到了钥匙 五 叔叔念那张羊皮纸 六 叔侄辩论 七 准备出发 八 出发 九 在冰岛 十 冰岛的一顿晚餐 十一 向导汉斯·布杰尔克 十二 去往斯奈菲尔的路上 十三 向斯奈菲尔靠近 十四 无谓的辩论 十五 斯奈菲尔山顶 十六 火山口中 十七 真正的探险之旅开始了 十八 海面以下一万英尺 十九 “必须实行限量了” 二十 死胡同 二十一 渴得难受 二十二 仍旧没有水 二十三 汉斯真棒 二十四 海下 二十五 休整一日 二十六 只剩我一人 二十七 迷路了 二十八 模模糊糊的声音 二十九 终于脱险 三十 地下海 三十一 木筏 三十二 第一天航行 三十三 大海兽 三十四 阿克赛尔岛 三十五 暴风雨 三十六 我们往何处去 三十七 人头 三十八 叔叔的讲演 三十九 会是人吗 四十 障碍 四十一 往下走 四十二 最后的一餐 四十三 爆炸 四十四 我们在哪儿 四十五 尾声 试读章节 念完以后,叔叔立即将我刚写下的那张纸抓了过去,并且仔细地研究了很长时间。 “这到底是什么意思?”他机械地自言自语着。 说实话,我无法回答他的问题。再说,他也没有问我,只是继续自言自语: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密码信,”他说,“信的意思就隐藏在这些故意弄乱的字母中。如果将它们正确地排列,就能排成人们能够看得懂的话来。我想,说不定这里面包含着和某一重大发现有关的说明或暗示呢!” 可是,在我看来,里面什么含义都没有,但是我谨慎地保留了自己的意见,并没有说出来。 教授又拿起那本书和那张羊皮纸,对两者做起了比较。 “这两份东西并不是一个人写的,”他说,“这封密码信是写于这本书之后的,而且我找到了一个不可否认的证据。这信的起始字母是两个m,这在图勒松的书中是怎么也找不到的,因为这个新字母是14世纪才加进冰岛文字的。所以,手稿和密码信之间至少有两百年的差距。” 这点我承认,看上去合乎逻辑。 “因此,我在想,”叔叔接着说道,“这些神秘的符号可能是这本书的某个收藏者写的。可是,这个该死的收藏者究竟是谁呢?他会不会将自己的名字写在书中的某个地方呢?” 叔叔把眼镜推到额头上,拿起一只度数很高的放大镜,仔细地检查这本书的头几页。在第二页的背面,也就是有副标题的那一页,他发现了一些污迹,看起来就像是一摊墨水渍。可是,再细看后,却可以辨认出一些被擦去了大半的字母来。叔叔知道这是值得研究之处,于是,他拼命研究这块污迹。在那个大倍数的放大镜的帮助下,他终于认出了这些符号,这些也是卢尼文,便毫不犹豫地读了出来: “阿尔纳·萨克努塞姆!”他带着胜利者的口气叫道,“这是一个人的名字,而且还是一个冰岛人的名字!这是16世纪的一位学者,一位非常有名的炼金术士!’’ 我以某种钦佩的神情看着我的叔叔。 “这些炼金术士,”他接着说,“诸如阿维森纳、弗朗西斯.培根、雷蒙·鲁尔、帕拉塞尔斯,都是那个时代真正的、唯一的学者。他们的发现都令我们惊奇。那为什么这个萨克努塞姆就不会把某个重大发明隐藏在这封不可理解的密码信中呢?应该是这样!肯定是的!” 教授的想象力因这个假设而激发起来了。 “不错,”我鼓起勇气回答道,“可是,这位学者为什么要把某种神奇的发现给隐藏起来呢?” “为什么?为什么?唉!我怎么知道?伽利略不就是把土星的发现给这么隐藏起来的吗?不过,无论如何,我们会弄清楚的;我一定会破译密码信的秘密,否则我就不吃饭、不睡觉。’’ “你也一样,阿克赛尔。”他接着说。 “天啊!”我心想,“幸亏我午饭吃的是双份!” “首先,”叔叔又说,“我们必须弄清这个密码出自哪一种语言。这事应该不难弄明白。” 听到这话,我猛地抬起头。叔叔又继续在自言自语: “没有比这更容易的了。密码信中有132个字母,其中辅音字母79个,元音字母53个。这差不多符合南欧语言的构词比例,而在北欧语言中,辅音字母则丰富得多。因此,它应该是一种南欧语言。” 这一结论非常正确。 “那它会是哪种语言呢?” 我期待教授解答这个问题,我很敬佩他深刻的分析能力。 “这个萨克努塞姆,”他接着说,“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人;因此,当他不用母语写作时,他肯定会选择16世纪文人通用的语言,也就是拉丁文。要是我猜错了的话,我可以再试试西班牙文、法文、意大利文、希腊文和希伯来文。但是16世纪的学者们通常都是用拉丁文来写作的。因此,我有理由事前认定:这是拉丁文。” 我从椅子上跳了起来,我对拉丁文的好感让我反驳这种假设:“这些古怪的字怎么可能是诗人维吉尔所使用的美妙语言呢?” “是的,是拉丁文,”叔叔又说,“但它是混乱了的拉丁文。” “那好呀,”我心中在想,“要是你能把它排列好,那就算你聪明,叔叔。” “让我们来研究一下,”他说着拿起我刚才写的那张纸,“这里是132个字母,它们无序地排列着。有些词里只有辅音字母,比如第一个词innl.mils;相反,有些词的元音字母则很多,比如第五个词unteief,或倒数第二个词oseibo。然而,这种排列显然不对;这些字母是以数学方式、根据我们所不知道的规律排列起来的。似乎可以肯定,作者最初写下的是正确的句子,然后他根据某种尚未发现的规律将字母重新排列。掌握了密码的钥匙,就能顺利地把这封信读出来。阿克赛尔,你掌握了这把钥匙了吗?”P12-14 序言 儒勒·凡尔纳(Jules Veme,1828—1905)出生于法国港口城市南特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皮埃尔·凡尔纳是位律师,一个正统的天主教徒,他严肃谨慎,知识渊博;母亲索菲是个为人热情、富于幻想的人。凡尔纳继承了父母的性格特质,从小就热爱海洋,对航海有浓厚的兴趣,希望能像航海家那样周游世界。他的家就住在卢瓦尔河边,每天看着远航的轮船来回进出。1l岁那年,他离家出走,打算登上一艘出海的轮船去实现自己航海旅行的梦想,由于父母的阻止而计划失败。最终,他只能流着泪向母亲保证:“从现在起,我将只在幻想中旅行。”或许就是因为童年的经历,使得凡尔纳一生都驰骋于幻想之中,创作出众多的科幻小说。 1848年,凡尔纳遵照父亲的意愿来到巴黎学习法律。巴黎浓厚的文化氛围深深地吸引了年轻的凡尔纳,他经常出入于当时上流社会的文学圈子,结识了很多朋友,其中包括当时著名的作家大仲马。后来凡尔纳决定放弃法律学习,开始文学创作。 凡尔纳在文学创作的前期主要以戏剧为主,但一直成绩平平。之后,有一家大众刊物《家庭博物馆》聘请他做编辑人员,这使得他不得不进行大量的阅读,以拓宽知识面。这期间,他经常光顾国家图书馆,翻阅各类书刊杂志;同时,他还系统地学习了地理、数学、物理和化学相关知识,积累了大量的资料,为日后进行“科学小说”的创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当时的文坛正在酝酿一场革新,作家们都纷纷在寻找新的创作出路。凡尔纳心里也很清楚,纯粹的文学创作是一条很狭窄的道路,所以想要探索一种文学的新途径。他曾写信给父亲说:“我仍然不自觉地按照头脑中的想法做下去。确实,我有过失去信心的时候,但我仍然确信我能达到目标……”渐渐地,凡尔纳想能不能将自然科学、地理学融入文学呢? 1852年,凡尔纳在“抒情剧院”找到了一份秘书的工作,在那里他结交了很多地理学家、探险家和艺术家。在朋友的影响和激发下,他萌生了创作“科学小说”的想法。与此同时,凡尔纳还读到当时探险家雅克.阿拉戈以及美国浪漫主义小说家,写作大量侦探(推理)小说,甚至被认为是科幻小说催生者的爱伦·坡的作品,作品中环球旅行的乐趣和异想天开的幻想深深地打动了他,这进一步激发了凡尔纳的创作热情,他开始了一种新的文学体裁——“科学小说”的创作。 1862年,在好友那达尔(他是一名喜欢乘坐热气球旅行的摄影家)的启发下,凡尔纳创作了第一部“科学小说”——《气球上的五星期》。这部作品讲述的是费尔久逊博士和他的同伴乘坐热气球在非洲大陆探险的故事,小说一经出版就立刻引起了轰动。从此,凡尔纳真正踏上了“科学小说”的创作之路。1863年,他发表了总名称为《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奇异的漫游》的科幻冒险小说,并一举成名。他的代表作为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主要作品还有《地心游记》、《机器岛》、《飘逝的半岛》、《八十天环游地球》等20多部长篇科幻历险小说。 《八十天环游地球》是凡尔纳最出名的作品,也是最早被译成 中文的外国科幻小说。 《地心游记》是凡尔纳的第二部小说。作者带领读者进入了一个未知的地下世界。本书讲述的是德国科学家里登布洛克教授受一封密码信的启发,同侄子阿克赛尔和向导汉斯,进行了一次穿越地心的探险旅行。他们从德国汉堡出发,在地心经历三个月的艰辛跋涉,一路克服缺水、迷路、暴风雨等艰难险阻,最后从西西里北部的斯德隆布利岛的一个火山口返回地面。通过这部小说,读者可以学习主人公坚忍不拔的刚强意志,获得丰富的科学知识。 这是一部兼有文学性与科学性的杰作。凡尔纳以当时的科学研究为基础,结合自己的自然科学知识,插上想象的翅膀,开始了一场奇异之旅。他以紧凑的结构、扣人心弦的写作手法描写了一段复杂、离奇的故事。小说时而惊险刺激、险象环生,时而峰回路转、光怪陆离,时而叔侄情深、真挚感人,把读者带往梦幻般的地下世界。随着情节的展开,读者仿佛与主人公们一起经历了种种奇遇,和他们一起克服了重重困难,这禁不住让读者着迷于地下世界的雄伟浩瀚、变化莫测。小说一经出版就引起了轩然大波,这在当时看来简直就是异想天开、不可思议。但在这部小说中,人物的刻画与情节的假设相得益彰,这一切似乎都依托于科学的理论。正如意大利的文论家葛兰西所说的:“凡尔纳的主人公掌握了‘可能性’,从社会上说,超越了实际存在的可能性”,但是“他们从不游离于”业已取得的科学成就的发展轨道之外。他的设想并非纯粹“异想天开”,因而它对于理解科学发展的不可阻遏的趋势,科学能够驾驭自然的读者,具有激发想象的力量。或许这就是凡尔纳作品的魅力所在。 正是凡尔纳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想象、幽默的语言,为我们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神奇迷人的世界,激发着人们无限的想象和憧憬,所以一个半世纪来一直受到读者的欢迎。也正是这样优秀的作品,才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失去魅力。让我们一起走进凡尔纳笔下多姿多彩的世界,探求一下百余年来小说魅力不减的秘密吧! 詹婷 2014年9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